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柯比能:大漠雄主在召喚我(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1章 柯比能:大漠雄主在召喚我(求月票)

  沉思間的功夫,姜維推門進來,拱手稟道:「丞相,草原有使者來,那柯比能只願在後策應我軍,不願率先興兵攻魏。」

  諸葛亮微微點頭,看向馬謖。

  馬謖進一步說道:「此去草原,只需丞相請旨預封柯比能為晉王,總督並、幽二州之地。如此,便可令其為我所用,起兵攻魏。」

  聞言,諸葛亮不置可否。

  姜維卻疑惑道:「幼常,這並、幽二州並不屬我季漢掌控,如何能賜予柯比能?」

  不是我蜀漢的地盤就不可以送人?

  伯約啊伯約,你還是太年輕了.馬謖微微一笑:「三年前,吳蜀聯盟之際,也曾盟約兩帝並立,共分魏國九州之地,彼時魏地也不在蜀吳兩國之手,何故可分?」

  「這……」姜維頓時有些語塞,答不上來。

  馬謖繼續說道:「我只問你一句,果如此,那柯比能可會心動?」

  姜維點了點頭,柯比能確實很難抵擋住這樣的誘惑。

  誠然,並、幽二州確實不在蜀漢手裡,但只要蜀漢認為這兩州是柯比能的,一旦兩家聯手擊敗魏國之後,那麼這兩州就鐵定會歸於鮮卑人。

  不過,姜維雖然無法反駁馬謖這個「空口許諾」的計策,但仍覺得有些不妥,於是又問:「倘若天助我季漢,成功滅魏,屆時這幽、並二州,豈不是要拱手讓於外族?」

  聽到他的話,馬謖眉毛挑了一下:「魏國若亡,季漢一統天下,此兩州又怎會有失呢?」

  怎麼會沒有失?

  你都許諾給人家了。

  姜維一怔:「幼常方才曾言,請陛下降旨封柯比能為晉王……」

  「說說而已嘛,到時候可再下一道聖旨,讓鮮卑人重新退回草原就行了。」馬謖渾不在意地擺了擺手。

  「彼若不從,奈何?」姜維追問。

  「那就打到他從!」馬謖一字一頓說道。

  「啊…這……」

  姜維整個人都不好了,感覺世界觀有點小崩。

  馬謖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伯約豈不知許之以義,莫如誘之以利,凡籠絡人心者,終可得天下也。」

  聞言,姜維先看了諸葛亮一眼,發現丞相也是一臉訝然,便默默點了點頭,似乎受教良多。

  諸葛亮沉吟了下,接過話頭:「上策雖好,但前番離間之事方艾未久,此番再行離間之法,恐難奏效;下策太莽,蜀魏必將有一場血戰;中策調虎離山,避實就虛,頗合我意。如此,就辛苦幼常跑這一趟了。」

  馬謖微笑著拱手,對此次草原之行信心滿滿,清了請嗓子,對諸葛亮和姜維講起了大道理,以釋兩人之疑。

  當然,最主要是釋姜維之疑,因為他要說的這些道理,諸葛亮應該是懂的。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益和權力,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東西。

  面對權力和利益,人們很難守住本心,通常都會犯下一個致命的通病,吃獨食,也就是任人唯親。

  而這種行為必然會招致他人的嫉妒、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

  在這方面,有兩個人最具有代表性,近一點的案例是劉備,遠一點的案例是曾國藩。

  早期的劉備就是因為不懂「利權可共,而不可獨」的道理,得到徐州後,把所有大權都交給兩個結義兄弟,不重用徐州其他人才,於是便有了兩失徐州之憾。眾多人才如田豫、陳登父子、徐庶等,也都先從後離,轉投曹操。甚至連劉備自己也顛沛流離大半生,一無所成,麾下的人才來來去去,還是一開始那些人,幾乎一個沒多。

  直到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後,劉備才意識到放權放利益給屬下的重要性。諸葛亮一出山,便被劉備委任錢糧兵馬之重任。打下益州和漢中後,劉備大封新投之臣,諸如馬超、法正、李嚴、黃忠等等,皆有厚賞,而對老臣諸如關羽、趙雲,則封賞甚少,並因此引起關羽的強烈不滿。最後,劉備更是出人意料的將漢中太守交給新投靠的魏延,而不是張飛。

  於是便有了蜀漢之盛。

  雖然這盛況沒能持續多久,便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而墮入谷底,但毫無疑問,晚年的劉備徹底悟了。臨終前,劉備更是將帝王權術運用到了極致,因而才有了在諸葛亮的領導下,蜀漢從絕境中掙扎出來的幸事。


  要知道,在劉備去世的時候,蜀漢當時只剩下十三個郡,周圍還有五路兵馬虎視眈眈,妥妥的滅國之兆。

  而現在,僅僅十年過去,蜀漢的國力早已今非昔比,已經可以單獨和魏國正面硬抗了。

  與劉備早期遭遇相同的另一個例子是曾國藩,早期的曾國藩在組建湘軍抵抗太平軍時,認為占有大義就能感召別人,必然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但是曾國藩很快發現,最初投奔他的人才,都去了另一個湘軍將領胡林翼那裡,於是便問幕僚趙烈文:「眾皆出我下,何故盡歸胡公?」

  趙烈文回曰:「人皆有私,在公麾下既不能官,又不得財,不走何待?」

  曾國藩問:「那我該怎麼辦?」

  趙烈文回答:「集眾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

  曾國藩這才恍然大悟,從此以後對待有功的部下「武人給錢,文人給名」,用重賞來「集眾人之私,鼓好勝之心」。特別是就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以後,經常利用一切機會保薦幕僚當官。

  於是曾國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濟濟,終破太平天國,成就湘軍神話。

  對於每個人或勢力而言,利益永遠是他們最重要的目標。

  如果不能,則必相背。

  大義可以招攬人才,卻無法籠絡住人才和其他不屬於自己的勢力,讓他們為我所用。

  而使用「人以利動」的策略,就能「借鮮卑人之兵,成蜀漢之偉功」。

  這個策略,也是馬謖攻略交州時所使用的策略之一,對陸家許之以重利,離間他們站到孫權的對立面,減輕來自東吳隨時都有可能背盟一刺的壓力。

  大道理說完,儘管把曾國藩替換為無名氏,馬謖仍感覺有些小小的尷尬。

  房間裡一片靜默。

  諸葛亮和姜維一齊瞪大眼睛,望著馬謖,兩者皆熟讀史書,根本不曾看到過什麼「太平天國」,太平道人張角倒是聽說過。

  但張角和太平天國的軌跡也對不上啊。

  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計策很毒辣。

  他們都覺得成功率極大。

  這就夠了。

  馬謖拱了拱手,辭別諸葛亮,帶上四大部將和大巫師,趁著天色尚早,出了南鄭城,一路向北,去干自己應該幹的事情。

  ……

  漠南,石城。

  柯比能策馬駐足於山坡之上,迎著西斜紅日,眯著眼睛,志得意滿地俯瞰著山下,那裡,部落里族人忙碌的身影來來去去,無不顯示出鮮卑人的強盛。

  自從去年粉碎了韓龍的刺殺計劃,並反殺了幽州刺史王雄後,一年來,柯比能的心情非常愉快。

  儘管魏主曹叡迅速調回了田豫來擔任幽州刺史,但彼一時,此一時,彼時的曹魏國力鼎盛,獨自面對蜀、吳、鮮卑三面圍攻,不落下風;此時的曹魏國力已是大不如前,尤其是幾萬精銳騎兵在隴涼地區損失殆盡後,再無法阻擋鮮卑人的鐵蹄。

  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柯比能足足南下漢境,劫掠了二十次之多,每次都如入無人之境,全無阻攔。

  每一次,都搶到了大量的糧食、成年女子和精壯男子。

  糧食被用來解決部落里的饑荒、普通漢人男子被安排去做苦力,有才能的漢人男子則被安排教化鮮卑族人,讓他們通漢語、識漢字、習漢俗;至於容貌姣好的漢人女子,那自然是分配給鮮卑人當妻子。

  當然,由於鮮卑人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多出來的鮮卑女子,自然是安排給普通漢人為妻。

  眼看著中鮮卑在他的帶領下,部落人口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強大,文化程度越來越高,柯比能就由衷地感到欣慰。

  迎著斑駁陸離的光影,柯比能眼前浮現出前任大漠雄主檀石槐的英姿。

  他暢想著有一天,也能和檀石槐一般,在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奪東漢,向北抗拒丁零,向東擊退扶餘,向西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故土,重現昔日鮮卑東西長達一萬四千餘里,南北長達七千餘里,多次攻打漢朝「緣邊九郡」及遼東屬國。拒絕漢帝「封王和親」提議的強盛態勢。

  理想雖然宏大,但柯比能也知道,這條復興之路沒有他想像中那麼輕鬆。中鮮卑雖有十萬騎兵,但總人口只有七十多萬,不到魏國的八分之一,軍隊更是不及魏國四分之一。


  這樣的基本盤對比,與二十年前馬超與曹操開戰時的基本盤幾乎一模一樣。

  當時馬超屢戰屢勝,曹操屢戰屢敗,但曹操卻依靠著轄地眾多人口和雄厚的後備力量挺住了,而馬超僅僅只是敗了一次,便被連根拔起。

  有鑑於此,柯比能知道,以中鮮卑目前的軍事力量,還不足以和魏國正面相抗。

  鮮卑人需要盟友。

  而最合適的盟友,無疑是蜀漢。

  但蜀漢這個盟友卻不太厚道,蜀漢丞相諸葛亮總想讓鮮卑人去打頭陣,吸引魏國大軍的注意力。

  身為中鮮卑的首領,柯比能的智商自然是夠用的,當即毫不猶豫拒絕了諸葛亮,並派使者告訴諸葛亮,蜀漢不動手,鮮卑必不會先動手。

  反正他柯比能正值壯年,等得起,沒有大規模騎兵的魏國也拿鮮卑人沒辦法。

  所以他一點都不著急!

  打定了這個注意之後,柯比能俯瞰南國的時候,就更加胸有成竹了。

  他相信,鮮卑人崛起的日子不遠了。

  只不過,柯比能心裡一直有個疑惑,

  那隻老鷹是誰的?

  究竟是誰救了他一命。

  這個人救他的目的何在?

  這三個疑問一直索繞在柯比能的腦海,百思不得其解,久久不能釋懷,把他折磨的都快魔怔了。

  ………

  關中,儻駱道出口,眉縣地界。

  五男一女乘坐著五匹馬,緩緩行走在官道之上。

  楊百萬滿臉憧憬的道:「將軍,遲早有一天,我會領兵馳聘於關中、中原、草原,將這些地方都重新收為漢土。」

  李盛瞅著年輕的楊百萬道:「真有那麼一天,伱一定要到我墳前燒紙,告訴我一聲,也讓我在九泉之下瞑目。」

  楊百萬瞅瞅天空中的毒辣的太陽,不解的道:「為什麼要燒紙給你?」

  「因為家祭無忘告乃翁嘛。」

  說完這句,李盛哈哈大笑著,策馬向前奔去,轉眼竄出去老遠。

  楊百萬怔住,一臉茫然……

  見張休和黃襲兩臉同情的看著他,這才後知後覺大喝一聲:「匹夫,焉敢欺俺祖宗!別跑!俺要和你單挑,駕!駕!駕!」

  楊百萬氣憤的策馬追去。

  張休和黃襲哈哈大笑。

  傍晚的時候,眾人剛在野外紮好帳篷,楊百萬和李盛便騎著馬前後腳回來了。

  楊百萬下來馬背,一臉得意揮舞著拳頭道:「哼,看他以後還敢不敢戲弄於俺!」

  李盛也捂著腦袋騎馬趕回,翻身下馬,遮遮掩掩的蹲在一旁,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圈圈。

  看情況,楊百萬武力更高,似乎他被楊百萬收拾的不輕。

  李盛等楊百萬把話說完,才小聲嘟囔道:「哼,若非我大喜,你焉能追上我,年輕人不講武德。」

  說罷,見楊百萬在一旁得瑟的不行,而馬謖自顧自擺弄著木頭燒烤架,翻動著上面油滋滋的羊腿,一言不發,李盛在一邊著急道:「將軍,我是鉑金副將,他是黃金副將,按照軍法,以下犯上該當何罪?」

  馬謖隨意的嗯了一聲:「按照軍法,該打四十軍棍。」

  聞聽此言,楊百萬的小白臉卡的一下就更白了。

  李盛卻哈哈一笑,得意地看了楊百萬一眼,對張休,黃襲二人說道:「哥幾個,愣著幹什麼,捶他!」

  但張休和黃襲沒動,都拿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李盛頓時有些不滿。

  張休想了想,解釋道:「按照軍法,小楊打你的確不對,但咱們現在不在軍中啊,而且,將軍都被停職半年多了……」

  這下輪到李盛傻眼了。

  楊百萬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李盛跟隨馬謖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被同僚收拾的這麼慘,忍了幾忍,終是決定岔開話題,覥著臉問道:「將軍,咱們這是去哪裡?」

  馬謖起身,背著手昂跑眺望北方,微微一笑:「奇襲長安,活捉司馬懿!」

  說著,把手指向四人,「就命你四人為前鋒,殺入魏營,生擒司馬氏父子三人,如何?」

  四大部將連忙對望一眼,齊齊撇了撇嘴,很明顯不相信這番說辭。

  上一次馬謖也是這麼嚇唬大家的,最終只是草草偷襲陳倉了事。

  最關鍵的是,這次將軍可是帶著大巫師一起來的,而大巫師不會武功。

  種種跡象表明,這一次,將軍必然也是在開玩笑。

  所以,即使司馬懿麾下有十幾萬大軍,大家也沒什麼好怕的。

  「哈哈哈……」四人相視而笑。

  馬謖也不解釋,回身拎起烤熟的羊腿,掀開帘子鑽進帳篷。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