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漁業發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4章 漁業發展

  西安平縣,坐落於渾河入海口周邊。

  作為遼東山脈包裹範圍內明面上唯一的縣城,遼東郡通往樂浪郡的唯一要道,亦是遼東如今的流民接收點。

  這裡已然成為遼東除各郡郡治外當之無愧的第一大縣,取代了曾經汶縣的顯著地位。

  每日都有不計其數的物資在此流轉穿梭,亦有大量的流民百姓從這裡經過。

  數千精銳嚴陣以待,嚴密設置的各類區域,隨處可見的重重關卡,讓這裡被完全隱藏在迷霧之中。

  即使有大量來往於遼東郡和樂浪郡的百姓和商人由此經過,只能沿著既定路線前行的他們根本無法察覺其中的絲毫異樣。

  「西安平縣的位置太過關鍵重要了,而且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必須要精心建設。」田澤站在海岸邊,望著港口來來往往的漁船,不禁感慨萬千。

  西安平南側的入海口呈「凹」字形,簡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天然優良海岸,這裡的港口規模比襄平的還要宏大,往來的船隻絡繹不絕。

  身旁的陳宮凝視著眼前這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心中滿是自豪與欣慰。要知道,這一切可都是他的心血結晶。

  遙想他剛來的時候,這裡還只是一座人口不過四五千人的小縣城,當地百姓貧困潦倒、生活困苦無比,縣城破敗衰落不堪,甚至比之當初的汶縣都強不到哪裡去。

  然而如今,這裡已然蛻變成為一方舉足輕重的重鎮。

  「走吧,去漁船廠,看看新建的漁船狀況如何了。」田澤此次前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漁船之事。

  在成功占領高句麗後,田澤掌控著大量的金銀銅鐵礦脈,銅錢自此不再短缺。

  經過這些年的不斷研究,焦炭、高爐的技術也已實現突破並日臻完善,遼東的煤鐵行業和製造業發展可謂是高歌猛進。

  棉花、柘木等經濟作物的種植也因為「萃種術」的存在得以廣泛推廣,而且無懼遼東寒冷的氣候條件,為紡織、武器製造、製糖等提供了大量優質的原材料。

  為了實現土地利用的最大化,田澤治下的百姓甚至在一些難以有效利用的邊角之地,抱著有總比沒有強的心態種上了易於存活的高粱。

  有著田澤時不時施展靈雨滋潤的助力,這些高粱的長勢還算差強人意。

  平日裡,這些高粱可以被加工成牲畜飼料,用於餵養家禽家畜,亦或者被用於釀酒。

  建築業方面也有了突破性的巨大進步,經過數年的潛心研究,總算研發出了品質更好、價格更廉價的水泥配方。

  不僅擺脫了對火山灰的依賴限制,又進一步降低了成本,為遼東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在畜牧業和捕魚業等方面,卻一直進展緩慢。

  因為遼東的面積雖大,然而人口數量眾多,為了養活這些龐大的人口,土地自然多半用於收益更高的耕種項目,而非養殖。

  少有的草原,又得優先保障戰馬的飼養,所以牛羊的養育規模始終難以擴大。

  儘管田澤已經暗中開啟了和鮮卑的邊境貿易,但是因為雙方都存在諸多的顧慮和忌憚,鮮卑願意交易的多是被視為累贅的俘虜,牛羊和戰馬的數量並不多。

  尤其是在黃巾之亂後,一大批百姓如潮水般湧來,連豬肉都出現了供給困難的緊迫情況,導致肉價一路飆升,至今都沒有跌下來。

  雖然飼養家豬的規模在迅速擴大,很快就能夠填補肉食的空白,但田澤認為僅是豬肉還是遠遠不夠的。

  而且牛可以用於耕種土地,羊可以用於紡織羊毛,二者都能夠產奶,畜牧業的發展勢在必行。

  草場問題的解決之法田澤已經有所構思,那便是開發三韓半島或者東北平原等地,保留部分草原用於養殖放牧。

  可那需要在很久以後才能夠實現,遠水解不了近渴。

  為了解決短期內的肉食補充問題,田澤便將目光放在了漁業之上。

  富含高蛋白的魚肉也是很好的肉食補充選擇,而且成本相對較低。

  遼東瀕臨大海,境內又有眾多湖泊,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要想大規模養殖肉食,養魚、捕魚無疑是最佳的途徑方法。

  一邊向著漁船廠的方向大步走去,田澤一邊問道:「現在的捕魚技術進展情況如何?」


  「宮已安排工匠和一些經驗豐富的漁民齊心協力研發改進了一些捕魚的工具,並對各村的漁民進行了專門的培訓,目前已經初見成效。」陳宮恭聲說道。

  「如此便好,在水邊,尤其是海上捕魚,風險不小。安全知識和一些必要的防護措施一定要全面普及做好,確保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剛穿越時田澤也曾心生疑惑,為為何河邊、海邊的百姓生活依舊極為困苦,甚至連飯都吃不飽,他們難道不能依靠捕魚來維持生計嗎?

  雖然當時不解其中的道理,但田澤相信這種想法恐怕與「何不食肉糜」沒什麼本質區別。

  百姓又不傻,怎麼會放著魚不吃,而去啃食草根樹皮呢。

  後來在與一些漁民百姓深入交談後,田澤才逐漸明白其中的部分緣由。

  一方面,一般災荒之時總會伴隨著大旱或洪澇災害,水量或水質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很多地方的河流都近乎乾涸,便是有魚也早被飢餓的人們捕撈吃光了。

  另一方面,平時捕魚也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

  不是隨便拿著一張網,到了河邊就能順利捕到魚,有可能忙活了半天,費了不少力氣卻收穫甚微,性價比實在太低。

  這些工具也是要錢的,多數百姓想捕魚可能都沒有漁網,只能拿根扠子或者魚竿。

  而若是在海上或者大江大河上捕魚,所面臨的風險也是極大,稍有不慎就得沉屍水中、葬身魚腹。

  再加上,這山川海澤可都歸少府所管轄,地方官府都不一定會同意你私自捕魚,可能還得繳納各種繁雜的稅款。

  捕得的魚也無法長期保存,賣出去也少有人願意收購,價格還極其低廉。

  沒有去腥的調味料,魚吃起來腥味過重,而且魚刺繁多,缺少油水,飽腹感又不強,普通百姓並不喜歡,寧願選擇吃野菜也不願吃魚。

  多種因素相互交織,導致了這種令人無奈的情況。

  而田澤如今治下已經能夠批量廉價的製作和提供鹽,種植了大量的蔥蒜等調味料,低價出售給百姓,百姓們肚子裡有了些油水。

  再加上官府大力普及了吃魚的種種好處,這才逐漸改變了飲食習慣。

  用大量的鹽來對漁獲進行醃製,能夠很好地避免魚的腐壞變質,可以長期保存和遠距離運輸。

  使得漁獲也賣的出去也賣的上價格,漁民們也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遼東山高皇帝遠,田澤早已把天子和何進、趙忠的嘴堵住,對於這些寥寥無幾的稅收直接給漁民予以減免,地方官府真正做到只收取十分之一的稅收。

  「遼東山脈水系發達,而且有一些湖泊,可以嘗試進行小規模的魚類飼養,並定期捕撈,以供附近百姓食用。」田澤說道。

  「主公放心,宮和子尼已經在盡力安排。不過河魚還是不如海魚來得肥美,海魚之中油脂更多一些,而且可以大量捕撈,如主公您所說的製作成魚粉後更是有著無窮的妙用。」陳宮讚嘆道。

  畜牧養殖業一直是遼東的短板,為了解決這些牲畜和魚的飼料問題,陳宮也是絞盡腦汁、費盡了心思。

  用人可食用的糧食餵養雖然沒有問題,但是成本實在太高了。

  最好還是用一些低成本、最好是幾乎沒有成本的飼料,比如用海魚製作的魚粉。

  魚粉不但能夠用於餵養牲畜、水產養殖,還能作為優質肥料,最關鍵的是製作難度並不高,成本還低廉,簡直是陳宮心中最理想的飼料。

  「大海是一座近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寶藏,魚蝦數不勝數,但是以我們當前的技術手段,卻是難以充分開發利用。」

  「如果真能擁有一定的遠海捕撈能力和手段,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百姓肉食的供應問題了。」田澤望著波瀾壯闊的大海,深深感嘆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