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新三百四十七章:要挾官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離崞縣不到十里修建的候家莊農場寨堡的基礎是混凝土結構,外牆是水泥石頭壘砌,防禦力比崞縣城池還要強大。

  這裡是黃毅的布局,以此為界,決不許流寇再往北禍害到宣大的地盤。

  農場寨堡不僅僅屯兵,還在積攢糧食,存儲糧食的混凝土筒倉已經修建了八個。

  由於使用竹筋混凝土的技術逐漸成熟,修建的筒倉越來越大,最大的已經能夠滿足儲存兩萬石麥子。

  按照後世的計量單位,應該是兩千噸糧食的容積。

  朝廷如果徵調興和軍打流寇,這個寨堡就是最重要的補給站。

  歷史經驗擺在那兒呢!

  打流寇時沒有糧食,就必須搶,軍隊一旦開了劫掠的口子,軍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就會蕩然無存。

  以後必然是比爛,興和軍會退變,會跟「賊將軍」左良玉的部隊差不離。

  軍機渙散怎麼可能得到擁護?怎麼可能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

  興和軍必須做得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糧食不夠吃肯定不動如山!

  在沒有占領出海口,沒辦法從呂宋、倭國、安南進口大米的情況下,大面積播種,生產糧食是解決糧食危機的惟一出路。

  黃毅已經有了耐寒、抗旱的高產麥種,有了肥田粉,有了幾十上百萬任勞任怨的農夫,當然要圈地屯田。

  山西、宣大是老丈人的地盤,在這裡搞農場寨堡肯定事半功倍。

  因為有興和軍安定地方,三縣逃亡之人陸續回歸,現在的戶口已經恢復到了賊亂前的七成。

  崞縣知縣陳孟吉考級全優被判定勇於任事,官升一級,當上了州城推官。

  他當然知道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黃毅的抬舉,所以儘可能給予興和軍方便。

  不僅僅是三班衙役,三個縣的九品巡檢、民團、鄉勇但凡是武裝力量,都由興和軍掌控。

  崞縣新任知縣和另外兩個縣的知縣本就不願意來到這種危險的地方做官。

  只可惜他們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沒有人脈,也沒有銀子疏通關係,攤上了。

  然天無絕人之路。

  這裡有興和軍幫著做事,安定地方,出政績易如反掌。

  原本戰戰兢兢的縣太爺樂開了花。

  他們只需配合三年就能官升一級離開這裡,何樂不為?

  於是乎,三個知縣垂拱而治,轄區盜匪絕跡,老百姓安居樂業。

  有了崞縣候家莊農場寨堡的存在,有了耿章華率領兵馬守住大同八百裡邊牆,有興和軍守住張家口外二百里。

  流寇、韃子、建奴很難禍害到宣大的地盤。

  宣大的升斗小民能夠得到安定的環境種田,耕一餘一不成問題。

  明末烽煙四起,流寇肆掠,採用網格化管理是最科學的。

  不貿然率領兵馬進入由於天災加上流寇破壞導致人吃人的陝西北部。

  而是圈起一塊地方,確保這個地方的老百姓能夠安心生產,力爭做到老百姓不僅僅能夠養活自己,還能售賣餘糧。

  然後利用手裡的糧食有計劃的再圈一塊地方收留流民耕種……

  唯有這樣才能夠消滅流寇並且杜絕後患。

  至於流寇鬧得最凶的地方,在沒有足夠糧食的情況下,只能封鎖讓流寇、流民自生自滅。

  這樣做有些殘忍,但是有效,總比殺無谷之人仁慈多了。

  總而言之,不能放任流寇到處流竄。

  一旦脆弱的平衡被打破,流寇就會滾雪球般壯大,導致成百上千萬流民變成暴民,發展成為流寇。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大屠殺也是一個選項。

  歸根結底還是得有糧食,否則唯一的辦法就是殺光流寇。

  ……

  黃毅率領一個把總騎兵雙馬疾馳,沿途不僅僅能夠提供伙食,一天還能夠換一次甚至於兩次馬。

  所以這支小部隊跑出了一天三百多里的神速,第七天就趕到張家口。

  如今這座重要關隘已經被興和軍實際控制。

  因為興和軍從不盤剝來往的商賈做生意的小販,更因為黃毅堅持強化治安,全天候打擊流氓惡霸。


  所以張家口城比以前更加繁華。

  黃毅依舊是海雨天風獨往來,進出張家口有興和軍開門放行,用不著驚動任何大明的文官武將。

  他短暫停留,召集駐防張家口的興和軍將佐開了個會,特務頭子王金寶列席。

  讓大手筆走私糧食鐵器的晉商自由出入張家口,通過根據地,是為了麻痹之,方便一網打盡。

  抓姦商和抓貪官一樣,要活的不要死的。

  還有一條很重要,不能讓奸商、貪官串供。

  讓這種人活著好處多多,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嚴刑逼供、精神摧殘,用兒子的性命威逼老子,反正賣國晉商罪惡滔天,無論多麼兇殘的手段用在這些人身上都不過分。

  反正在大明朝沒人有本事投訴侵犯人權。

  要做到把賣國晉商的家底子抄得乾乾淨淨,就必須讓這些人活著。

  黃毅布置了任務,在張家口邊牆外建造一座能夠容納三千人的大監獄。

  監獄裡必須有不低於五百個單獨牢房。

  把滿清八大皇商和所有參與走私有賣國嫌疑的商賈一網成擒之後。

  但凡接觸到各家權力核心的東家、掌柜、帳房,都得單獨關押,單獨審訊。

  范永斗、王登庫等等的子侄、妻妾、管家、掌柜……

  哪一家不得預留五十個單獨關押的牢房?

  商人有錢,能夠無孔不入。

  賣國晉商的能量大著呢!

  朝廷里的關係網錯綜複雜。

  前首輔韓爌、現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都是山西人,都是晉商們的靠山。

  抓捕的晉商必須關押在口外,必須審訊出那些官員跟晉商勾結。

  掌握到了官員受賄的證據,用以敲詐勒索,這筆財富肯定少不了。

  還可以用這些罪證要挾官員為根據地辦事。

  養兵最是費錢,黃毅算計登萊叛軍發了一筆橫財,能夠確保這兩年根據地的經濟狀況良好。

  接下來再算計一把賣國晉商,算計那些跟晉商勾結的官吏。

  在計劃周全的情況下,在做得到顆粒歸倉的前提下,有可能弄到以白銀計高達三千萬兩的財富。(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