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伊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章 ,伊州

  在莫賀延磧中,一支數十里長的遊牧民隊伍正朝北遷徙,他們渺小卻堅韌。

  男人們騎馬走在前方,面龐被曬得黝黑,目光專注地凝視著前方的道路。

  在烈日下眯起眼,引領著馱著各類物資的駝隊。駱駝們邁著沉穩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踏在滾燙的沙地上。

  身後是長長的牲畜隊伍,牛兒、羊兒不緊不慢地走著,偶爾發出叫聲。

  婦女們坐在簡易的馬車上,或騎在駱駝上,用頭巾包裹著頭部,懷中緊緊摟著孩子,目光沉靜地望著前方。

  那些破舊的帳篷被綁在駱駝身側,隨著駱駝的行進而微微晃動。有的人在整理物品,有的人則輕聲哄著孩子。

  他們的帳篷已拆卸下來,捆綁在駱駝和馬背上或車子上,生活用品也被仔細放置好。

  馬蹄踩踏在沙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車輪嘎吱嘎吱地轉動著,揚起些許塵土。

  陽光直射下來,每個人的身上都仿佛被鍍上了一層金色。

  孩子們在隊伍中穿梭嬉戲,時而追逐著沙漠中的蜥蜴、四腳蛇,時而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許多人都在頻頻回首,凝望著身後那片熟悉且即將遠去的土地。

  隊伍緩慢而堅定地向前移動,漸漸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只留下一道長長的痕跡,證明他們曾來過這裡。

  烈日灼灼,沙漠中熱氣蒸騰,模糊了視線。但遷徙的隊伍沒有絲毫停頓,緩慢而沉穩地向前行進。

  偶爾一陣風吹過,揚起一片沙塵,瀰漫在空氣中。

  孩子們的臉上雖帶著些許倦意,但眼中仍閃爍著對新地方的嚮往。

  隊伍在沙漠中緩慢前行,身後的腳印迅速被風沙覆蓋,他們背負著對生活的希望,在這荒蕪中行進,前去尋覓新的家園。

  沉穩的駝鈴聲,聲聲入耳。

  這是一支朝北遷徙的部落,迄今已行軍十日,羊群是遷徙路上的食物和水源。

  隊伍浩浩蕩蕩,綿延不絕,一眼望不到盡頭。張晟、張忠賢、陰善雄、張西豹以及數百近衛在隊伍最前方領路,帶著部民緩緩前行。

  左右兩側的近衛不斷來回巡視,熾熱的荒漠中,騎兵們單人單騎,偶爾有猛烈的沙塵席捲天空。

  獵狗跟隨在遷徙的隊伍中,順從地跟在馬下,還有一些部民在步行,他們是金漢的奴隸,其中的艱難困苦只有他們自己知曉。

  茫茫戈壁中,遷徙的隊伍氣勢磅礴,兩三萬人和數十萬計的牲畜朝著同一個方向行進,場面壯觀。

  各個百戶長正帶著十戶長,在隊伍中來回穿梭,查看是否有部民掉隊。最辛苦的當屬那些老人、孩子以及徒步前行的奴隸。

  藍色的聖旗迎風飄揚,張晟率領衛隊,騎馬登上了旁邊的高丘,站在高處俯瞰自己的部落遷徙,如同一群群行進的螞蟻。

  張晟看著行進的人群,對旁邊的張西豹和陰善雄兩人說道:「敦煌到伊州800餘里(400公里),我等已經走了600多里,再過三日,我們就能到達伊州了!」

  「殿下,步行的奴隸死了30多個,牛、馬死了700多!」陰善雄說道。

  「還算好了!放心,等我們打下伊州,一切都值得!」

  他們所在的位置是敦煌、伊州和高昌之間的莫賀延磧。

  遷徙的道路是從玉門關直達伊州的伊南道(稍杆道),這條道路比大海道(玉門關到高昌)更短、更便捷,途中有綠洲可補充水源。

  這條道路是通往天上北部、歐亞草原的商路,如今,已逐漸取代了漫長而危險的大海道。

  「自武威西北,有捷徑,穿越沙礫千里,四顧茫然,毫無路徑可循。欲往者,唯有循人畜骸骨而行。路途中,或聞歌哭之聲,行人循聲而往,多有失蹤者,蓋因魑魅魍魎所致。故商客往來,多取伊吾路。」此乃莫賀延磧及漫長大海道之寫照。

  伊州城,乃大唐北庭都護府下轄之軍屯要點,素有西域襟喉之美譽,實為進入天山北部之咽喉要道。

  大唐平定高昌叛亂後,為加強對西域之控制,實行兵屯制度,於伊州設一屯,作為伊吾軍之兵屯所在地。

  彼時伊吾軍,於伊州西北三百里之甘露川,配置士兵三千人,地五千畝,馬三百匹。

  伊吾軍兵農合一,屯田自給,不僅減輕了朝廷之財政支出,亦避免了給養長途運輸之麻煩,同時增加了供應,亦提升了軍士之生活能力。


  此地地勢平坦,一望無垠,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地下泉水豐富,極宜農耕。

  在遠離伊州城之其他軍事要道上,尚有諸多烽燧,烽燧相望,以便隨時觀察了解軍情。駐守烽火台之唐軍兵士們,多在其周圍墾田種植。

  城池、烽燧相望,伊吾軍、駐守高昌之瀚海軍、駐守北庭之天山軍互為犄角,穩固了唐在天山以北之局勢。

  伊州城之存在,穩定了大唐西域東部之管理與統治,大量之商隊和移民於此生活、貿易。

  然安史之亂,卻打破了這一切。

  為平叛,朝廷調集西北邊防軍返回內地平叛勤王,僅留小部分軍隊駐守,絕大部分邊防軍皆被調回內地,回防關中。

  如今占據此地者,乃高昌回鶻人。高昌之亦都護任命其塞人姻親庵婆叻,為伊州之守將。

  以此架空了世守伊州的漢人陳氏,統帥著兩千多塞人與回鶻人組成的軍隊,防禦著伊州。

  伊州城靠近東部天山,其處於廣袤的戈壁、荒漠與草原交織的地帶,城鎮不算很大,因為這僅僅是一個軍屯點擴建而成的,四周環繞著夯土城牆,將城內與外界分隔開來。

  城牆上有許多高低不一的箭樓和瞭望塔,提供了良好的防守視野。城門上方懸掛著回鶻人的旗幟,象徵著這座城市的歸屬。

  遠處的張晟以及百餘名近衛一同現在高丘上看著伊州!

  他們前來偵查伊州的情況,各個百戶的部民都在身後百里之外的地方就地休整。

  部民們依靠頑強的意志和體力,遠離了熟悉的土地,穿越了廣袤的沙漠,克服了高溫與惡劣的環境。

  終於艱難的穿過了莫賀延磧,如今茫茫的戈壁上,只有凜冽的風聲和不時傳來的野獸嘶吼。

  眾人終於得到了休息!

  然而這一切還沒結束!張晟通過此次遷徙,第一體驗了遊牧民的艱難而危機重重的遷徙旅程。

  他知道不打破伊州的阻攔,或者攻破伊州獲得補給!後面的遷徙將更是艱難無比。

  但他並沒有因為困難而退縮,他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和強制的命令,讓所有的部民,認真的執行著他的遷徙計劃。

  現在,不可能因為這小小的伊州城而停止前進。

  914年,七月初一,金漢部四大近衛隊、30個百戶的戰士,都分別修整完畢了。

  今日張晟親率近衛軍1808人,30個百戶總共能出兵1000來人,總共3000餘人的部眾,大軍浩浩蕩蕩的前進,算上30個百戶的部民,差不多兩萬來人了。

  這麼大的陣仗,算是對得起城內的回鶻守軍了。

  這曾經是歸義軍的伊州城,現今卻為仆固俊的後裔所掌控。

  流亡至河西的回鶻人仆固俊,參與了張晟的曾祖父張議潮領導的歸義軍起義,以反抗吐蕃的統治。

  仆固俊在歸義軍中表現卓越,深得祖父張議潮的賞識,遂令仆固俊率軍收復北庭、高昌和伊州。

  咸通七年(866年),成為北庭回鶻大首領的仆固俊與吐蕃、黠戛斯激戰,奪取了西州高昌、輪台(今烏魯木齊市)、清鎮(今瑪納斯縣),建立了西州回鶻。誠然,此時的西州回鶻仍受歸義軍節制,即便只是名義上的。

  (仆固,原本是與回鶻平起平坐的鐵勒部落,後來回鶻汗國建立,仆固部落逐漸融入回鶻,成為回鶻人,如大將僕固懷恩,便屬於尚未融入回鶻的仆固人,故而他自認為鐵勒,而不認可是回鶻人)。

  至張暅的父親張承奉時期,朱溫篡唐,大唐覆滅,歸義軍也自此一蹶不振。

  仆固俊的後代早已脫離歸義軍、脫離大唐,便自行稱制,號亦都護。

  此後,他們開始對天山北部、東部進行統治,並逐漸向南、向東擴張,自封大回鶻國,歸義軍則稱其為高昌回鶻。

  其號亦都護,實則源自大唐的「都護」,亦僅為一詞首發音的部分。

  在西域定居的回鶻人,其首領及其宮廷、貴族和大臣們,以高昌城為冬都,北庭城為夏都。天山以北以遊牧為主,天山以南則以農業為主。

  受到西域各族居民的影響,回鶻人逐漸定居並轉向農耕生活,主要從事以坎兒井為主的灌溉農業,種植五穀、棉花、瓜果等作物,同時兼營畜牧業。

  如今的高昌回鶻實行封建地主農奴制,被回鶻人征服和控制的西域各族奴隸和自由民,為各地的回鶻領主耕种放牧、繳納貢賦。

  而效忠亦都護的回鶻軍將們,控制著東至伊州、西至庫車、南至于闐、北越天山的廣闊領土。

  在西域佛教信仰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摩尼教與佛教並重,並不斷皈依佛教的局面。

  幾十年來,來自漠北的回鶻人統治著西域各地的不同部民,如突厥人(阿史那統治的葛邏祿、拔悉密、突騎施)、吐蕃、漢人、塞人、吐火羅人、葛邏祿、格多人(吐蕃的一支)等部民,並逐漸在融為一體。

  回鶻人本身的文明程度就不低,擁有自己的文字。在吸收了漢人、吐火羅、塞人、吐蕃人的文化、信仰和生產技術後,其文明程度更是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這便是西域回鶻人的來源,他們終將改變這片土地的人口結構,帶來不同的文化。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