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外邦來朝,口稱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25章 外邦來朝,口稱大王?

  「稍後,孤將修書一封至許都,命華歆速做籌備。」

  提及華歆,那位接替荀彧成為尚書令的曹氏心腹擁躉。

  司馬德對於曹操欲借其手鋪就僭越之路,並無太多驚訝。

  華歆此人素來重視功名,無論是在前世的歷史中。

  抑或是這個時空之中。

  他總是與董昭爭先恐後,誓要做那從龍功臣。

  所以司馬德此時心領神會,附和道:

  「岳父高見,想必華令君必能妥當處置。」

  至於那劉備,讓他在西川多些騰挪空間,也無傷大雅。

  「先令夏侯淵率偏師自關中入漢中。」

  「待來年,孤再率大軍,蕩平蜀地!」

  曹操如此布置,司馬德對此自無異議,但心中已有計較。

  來年夏秋,定要力勸曹操。

  讓自己隨夏侯淵平定蜀中。

  畢竟,這軍功不嫌多。

  通往權勢之路每一步都需精心布局。

  等到幾天後的上午,魏公府內一場議會緩緩拉開。

  巍峨的大堂之上,魏公曹操端坐尊位,威嚴沉靜。

  猶如山嶽之巔,俯瞰著堂下。

  如荀攸程昱賈詡,夏侯惇曹洪樂進等人。

  一眾曹魏文臣武將,皆位列其中。

  除去被外派鎮守一方的文武,可以說該來的都來了。

  甚至就連曹操膝下的三位公子,曹丕、曹彰、曹植也到場。

  他們分列文武兩側,於堂中各成一方氣候。

  眾人目光所及,只覺這不僅是一場商議軍功的議政。

  更是對未來魏國繼承者的無聲考量。

  在這些複雜眼神中,有人心懷算計。

  更有人眼中掩不住曹家人才濟濟的艷羨。

  這三人幾乎可以被冠以時代之英傑。

  而曹操一人便生出三子,加上早逝的曹昂。

  以及如今尚且年幼卻天資過人的曹沖。

  這不僅是上天對曹氏的厚贈,也是旁人難以企及的幸運。

  然而,在群臣之中,司馬德卻顯得異常鎮定。

  在他看來,確立世子之位。

  必然是伴隨著爭論與權衡的過程。

  歷史上的老曹也是在晉位魏王之後。

  才最終選定曹丕為繼承者。

  而如今曹操還未著手稱王,此時確定世子為時尚早。

  畢竟司馬德深信,以自家岳父多疑且控制欲強的性格。

  絕不會急於一時,便定下如此重大的事宜。

  再者,在司馬德的推測中。

  目前老曹心中,恐怕還無人能完全滿足他的心理預期。

  曹丕根基深厚,卻始終難得老曹的歡心與認可。

  曹植才華橫溢,卻也各有明顯的短處。

  而曹彰如今雖得老曹看重,卻仍需時日檢驗。

  因此司馬德料定,今日老曹必然絕口不談確立世子之事。

  而這份預見讓他的心情頗為放鬆。

  若非自己站立的位置太過顯眼。

  他幾乎想尋個角落,靜靜打個小盹。

  畢竟評議軍功賞賜,跟他的關係不大。

  而此刻,曹操的目光掃過下方聚集的群臣。

  他不動聲色地,給了荀攸一個微妙的眼神。

  當即後者會意,輕咳一聲。

  肅清了大堂內的低語,隨後高聲宣布:

  「傳邪馬台使者晉見魏公!」

  話音落下,滿堂皆驚!

  不是商議如何犒賞三軍嗎?

  怎料突然插入了接見外邦使節的戲碼?

  更何況,這邪馬台又是何方蠻夷?


  竟能讓曹操親自接見?

  與眾人疑惑不解的神情相比。

  司馬德心中卻是波瀾驟起!

  邪馬台王國?那不正是東漢時倭國的稱呼嗎?

  這個念頭讓他不禁聯想到後世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趣談。

  島國所崇尚的所謂三大神器。

  天叢雲劍、八尺瓊勾玉、八尺鏡。

  這象徵著倭奴天皇神格的三套。

  據說其實與曹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甚至連《三國志·魏書》亦有記載。

  曹操曾賜予邪馬台『五尺刀、銅鏡、王印一方』。

  這些東西,在史書上可是有鼻子有眼的。

  而此番倭奴使者的到來。

  是否預示著其中的隱秘,即將在他面前揭開?

  自己豈不是將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

  不過,隨著思緒的翻湧。

  司馬德心頭的怪異感愈發強烈。

  他身為鴻鵠寺少卿,怎麼完全事先完全沒得到消息?

  畢竟他鴻鵠寺可是掌諸歸義蠻夷。

  凡諸侯和各蠻夷君長,以及外國君主使臣來覲見。

  自己的屬官徐庶山濤,沒理由不通知一聲。

  不過,司馬德隨後便是有些恍然。

  自己這個鴻鵠少卿,屬於是漢室朝廷的編制。

  而如今朝廷的大多數職能,都被規到魏公府這邊來。

  而這,也是他這個鴻鵠少卿,平日裡這麼清閒的原因。

  不過一想到自家岳父曹操。

  平時極少做那種無的放矢的事。

  此刻無端召喚那邪馬台的使者。

  其中的深意,也是頗有些耐人尋味

  而正當他疑惑叢生之際。

  大堂之外,腳步聲由遠及近,打斷了他的沉思。

  司馬德的目光隨之望去,

  只見兩名奇裝異服的異國使者步入堂中。

  卻見他們前額剃光,僅留一縷髮辮懸於腦後。

  其形象竟與司馬德在後世所見的那些東瀛浪人,倭人武士並別無二致!

  仿佛時光錯落,古今交錯。

  二人行進間,一前一後,尤為引人注目。

  前者雖然身著漢服,卻因刻意模仿,而顯得不倫不類。

  如同沐猴而冠,滑稽而不自知。

  衣物松垮,仿佛臨時披掛,全無漢人士族儒雅之態。

  後者則以島國武士裝扮亮相。

  姿態雖有幾分威嚴,卻難以掩蓋其臉上的猥瑣氣質。

  最令人詫異的是,這兩位使者的身高異常矮小。

  幾乎與十幾歲孩童比肩!

  對話時不得不仰視在座眾人,觀者無不為其頸項擔憂。

  此情此景在司馬德看來頗有些滑稽。

  但在座眾人卻多為驚訝。

  畢竟如此身形矮小的外邦使節,實屬罕見啊!

  而那儒生打扮的使者。

  卻是對眾人投來的異樣眼神毫不在意。

  只聽他撲通一聲,便跪倒在曹操腳前。

  用一口略顯生澀的漢語說道:

  「下國使臣難升米,承蒙我國女王卑彌呼之命。」

  「恭祝大王萬壽無疆!」

  而緊隨其後的隨從副使,亦是跪地高呼:

  「副使都市牛利,願大王萬福金安!」

  言辭間雖誠意滿滿,然漢語始終頗欠流利。

  眾人聽後更是不由輕嘆。

  心中暗道蠻夷終究是蠻夷。

  拜見我們主公,哪能隨意口稱大王?

  畢竟如今魏公曹操還未稱王,漢室天子仍在。

  這大漢境內又哪裡來的王?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