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過譙不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6章 過譙不入

  陸遜的船隊浩浩蕩蕩,從西陵沿江向東而行。

  如今正值冬季,滿載的船隻一日可行一百二十里。從西陵到武昌若只計算水上路途,大約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如此不過十日而已。

  武昌是東吳目前的都城所在,吳王孫權的五萬中軍就駐紮在武昌及江夏一帶,由東吳宗室將領以及孫權的親信將領統帥。

  此時吳國可用的兵力不過十七、八萬上下,除了五萬中軍,大大小小各將領所領的部曲就有五萬之多,剩下的都是各地州郡的地方兵力。

  與魏國有明顯差異的是,魏國的軍隊可以分為中軍、外軍、州郡兵三類。

  而吳國的軍隊則是中軍、諸將部曲、州郡兵三類。

  這就已經很明顯了。魏國邊防重地的軍隊都是由朝廷直管、駐在邊境,而吳國控制水陸要衝的軍隊,卻更多以諸將部曲為骨幹、加以地方兵員而成的。

  換句話說,如果打完這一仗之後,孫權把陸遜的防區換到江陵,讓朱然遷到樂鄉。

  那麼陸遜的五千部曲是要跟著陸遜遷到樂鄉,全家男女老少也要一併遷到樂鄉。朱然的兩千部曲也作此理,也是會攜家帶口一併遷到新的駐地。

  頗有一些封建之感。

  若是以後人的地圖來看,吳國的占據荊州、揚州、交州,地域面積確實不小,甚至可以和北方分庭抗禮。

  但若是看人口分布,東吳的實控面積就變得可憐得多了。就連建業不遠的丹陽,還天天鬧山越呢。更別說那些戶口稀少、卻要掌控的地方。

  丘陵湖泊沼澤密布,耕地少的可憐,山越之人還躲在山中不肯交稅。靠著這樣的百姓,又怎麼能建設好大吳呢?

  面對這種情況,吳王孫權自然是有一套的。那就是從自己的麾下選出一名將軍,給他一千部曲,讓他領著部曲和部曲的家屬,自己搬到需要駐防的地方。不論是徵兵、防禦還是征討山越,將領以部曲作為骨幹,做起事來就更得心應手。

  這簡直是三國版本的生產建設了。

  數年之前,曹丕三路征吳的時候,中路的曹仁從合肥南下率軍攻打濡須。朱桓當時手下只有五千士兵,曹仁本以為這局穩了,令將軍常雕乘船去進攻濡須水中間的島嶼中州。

  當時濡須守將朱桓的部曲家眷們,就居住在濡須中州之上。

  當著別人的面進攻別人的家眷?

  朱桓的部隊簡直如被施了法一般,原地爆種怒氣滔天,不到三千人的軍隊打得常雕的五千士兵全軍覆沒,後面還逼退了曹仁和其子曹泰。

  魏國駐紮邊境的外軍,為了保持軍隊不逃散,採取的是在內地看管家眷的連坐制度。士兵敢逃亡,就法辦你在內地的家眷。聽起來挺殘酷吧?

  到了吳國孫權這邊,直接把家眷也送到防區邊上了!將領帶著部曲駐紮在防區,部曲的家屬就在防區旁邊住著。

  想跑?想棄城而逃?就算將領答應,部曲都不會答應。

  只能說,魏國和吳國面對軍戶們的軟肋,各有各的捏法,誰也不比誰更仁慈些。

  陸遜此行的目的地武昌,位於荊州和揚州中間的位置,上可以救西陵、江陵,下可以救濡須、廣陵。孫權這是實打實的把軍隊部署到了兩地中間,難怪孫權在占據荊州後要建都於此。

  魏國的都城選的也是一樣的有技巧,甚至是五倍的技巧。

  曹魏有五個都城!

  許昌不必說,是曹操早期的根據地之一,在建安初年迎奉獻帝到了許昌之後,還將許昌改為了漢朝的最後一個都城。

  其次是鄴城。鄴城本來是袁紹的腹心之地,曹操占據河北之後,在稱公之前,在手下掌管的全部地域裡,選了最好最精華的一塊地方作為自己的魏公國。鄴城從此成了魏國的國都。

  第三個是洛陽。東漢的都城,曹丕依舊沿用了而已。洛陽居於天下之中,作為都城乃是再好不過的了。

  第四個和第五個,分別是長安和譙縣。這兩個地方在黃初三年被升為都城,其實主要還是以軍事用途多些。

  從州治變成都城,可以由朝廷直接管轄治理,算是另一種『直轄』了。長安防備雍涼,而譙縣就是作為對吳作戰的後方基地。

  曹睿從陳留出發,一路向東南行進。經過陳留郡最後一個己吾縣後,穿過梁國到達譙郡。


  十二月十九日,曹睿率軍到達了睢陽和譙縣之間,當然就在野地里行軍紮營。

  曹睿長在鄴城和洛陽,可以說是短於軍旅,對軍隊行進和野外宿營之事了解不多。但十餘日的行軍經歷下來,可以說表面上該一個皇帝了解的軍營知識,曹睿已經清楚的差不多了。

  野外紮營,自然和宿在城中頗為不同。許褚的一千騎士隨皇帝駐紮在中間的大營,東、西、南、北四面各有曹洪中壘營的一千騎士駐紮。

  至於巡邏放哨、外出偵查等等,這些軍隊應做的尋常之事,曹睿也感覺頗為新鮮。

  夜晚,曹睿走出營帳和許褚、曹洪二人一同巡營。營地中四處亮著篝火,不斷有巡邏的小隊士兵來回行進。

  許褚看向曹睿問道:「陛下,冬季夜寒露重不比平時,陛下還是去帳中歇息吧,有臣在巡營就夠了。」

  曹睿笑著說道:「許將軍是擔心朕的身體?」

  許褚遲疑了一下:「臣是在擔心陛下。陛下這是初次行軍,每日八十里的路途騎馬下來,如何還能有氣力隨臣巡營呢?」

  曹睿笑著搖了搖頭:「初次行軍,未必就難以承受。朕十歲時候就開始練劍術騎射,如今已經十餘年了,些許行軍還算不得什麼。」

  「你看劉放孫資兩位中書,都五十多歲的年紀了,白日騎馬,現在還在帳中處理文書。」

  「是不是覺得朕養尊處優,身子就該吃不消?」

  許褚想了想說道:「臣知道陛下在宮中之時,就每日鍛鍊不輟。夏日游泳、秋日練劍,夏侯獻回營之後還和臣說越來越打不贏陛下了。」

  「練劍的輸贏是一回事,夏侯獻其實有意讓著朕的,朕都知道。」曹睿用腳踢開一個路旁的石子:「到了戰場之上,又有哪個敵人能讓著朕呢?」

  許褚說道:「陛下說笑了,大魏帶甲數十萬,怎會讓陛下直面敵人呢?」

  曹睿回答道:「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是劍術和騎術有沒有是一回事,用不用是另一回事。身為武帝的後代,朕還是要會武的。」

  曹操確實會武。除了統帥指揮的角色之外,更是一名優秀的將領。

  幾百年後的李世民曾吐槽過曹操:『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而曹魏面臨的多次軍事危機,無一不是曹操親自統帥指揮解決的。

  許褚想了想說道:「那陛下既然要會武,那與臣巡一巡營倒也無妨了。」

  此時也隨在身後的曹洪說道:「按路程來算,明日中午就可以到達譙縣了。陛下要不要在譙縣歇息幾日?」

  曹睿一手叉腰、一手拄在腰間的劍柄上,一邊向前走一邊說道:「衛將軍以為朕該歇息嗎?」

  曹洪也逐漸適應了皇帝的說話方式:「陛下不妨歇息一日?」

  曹睿輕輕搖頭:「我們十二月十日從洛陽出發,十四日到陳留休息一日,如今又過了五天才將將到達譙縣。」

  「每日行軍八十里,若按照這樣的速度下去,到壽春還要六日。若在譙縣休息耽擱,朕恐怕會來不及。」

  曹洪好奇問道:「來不及什麼?若歇息一兩日,到達壽春也才不過二十七、二十八,距離年底還剩幾天呢。」

  曹睿說道:「就是要爭這幾天的時間。朕已與大司馬、大將軍定了,元月元日在壽春祭天之後動兵。」

  曹洪繼續問道:「大將軍此時應該到譙縣了吧?」

  曹睿點了點頭:「大將軍率軍四萬五千,十二月三日從洛陽出發,比我們早了七日。明日晚間、最晚後日,大將軍就該到壽春了。」

  曹洪捋了捋鬍鬚:「這樣說來,就剩我們此軍還沒到了?」

  曹睿說道:「還有兩軍沒到,東莞太守胡質和琅琊太守孫禮,這兩人路途遙遠,估計要比我們還晚上兩日。」

  曹洪想了一想:「那到了元月元日之前,在壽春能集結完畢?」

  曹睿說道:「朕大略算過一下,差不多能有十五萬兵。」

  「中軍五萬不用多說,青州、徐州、兗州、豫州抽調州郡兵四萬,加上除去布防合肥和廣陵、剩下的七萬邊軍,差不多有十五萬了。」

  曹洪雖然粗獷少文,但是算數還是能算明白的:「這是十六萬吧?還有一萬人去哪了?」

  曹睿露出一絲無奈的表情:「剩下的一萬人由賈逵領著,四千屯在皖城,六千在開闢道路。」

  曹洪有些不解:「賈逵也是一州刺史,如何去做這種先鋒的活了?」

  曹睿說道:「還能是誰?自然是大司馬讓他去做的。衛將軍不知道大司馬與賈逵恩怨已久嗎?」

  曹洪歷來極少督帥眾將:「臣是知道的,只是沒想到大司馬會如此安排。」

  十二點前還有一章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