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秋收後知青石姐結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石衛紅滿臉通紅,一條黝黑的長辮子揪在手裡,不知所措地擺弄著。

  「曉敏,哎呀,你可別取笑我了,啥月亮啊,我……」

  「沒事沒事,我啥都沒看見啊,我就隨便溜達溜達,現在回去睡覺啦!」

  裝作捂著眼睛轉身就要走的樣子,石衛紅走上前來,一把拉住她的胳膊。

  平時特別爽快的人,也突然扭捏起來,畢竟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大姑娘,臉皮薄。

  「你別走,我跟你說也沒啥,就是,謝旭偉他想跟我處對象,可是,我比他大兩歲呢,我有點……」

  連曉敏看著石衛紅眉頭輕蹙的樣子,她除了皮膚有點黑,長得是挺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的。

  就是年代宣傳畫裡面那種,濃眉大眼的年輕姑娘形象,瞅著也挺精神,有一種「勞動最光榮」的朝氣。

  她笑著拍拍對方的胳膊:「石姐,老話講,女大三,抱金磚,其實也沒啥,你看玉芳她大姐,也是比大姐夫還長三歲麼,這事也不少見,過得挺好的。」

  「而且你倆外表看著也登對,差兩歲根本看不出來,算個啥?主要是,你自己要考慮好,嫁到村里人家,那,以後不回城了?」

  石衛紅看曉敏人小鬼大,說出的話還一套一套的,也笑了。

  「回啥城,往哪回,我都虛歲二十三了,家裡情況複雜,哪有工作給我?反正不可能回去了,其實,我也看上他了……」

  連曉敏捂著嘴樂:「那行了,啥都明白了,我等著你們的喜事啊,行快回去吧,我也得回家看著倆小娃~」

  石衛紅也知道時間不早了,倆人不再多說,分開各自趕緊回去了。

  連曉敏踏著月色回家了,這一晚,心裡還琢磨著,這謝旭偉和石衛紅,還挺般配的。

  謝家在三道溝,也算條件還不錯的,至少沒斷過頓,一大家子人也算和氣,就是人口多,謝旭偉下面還有一大串年幼的弟妹呢。

  這長嫂得吃苦耐勞,也不容易,不過,婆婆張香蘭倒是個好的,總體來說,石姐這個選擇不錯。

  石衛紅性格開朗,嫁到本村也挺好,她都來三道溝挺長時間了,各方面也熟悉了。

  在這個年代來說,二十三歲的姑娘,年紀也不小了,能找謝旭偉這樣可靠能幹的人,也算有個好的歸宿。

  畢竟她心裡清楚,現在才69年,還有好些年頭呢。

  據前世的歷史進程,知青大規模回城,是1978年的年底到1979年,才陸續開始的。

  在那之前,這些來自城市的知青,大多數人是沒能力讓家裡給調回去的,也就算真的要紮根三道溝,在這裡長久的生活下去了。

  她又想起謝嬌,不知道那小辣椒跟林有樹會不會也成一對。

  在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知青們的經歷和故事實在是讓人唏噓感嘆。

  他們背井離鄉,遠赴農村插隊落戶。

  然而,這段歷史充滿了坎坷與波折,其中的苦辣酸甜、悲歡離合只有當事人才能真正體會。

  ………………………………

  金秋九月底,涼爽的秋風中,秋收終於火辣辣地拉開帷幕!

  三道溝生產隊的男女老少,只要是能下得動地的,每個人都全身心投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戰鬥之中。

  田野間,金黃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壓彎了腰肢。

  高粱地那邊,紅彤彤的高粱如同燃燒的火焰,映紅了半邊天……到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隊員們揮舞著鐮刀收割著莊稼作物,將割下的莊稼整齊地碼放在一旁,由負責運送的人不停地運走。

  就連孩子們也奔跑在田埂之間,幫忙運送糧食。

  連曉敏所在的一小隊,沒有了於雷和裴子秋,又補充進來三個新知青。

  葉淑慧由石衛紅帶著幹活,鍾民和沈援朝由林有樹、李闖帶著。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家真是起早貪黑,付出了辛勞的汗水。

  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一些,等到交了公糧後,生產隊分糧食,不會啥也分不下了。

  轉眼到了十一月中旬,16號這一天,謝旭偉和石衛紅領證結婚了,謝家操辦了喜事,熱熱鬧鬧把新娘子娶進門。

  主要是全家都著急啊,盼著謝旭偉趕快有個媳婦,把以前那些糟爛事,都揭過去,好好過日子。


  這麼好的一個小伙子,讓那程家莊的一家人給害苦了,不過現在,能娶一個城裡來的知青,那也是很有面子的事。

  謝旭偉也不知道咋了,後來媒婆給介紹的姑娘,一個都沒相看,其實心裡早看上石知青了,覺得她性格開朗,人也實誠,又很樸素。

  當初在地裡頭幹活的時候,他就留意到了這個姑娘,她總是幹完自己的活,還多幫著人家干,是個熱心腸,一來二去,跟她也就熟了。

  於是心裡默默有了這個人,最後終於鼓起勇氣,表白成功,能娶回家啦。

  石衛紅從知青點出嫁,她的家裡人待她並不咋樣,啥東西也沒有給她寄,錢票更是沒有。

  大家也似乎明白了,她為何下定決心嫁到本村,不打算回城去了。

  不過,大家還是多少給她湊了點嫁妝禮物,男知青那邊合錢給送了兩個帶紅色喜字的搪瓷盆。

  女知青這邊,更是給買了一雙紅色的皮靴,裡面帶絨的,大冷天也能繼續穿。

  這一雙鞋,可算是挺貴重了,帶票還要十八塊錢呢,而且輕易還沒地兒買去。

  怎麼說群眾力量大呢,有個不簡單的,就是跟裴子秋一批插隊來的那個滬市的知青,喬麗雲。

  別看她平時性子有點傲,但是論辦事,還挺仗義的。

  家裡條件也不錯,但哥姐弟妹多,實在沒有她的工作了,只好被居委會按著腦袋報名下鄉插隊。

  當初來的時候,令人最難忘的就是數她行李最多,那傢伙大包小包的,沒把牛車的牛累趴下,這給張長栓心疼的。

  平時干農活也不咋樣,石衛紅等幾個老知青都挺幫著她的。

  這回,她可算找著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了,寫封信讓家裡人幫忙買到的紅皮靴,再給寄過來,正好趕上婚禮穿。

  她還出了大頭,一張鞋票,五塊錢!夠意思。

  其他的女知青,也是悄悄拾了一些山貨,蘑菇、榛子、核桃啥的,托李闖和倆男知青,去小黑市給賣了倆錢,才能個個大方的出上這個份子。

  連曉敏送給石姐一件大紅色的高領毛衣,厚墩墩的特別暖和。

  她雖然不會織毛衣,但是在空間裡找到一台織毛衣的機器,就織了最普通的大平針。

  即使這樣沒啥花樣,也挺好看的,畢竟顏色鮮亮,在這個到處都穿著灰突突的年代,特別耀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