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遼東 玉米和馬鈴薯
第898章 遼東 玉米和馬鈴薯
熊廷弼今年才在王文龍建議之下與遼東引入玉米和馬鈴薯,他在遼東的工作繁忙,對於這兩種作物的播種情況也沒有太過關心。
他耳聽得都是這兩種作物的好消息,接著就是這兩種作物的耕種面積卻還不是很廣,這時聽那莊頭說沒什麼人種,也是心生疑惑:
「既然是好莊稼,為何不種它?」
莊頭老實回答:「一是本地的農民都種慣了麥子、小米與高粱,不曉得種這玉米和馬鈴薯,不知道耕種竅門,也不知產量,如何敢種?」
「第二則是,就算想種,這兩種作物也與傳統耕作方法搶了農時。只能在種了小麥和高粱之後,再去種玉米和馬鈴薯。」
那莊頭一番解釋,眾人才明白,北方的土地雖然不能做到一年二三熟,但是為了提高農地產量,此時的遼東種地也是實行套種制的。
就拿廣寧衛的土地來說,每年冬天給土地施肥,春二月先種一波作為染料的大藍草,四月份再套種一波小藍草,五月收穫了藍草之後在土地上種小米,等待到九十月份入秋,然後再種冬小麥。
一年便是大小藍草、小米、小麥三批作物的種植。
藍草的葉子可以作為染料,根莖可以製成藥材板藍根,在此時是硬通貨,而且單體價值極高。
這種套種方式早已成熟,廣寧的百姓根本沒有時間去種玉米和馬鈴薯。
更重要的是,遼東百姓種植藍草所得的利潤比起種糧食要高得多,讓他們用同樣的土地去種玉米和馬鈴薯,會耽誤三批作物輪種的時間,而且單位面積土地所帶來的利潤要薄的多。
聽了莊客一番解釋,祖天定感嘆道:「種地比我想像中要複雜多了。」
熊廷弼也是無奈道:「雖好作物,但可惜與農俗不合。」
王文龍想了想卻道:「我看這還是因為沒有足夠多的窮人知道馬鈴薯和玉米」
祖天定疑惑道:「建陽先生如何得到這樣的結論?」
王文龍解釋道:「就像祖僉事的莊頭所說,這種一連三輪作的種植利潤極高,但是從冬天開始每一步的田間管理都要小心翼翼,還要使用大量肥料,這樣的成本並非小農之家可以負擔。」
王文龍知道,遼東此時所實行高效的作物輪作,其實是土地集中的結果。
很多人以為土地集中會使得糧食產量降低,所以土地越集中,百姓才越容易鬧饑荒。
但其實恰恰相反,擁有集中土地的大地主才有動力給土地上修建水利設施、漚肥設施,購買耕牛和優質農具,這些都是僅有分塊土地的小農所無法負擔的。
就如王文龍前世的清末,從鴉片戰爭以後一直到滿清滅亡,全國的糧食產量不斷增加,而每年的人口增長數字則僅僅是1%的溫和增長。
如果計算起來人均糧食數其實是不斷上升的,清末所謂「同光中興」,無論在稅收上,還是在全國的糧食各種工業品產量上都有體現,做不得假。
但滿清末年之所以容易鬧饑荒,同樣是因為土地過度集中。
大多數的農民都成為了無地佃農,這些人的生活只能掙扎在溫飽線上。雖然糧食產量增加,但增加的糧食產量成了地主家的財產,和佃農沒啥關係。
反而一旦遇到災荒,溫飽線上的小農就要斷糧。比起斷糧餓死,佃農自然是搶了地主家還能有一線生機。
於是起義四處爆發,造成了全國糧食產量不斷上升,但是國家反而更加動盪的局面。
祖家的大農莊目的是追求更高的利潤,自然不會種植玉米和馬鈴薯,王文龍前世的清朝,玉米和馬鈴薯在北方的推廣,最初靠的就是一些小佃農在種植佃種土地的間隙,自己開闢山地種出來的。
因為種地主的田吃不飽,他們必須種植雜糧補充,什麼作物產量高,他們就越有種植的傾向。
清代推廣的馬鈴薯和玉米,自然成為這些北方小農的選擇,中的人漸漸多了,形成了飲食習慣,大農戶也才慢慢開始種植。
聽了王文龍的解釋,熊廷弼若有所思:
「照此說來,若將此種作物推入民間,倒真能有挺高產量。」
王文龍點頭,而且他知道在遼東推廣玉米和馬鈴薯種植的意義遠遠不是緩解災情這麼簡單。
當年遼東為啥會出現「仁宣收邊」?說白了不就是因為全球氣溫降低,在大明初年能夠種地的吉林一帶都成了難以耕種的地區嗎?
沒有農民作為基礎,遼河套成為遊牧生產區,自然被善於遊牧的蒙古韃靼所控制,大明勢力都被驅逐。
玉米和馬鈴薯的推廣可以直接擴張農耕區的面積,這才是真正解決勞動問題的關鍵。
可這第一步卻是不好做。
小農貧農往往不讀書識字,對於外界消息了解也不多,便是有新作物他們也要很久時間後才能接觸到。
王文龍思索著需要找到一個可以讓普通百姓都知道玉米和馬鈴薯的途徑才行。
一時半會兒他還沒想出辦法。
祖天定對於農耕之事也只是略略上心,他更關心的是寧遠城的安定,問王文龍道:
「先生來寧遠賑災,不知帶了多少糧食?」
王文龍回答:「現在定下的大約二萬石。」
「二萬石!」祖天定愣了一下,不可置信的詢問王文龍:「福建的一石和咱們遼東沒什麼區別吧?」
王文龍笑道:「區別不大。」
祖天定張大了嘴巴。
遼東的糧價因為旱災已經飛漲,如今一石糧食輕而易舉能賣到二兩銀子,這還是平價售糧,到下面的郊縣地方糧價更高。
即使以平價糧的價格,二萬石糧食也足足值四萬兩銀子。
這可是好大一筆錢。
媽耶,這位建陽先生好有錢啊……
聽說王文龍帶來的都是大米之後,祖天定誠心實意的豎了個大拇指。
「捐糧救災我也見過,但如建陽公這般雪中送炭的,我是頭一次見到。我祖天定佩服。建陽公在寧遠有何需要,只要說一聲,祖家全力幫助。」
王文龍笑道:「我倒真有事相求。」
「先生請講。」
王文龍說:「可否讓貴家莊子裡,將在遼東一帶種植玉米和馬鈴薯的注意事項與經驗整理出來。」
這還是為了在遼東推廣玉米和馬鈴薯做準備。
這年代的馬鈴薯和玉米抗性和王文龍前世的作物不能相提並論。
在福建地區種植這兩種作物,哪怕作物性狀差些,影響也不算大,可以直接套用前世的農技。
但在遼東,王文龍可不敢這麼做,這裡的氣候條件太嚴苛,搭配上性能較弱的作物,如果沒有實地種植過馬鈴薯和玉米的人指導,很可能會讓小農絕收。
小農承擔風險的能力弱,只要絕收個一兩次,他們恐怕一輩子也不會再種玉米和馬鈴薯了個。
祖天定點頭道:「這有何難,我馬上叫人去做!」
熊廷弼今年才在王文龍建議之下與遼東引入玉米和馬鈴薯,他在遼東的工作繁忙,對於這兩種作物的播種情況也沒有太過關心。
他耳聽得都是這兩種作物的好消息,接著就是這兩種作物的耕種面積卻還不是很廣,這時聽那莊頭說沒什麼人種,也是心生疑惑:
「既然是好莊稼,為何不種它?」
莊頭老實回答:「一是本地的農民都種慣了麥子、小米與高粱,不曉得種這玉米和馬鈴薯,不知道耕種竅門,也不知產量,如何敢種?」
「第二則是,就算想種,這兩種作物也與傳統耕作方法搶了農時。只能在種了小麥和高粱之後,再去種玉米和馬鈴薯。」
那莊頭一番解釋,眾人才明白,北方的土地雖然不能做到一年二三熟,但是為了提高農地產量,此時的遼東種地也是實行套種制的。
就拿廣寧衛的土地來說,每年冬天給土地施肥,春二月先種一波作為染料的大藍草,四月份再套種一波小藍草,五月收穫了藍草之後在土地上種小米,等待到九十月份入秋,然後再種冬小麥。
一年便是大小藍草、小米、小麥三批作物的種植。
藍草的葉子可以作為染料,根莖可以製成藥材板藍根,在此時是硬通貨,而且單體價值極高。
這種套種方式早已成熟,廣寧的百姓根本沒有時間去種玉米和馬鈴薯。
更重要的是,遼東百姓種植藍草所得的利潤比起種糧食要高得多,讓他們用同樣的土地去種玉米和馬鈴薯,會耽誤三批作物輪種的時間,而且單位面積土地所帶來的利潤要薄的多。
聽了莊客一番解釋,祖天定感嘆道:「種地比我想像中要複雜多了。」
熊廷弼也是無奈道:「雖好作物,但可惜與農俗不合。」
王文龍想了想卻道:「我看這還是因為沒有足夠多的窮人知道馬鈴薯和玉米」
祖天定疑惑道:「建陽先生如何得到這樣的結論?」
王文龍解釋道:「就像祖僉事的莊頭所說,這種一連三輪作的種植利潤極高,但是從冬天開始每一步的田間管理都要小心翼翼,還要使用大量肥料,這樣的成本並非小農之家可以負擔。」
王文龍知道,遼東此時所實行高效的作物輪作,其實是土地集中的結果。
很多人以為土地集中會使得糧食產量降低,所以土地越集中,百姓才越容易鬧饑荒。
但其實恰恰相反,擁有集中土地的大地主才有動力給土地上修建水利設施、漚肥設施,購買耕牛和優質農具,這些都是僅有分塊土地的小農所無法負擔的。
就如王文龍前世的清末,從鴉片戰爭以後一直到滿清滅亡,全國的糧食產量不斷增加,而每年的人口增長數字則僅僅是1%的溫和增長。
如果計算起來人均糧食數其實是不斷上升的,清末所謂「同光中興」,無論在稅收上,還是在全國的糧食各種工業品產量上都有體現,做不得假。
但滿清末年之所以容易鬧饑荒,同樣是因為土地過度集中。
大多數的農民都成為了無地佃農,這些人的生活只能掙扎在溫飽線上。雖然糧食產量增加,但增加的糧食產量成了地主家的財產,和佃農沒啥關係。
反而一旦遇到災荒,溫飽線上的小農就要斷糧。比起斷糧餓死,佃農自然是搶了地主家還能有一線生機。
於是起義四處爆發,造成了全國糧食產量不斷上升,但是國家反而更加動盪的局面。
祖家的大農莊目的是追求更高的利潤,自然不會種植玉米和馬鈴薯,王文龍前世的清朝,玉米和馬鈴薯在北方的推廣,最初靠的就是一些小佃農在種植佃種土地的間隙,自己開闢山地種出來的。
因為種地主的田吃不飽,他們必須種植雜糧補充,什麼作物產量高,他們就越有種植的傾向。
清代推廣的馬鈴薯和玉米,自然成為這些北方小農的選擇,中的人漸漸多了,形成了飲食習慣,大農戶也才慢慢開始種植。
聽了王文龍的解釋,熊廷弼若有所思:
「照此說來,若將此種作物推入民間,倒真能有挺高產量。」
王文龍點頭,而且他知道在遼東推廣玉米和馬鈴薯種植的意義遠遠不是緩解災情這麼簡單。
當年遼東為啥會出現「仁宣收邊」?說白了不就是因為全球氣溫降低,在大明初年能夠種地的吉林一帶都成了難以耕種的地區嗎?
沒有農民作為基礎,遼河套成為遊牧生產區,自然被善於遊牧的蒙古韃靼所控制,大明勢力都被驅逐。
玉米和馬鈴薯的推廣可以直接擴張農耕區的面積,這才是真正解決勞動問題的關鍵。
可這第一步卻是不好做。
小農貧農往往不讀書識字,對於外界消息了解也不多,便是有新作物他們也要很久時間後才能接觸到。
王文龍思索著需要找到一個可以讓普通百姓都知道玉米和馬鈴薯的途徑才行。
一時半會兒他還沒想出辦法。
祖天定對於農耕之事也只是略略上心,他更關心的是寧遠城的安定,問王文龍道:
「先生來寧遠賑災,不知帶了多少糧食?」
王文龍回答:「現在定下的大約二萬石。」
「二萬石!」祖天定愣了一下,不可置信的詢問王文龍:「福建的一石和咱們遼東沒什麼區別吧?」
王文龍笑道:「區別不大。」
祖天定張大了嘴巴。
遼東的糧價因為旱災已經飛漲,如今一石糧食輕而易舉能賣到二兩銀子,這還是平價售糧,到下面的郊縣地方糧價更高。
即使以平價糧的價格,二萬石糧食也足足值四萬兩銀子。
這可是好大一筆錢。
媽耶,這位建陽先生好有錢啊……
聽說王文龍帶來的都是大米之後,祖天定誠心實意的豎了個大拇指。
「捐糧救災我也見過,但如建陽公這般雪中送炭的,我是頭一次見到。我祖天定佩服。建陽公在寧遠有何需要,只要說一聲,祖家全力幫助。」
王文龍笑道:「我倒真有事相求。」
「先生請講。」
王文龍說:「可否讓貴家莊子裡,將在遼東一帶種植玉米和馬鈴薯的注意事項與經驗整理出來。」
這還是為了在遼東推廣玉米和馬鈴薯做準備。
這年代的馬鈴薯和玉米抗性和王文龍前世的作物不能相提並論。
在福建地區種植這兩種作物,哪怕作物性狀差些,影響也不算大,可以直接套用前世的農技。
但在遼東,王文龍可不敢這麼做,這裡的氣候條件太嚴苛,搭配上性能較弱的作物,如果沒有實地種植過馬鈴薯和玉米的人指導,很可能會讓小農絕收。
小農承擔風險的能力弱,只要絕收個一兩次,他們恐怕一輩子也不會再種玉米和馬鈴薯了個。
祖天定點頭道:「這有何難,我馬上叫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