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諸侯討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8章 諸侯討董

  東漢初平元年,陳留酸棗。

  旌旗蔽日、戈矛如林。

  十八路諸侯齊聚於此,共商討董大計。

  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上黨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北地太守公孫瓚、徐州刺史陶謙、梁國相劉備、幽州牧田澤,各路豪傑紛紛登場,風雲際會。

  也不知是否是造化弄人。

  田澤成為幽州牧,卻也收下了馬騰。

  而公孫瓚被田澤暗中送往西涼成為了北地太守,取代了原本馬騰的諸侯之位。

  劉備因為田澤當初的暗中操作,竟然在中原混的頗為不錯,成為了豫州梁國相,也進入了諸侯隊伍。

  而原本也應會盟的東郡太守喬瑁,因為田澤趕至洛陽之舉,被董卓所惡,直接遇害,其部曲也被吞併,無緣此次盛會。

  被田澤暗中舉薦為冀州牧的劉虞,因為董卓對其十分忌憚,在董卓剛掌權時便被召到了洛陽,而且董卓還迅速任命了韓馥作為冀州牧。

  這一操作令田澤都感到極為不解,要知道,韓馥可是袁氏的門生故吏,董卓為何要行此資敵之舉。

  但如此一來,韓馥還是加入了諸侯隊伍。

  兜兜轉轉,仍舊是十八路諸侯。

  只是田澤此前不知道這些諸侯的底細,稍加了解後,嚇了一跳。

  袁紹、袁術、袁遺,都是老袁家的子嗣,兄弟三人。

  韓馥,是袁氏故吏。

  張邈、鮑信,是袁紹好友,張超是張邈的兄弟。

  張揚、王匡,是袁紹小弟。

  甚至連此時的曹操都是袁紹的小弟。

  十八路諸侯,小半是袁氏的人,超過一半是袁紹的親信。

  這還不算孔伷這種和袁紹同為周毖舉薦,背後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的。

  在聽郭嘉和荀攸講述這些人的出身立場後,田澤都愣住了。

  「怪不得。」田澤嘴角微抿,眼中流露出一絲無奈。

  出身袁家、出兵最多、能力過硬、聲望極高,再加上這麼恐怖的關係網,這個盟主之位不是袁紹的還能是誰的?

  稍微有所不同的是,由於劉虞被董卓招走了,袁紹也便沒再提改立劉虞為帝的事。

  對于田澤的到來,袁紹的心情十分複雜,心中的殺意不時湧現。

  雖然如今他還只是渤海太守,冀州尚在韓馥手中,但早已被他視為囊中之物。

  韓馥一個董卓新任的州牧,能有什麼威望?冀州內部多是袁家故吏和他的人。

  袁家想走的是霍光、王莽之路,雖然被董卓摘了桃子,但是他們有的是陰詭手段能夠奪回勝利的果實。

  但袁紹可不這麼想,如今的主動權在他手中,他想走光武之路。

  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

  早在討董前,袁紹便向小弟曹操透露過自己的想法。

  先占領冀州,隨後雄踞河北,最後一匡天下。

  這條道路的第一步,其實袁紹早已開始布局,也有一定把握能夠完成。

  但第二步卻出了問題,因為在冀州北面,有著一股頗為強大的勢力,田澤。

  對於袁紹而言,田澤便是攔在面前的第一勁敵。

  但是此時時機未到,更何況,袁紹還想要藉助田澤之力拿下冀州。

  董卓先任命韓馥為冀州牧,後又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這一招極為巧妙,某種程度上是打在了袁紹的七寸上。

  首先,董卓啟用士人,自然有著收攏一部分人為他所用的想法。

  其次,韓馥有野心卻沒什麼能力,由他代替劉虞,無疑能夠極大的減少地方的威脅。

  而且因為是空降,在地方並無根基,必然會想辦法掌控當地軍政大權,反而會使得地方陷入內耗。

  其他如豫州刺史孔伷、荊州刺史劉表、青州刺史焦和等,都是類似的想法,效果都很成功。


  最後,董卓看出了韓馥這個袁氏故吏對於袁氏和他是一樣的態度,由其擔任袁紹的頂頭上司,對袁紹而言是極大的限制,也徹底噁心住了袁紹。

  自己的頂頭上司表面上是自家人,但實際上雙方是面和心不和,袁紹該怎麼處理這位明面上支持自己、暗地裡給自己捅刀子的上司?

  正面干翻,問題不大,但是名聲也廢了。

  韓馥於他而言,既是上司、又是家族故吏,只要明面上不做對不起他的事,袁紹在道義上就站不住腳。

  至於運送糧草老是出問題,那是有賊匪作亂,這能怨人家嗎?你袁紹自己去取糧食不就行了?

  但是袁紹敢嗎?

  韓馥可是冀州牧,理論上袁紹應該聽他的命令,包括且不限於隻身赴宴等事。

  離得遠了還可以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亦或者是賊匪截斷了道路。但是離得近了,韓馥直接來一出鴻門宴,或者杯酒釋兵權,袁紹能怎麼辦?

  所以袁紹只能想辦法逼韓馥讓位。

  但這麼做,前提是要有一位足夠強大的敵人用來忽悠韓馥,從周邊諸侯的能力和位置來看,只有田澤是最好的人選。

  所以袁紹只能強壓住自己內心的殺意。

  田澤必須要除掉,但不是現在。

  ……

  十八路諸侯合計近三十萬之眾,規模之浩大頗為唬人。

  但其中有多少水分,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

  眾諸侯聚齊後,曹操和王匡這兩位袁紹的小弟便開始一唱一和,推舉袁紹為盟主。

  袁紹按照程序,再三推辭,眾人齊齊勸阻之下,方才勉強同意。

  次日,築台三層,焚香再拜,歃血為盟。

  下壇後,眾諸侯扶著袁紹升帳而坐,依照爵位、年齡分列兩行坐定。

  曹操作為發起者先起了個基調,盟主既然定了,就要聽候統一號令。

  此時的袁紹繼率軍殺入皇宮誅滅閹黨後,再次步入了人生高光,一身的英雄氣,令人不禁心生臣服之感。

  身姿挺拔、眼神堅定,舉手投足之間散發著強大的氣場,三言兩語便憑藉著氣勢鎮住了眾諸侯,皆曰:「唯命是聽。」

  即使是田澤,也不禁感嘆,果然這個時代長得帥還是有優勢的,就像袁紹、公孫瓚和自己一樣。

  袁紹當上盟主後,第一道命令就是將諸侯糧草管理之權交給了袁術。

  一直冷眼旁觀的田澤,淡淡的看了眼略有不忿卻又一臉傲然的袁術,目光之中憐憫、感嘆、惋惜等複雜的情緒不斷閃現。

  袁術還是個忠厚人哪!

  這位漢末骷髏王雖然壞,但是壞的單純直率,一直在背鍋和奉獻的路上。

  作為漢末很長一段時間的最強諸侯,甚至都曾力壓袁紹一頭,卻一直在無私奉獻的幫助他人。

  寧願把自己玩死,也要以一己之力為曹魏、孫吳和蜀漢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感動漢末最佳人選,非骷髏王莫屬。

  袁術可以說是為三國鼎力立下了汗馬功勞。

  孫吳自然不用說了,孫堅、孫策都曾是袁術的手下,孫策能拿下江東是袁術給的兵。

  雖說是拿玉璽換的,但孫策是袁術部下,那玉璽不就應該是袁術的嗎?他愣是沒搶,而是給孫策換了兵將,太實在了。

  曹魏也很明顯,袁術不但多次幫曹操練兵、送地盤、吸引火力。

  而且還稱了帝,幫助曹操進一步打擊了漢室的聲望、樹立了正統的旗幟,為曹魏的建立提前淌了水,順便還送上了傳國玉璽,不要太貼心。

  就連劉備,也是因為袁術想要北上投袁紹,才有機會從曹操手下逃脫。

  而且在赤壁之戰後,劉備實力弱小、隱隱有被東吳吞併風險的時候,已死近十年的袁術,又送了一份寶貴的遺產。

  其老部下雷緒帶著袁術原本的數萬精銳部曲主動投奔劉備,何其捨己為人。

  袁術的一生,可感可嘆,無愧俠義之名,堪稱最為無私奉獻的諸侯。

  如此人物,怎能令田澤不敬佩。

  只是心中可惜,這廝的地盤不在自己旁邊,這麼義氣的朋友,田澤也想好好處一處。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