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臨遼東 行使大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9章 臨遼東 行使大權

  「李德謇,你說說戰事的詳情以及攤丁入畝和承包制的實施情況。」

  從信件之中,李世民已經了解了大致的情況。

  李德謇倒是知道的很多,因為具體實施的人員,就是由他們幾個心腹完成的。

  從白天到晚上,事無巨細,李世民都要進行過問,特別是李承乾的行事。

  而此時的李承乾,帶領著親衛隊,到達了遼東城。

  一到,便讓軍中所有將領集聚到了城主府。

  張儉、張士貴、薛萬徹等將領都是李世民的心腹,也有大姓之人,可不是李承乾的人,他入主遼東,就是為了軍權而來。

  「殿下,英國公、江夏王未回來嗎?是準備撤軍了嗎?」

  張士貴問道,原本李勣和李道宗是為了去和李承乾商量治理高句麗和撤軍事宜的。

  但是如今,兩人都未回來,透露著些許的蹊蹺。

  「高句麗尚未安定,還有不少的勢力準備復辟,本宮讓英國公和江夏王做鎮平壤,而本宮此次而來,也是為了安定遼東軍心與民心,自今日起,遼東半島改為遼東道,本宮暫領遼東行軍總管一職,統領遼東一切事務,暫不撤軍。」

  李承乾直接開門見山,高句麗反覆無常多次,也確實需要重兵把守。

  「殿下,此舉是否已經請示陛下了?末將以為,大軍全部鎮壓實為不妥,高句麗地處北方,寒潮來快去晚,作物收穫不大,並不值得如果的大費周章。」

  張士貴再道,這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如今戰役取得勝利,最先要考慮的就是撤軍。

  高句麗除了遼東的土地肥沃外,其他多為山地,而且天氣寒冷,對於如今地廣人稀的大唐來說,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東突厥廣闊的平原地區,說不要便是不要。

  「本宮有便宜行事之權,張將軍所言有失偏頗,高句麗雖不是地產大國,但是要是還是放任不管,再過十數年,又會重新變成大唐之患,那麼打這仗,又有什麼意義呢?」

  古時的戰爭,無外乎就是土地的爭奪,高句麗屢次犯邊,不斷擴張,也就是看重了東北平原的土地。

  「還是殿下考慮周全,不過鎮守高句麗,只需要一員大將駐守便可,何需殿下親自駐守呢?以末將之見,殿下還是班師回朝吧。」

  薛萬徹此時也進言道,高句麗已經被打趴,縱使要納入國土,也只需一員大將鎮守。

  這大將的軍職,肯定是不會大到像他們這類的。

  更別說儲君要坐鎮在這裡邊寒之地,換成他們都不願意,除非有其他的目的。

  「本宮自有決斷,此戰平定高句麗,眾將士均是居功至偉,該當論功行賞,軍中可有表現出眾之人啊?」

  李承乾問道,這些人都並非是自己的班底,想要控制陸軍,還是需要自己人,對于氏族門閥在軍中的勢力,李承乾早就有了預料。

  「末將帳下有一小將薛禮,每逢沖陣,必沖在最前,在此次的戰役之中,奪的先登、陷陣、斬將和奪旗四大戰功,是一員虎將,當為國之棟樑。」

  張士貴激動的說道,他對薛仁貴很是欣賞,有如此的機會,肯定是要進言推薦。

  李承乾臉色如常,對於薛仁貴的存在,他已經瞭然於胸,就算是張士貴不推薦,他也會找出這位武力超群的猛將來。

  薛仁貴就是在治理高句麗時,獲得了仁政的美名,受民眾愛戴,是治理高句麗的不二人選。

  「如此神勇,當委以重任,本宮如今的侍衛統領還缺職,下去之後,你讓薛禮來本宮的行宮。」

  張士貴一愣,薛仁貴是無雙戰將,難道是自己說的不明白嗎?

  讓其來當一個侍衛,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呢?

  「殿下,薛禮祖上是兵家,其也得兵法傳承,深知韜略,未來一定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張士貴不忍如此的才能將領被埋沒,還是直言道。

  「如今高句麗已經平定,已無戰事,待到戰時,本宮自會有安排。」

  對於薛仁貴的任用,他們誰又能比的過李承乾呢。

  他是無雙戰將,不到萬不得已之時,統領大軍團作戰還是有待商榷。

  「那末將替薛禮謝過殿下了。」張士貴頷首。


  「啟稟殿下,末將軍中亦有一小將,名喚高侃,勇奪遼長城,武拒蓋牟城三萬兵卒,智勇雙全。」

  薛萬徹也是舉薦道,蓋牟城一戰,兩人配合得道,取得了非常的戰果。

  高侃的名聲,並未如同薛萬徹般,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將領,其高光時刻,還遠未到來。

  「那事後,也一併讓去來本宮的行宮吧。」

  李承乾暗喜,高侃在高宗時期,是足以和裴行儉相提並論的將領。

  只是他們境遇不同,所取得的成果也盡然不同。

  「要若論功績,諸將才是居功至偉,只是本宮如今不能冊封,待回長安之後,本宮會如是向陛下為諸位請功的,另外,期間獲得的財物,也一併發放下去,按功績,犒賞軍士。」

  現在講信仰是不可能的,還是發錢安撫軍心來的最好。

  「殿下,此事不可,軍政錢糧的批發,需要經過朝堂批准。」

  張士貴臉色一變,政治太講究了,半點逾越不得。

  倘若他們知道李承乾在平壤的所作所為,那就不會如此的大驚小怪了。

  「無妨,以後遼東道的稅收主要用於軍務,無需再上繳朝廷了,各軍分發而下,就說是本宮命令。」

  聞此一言,眾人均是色變,這不就成為了私軍了嗎?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難道說,之前太子謀反案,確實是出自李承乾之手,這是以太子的名義犒賞三軍。

  作為底下的將士,他們其實大多數都不知道是為何而戰,將領叫攻打哪裡便是哪裡,很多的時候,很多的士兵都不知道那是謀反。

  「殿下,還請三思,殿下可知道,如此一來,意味著什麼?」

  張士貴陰沉著臉,這是玩火,就是太子也不能夠如此行事。

  「如果有責任,本宮一力承擔著,你們現在就是把財物分發而下,如果有軍士願意在這裡安家的話,另有安家費用補償。」

  李承乾不是在和他們商量,而是頒命令。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