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風中之燭199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0章 風中之燭1997

  1997年9月21日,《Candle In The Wind '97》(風中之燭1997),又名《《再見,英格蘭玫瑰》在日本市場登錄。

  《風中之燭》有兩個版本。

  1987年的版本是埃爾頓·約翰獻給素味平生的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

  1997年版本則是給傳奇的英格蘭玫瑰,黛安娜。

  …………

  埃爾頓與黛安娜是好友……

  兩個月前,他們還一同出席了法國時裝設計師範思哲的葬禮。

  埃爾頓·約翰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葬禮現場他忍不住哭了起來,黛安娜神色不變,一直保持鎮靜。

  她不停地安慰身邊的埃爾頓。

  黛安娜的很多服裝都是范思哲幫助設計的,她和范思哲是無話不談的好友,聽到范思哲去世的消息,黛安娜拒絕了女王的生日宴會邀請,前來參加葬禮。

  埃爾頓·約翰明顯感到黛安娜比自己強大。

  這是他和戴愛娜的最後一次見面。

  參加完葬禮之後,黛安娜意識到生命的短暫莫測,堅定要和埃及首富穆罕默德·法耶茲之子,多迪·法耶茲結婚……

  …………

  1997年8月30日,黛安娜乘坐的車輛在巴黎市中心阿爾瑪廣場地下通道發生交通事故。

  黛安娜被緊急送往巴黎第十三區沙普提厄醫院,接受兩個小時的緊急手術。

  8月31日,黛安娜被宣布死亡,此次車禍事故,還造成她的未婚夫多迪·法耶德先生,以及司機死亡。

  …………

  車禍發生以後,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前,媒體們早已準備就緒,相機和麥克風排列整齊,全神貫注地等待著這個歷史性時刻的到來。

  電視屏幕前,全球數億觀眾矚目這場盛典,不僅為了觀看一場葬禮,更是為了見證一個時代的落幕,為了向「人民的公主」最後的告別。

  黛安娜王妃的離世震撼了整個大英國協。

  ………………………………

  這件事,英國首相托尼·布萊克和王室的立場高度一致,他們一致反對離婚之後的黛安娜,居然膽敢再次結婚。

  布萊克和查爾斯王子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馬球隊隊友。

  《泰晤士報》還爆料過托尼·布萊克私下稱呼黛安娜是「王子殿下的xing欲廁所」,還說過很多出格的言論。

  「黛安娜只是卡米拉安排的傀儡,居然奢望王子不會出軌,只忠於她一個人。」

  「民眾就是喜歡愚蠢的女人。」

  「當初查爾斯玩遍了女人,年齡越來越大不得不結婚了。他的智囊給他找老婆,當王妃(未來王后)其實條件很苛刻。」

  「貴族出身、還得是大貴族、英國聖公會教徒、年齡合適……當然最難的一個條件,就是處女……這條最難……」

  「這幾條硬標準卡下來,黛安娜的名字已經呼之欲出了。」

  「王子還安裝了攝像頭,記錄了擊殺一血的時刻,並和情人卡米拉一起觀看點評……」

  …………

  雖然有著大量的無恥言論,並且打心底對於這位「人民王妃」充滿著鄙夷。

  但是,有著敏銳嗅覺的英國第51任英國首相,托尼·布萊克,還是貢獻了奧斯卡影帝級的精湛演技,使他獲得首相生涯的最高支持率記錄。

  他站在白色講台前,面對著眾多媒體和攝像機。

  托尼·布萊克的聲音帶著悲傷,眼角含著淚水,手臂微微顫抖,如同失去了一位摯愛親朋。

  他宣布了一個令全英國乃至全球都震驚的消息:

  「黛安娜王妃在巴黎的車禍中不幸離世……」

  …………

  黛安娜死後,白金漢宮一沒有降半旗哀悼,作為君主的女王在蘇格蘭度假,遲遲沒有現身。

  黛安娜連遺體甚至被送去普通殯儀館,連皇家教堂都進不去了。

  群情激奮的英國群眾,集結在黛安娜居住的寢宮外舉行哀悼儀式,他們也發現了王室近乎冷血的行為,很快,憤怒的人群紛紛質問:


  「王室的人都去哪了?」

  「查爾斯真是個渣男,毀了黛安娜的一生,從頭到尾只是利用黛安娜來當自己和情婦卡米拉的擋箭牌!」

  「黛安娜與他離婚找到真愛後,又派人謀殺了黛安娜。」

  「英國皇室的黑暗腐敗讓他的人民失望!!」

  …………

  面對洶湧的輿論壓力,一直到黛安娜去世後的第四天,王室依舊保保持沉默。

  緊接著各路媒體對王室的行徑也看不下去,紛紛發文,指責他們殘酷和不近人情的作風。

  在輿論的推波助瀾下,憤怒的群眾很快就對王室徹底失望,甚至有人喊出要「廢除王室」的口號。

  《紐約時報》的民意調查顯示,英國有近六成的群眾認為,王室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女王為了平息民憤,這才返回白金漢宮,並用王室成員的規格安葬黛安娜,並公開露面向黛安娜致詞哀悼。

  ………………………………

  黛安娜的姐姐莎拉找到埃爾頓,問他可否在葬禮上為黛安娜獻歌,埃爾頓欣然應允,他覺得這是他「不可置信的榮幸」。

  他用《風中之燭》的原調,把原來的歌詞進行了重新修改。

  兩個版本里有一名共同的歌詞:「縱然燭光熄滅,傳奇綿綿流傳。」

  這是對兩位傳奇女性的真實描寫。

  …………

  1997年9月6日在黛安娜王妃的葬禮上,埃爾頓·約翰的一首《風中之燭》,唱哭了數萬民眾,無數人產生共鳴,為之動容。

  與她生前做過很多超常舉動一樣,在葬禮上唱流行歌曲,黛安娜王妃也是開創了首例……

  作為母親,她把所有的愛給了兩個兒子;

  作為人道主義者,在愛滋肆虐人人自危年代,握愛滋感染者手;

  慰問誤踩地雷的受害者,走過雷區,創建慈善基金會;

  頂著政府和王室的壓力,突破以色列封鎖,前往加沙派發食物、藥品……

  黛安娜的光輝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伊莉莎白女王和英國王室根本沒有想到民眾會這麼喜愛黛安娜王妃。

  …………

  因為對於這首歌的絕對自信。

  埃爾頓·約翰在環球唱片公司的幫助下,簽訂了一份史無前例的暗黑對賭協議,涵蓋二十個大英國協國家的T0級娛樂圈資源。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