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東方啥都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82章 東方啥都有

  東方當然沒有伽利略現在擔憂的教裁判所,但東方有軍權在握的世俗皇帝,什麼佛、道,都歸進賢院之下的禮部之下的非核心部門僧錄司、道錄司管,所設高級別的官員僅僅是正六品。

  舉國宗教人士只有龍虎山正一真人是在冊的正二品。

  而且所有僧道官員不僅不給俸祿,還必須歸禮部管。

  在東方,想出家必須獲得度牒,僧道都如此。沒有度牒而出家的,那就是非法出家。

  這權力也掌握在世俗皇帝的手上,由專門的官員來管。

  每逢朝廷財計艱難,朝廷才奏請皇帝:是不是多允許一些人出家?

  想出家要買度牒的!

  利瑪竇忽然有些警惕地看著伽利略,畢竟他聽到了皇帝一開始問伽利略那句話,後來又問他是不是擔憂觀測證明的結果引來災難。

  來到大明已經這麼多年,利瑪竇對伽利略的了解,僅限於他是一個頗為知名的學者。

  但教會對日心說的擔憂和抗拒,利瑪竇當然知道。

  皇帝問出那個問題,他問伽利略時被伽利略否認了,可皇帝仍舊問出這句話。

  他頗為嚴肅地問了鄧玉函幾個問題,朱常洛漠然開口道:「利供奉,你與鄧玉函都已精熟漢話。」

  利瑪竇看向皇帝之後,微微反應了一會才心頭一凜:「臣一時失儀,陛下恕罪。」

  朱常洛看向了鄧玉函,只見鄧玉函頗為猶豫,但並沒有主動開口。

  「利供奉有功,賞銀三十兩。」朱常洛說著,「王徵,你先帶利供奉和鄧玉函去安置下來吧。你們既已考較了一番,想來才學都是上佳,鄧玉函可先納為博研院供奉,一應月銀待遇照例。利供奉,再尋人來,該是學者比教士多。」

  「……臣明白了。」

  「聽聞一同過來的有十餘人,徐郎中和王掌院認為可供朕面試者僅兩人。你心裡傳教之事更重要,這個朕理解。但你要記住,朕延請你為博研院供奉,為的是自然哲學,天地萬物的學問奧妙,而非教義。你們先退下吧,子先和伽利略教授隨朕到聖廟。」

  「……臣告退。」

  利瑪竇擔心地看了看伽利略,然後不敢猶豫又畏懼地離開了。

  而朱常洛則站起來往南而去,途中吩咐著徐光啟:「伽利略教授慣說什麼話?從四夷館找個通譯來。」

  「是。」這些信息他之前當然問過,馬上告訴了劉若愚,讓他方便派人去四夷館找通譯來。

  明明利瑪竇是能充做通譯的,但皇帝卻支開了他,徐光啟默默地思索著原因。

  一路走向萬歲山頂,朱常洛嘴角掛著微笑。

  很明顯,恰巧有教會對於日心說的打壓,恰好他有沉重的經濟負擔,有必須花費大量資金去研製精巧的望遠鏡來證明的課題,恰好徐光啟許了利瑪竇每人過千兩銀子的安家費,還有那鄧玉函的淵源。

  於是朱常洛問徐光啟:「那鄧玉函所說的,伽利略教授正在嘗試製造的鏡子,你知道是什麼了吧?」

  徐光啟連忙回答:「臣聽明白了,恐怕正是望遠鏡。自從王掌院於百家苑進學期間歸納出了墨聖光學三律,陛下便下旨研製此物。雖未竟全功,但已經初得樣品。」

  「哦?已經初得樣品?」朱常洛頓下腳步看向了劉若愚,「怎麼沒聽你奏聞?」

  「……回陛下,奴婢見那物事還十足粗笨,遠不能像陛下所言可置於手中遠望,因此只是請供奉和大匠們再細細琢磨那琉璃……」

  劉若愚資歷還淺,目前除了負責奏本這些事,外部對接的只有博研院等一些事務。

  徐光啟雖然已經去禮部做郎中,但一些課題他仍在參與,這望遠鏡正是其中一個。

  既能作為軍隊中偵查情報的利器,又能夠有助於天文曆法研究,還能帶動玻璃工藝和精密製造工藝的提升,這個課題是很重要的。

  大明能制琉璃,但怎麼製造出更優質的玻璃,這個工藝朱常洛不懂細節,只是安排了下去進行研究,一直不曾取得進展。

  「有樣品了?」朱常洛看了看伽利略,「有多麼粗笨?能不能搬動?」

  「足有面盆般粗大,重倒是不算重,兩人就可抬得動。」劉若愚看了看前方的萬歲山,「陛下可是要奴婢命人抬到萬歲山上?」


  「那就抬來吧。要望遠,還是高處好。」

  過程里,伽利略一直半懂不懂,只是在那個利瑪竇也十分尊重的東方官員的示意下跟隨著皇帝,沿著山上的台階不斷往上攀爬。

  到了山頂上之後,到了一座莊嚴的東方建築面前,視野驟然開闊。

  首先映入眼帘的當然是紫禁城,伽利略已經知道那是什麼地方,東方皇帝的宮殿,整個帝國權力的中心。

  從廣州那邊登岸之後,伽利略已經感受過東方帝國的遼闊。

  那麼遙遠的路程,竟然並沒有分裂成為許許多多的王國,而是使用著同樣一種文字,遵循著同樣的制度在運行。

  此刻,東方皇帝的年輕是很具體的。

  伽利略在路上就聽陪同他們並教他們東方語言的教士述說了這位皇帝的故事,聽說年輕的皇帝迅速掌握了屬於皇帝的權力,並且對帝國的高級官員和權力中心進行了十分大膽的改革。

  為此,甚至開闢出了皇帝宮殿的一小半,讓帝國最高級的官員們與皇帝能夠更近距離地溝通,更有效率地處理整個帝國的大事。

  現在皇帝默默地看著南面,站在那裡沒有說話。

  一直等到有人過來了,皇帝才轉身,得到那個人的行禮之後示意他站起來,說了幾句話。

  隨後,伽利略聽到了他用自己熟悉的話說道:「皇帝陛下命我作為你的翻譯,儘快教會你大明的語言文字。現在,皇帝要和你說話。」

  「這是我的榮幸,十分感謝。」伽利略這才知道皇帝是等翻譯來,他也意識到了皇帝專門讓施雷克和教會在東方此刻最高的宗教官員瑪提歐·利奇離開了。

  朱常洛對伽利略笑了笑,指了指一個地方,然後走了過去:「先來看看一個石碑,相信你會感興趣的。」

  隨著翻譯,伽利略邊聽邊跟著走,來到了那個莊嚴建築的側面。這裡大樹之下的平坦庭院裡,樹立了一個孤零零的石碑,上面刻畫了一些圖樣和文字。

  朱常洛走到了這個石碑面前,心裡有點唏噓,隨後開口道:「這片土地上曾經存在許多個國家,其中一個國家最終統一了其餘的國家,建立了秦王朝。在大約兩千年前,在秦王朝建立以前很久,有一個人留下了他對於光的一些發現。那是對觀察到的現象的描述,對其中原理的一些初步總結。」

  伽利略聽著翻譯,有點愕然地看著那石碑,看到有一些弧線、折線,還有文字和數字。

  只聽皇帝說一會停一會,等翻譯跟自己說。就這樣,伽利略陸陸續續地聽到皇帝說著那個兩千年前的東方學者關於光的發現。

  朱常洛有些感慨地說完墨子的光學八條之後,又看著石碑說道:「兩千年後,通過比較水、琉璃和許多透光的物質,經過了大量的實驗和計算,剛才你見到的那個王徵,得到了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並得到了這些數學公式,表達了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和角度、不同物質折射率的關係。」

  說罷,朱常洛解說著這些公式。

  大明的算學,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數學語言。從數字到表達式,其中的專業用語與朱常洛熟悉的那些並不相同。

  阿拉伯數字並不被採用於現如今的大明算學,朱常洛也沒有那個精力和能力與他們一起構建更兼高效率的數學規範體系。

  所以,現在他是第一個翻譯,那四夷館的通譯是第二個翻譯。

  好在伽利略本身就是個幾何學家,儘管經過了兩道翻譯,他最終還是聽明白了。

  知道了是關於光的研究成果,伽利略當然很激動。

  在歐洲,關於光的研究也一直存在。伽利略很清楚,他正是得到培根提出的採用透鏡組找到透鏡焦點位置的啟發,才認為望遠鏡是可能的,因此準備製作出來。

  波特的那篇論文《自然的魔法》,是十八年前才剛剛出現的,又討論了凸透鏡和凸透鏡組的組合。

  但目前在歐洲,還沒有人能夠通過數學公式來詳細闡述這些規律,並且考慮到了不同的透鏡介質。

  伽利略也想起了他的好友克卜勒,他知道克卜勒目前正在研究和撰寫光的折射規律方面的著述。老實說,前往東方讓他最不舍的就是克卜勒,畢竟與他及時通信,有希望第一時間知道他在折光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幫助自己更快製作出望遠鏡來。

  而現在,東方皇帝的宮殿後面,伽利略居然在這裡看到了這塊石碑。

  東方皇帝說,這裡是關於光的三條基本定律,還有與之有關的數學表達式。

  而它們的基礎,是兩千年前的東方學者所提出。

  伽利略一時蹲了下來,看著這石碑,望著上面陌生的數學算式和圖樣。

  他想儘快檢驗,儘快驗算,希望克卜勒也在這裡,更希望儘快製作出望遠鏡來——在東方皇帝的資助下。

  而後,他聽到了更多的人聲,只見幾個人抬著一個一邊粗一邊細的巨大錐形筒上來了。

  朱常洛笑著看他,開口道:「伽利略,你來看一看,這是不是你想製造出來的望遠鏡?」

  聽到翻譯之後,伽利略怔怔地看著那東西被架起來,又轉頭看向了朱常洛。

  您說什麼?望遠鏡在東方已經有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