第91章 既然這樣,紹便帶著姨娘大喬前往襄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1章 既然這樣,紹便帶著姨娘大喬前往襄陽

  劉武聽著龐統說到曹操在對張魯派出使者,而己方也應該對張魯招安。

  劉武為何會感覺自己或許能夠兵不血刃拿下漢中?讓張魯投降?

  這其實也有先例。

  因為在歷史上,張魯在繼承祖業後,不僅繼續傳播五斗米道,還成功地在漢中地區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的統治時期,漢中地區相對穩定,他通過一系列寬惠民眾的政策,如設立義舍免費向行人提供吃喝、教育教民講誠信不欺詐、對犯法者給予寬宥三次等,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支持。

  他與益州牧劉焉及其子劉璋之間因利益衝突而多次交戰,最終成功割據漢中。

  在曹操統一北方後,張魯面對曹操的大軍壓境,選擇了投降而不是頑抗到底。

  這一決定雖然讓張魯失去了漢中地區的統治權,但也為他贏得了曹操的優待和信任。被封為鎮南將軍、閬中侯,食邑萬戶。

  張魯選擇投降而不是抵抗曹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實力懸殊:曹操當時已經統一了北方,勢力強大,擁有雄厚的兵力和資源。相比之下,張魯在漢中的勢力雖然穩固,但難以與曹操抗衡。

  陽平關失守。這一失敗讓張魯意識到繼續抵抗的困難。

  政治考慮:張魯可能認為曹操作為大漢丞相,投降曹操意味著歸順朝廷,這對他個人和漢中地區的長遠發展更為有利。

  還有曹操的優待政策:歷史上記載曹操對張魯投降後給予了豐厚的賞賜,如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五子皆封侯等。這些優待可能吸引了張魯選擇投降。

  所以,張魯選擇投降曹操是基於實力對比、政治考慮、曹操的優待政策以及個人因素等多方面的考量。

  張魯嚴格意義上說,其實並不是頑固的土皇帝做派。

  這傢伙是有權衡利弊的意識的。

  「這樣,孔明,你去請示陛下,封那張魯為鎮南將軍、閬中侯,食邑萬戶,讓其歸順,斷絕其投靠曹操可能!」

  劉武微微沉吟,便很快給了龐統回復。

  「鎮南將軍、閬中侯,食邑萬戶!」

  諸葛亮、龐統聽著劉武給張魯的待遇,皆忍不住相視一眼,卻是為這大手筆感覺驚訝。

  不過,漢中張魯畢竟是一方諸侯,若是能夠拿下漢中,對他們也很是重要。

  他們也感覺到了劉武的魄力。

  「諾!」龐統、諸葛亮對劉武應諾道。

  諸葛亮做事情很快,劉協得知曹操竟然還敢發檄文,卻是當場氣急,卻是想到了當初被軟禁於許都場景。

  昔日,他劉協不惜以血書寫詔令交於董承,董承將詔令藏於衣帶間,聯合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共同謀殺挾持他的曹操。

  但是最終事情敗露。

  董承等一干人等被誅殺,懷有身孕的董貴妃被處死,他被看管的更厲害。

  若非劉武派人營救,怕他還在猶如一個籠中鳥。

  劉協按照劉武的意思,讓一眾人執筆,大罵曹操起來。

  【檄文】:

  維時漢室艱難,奸雄肆虐,曹操者,實乃亂國之賊也。今余振臂一呼,告諸天下,細數曹賊之罪,以正視聽。

  曹操,本一介匹夫,卻心懷忤逆,大逆不道,竟敢挾持至尊天子,以令諸侯,視漢室威嚴如無物。此等行徑,無異於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實為天下所不容。

  更有甚者,曹賊殘忍無情,逼死身懷六甲之董貴人,令皇族血脈斷絕,此等惡行,人神共憤,天理難容。其又幽禁天子,使九五之尊陷於囹圄,實乃千古未有之奇恥大辱。

  今曹賊又占據帝都洛陽,妄圖篡位稱帝,顛覆漢室江山。余等身為漢室臣子,豈能坐視不理?願諸君共襄義舉,誅滅曹賊,恢復漢室之榮光,以慰祖宗之靈,以安天下之心。

  檄文到日,望諸君奮勇當先,共討國賊,以正天道,以復漢室!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署名】:大漢天子

  漢室正統,昭告四方。

  這一篇檄文,由諸葛亮執筆。


  雖然字數簡短,但是簡明扼要,直抒要點,可以說,此一篇檄文傳出去,定讓曹操狗頭土臉,人人喊打。

  劉武看了檄文後,也是大聲叫好,然後,立即讓人傳檄天下。

  果真,隨著襄陽的檄文傳開後,各地世家豪族、百姓無不罵曹操國賊。

  ……

  洛陽城,司空府。

  「好一篇檄文啊,好一篇檄文,罵的曹操頭疼都輕了。」曹操手持襄陽來的檄文,卻是捋著半白的鬍鬚,豪邁大笑道。

  一旁侍立的曹丕見此一幕,卻是不解,欲言又止。

  倒是荀彧眉頭大皺。

  「丕兒,你可是不解父親,為何被天子如此責罵,還怎麼笑得出來?」曹操對曹丕問道。

  曹丕聽到曹操問話,忙對曹操恭敬拱手,道:

  「父親,孩兒確實不解,要知道,天子親自發起如此檄文,猶如五雷轟頂,怕是我曹家會人人喊打喊殺啊。」

  曹丕此時對曹操還是非常尊敬的。

  曹操聽著曹丕問話,倒是笑道:

  「不笑,還能哭不成?丕兒,當時父親殺董貴人時候,便明白父親必須這麼做,必須狠心。皇室不成器啊,如靈帝,再比如靈帝之前的天子,皆是昏庸之輩,大漢諸侯遍地都具有野心,父親若是不下狠心,從天子手中奪權,怕是當初天子在長安,在洛陽,便被郭汜、李榷等之流殺死了,甚至大漢都會亡了。」

  曹操一邊對曹丕說著,目光卻是看向了荀彧。

  與其說是在對曹丕說。

  倒不如,曹操是在對荀彧說。

  天子檄文傳來,曹操自是明白自己在天下怕是喊打喊殺了。

  但是,曹操清楚的知道,內部不能亂。

  而他需要穩住的就是荀彧。

  曹操自然知道荀彧是傾向效忠漢室的。

  果然,在曹操話音落下後,一旁一直不發一言的荀彧面色稍微鬆動些許。

  荀彧微微猶豫,還是對曹操拱手道:

  「司空有為漢之心,彧欣喜百內,只是,若有一天,天下間只有司空與漢室宗親劉武兩軍對壘,司空可願率眾投靠朝廷?」

  荀彧問了這話後,只感覺自己全身精力都被掏空了,一雙眼睛死死盯著曹操。

  荀彧等著曹操回復。

  荀彧對曹操提出這個問題,卻是蘊含了多重複雜的原因和考量。

  他荀彧出身東漢名門,家族世代為官,深受儒家忠君思想的影響。對於漢室的忠誠是根深蒂固的,復興漢室是他畢生的目標和信念。因此,他在與曹操的對話中,保持著對漢室正統的維護態度。他詢問曹操是否願意率眾投靠朝廷,實際上是在試探曹操對漢室的態度,以及曹操是否有意取代漢室。

  其實,一直以來,他荀彧對曹操一直是有期許與疑慮的。

  他投靠曹操,並非盲目跟從,而是基於當初他對曹操能力的認可和對曹操初衷的理解。

  他相信曹操有能力平定天下,匡扶漢室。

  然而,隨著曹操勢力的不斷壯大,荀彧也逐漸感受到了曹操的野心和對權力的渴望。他擔心曹操最終會走上篡漢自立的道路。

  因此在天子檄文傳來,他只感覺如遭雷擊,他通過這個問題來試探曹操的真實想法。

  身為當世頂級謀臣,荀彧對當時的政治局勢有著深刻的洞察。他意識到,隨著曹操勢力的擴張,漢室宗親劉武定可能會成為曹操的勁敵。

  他詢問曹操是否願意率眾投靠朝廷,實際上是在為未來做打算了。

  如果曹操能夠保持對漢室的忠誠,那麼,一切皆好。

  而如果曹操有意篡漢,那麼這是荀彧不能接受的。

  大廳內,荀彧在提出這個問題時,心中已經充滿了無奈了。

  曹操聽著荀彧的話,也是一怔。

  他沒有想到荀彧竟然問的如此直接。

  不過,曹操並沒有迴避,而是看著荀彧,突然笑道:

  「文若,你就真的那麼確定這劉武,忠誠天子,忠誠皇室嗎?你說這劉武,會不會和提出恢復州牧制度的劉焉一樣?」

  「這?!」荀彧猛地聽到曹操把劉武比做劉焉,面色瞬變,臉色也陰沉了下來。


  距離劉焉提出恢復州牧制度,已經過去十幾年了,現在回頭看去,當初劉焉提出恢復州牧制度行為,簡直就是讓大漢處於面臨滅國的邊緣了。

  州牧制度的恢復導致地方權力急劇膨脹,州牧成為地方實際的領導者,集行政、軍事、財政大權於一身,嚴重削弱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

  地方財政稅收逐漸脫離朝廷,國庫日益困難。

  地方割據勢力抬頭。

  州牧在地方上擁有幾乎獨立的權力,開始招兵買馬、擴張勢力,演變為割據一方的軍閥。

  從目前來看,劉焉提出恢復州牧制度為大漢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地方諸侯勢力的崛起、朝廷天子流亡,若非劉武橫空出世,怕是天子依舊在被軟禁。

  而這些,都與當初劉焉提出恢復州牧制度脫不開關係。

  而劉焉倒是好,提出了恢復州牧制度後,成為益州牧,割據一方,雖然明面上看,其是漢室宗親,大漢柱石,但真是亂臣賊子也不為過。

  如今聽著曹操把劉武比做劉焉,荀彧一時間也說不出話了。

  「文若啊,你且放心,操定掃除群雄,迎接天子回歸帝都洛陽!」曹操見荀彧面色陰晴不定起來,知道荀彧的心又定了下來,對荀彧說道。

  「諾!」荀彧深吸一口氣,對曹操拱手。

  就現在,荀彧依舊相信曹操有匡扶漢室之志,並且也擁有匡扶漢室之能。

  曹操鬆了一口氣,不過目光又放在了檄文上,眉頭緊皺起來。

  ……

  就在曹操因為天子檄文灰頭土臉時。

  已經到了徐州治所彭城的孫紹,也接到了天子述職召見的聖旨。

  徐州、彭城,州牧府。

  十四、五歲,顯得英姿勃發的孫紹坐在主位上。

  大廳內。

  周瑜、魯肅、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朱治等一眾一二十名文臣武將皆聚集。

  論陣容豪華程度,這已經是在如今天下諸侯中排在前面,甚至說,僅次於曹操、劉武的陣容了。

  可以說,孫紹幾乎把孫權的精英都給帶走了。

  此時,孫紹拿著聖旨,卻是有些驚疑,說道:

  「天子下詔,讓本侯去襄陽述職,你們以為本侯應該去嗎?」

  聽著孫紹的話,站在第一位的周瑜眉頭微挑,說道:

  「主公是天子冊封,豈能有不尊聖旨的道理,另外,州牧上任,也是該向天子述職。」

  頓了頓,周瑜眉頭徹底舒展,道:

  「劉武請天子封賜主公,也是打著分吳侯勢力主意,他自然不會對主公不利,不然,江東勢力怕又要合併了,所以,主公前往襄陽,並無什麼危險。」

  周瑜說的很自信,其實,魯肅、周瑜已經對這次孫權勢力兩分進行了詳細討論。

  那就是,劉武就是打著讓孫權勢力分裂,不對襄陽形成威脅,不能與曹操聯合。

  周瑜自然不笨,他認同魯肅的分析。

  不過,周瑜就算知道了這可能是劉武的謀劃,但是,他還是隨孫紹來到了徐州。

  他周瑜相信孫紹只要用他,他定讓孫紹重新達到其父孫策的高度。

  至於孫權,說實話,周瑜並不認為對方能與孫策血脈相比。

  坐在主位上的孫紹聽著周瑜的話,頓時鬆了一口氣,他對周瑜還是非常信任的。

  不過,隨即孫紹又有些猶豫,問道:

  「驃騎大將軍也給本侯傳信了,尚香小姑與他還有矛盾,欲想讓姨娘也去襄陽,讓姨娘好生與小姑聊聊,勸說尚香小姑,是否該帶著姨娘?」

  孫紹又問道。

  聽到孫紹這話,眾人倒是一靜,他們自然知道孫紹說的姨娘就是大喬。

  一眾兄弟姐妹,大喬是孫策的妻子。

  大喬出面,是能勸說孫尚香。

  周瑜微微沉吟,便說道:

  「這次陛下召見主公,也應該是劉武主意,劉武怕是想要與主公多親近親近,培養關係,拉攏主公。」

  周瑜倒是看的真切,一眼便看出襄陽的策略。

  「末將以為,大喬應該去,尚香小姐為劉武誕下兒子,已經是一家人了,自然我們彼此關係更近了好,徐州新立,兵馬僅有三萬,雖是精兵,但還是太少,擴軍、訓練兵馬仍然需要時間與大量糧草輜重,劉武占據數州,糧食應該不缺,此次,主公當趁機求之。」

  周瑜不留餘地的教導著孫紹。

  孫紹聽著周瑜這話,頓時鬆了一口氣,說道:

  「那,既然這樣,紹便帶著姨娘大喬與一個善言之士前往襄陽面見天子,向驃騎大將軍求糧!」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