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給肉食者提建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化貞請王琨進屋,又讓兩個長班去買酒備飯。

  對坐吃酒時王琨發現王化貞一直在嘆氣,問道:「肖乾兄可是有什麼為難之事?」

  王化貞終究沒有忍住,開口道:「友玉可看了這幾日遼東的報紙上有關王建陽之事?」

  「便是不想知道也知道了,整個遼東的報紙都在討論靜觀先生。」王琨笑道。

  「這王建陽反對撤防六堡是正確的,許多報紙攻擊乃是因為有李成梁等人從中作梗。」王化貞說。

  王琨雖然也有舉人功名,但是他對軍事不怎麼了解,好奇問道:「難道肖乾認為六堡不該撤防?」

  「女真人是大明的心腹大患!」王化貞評論說,「我常讀遼東的文字,知道那女真酋長努爾哈赤是個野心甚大之輩,此輩人物絕不可能因為得到一些土地便老實下來。割讓六堡反而是養虎遺患。對付這樣的人,必須堅決予以打擊,遼東不應擔心什麼炒花,反而應該準備大兵,直突女真人之巢穴,將之一舉剿滅。否則遼東格局之覆滅,便在眼下了。」

  王琨聽的目瞪口呆:「不會吧?那努爾哈赤有如此力量?」

  「這是我仔細分析所得,」王化貞胸有成竹的說,「友玉,我打算去找王建陽,跟他闡明此觀點。現在滿遼東的輿論都在攻擊王建陽,我怕他心志不堅,抵受不住。一番話語也好讓他知曉遼東真正該如何治理,由他再去影響上面的袞袞諸公……友玉覺得我這計劃如何?」

  「這個……只怕高門難入啊。」王琨說的委宛,他覺得王化貞不過是一個舉人,又從來沒有掌過兵,上門就要指點王文龍,多半沒有啥好結果。更別說還想讓王文龍幫他把這話傳給遼東的高層,怎麼聽怎麼像天方夜譚。

  但王化貞卻是個對自己極端自信的人物,笑著道:「那王建陽雖然在治遼一事上立場稍遜,但他有一句話我是極認同的,便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字。我自信一番話語,便能叫他刮目相看!」

  王琨張張嘴也不好再勸。

  王文龍是最近遼東報紙的重點關注對象,他離開遼東的消息也被一些報紙報導出來,當然沒啥好話,說的是「某王老爺失落回京……」

  王化貞知道王琨去了京城,連忙給請他來的富家老爺開了後續藥方,拿到診金之後便打點行裝告辭離開。

  其實王化貞早就有外出闖蕩的計劃了,隨著東林黨上位,幾年前萬曆所下的京城逐客令漸漸形同虛設,許多像王化貞一樣的自以為才能之士都在往京城聚集。

  就在王化貞往京城趕的時候,王文龍已經在京城中見到了孫承宗。

  孫承宗現在還在當著翰林編修,平日工作閒的很,聽說王文龍到了京城,拎著一筐書稿就找上門來。

  「建陽公,近日你在北地可是出名了呀。」孫承宗笑呵呵的說。

  王文龍苦笑道:「寫了幾齣戲,其他甚事也沒做,就已經被人罵成如此模樣,只能逃回京城。」

  孫承宗道:「武人馬上一桿槍,文人手中一支筆。寫文字便是做事,事做的越大,人家反應也是越大,建陽三齣戲就引得遼東輿論震動,可見你這一支筆的價值。」

  王文龍聳聳肩,看著孫承宗那一筐書稿道:「這是稚繩最近所寫文字?」

  「沒錯,專門拿來與建陽討論的。」

  王文龍道:「這麼多,看也看上半天,不如稚繩在我家暫住,方便討論事情。」

  孫承宗卻搖頭道:「我在京中有租房,住在建陽家中不合法令。」

  王文龍一愣,半年前他還在孫承宗的宅子裡藉助了挺長時間,那時孫承宗全然沒有理會法律的意思。

  孫承宗見王文龍的表情,一笑道:「我下個月要上一封勸諫的摺子,專講為政不德以致水災之事。」

  王文龍一下就明白了,這種摺子一個人寫沒用,必然背後有政治力量的支持,孫承宗只是一個站出來起頭的人物,至於背後的政治力量是誰?自然是東林黨人。

  想想歷史,孫承宗的確是在萬曆三十五年左右投了東林,不過此時孫承宗還不出挑,幫東鄰上了幾分摺子之後,好像就被排擠的告假回鄉了。

  「算了,不談這些骯髒事。」孫承宗喪氣說道。

  他過去也想當一個純臣,但翰林散館兩年多,終於發現在此時的朝廷不投靠反派勢力,那就註定一輩子靠邊站,什麼經世濟民、匡扶天下,想都不用想。最終也只能投靠了東林黨。這次上書也是他第一次為黨派做事,要靠附會天變爭取黨派利益,讓孫承宗心中覺得頗為羞恥。


  他道:「建陽是因為守邊守城之爭而被遼東官場攻擊的,前段時間我也正在研究建陽所說的守遼之事。放棄寬甸六堡斷不可取,正如建陽所言,分析女真人幾年之間的動作,努爾哈赤的野心甚大,吃下寬甸六堡,只會加速他的勢力擴張,結果便是更快的入侵遼東。」

  「我也正是如此想法,」王文龍感嘆道,「可嘆如此簡單的事情,居然只因為遼東官場意見一致,朝廷上下便真有不少人以為應該放棄寬甸,實在是盲聽盲信,一廂情願。」

  孫承宗指著那一筐手稿道:「這些都是我關於遼東守戰之策的分析,建陽你看看有無道理。」

  王文龍立刻翻看,孫承宗寫出的遼東防守之策基本就是之前王文龍和孫承宗所討論的內容,只不過孫承宗花費時間翻閱資料,仔細思考,寫得更加詳細完備,最後的結果基本便是歷史上明末遼東的大防禦策略。

  孫承宗文中解釋了打防禦戰的根本原因:大明邊軍的進攻能力不強,依靠關內源源不斷的物資輸送進行防守反而能夠發揮優勢。

  所以遼東軍事應該以守為主、以戰為輔,而防守的核心則是三道防線。

  守衛遼西走廊山海關一線的關寧錦防線;守衛遼東核心區的開鐵防線;可攻可守的東江鎮皮島防線。

  防守的目的是防止女真人經遼西走廊入關,限制女真人在關外的活動空間,避女真壯大之鋒芒。胡虜無百年之運,只要女真人不能夠占領遼東大城建立王庭,等個一兩代人時間,女真就會像蒙古的諸王公一樣自行分裂。

  王文龍看著孫承宗的分析,暗暗點頭。

  此為國士之論!

  這三道防線的打法慫嗎?慫到極點。但現實情況就是孫承宗的這套防守方法,在歷史上確實擋住了女真人幾十年時間。也是歷史上大明唯一證明有效的對抗女真人的方法。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