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三輪改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11章 第三輪改革

  隨著趙昕的『家訪』,後面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圍了上來。

  畢竟黎元軍都是住在一塊的,這誰家死了人,然後趙昕到了誰家。

  這家家戶戶肯定都很清楚。

  趙昕也是順著這家長子的話,問眾人道:「你們覺不覺得,家裡已經死了一個人,還讓他的長子去繼續當兵,很過分?」

  眾人一開始自然是沉默的。

  然後趙昕便道:「可是我也沒有辦法啊。」

  「我也是我爹爹的長子,然而只要國家、百姓有需要,我也得去。」

  「正如前些時候,我曾跟范仲淹討論過,所謂國家的『國』字,就是用兵戈守衛一方疆土。」

  「那麼誰來當這個兵戈?」

  「誰來做這吃苦不討好的事?」

  「肯定有人會覺得,別人誰愛去誰去。」

  「可若是人人都這麼想,那國將不國。」

  「所有人便都會變成一盤散沙。」

  「到時候,一旦有外敵入侵,比如說,遼國入侵,或者是西夏入侵,屆時天下一定是生靈塗炭。」

  「到時候不單單是我,就連你們,能不能活得下來,都很難說。」

  「然後可能有的人就會說,這很不公平,為何我們要保護別人,保護別人的疆土。」

  「確實!別人又不是你們的家人,這疆土,也不是你們的疆土。」

  「你們當然可以不用去保護。」

  「但是,你們不去保護,那就等於是白白地把這個機會,都讓給了別人。」

  「開國功臣之所以能成為開國功臣,就是因為他們當過兵。」

  「開國功臣的後代,之所以能當貴族,也是因為他們的爹爹,他們的大爹爹,曾經為國家拋過頭顱,撒過熱血。」

  「而你們之所以只能當普通百姓,就是因為你們的爹爹,你們的大爹爹,曾經在戰亂的時候,沒有好好地把握住機會,還在那裡種地。」

  「說了這麼多,只是希望你們當中的一些人,可能還是不是很理解,為何自己要當兵的。如今給你們一個參考。」

  「當兵,你的命便攥在你們自己的手裡。若是當好了,還能對子孫有所蔭庇。而不當兵,你就只能是等著朝廷來收稅,然後一場天災人禍,你們說不定又要重新回到從前。」

  「當兵,對你們的個人、你們的家庭來說,是為子孫後代著想。」

  「對國家來說,護國安邦,這也是無上的光榮。」

  「而且你們為國家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你們的祖國,也不可能不放在眼裡。」

  「當然了!」

  「這都是從利益的層面來說的。」

  「其實說句心裡話,我也不希望有打仗,我也不希望有人當兵,還有有人因為當兵,而離開。」

  「可活在這個世上,就是這麼地無奈。」

  「你不當,有的是人當,而且別人當了,就能過來隨意地欺辱你。」

  「你只能是自己先當了,才能防著別人。」

  「都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好吧!話就說到這吧!」

  「我畢竟是一個開明的人,其實你們誰若是不想當兵,覺得條件太苛刻了,也可以直接說。」

  「今後……我會讓人在這立一個信箱。」

  「你們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向我提。」

  ……

  在探望完之後所有人後。

  接下來……

  趙昕覺得,也該是時候,進行第三輪的改革了。

  那就是預備役制度。

  畢竟打仗就會有折損。

  如若不能及時地進行補充,就會對軍隊的戰鬥力造成很大的影響。

  當然!

  你光讓人家去當預備役,不給點好處,自然也是不行的。

  那就這樣!    以後,誰家生了兒子,送三頭羊,生了女兒的,送三頭豬。


  長子結婚,官府幫忙適當地出一部分的彩禮。

  而且……

  原則上來說,採取嫡長子充當預備役的制度。

  若是有特殊情況,則酌情按特殊情況來處理。

  比如說,要是家裡沒有兒子的。

  那就必須特事特辦。

  又或者是若是嫡長子是生下來就殘疾的,體弱多病,無法當兵的。

  那到時候也得想想其他的解決的辦法。

  充當預備役以後,按月發放俸祿。

  這就等於是世世代代的職業兵。

  只不過……

  這個職業兵也不是固定的。

  可以進來,也可以退出,沒有朱元璋的軍戶制度的強制性。

  像是這樣的事,自然是要拿出來,跟趙珣等人商量,等商量完以後,再拿到三千三百人的大會上去說。

  緊接著還得看三千三百人的反饋如何,若是還需要調整,那就接著調整。

  只能說……

  經過這第三輪的改革後,這黎元軍,也是一下子便多出了差不多一倍的預備役。

  趙昕也是將之命名為黎元童子軍。

  平常的訓練,就按照後世軍訓的來。

  至於說正式的訓練,由於不少人年齡都不夠,那就再緩緩。

  還有一些年齡已經夠了的。

  則專門分出來,又分出來一支小隊。

  若是黎元軍缺人,經過訓練後,便可以補進去。

  當然!

  這裡也有一個問題。

  若缺了就補,那萬一父子都同在軍營又當如何?

  因此……

  這裡頭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調整。

  完了……

  再建一個軍事學校。

  沒事的話,就讓趙珣去給他們上上課。

  或者是請資深的老兵,給他們傳授傳授戰場上的經驗。

  至於上學的時間,就按照糧食種植、收穫的時間,給他們安排假期。

  其他時間,都去上課,另外,還給放周六日。

  相比起正規的黎元軍來說,假期要更多。

  而這預備役一擴充。

  顯然,壓力也是來到了趙昕這邊。

  因為就算是一個月只給他們一貫作為俸祿,那一個兵一年也得十二貫。

  按照滿編三千人算,一年就得三萬六千貫。

  這國防開支,最好是要占國家收入的多少比例才合適?

  反正……

  現如今的大宋,就是占到了五分之四。

  甚至……

  這每年的軍費、軍賞,很多錢都還是從內庫里出的。

  而且一旦有什麼災荒,就得內庫出錢。

  因為朝廷根本就沒剩下多少錢。

  趙昕自然不能走這樣的老路。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