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吏部是大明的吏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2章 吏部是大明的吏部!

  「回陛下,臣只是暗恨臣未能早遇陛下如此聖君!」

  梁儲不由得起身一拜。

  朱厚熜微微一笑:「元輔是股肱老臣,這樣的話,就不必說了,既無異議,就下去按朕的意思擬旨。」

  梁儲拱手稱是。

  在離開雲台門許久後,梁儲的心緒都未能平靜下來。

  他他是歷經三朝的老臣,但他從未遇到過現在這種情況。

  即一個天子可以在短時間內給他帶來如此頻繁的驚異與意外。

  梁儲不知道他該是高興還是該警惕。

  如果是從社稷蒼生出發,他自然是應該高興,畢竟這位天子聰明勤政不說,還願意信賴文臣。

  但如果是從個人安危出發,他卻有種如坐針氈之感。

  他知道,接下來,別的閣臣會更加眼饞他的位置,楊廷和也更加不會容忍他在這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待太久,就如同他自己現在居然也想讓楊廷和永遠也不要再回內閣一樣。

  「公這次面聖,為何突然神色突然變得如此沉重?」

  當梁儲回到內閣後,毛紀見梁儲一直沉著臉不說話,便忍不住主動問了一句。

  梁儲在毛紀問後,才笑了笑說:「天下百姓有福啊!」

  「這是怎麼講?」

  蔣冕不由得也走過來問了一句。

  梁儲繼續笑著說:「諸公不都看見了嗎?」

  「陛下為安二十餘萬流民,不惜帶他們進京,如今也不惜為他們清理莊田,為此還不惜在我等閣臣面前哭,這次平台見老夫,更是直接表示要護佑這些百姓,也願意為讓自己真能成為天下英主而藉此機會歷練自己,還為此托大政於我內閣,信任我們內閣。」

  「這樣的陛下,可能有宏圖大志,但絕不會無視小民。」

  梁儲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毛紀聽後好奇地問:「陛下具體要怎麼做?」

  梁儲便將朱厚熜的目的轉述給了二人知道。

  毛紀和蔣冕聽後沉默了半晌。

  「難得!」

  毛紀先開了口。

  蔣冕也跟著附和道:「是很難得!」

  接著。

  蔣冕就看向了二人,說:「陛下有睿質天成,雖有大志,然謹慎不躁,想著親管一地,而經歷除弊革新之難,而不驟行大政,如此,或許能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為何朝臣們大多希望他效法孝廟,只怕還能主動效法孝廟。」

  毛紀跟著笑道:「是啊,事未經歷不知難,讓陛下主動認識到循孝廟之制是更妥之策,而不是大變祖宗成法,比朝臣強逼要好得多。」

  「但願如此。」

  「只是,我們不能急,要給陛下時間。」

  「另外,陛下既然將大政交於我們內閣,就要處事儘量公允,對於積極改制的,也不要打壓!」

  「自然,對大談恢復一切祖宗舊制的,也別嫌其迂腐!」

  「一切唯德才是舉,不偏不倚,一切由陛下自己抉擇,恩威自由上出。」

  梁儲這時回道。

  兩人頷首。

  因朱厚熜要求不能對新安置的軍民只是分田就完事,要求對新安置的軍民要繼續管,使這些軍民真正富足起來,能夠真的為國做出貢獻,還要專設一個京畿道,由天子直接管這一區域。

  所以,內閣便奉聖諭擬設京畿道的旨意。

  而朱厚熜也在這不久讓內閣降諭旨,任命夏言以山西布政司參政官任京畿道分守道,主管京畿道民政、財政與學政。

  樊繼祖以山西按察副使官任京畿道分巡道,主管京畿道刑案、監察。

  戴儀升任都指揮使同知,主管京畿道軍政。

  三人皆給密奏專奏權。

  如此,這就意味著被安置的軍民在這以後還會繼續由朱厚熜派專門的官員管理著,而不是坐視他們在安頓下來後不久就又要被豪右侵吞被外虜擄掠。

  且說,自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彬下獄後,朱厚熜便讓王岳做了司禮監掌印太監。

  秉筆太監丘聚升為了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


  而秉筆太監谷大用加兼了掌東廠的職事。

  黃錦也升為了司設監太監。

  朱厚熜從興王府帶來的內臣除黃錦外也都有所提升。

  只是這些內臣的官銜都還不夠高,要徹底取代正德朝舊人,進入司禮監,還需要一段時間。

  而吏部尚書王瓊下獄後,吏部尚書的官自然是由朱厚熜下諭廷推產生。

  朱厚熜現在剛即位不久,自然還不宜特簡,即直接任命。

  當然。

  朱厚熜目前也還沒有幾個可以為他絕對信任的重臣。

  所以,他就算特簡也還沒有值得他特簡的大臣。

  而廷推的吏部尚書名單,毋庸置疑的是,自然受朝臣們推崇的官員,也是由楊廷和看好的官員。

  這些人在大部分文官們眼中自然是道德經得住考驗的,也在士林間頗有正直之名。

  沒多久,朱厚熜就拿到了廷推的名單。

  按照名單所載:主推是南京兵部尚書喬宇。

  而陪推有兩個。

  一個是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事石珤。

  另一個是南京吏部尚書楊旦。

  朱厚熜見到這份名單倒是笑了起來。

  本來他對吏部尚書這個可以與內閣首輔抗衡的六部天官,能不能合自己心意是沒抱希望的。

  但在看見這份名單後,他突然發現,這三個人里有一個是值得他重用的。

  因為儘管這三個人肯定都和楊廷和等大多數清流文官一樣,主張他認孝宗為皇考,希望他能承孝宗之制,但是其中一個人雖然是和楊廷和是一個主張,也是有名的保守派,卻是個真正正直的保守派。

  這個人正直到什麼地步?

  據朱厚熜在前世研究嘉靖查資料時知道,這個人正直到連自己舉主楊廷和的面子都不給。

  史載,此人剛方,謝請託……時望大孚,而內閣楊廷和有所不悅。甫二月,仍改故官。

  也就是說,這個人因為不准所有官員走後門,讓楊廷和都不高興,在其當吏部尚書不到兩個月後,就被楊廷和改回了原官。

  當然,這個人連皇帝的面子也是不給的。

  史載:自費弘與此人罷政後,迄嘉靖之季,密勿大臣,無進逆耳之言者矣。

  而這個人就是石珤,在剛正這方面,與海瑞很像。

  不過,這一史料所載的話不是很準確,畢竟歷史上嘉靖後期,不是還有個鼎鼎有名的海瑞上疏直諫,讓嘉靖聽到逆耳之言了嘛。

  話轉回來。

  朱厚熜這裡,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讓此人當吏部尚書。

  因為他知道,這三個人里,無論他選誰,將來都會為難他,但至少選石珤,還會為難到楊廷和,說不準還能因為其正直,而避免朝中官員真的變成都是保守派官員。

  不過,時下朝中官員們,都還沒真正認識到石珤有多剛正,包括楊廷和也沒有認識到,如同歷史上一樣,他們都得等石珤當吏部尚書後,才清楚意識到:

  他們想靠行賄受賄和跑關係那一套獲得快速升遷機會,乃至想把吏部升貶之權作為打擊異己分子工具的潛規則都不復存在了!

  所以,現在的朝中官員們在知道朱厚熜定了石珤為吏部尚書後,倒是沒有失望,反而頗為高興,皆感嘆吏部天官重要位置終於是正直之臣擔任,而不再是王瓊那個奸臣掌吏部大權了。

  朱厚熜也在石珤成吏部尚書後,准了他來清寧宮面聖謝恩的請求,並囑咐說:

  「朕知卿剛正,故望卿勿使吏部為他人私器,當謹記,吏部是我大明的吏部,不是內閣的吏部,也不是你石珤的吏部!」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