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468「集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9章 468「集郵」

  顧勇的父親顧廣勝回來的晚了一些,到家的時候正好趕上羊湯出鍋。

  孫媽並不是住家保姆,已經回家。

  孫媽每天下午過來給做一頓飯,捎帶手收拾一下,洗洗衣服、掃地、拖地什麼的,一個月十多塊錢。

  「這湯做的好,孫媽手藝不錯。」顧廣勝嘗了一口,贊道。

  「夸錯人了,這是小勇找朋友來加工的,餅是孫媽做的,你嘗嘗。」顧勇的母親田玉萍拿起一頁餅遞給丈夫,羊湯得配餅吃,但現在外面已經不好買了,只能自己做。

  「哦,是你們結婚的時候,過來做客的小唐吧?」自己兒子的社交,顧廣勝大多知道,在做菜方面印象最深的就是唐植桐。

  顧勇、劉悅五一結婚,和朋友在家聚了聚,顧廣勝下班回來,晚飯就著剩菜湊合了一頓,他對炒雞和兔子評價頗高。

  「對,就是他。」顧勇嘴裡塞了一口餅,喝口湯衝下去,沖老爹咧嘴笑。

  劉悅安心吃著飯,也不言語,她可能是月份還小,目前沒什麼孕吐反應,吃嘛嘛香。

  「這手藝不錯,到飯店裡能當個大廚。」田玉萍點點頭,肯定道。

  「嘿,他才不去飯店呢。他現在不光在郵電學院讀委培,在押運處也已經做到副科了。」朋友出色,顧勇與有榮焉,在看劉悅愛吃腸後,從自己碗裡挑了一些,用勺子盛過去。

  「他年紀還不大吧?」顧廣勝聽到後一愣,問道。

  「比我小一點。」顧勇摸摸頭,他也不知道唐植桐多少歲,天天「勇哥勇哥」的叫自己,就默認比自己小了。

  「小唐今年二十。」劉悅明白公公的意思,上位者習慣了,在問到問題的時候,不會希望聽到模稜兩可的回答,那是要知道準確回復的。

  「你咋知道?」其他人還沒什麼,顧勇反而有些意外,自己當寶的女人,可不能惦記上別人。

  「靜文告訴我的,他倆都是今年夠的結婚年齡。」劉悅看了丈夫一眼,理所當然的回道。

  「很年輕啊。」田玉萍感嘆道。

  田玉萍是知道唐植桐的,顧勇在頤和園支局的時候,出的成績離不開小唐的支持,也可以說利用,但誰都沒吃虧。

  當時田玉萍是想著等小唐求到顧勇的時候,幫忙過問一下工作的,但這一等,哎~人家成投遞員了。

  「確實年輕。小勇,既然是朋友,你別老使喚小唐,回頭謝謝人家。」顧廣勝提醒道,小唐年輕有為,兒子有這樣的朋友不是壞事。

  顧廣勝是了解自己這個兒子的,人情上差點意思,走上管理崗位不容易坐穩,本來是想著讓他以後走技術路線的,沒想到老伴那邊托人給他調到了電話局。

  反倒是這個兒媳婦,顧廣勝很滿意,各方面比顧勇出色。

  「爸,您冤枉我了,我真心想留他吃飯呢,去接悅悅的工夫,他跑了,攔都攔不住。」顧勇叫屈道。

  「那是人家小唐有分寸,現在糧食這麼緊張,你回頭給他兩斤糧票吧。」聽兒子這麼一說,田玉萍對唐植桐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目前家裡就四口人,自己和丈夫吃食堂,能保質保量,丈夫偶爾還有招待,能省下一點糧食,舞蹈學院的伙食更是出了名的好,只有顧勇的定量是月月光的。

  「媽,他媳婦給了悅悅幾次松子,我就想著得回點禮,昨天想給他糧票來著,他說暫時不需要。不過我拿了我爸兩盒煙,他倒是收了。」松子只是其中一項,但其他原因顧勇也沒法說出來,說這話的時候,他還偷瞄了顧廣勝一眼,生怕挨呲打。

  「那以後就拿煙。」田玉萍一錘定音。

  「這個,他沒打聽來源?」顧廣勝用手指指羊雜,問道。

  顧廣勝在金融口工作,黃羊是蒙區那邊送的,上面點頭後單位才分的。

  作為領導,肯定要發揚風格,顧廣勝等領導先把肉分給其他同志,他都做好了味道不好的心理建設了,沒成想味道不賴。

  「沒。」顧勇搖頭。

  「嗯,以後你們多走動。」顧廣勝點點頭,短短一句話已經透露了肯定。

  顧廣勝相信唐植桐不會出去多嘴,同樣他也不會去打聽松子的來源,不過他倒是有種直覺,感覺什麼年景都餓不著唐植桐。

  顧家談及唐植桐的時候,唐植桐正在寫信。


  除了給幾位一同參加培訓的同學寫信以外,唐植桐還給吳海洋寫了一封。

  距離給吳海洋出「餿主意」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也不知道進展如何了。

  唐植桐自然不能正面相問,只能旁敲側擊,寫到自家前兩天用去年存的陳黃豆做了一次豆腐,由於自己心急,豆腐做的並不成功云云。

  即便有人查,也不會查出什麼馬腳,去年的時候城內、城外的大集還都有呢。

  這信如果放在吳海洋眼裡,自然能看出不同的意味,比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這正是唐植桐想表達的,各種比例慢慢試,雖然人的親媽只有一個,但成功的親媽有很多。

  寫完信,唐植桐從抽屜里拿出信封、郵票,開始逐封寫明收信人的地址、郵編。

  在推廣培訓的時候,每位學員都發了一份郵編手冊。

  放其他人手裡可能用處更大一些,但在唐植桐這邊,就單純的查個郵編用。

  寫完地址,開始貼郵票。

  眼下通信並不方便,大多時候都是靠寫信,不少有通信需求的普通上班族多多少少都會在家備下一些信封、郵票。

  一來這些東西並不貴,二來郵局並非全天上班。

  寫封信再去郵局買信封、郵票的話,運氣不好需要排隊,寫好還會抽查、稱重,費時的很。

  若自己都有就沒這些事情了,上班路上直接投到郵筒里就好,每個片區的投遞員一天至少開兩次郵筒取信,郵遞速度並不比去郵局慢。

  只要郵票面額貼的正確,不要把外埠貼成四分錢的,郵局分揀信件蓋戳的時候,並不會特意去逐件稱重,99.9%的信件都是直接過,除非在信封裡面塞了一本書,卻只貼了普通信件的郵資,那得退回。

  唐植桐有寫信的需求,小王同學也有,所以二人平時都會備下一些郵票、信封。

  信封是一樣的,但郵票卻是花里胡哨的,圖案多種多樣。

  眼下每年發行的郵票至少有二十套,什麼紀念郵票、特殊郵票,平均每個月兩套,跟唐植桐小時候見過的大相逕庭。

  唐植桐小時候常見的郵票就那麼幾種,8分的萬里長城、BJ民居,20分的上海民居,50分的四川民居。

  年紀再大點的,可能還會對8分的紅太陽及北京飯店郵票記憶猶新。

  九十年代,由於部分家庭老郵票囤的太多,加上郵資上漲,會貼好幾張8分的,湊足郵資。

  由於當時正是集郵大熱的年代,紀念郵票、特殊郵票,普通人難得一見,每次發行要麼早就被預定,要麼會有人一大早去郵局排隊買。

  但眼下情況恰恰相反。

  唐植桐做了大半年投遞員,感覺老百姓對郵票並不感冒,甭管什麼紀念郵票還是特殊郵票,只要是郵局肯賣,只要是面額正好,直接往信封上貼,壓根不考慮集郵,自然也不會考慮以後升值的事情。

  站在穿越者的上帝視角,唐植桐非常理解這種行為。

  一來無論是紀念郵票,還是特殊郵票,印刷數量都非常大,不存在缺貨一說;二來就是大環境,哪怕拿出韃子發行的龍票轉手,也有可能被戴上「投機」的帽子,自然就不會有人想著收藏,待來年賺大錢。

  眼下可能國外有集郵的熱潮,但國內起步較晚,得等九十年代才會興起、炒熱,然後等到千禧年,隨著網絡、電腦、手機等支持即時通訊逐漸普及,集郵迅速迎來沒落。

  其實這個事吧,並不是說市面上的郵票少了,而是可玩的東西多了。

  從一開始的蘭花,到後來的什麼字畫、古玩、文玩、玉石、二次元、虛擬幣、區塊鏈,甚至顯卡,都是收割韭菜的道具。

  唐植桐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以上這些終將被淘汰,然後出現新一輪的小玩意,完成一茬又一茬的收割。

  身為郵電系統的一員,唐植桐肯定要支持郵電事業,像以後的猴票、一片紅,到時候必須買上一些。

  集郵也好,囤大黑十、蘇三元也罷,唐植桐確實是想著賺點小錢錢,但俗話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自身窮是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基本上幹啥啥不成,如果到時候能順利出手,如果到時候自己沒有被資本同化,如果到時候有足夠的能力,唐植桐想試試「達」。

  無它,受夠了資本的苦罷了。


  真正淋過雨的人,對淋雨的傷痛有著切膚之痛,有的人會選擇幫別人撐傘,有的人會選擇拆爛別人的傘。

  唐植桐穿越前買的房是高位接盤,後來才知道,消息靈通人士囤的房子是在18、19年清倉的……

  不過,轉念一想,唐植桐又覺得自己想的有點多,到那時候自個也七老八十了,等先活到那個時候再說吧。

  自己做不到也沒啥,要相信智慧的子孫後代能解決、應對。

  第二天,11月27日,星期五,陰。

  唐植桐上課的時候,畫起了紡車輪。

  距離他想起這一茬,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周,今兒才第一次下手。

  第一版嘛,唐植桐沒有直接上高配,而是卡著儘量減少元部件的原則,進行了簡化,想到哪畫到哪。

  畫廢的草稿紙也沒扔掉,而是標註清楚畫的時間、版本,統一留著,萬一哪一天有人懷疑自己「妖孽」的時候,方便拿出來懟人。

  路堅雖然天天上課,但他僅限於能聽懂老師說的每一個字,組合起來就稀里糊塗了。

  此時,路堅偷瞄著唐植桐寫寫、畫畫、擦擦。

  其他同學學了製圖後,想著搞個交換機啥的,畫的都是跟本專業有關的,只有眼前這哥們,畫的圖跟專業課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要麼是爐子,要麼是刀子。

  「你那是畫的啥?跟個手搖鑽似的。」課間抽菸的時候,路堅問道。

  「嘿,還真別說,有點像。」唐植桐樂了,手搖鑽這種東西輕易想不起來,但眼下是有的。

  既然手搖鑽能做出來,那做個小型化的應該不難吧?再減輕重量的話,可能會牽扯到合金,萬向紅是學什麼專業來著?好像跟這個搭邊,是不是可以往這邊拓展一下?

  「想啥呢?」路堅看唐植桐嘿嘿傻笑,就跟豬八戒做夢娶媳婦一般,跟個二傻子似的,於是輕輕推了他一下。

  「哦,沒啥。這東西跟手搖鑽差不多,原理一樣,但用途有點不同。具體做啥的我先保個密,省的做不出來丟人。」唐植桐回過神來,終究還是沒跟路堅說,說到底還是搞紡車輪多少有些不務正業。

  自己可是本學期預定的優秀學生,怎麼能讓別人知道自己不務正業呢?

  等放學的時候,天空依舊是陰沉沉的,一副想下雪卻落不來的模樣,看的唐植桐便秘感大增。

  唐植桐先去了一趟押運處,臨近月底,不光工資表需要整理一份找領導審批、簽字,推廣的數據也要整理,總不能把所有的活都甩給馬薇。

  今天的晚飯比昨天多了玉米糊糊,挺稀薄的,每人一碗。

  鳳芝在吃完飯後,學著張桂芳的模樣,轉著碗,將碗四周舔乾淨,最後將碗蓋在臉上舔掉碗底的那點殘渣。

  舔乾淨碗,還不算完,鳳芝又伸出舌頭,在自己嘴唇四周轉了兩圈。

  舌頭夠不到的地方,拿手指刮下來,然後舔手指。

  這要是放在幾十年後,妥妥的會被家長認為是不講衛生的行為,少不得一頓批評教育,但在眼下卻是節省糧食的好習慣,得表揚。

  在家裡嚴卡定量之前,鳳芝是不舔碗的,她吃剩的每次都是張桂芳幫著收拾、吃掉。

  想想以前,看看現在,唐植桐心裡既有心疼、心酸,也有欣慰。

  這陣子的餓沒白挨,鳳芝長進了,行為越來越像挨過餓的老百姓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