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和作為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遵循著伊斯蘭教的習俗,人死後三日必須安葬。】

  【於是鄭和長眠於古里國,船隊只把他的髮辮、衣服帶回了大明,並在金陵城城外為鄭和修建了一座衣冠冢,鄭和浩瀚的一生就這樣結束了。】

  【鄭和死後,大明下西洋的項目也逐漸被擱置了。】

  ......

  永樂年間。

  朱家三代和朝堂上的官員都有些動容。

  他們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光的帷幕,凝視著鄭和波瀾壯闊的一生。

  而此時,鄭和的嘴角微揚,露出一絲滿足的微笑。

  能夠安息在自己深愛的大海上,是身為男人最嚮往的歸宿。

  就讓他魂歸大海,繼續守護大明吧。

  ......

  嬴政心中突然湧起一陣對徐福的嫌惡之情。

  同為航海的領隊人,徐福與大明的鄭和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人家鄭和,一生都在兢兢業業的為著大明與他國建立友好關係,打通貿易,甚至不遺餘力地滿足皇帝的喜好,遠涉重洋搜集珍稀動物。

  而徐福呢,騙他吃丹藥,騙他要出海尋仙人,最後藉機東渡逃跑!

  嬴政的拳頭緊握著,仿佛能聽見指節咯咯作響的聲音。

  若不是徐福留著還有用,他早將徐福殺了!

  如今,嬴政已經任命蒙恬為滅倭大將軍,蒙恬正忙於為大秦訓練精銳的水師。

  大秦若是也需要多次出海,蒙恬再適合不過。

  ......

  【我們回顧歷史,不難發現,自航海大發現以來,那些西方強國都是重視利用海洋的國家。】

  【例如,鷹國自16世紀開始,便大力發展海洋事業,憑藉其強大的海上軍事實力,逐步成為了一個世界級的霸權國家,被譽為「日不落帝國」。】

  【再看彼得大帝,他通過奪取出海口,將毛熊國領上了崛起之路。】

  【與我們隔海相望的倭國,同樣是在注重發展海上力量後,逐步崛起為世界強國之一。】

  【我國儘管是傳統的陸權型國家,但我們同樣是一個擁有漫長海岸線的濱海國家,並在歷史上長時間占據海洋優勢地位。】

  【我們曾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造船技術、最龐大的船隊和最強大的海軍,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麗篇章。】

  【然而,在後來的大航海時代,我們卻逐漸落後,這導致了近代以來百年的屈辱與落後。】

  ......

  嬴政突然有些懂了,為何後人會覺得大明錯過了大航海時代那麼遺憾。

  倘若當初鄭和的船隊駛向大西洋,是為了殖民擴張,而非單純傳播文明與友好交流,那麼歷史的走向或許將截然不同。

  在那樣的情境下,大明帝國或許能夠憑藉強大的海上力量,將西方各國壓製得毫無喘息之機,絲毫沒有發展餘地。

  如此一來,世界的中心將一直屬於華夏,華夏文明也將持續輝煌,不會經歷後來的那段屈辱歷史。

  而後人對朱棣的評價,一定會更上一個台階,說不定都沒他這個千古一帝什麼事了。

  ......

  【漂亮國《國家地理》雜誌是如此評價鄭和的,說鄭和率領的15世紀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艦隊,卻從未流露出任何殖民的野心。】

  【他率領著兩三萬身經百戰的士兵,卻沒有占領過他國的任何一寸土地。】

  【但視頻的最後,咱們再討論一下,大明究竟為什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呢?】

  【我個人認為,首先是沒有需求。】

  【在奧斯曼帝國強勢崛起後,原本西方從地中海到東海的傳統海上貿易路線的過路費變得更貴了。】

  【西方商人想去遍地黃金的東方找香料,同時又希望避免高額的通行費用,只好繞遠去探索新的航路,這也推動了航海技術的持續進步。】

  【而反觀大明呢?香料等商品對大明來說近在咫尺,無需遠行。】

  【而且大明的茶葉、瓷器、絲綢等商品在西方市場上極為搶手,大明只需坐等商人上門交易即可。】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同於大明的航海禁令,歐洲的航海家如達迦馬、麥哲倫、哥倫布等,都是在各自國王的全力支持下開始遠航的。】

  【而且這些航海家只要探索到了新大陸,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財富,還可能得到總督等高位,加官進爵。】

  【這種巨大的利益誘惑,使得歐洲航海家們紛紛加入了這場航海熱潮,湧向了他們的財富之海。】

  【他們當時不會知道,他們的貪婪將對世界的走向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甚至延續至今。】

  【哥倫布之後,西方出現了無數個哥倫布,而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

  洪武年間。

  朱元璋有一瞬間的恍惚。

  「原來還是和咱的航海禁令有關係。」

  大明建立伊始,內部仍有前元的殘餘勢力未徹底肅清,外部則有方國珍和張士誠的舊部逃至海外,他為了大明的穩定才實行了航海禁令。

  當然,他也知道東南沿海地區並不適合耕種,禁海令的頒布對他們的生活無疑會有很大的影響。

  然而他也顧不得那麼多了,畢竟大明的長治久安,才是重中之重。

  在觀看了諸多關於外部世界的視頻後,他也逐漸意識到,海外並非一片荒蕪,而是充滿了未知與可能。

  華夏不能再以「天朝上國」自居,而應該積極與外部世界進行交流與互鑒。

  想到這裡,朱元璋又感到一絲慶幸。

  「還好咱已經放開禁海令,讓大明商人出海,廣尋玉米、土豆、紅薯。若是能尋到,朕定有重賞!」

  「咱再加一條,凡是尋回其他對大明有益的作物、技術或物品者,也重重有賞!」

  「噢,對了,若是商人帶回來其餘國家的情報,尤其是西方國家,視情報重要程度,再行嘉獎。」

  大明確實不屑於掠奪其餘小國,但掌握情報卻至關重要。

  那些西方國家,若是大明有餘力,再去滅掉。

  他臉上浮現出一絲微笑。

  「如此安排,後人就不會怪咱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