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們是一家人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莊稼人說得好:見苗三分喜嘛。

  忙完插秧,大家馬上又開始投入到另外一項工作之中,到了採摘山野菜的季節。

  而就在這個時候,高大林也帶回來好消息:預考的成績已經出來了,大饅頭屯知青點的六位考生,都獲得了參加國家統考的資格。

  其中,吳小玉成績最好,全縣第一名,獲得第二名的是李玉梅,鄭先農屈居第三。

  好嘛,李衛國家的學習小組,把前三名給包圓了。

  葛衛紅就差了點,已經是五十名開外,不過這丫頭倒是挺開心,她準備考藝術院校,錄取分數相對要低一些,不過報考哪個院校,就要開始準備面試了。

  大家成績都這麼好,李衛國也挺高興,特意安排了兩桌子飯菜,把知青都請過來吃飯,同時也準備一下,他們的采山小隊,又要開工了。

  去年秋天,他們這個采山小分隊,成績不錯,每個人最後都分了二百多塊錢,所以今年的勁頭都更足了。

  晚飯準備得也很有特色:炸的小魚醬,還有新挖的婆婆丁,鮮嫩的小蔥。

  把干豆腐往桌上一鋪,夾點魚醬,上面放一根蔥,撒點婆婆丁,捲成圓筒,咬上一口老香了。

  另外還有採回來的刺老芽,也叫刺嫩芽,有著山野菜之王的美譽,在國內外都深受喜愛。

  刺老芽可以焯水之後蘸醬吃,不過有其他蘸醬菜,李衛國就又露了一手。

  一瞧李衛國下廚,大夥立刻都十分期待,年夜飯的時候,就見過李衛國大顯身手。

  李衛國的做法是香煎刺老芽,把刺老芽清洗乾淨,外面裹上一層調好的麵糊,然後鍋里放油,把刺老芽一個個地碼到鍋里煎熟。

  不過這會兒也沒有平鍋,索性多放點豆油,直接開炸。

  等到把一大茶盤子炸刺老芽端上桌,大夥夾了一個嘗嘗,外面的麵糊都炸成金黃色,裡面透出瑩瑩的綠意,這賣相就能打十分。

  咬上一口,一口濃香立刻散發出來,似乎滿口都是大自然最美好的饋贈。

  「三哥,真香!」這是李小梅。

  「國子哥,你這手藝絕啦!」這是葛衛紅。

  李衛國照單全收,其實他知道,主要是刺老芽本身味道鮮美,跟他的手藝沒啥太大關係。

  大夥都笑著答應,葛衛紅嘴甜:「金梅大姐,你在我們這些知青心裡,比親姐姐還親呢。」

  然後挨著她的李小梅捅捅她,小手朝鄭先農指了指,大夥頓時一陣大笑,把李金梅笑得臉蛋通紅,趕緊端著盤子去外屋地盛飯。

  李衛國也順勢說道:「鄭大哥,等采完山野菜,新房子那邊也干透了,咱們就把喜事辦嘍。」

  大夥都紛紛叫好,葛衛紅最積極,還把日曆牌摘下來,開始挑選好日子。

  現在也沒有那麼多說道,也不用看日子啥的,大夥湊在一起,七嘴八舌就把日子定下來:陽曆的六月六號。

  等吃完飯,李衛國又和鄭先農商量一下,叫他往家裡寫封信,告訴家裡一聲,也好叫家人來參加婚禮。

  鄭先農沉默了一陣,然後才說道:「國子,我把事情都寫信跟家裡說了,家裡說都要上班,也沒時間來,就叫我在這邊看著辦。」

  旁邊的葛衛紅嘴快:「鄭大哥,也沒見到你家給你寄錢呀?」

  說完葛衛紅才意識到不妥,吐了吐舌頭:「鄭大哥,我沒別的意思。」

  鄭先農平靜地望了她一眼,也沒有怪她的意思,大夥都知道葛衛紅的性子。

  用手推了下眼鏡,鄭先農這才說道:「我家裡孩子多,顧不過來,我也能理解,人活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真好漢。」

  這話無疑贏得了大家的敬重,每個人心裡都靜靜地品味著。

  鄭先農又望向李金梅,一臉鄭重地說道:「大梅,這婚事,里里外外就都得你張羅,辛苦你了,這一切,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是一個男人的承諾。」

  李金梅也不再羞澀,眼圈微微有些泛紅:「我們是一家人啊。」

  鄭先農伸出手,握住李金梅的手,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這一握,就是一生一世。

  ……

  春天的大山林,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


  滿眼都是令人舒適的綠意,有柳樹芽兒的鵝黃,也有落葉松新芽的嫩。

  就連空氣都充滿了清新的氣息,還有各種遷徙回來的候鳥,發出各種動聽的鳴聲。

  這個年代,各種山鳥是真多,什麼紅點頦藍靛殼,紅麻料,串雞,蠟嘴,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

  尤其是在開春伐過的柳條叢,那一墩子一墩子的柳條墩子,更是鳥兒做窩的樂園。

  基本上,一個柳條墩子,最少也能發現一個精巧的小鳥窩。

  這個年代的孩子也淘氣,撿鳥蛋,攆鳥崽子,用彈弓打,用自製的鐵夾子打鳥。

  要是哪個男孩子,褲腰帶上掛著一盤盤的夾子,那絕對是孩子們樂意追隨的孩子王。

  可是說來也怪,不論怎麼打,這些山鳥的數量卻只增不減。

  李衛國領著他們這支采山隊伍,就穿行在這樣的山林之中。

  還有青年們歡快的歌聲,跟著鳥兒唱和。

  因為是禮拜天,所以李小梅也來了,嘴裡也歡快地唱著:「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啊吹向我們……」

  採摘山野菜,也要趁早,而且還要尋找那些沒被人採過的地方,收穫才夠大。

  大饅頭屯,一大早上山采野菜的就有二三百號人,連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還有小娃子都出動了。

  主要是野菜的價格實在太誘人,大夥都憋著勁多劃拉點。

  至於會不會對山野菜資源造成破壞,這個還真不在大夥的考慮範圍之內。

  實際上呢,也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一般的山野菜,都是採摘莖葉,只要不傷害根部,它們很快就又會重新發芽,開枝散葉,開花結果,完成一季生命的輪迴。

  人太多,李衛國也懶得和大夥搶,於是直接開上小四輪,跑遠一點,然後把四輪子停在山腳。

  再把起動四輪子的搖把子藏在附近,也就不用擔心被人給開走。

  這時候的人別看窮,但是思想境界普遍還是比較高的,估計也沒人會有這個心思。

  「哇,好漂亮的映山紅,國子哥,給我們照張相吧?」在一片爛漫的山花叢中,葛衛紅興奮地叫嚷。

  映山紅,他們這邊叫達達香,這花可以在冬天把枝條撅斷,帶回家插到水瓶子裡。

  屋裡暖和,等到過年的時候,它們就會慢慢開花,很有節日氣氛。

  因為氣候的原因,在這邊的許多花,都是先開花後長葉的。

  至於擔心把枝條折斷,會不會破壞什麼的,根本不用擔心,越撅枝條,反倒越會新發出更多的枝條。

  李衛國看到連吳小玉都立在花叢前面,一臉渴望的樣子,於是就取下相機,給她們幾個女孩子照了幾張。

  對於采山野菜,知青們都是外行,反倒不如李小梅和王小雪兩個。

  走著走著,只聽李小梅一聲歡呼:「哇,好大一片的刺嫩芽!」

  「哪呢,哪呢!」葛衛紅嘴裡咋咋呼呼的,很快就看到前面一叢叢乾巴巴的枝杈,高矮不一,高的足有兩三丈,矮的一人多高,在最上端,頂著幾簇發出的嫩芽。

  叫它刺老芽,就是因為枝子乾乾巴巴;叫它刺嫩芽,就是因為發出的新芽非常嫩。

  所以才有了這麼兩個看似矛盾的名字,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它山野菜之王的美譽。

  葛衛紅昨天最喜歡吃香煎刺嫩芽了,於是便大呼小叫奔過去。

  「小心點,扎手!」

  李衛國連忙大聲提醒,可還是晚了,葛衛紅毛毛躁躁的,直接就上手,結果哎呀一下,手指頭直接被枝幹上邊的尖刺給扎出血。

  不管叫刺老芽還是叫刺嫩芽,都不要忽略一點,那就是都有刺。

  這種灌木,當地又叫鳥不落,就是因為尖刺太多,鳥都不往上面落。

  「李衛國同志,你還好意思照相!」葛衛紅看到李衛國還在那給她照了兩張相片,立刻委屈得眼圈都紅了。

  李衛國嘿嘿兩聲:「這才最能體現出勞動的艱辛嘛。」

  說完他把帶來的藥粉遞給吳小玉,叫她幫著葛衛紅敷藥。

  接下來,大夥就開始採摘這片刺嫩芽,有了葛衛紅的教訓,一個個都小心翼翼的。

  「這個好高啊,三哥快點幫幫我!」李小梅仰望著高高的枝幹,只有頂端有幾簇刺嫩芽,真不是她能夠到的。


  李衛國早就準備好了勾杆子,搭住上邊,彎成弓形,然後李小梅和王小雪這才高高興興地把上面的刺嫩芽摘下來,放進小筐里。

  即便是大夥都加著小心,可是採摘完這片刺嫩芽之後,還是不可避免的,有幾個人被劃破皮膚。

  「來,把刺嫩芽都放到我的背簍里。」李衛國吆喝一聲。

  采山野菜,是碰到啥就采啥,所以最好都分門別類,要是各種山野菜都摻和到一起,回家挑揀起來更費事。

  「國子哥,今天回家,你再做一回刺嫩芽唄?」葛衛紅又跑過來溜須。

  「那就看你表現了。」李衛國樂呵呵地回道。

  「那我替你背著吧。」葛衛紅就要搶李衛國的背簍。

  李衛國就是逗逗她,當然不肯:「你多采點野菜就行了。」

  隊伍繼續行進,李小梅很快就又發現一小片牛毛廣,招呼大夥採收。

  牛毛廣就是薇菜,色澤綠中微微泛著點紫色,等到曬乾之後,基本就是紫黑色了。

  像這種蕨類植物,發出來的嫩芽都比較脆,可以用刀割,也可以直接用手一掰,嘎嘣一下就把莖稈撅斷了。

  如果用刀割的話,割茬處被氧化,回家還得處理一下,更麻煩。

  大夥都低著頭貓著腰,拉成一排,一路掃蕩。

  山坡上的野菜非常多,大夥很快就沉浸其中,每個人都非常專注。

  葛衛紅低著頭,就聽到前邊李小梅時不時地招呼她:「我在這吶,我在這吶。」

  於是她也不抬頭,就這麼一路跟著,手上歡快地撅著野菜。

  「衛紅,你去哪呀!」身後遠遠傳來吳小玉的招呼聲。

  葛衛紅這才直起腰,回頭瞧瞧,好傢夥,她都脫離大部隊好幾十米,馬上就要鑽進一片林子。

  於是葛衛紅回道:「我跟著小梅呢。」

  「衛紅姐,我在你後面呢!」李小梅在吳小玉身旁出現。

  這下把葛衛紅給搞迷糊了:「你明明一直在我前面的,還一直招呼,我在這吶。」

  李衛國連忙把她給叫回來:「你呀,是遇到麻達鬼兒啦。」

  一聽到鬼,葛衛紅嚇得啊了一聲。

  李衛國又解釋道:「麻達鬼兒是一種鳥,叫聲有點像是叫你跟著走,你要是真跟著走,就會麻達山,在林子裡轉不出去,那就危險了。」

  在他們這邊,老跑山人有一句話:一怕吊死鬼兒,二怕麻達鬼兒。

  吊死鬼就是樹上折斷的大樹杈子,還連著點樹皮,晃晃悠悠,說不上啥時候就會掉下來。

  采山人大多數時候都低頭幹活,大樹杈子掉下來就容易把人砸傷。

  於是眾人繼續采野菜,大夥分工協作,同一品種的,都集中到一起,儘量是男同志背著背簍,女同志手腳麻利,提著籃子采野菜。

  李小梅和王小雪反倒成了小專家,在她們的幫助下,大夥認識了蕨菜,貓爪子,還有黃瓜香。

  黃瓜香也是一種蕨類,學名叫莢果蕨,採摘下來之後,放到鼻子下面聞聞,有一股黃瓜的清香味兒。

  採得比較多的還有山蔥,是一種葉片跟小孩巴掌差不多的野菜。

  這種野菜也非常費事,回家之後,要把葉片一片一片地挑選出來,擺成一摞一摞的,整整齊齊。

  南韓那邊最喜歡這東西,吃烤肉的時候,用山蔥包著肉,十分鮮美,所以採摘起來雖然費事,但是價格也高。

  不知不覺,一上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等李衛國招呼大夥歇一會吃點東西打打尖的時候,大夥這才發覺,已經累得腰酸腿疼。

  李衛國把帶來的食物分發下去,也沒啥好吃的,就是玉米面大餅子就鹹菜,當然了,還少不了幾瓶魚罐頭,這個最受歡迎。

  「一人一個鹹鴨蛋!」李小梅也早有準備,給每人發了一個煮好的鹹鴨蛋。

  「小梅你太好啦。」葛衛紅還摟著小當家親了一口。

  李衛國則把大夥已經空了的水壺都收過去,然後去接飲料。

  這個季節,正是白樺汁分泌的旺季,一棵樹取一壺,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喝著清香的白樺汁兒,吃著大餅子,感覺還挺香,主要是餓了,在飢餓的時候,吃啥都香。


  稍事休息之後,大夥又繼續幹活,到了下午三點,李衛國就張羅著收工,回家之後,這些山野菜還要進行初加工呢,同樣耗費時間。

  一大背簍山野菜,也挺重的,反正像葛衛紅和吳小玉她們這些女生,挎上背簍的背帶之後,自個是起不來,得需要別人拉一下,才能站起來。

  一行人走了幾里路,就找到四輪子停放的地方,接下來就比較輕鬆了,背簍全都碼放在車斗里,然後人都坐在邊上。

  「都坐穩扶好,別顛噠下去!」李衛國吆喝一聲,就發動四輪子,突突突的往回走。

  雖然比較顛簸,但是總比背著沉重的背簍輕鬆啊。

  四輪子跑了一個多小時,到家的時候已經快五點了。

  李金梅要照顧雞場,還要在家做飯,所以沒跟著進山,瞧著滿滿一車斗的野菜,也被嚇了一跳:「采這麼多,快點進屋洗洗,準備吃飯!」

  晚飯已經準備好了,煮的苞米碴粥,燉的茄子干,還有不少蘸醬菜。

  青黃不接的月份,這邊主要就是吃乾菜。

  李衛國體質好,沒感覺咋累,於是又給大家炸了點刺嫩芽,算是犒賞了。

  吃飽飯,還得繼續幹活,大鍋里已經燒好開水,當院子也架著一口大鍋。

  採回來的山野菜,要先仔細挑選,把裡面的雜草剔除,然後放到沸水裡面,打個水焯。

  這個過程通常都不需要太長,也就燙個三五分鐘就可以。

  李衛國拿著干農活的四股叉,站在鍋台旁邊,翻動裡面的山野菜。

  每一鍋都要焯很多,用別的東西還真翻不動。

  葛衛紅指揮了幾下,忽然想起什麼:「國子哥,你要凶一點,對,就像是傳說里,把人叉起來,下油鍋炸的大鬼!」

  李衛國眨巴眨巴眼睛:「哇呀呀,你們這些山野菜,全都罪大惡極,統統下油鍋,然後被人吃掉哇!」

  坐在小板凳上擇菜的眾人看了,都笑得肚子疼。

  最費勁的就是牛毛廣了,焯水之後,還得一根一根的,把莖稈上的絨毛擼下來。

  相對來說,蕨菜就算是省事的了,焯水之後,一根一根捋齊刷刷的,然後系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再把根部切上一刀,變得整整齊齊,然後撒上鹽就可以了。

  大夥一直干到晚上九點多鐘,這才算是完成初加工,明天就可以拉到收購點進行出售。

  而有些需要曬乾的,明天還要進行晾曬,這個就得辛苦李金梅了。

  「都早點回去休息,明天不用太早,七點集合出發。」李衛國吆喝一聲,宣布散夥。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衛國就起來裝車,然後又拉上奶桶,跟二哥他們一起去公社。

  幾人先路過收購站,這裡就是罐頭廠的收購點,好傢夥,已經有不少在排隊。

  李衛國他們就把山野菜先卸下來排號,然後李衛軍去送牛奶。

  「小伙子,你哪個大隊的,采這麼多?」那些背著背簍的村民,七嘴八舌詢問起來。

  「大饅頭屯的,我們這是十多個人采的呢。」李衛國樂呵呵地回道。

  難怪呢,那些村民這才釋然,雖然看起來也還是不少,但是畢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一邊排隊,大夥一邊聊天,都說今年山野菜值錢了,大夥都能賺點,貼補家用。

  「要俺說,還是這個白山罐頭廠比較仁義,收購價格,比原來國營的貴多了。」一個老漢開始誇起罐頭廠。

  「我聽說,那罐頭廠是小鬼子開的,賊啦有錢。」

  李衛國一聽,剛要解釋一下,就聽有人搶先說道:「這你就不知道啦,那罐頭廠的老闆,以前就是咱們公社的,戰爭時候的遺孤,跑回去呆了幾年,這不又回來報效鄉親了嘛,是個好小子!」

  「對了,聽說就是大饅頭屯的,小伙子,是不是這麼回事啊?」有人問到李衛國。

  李衛國笑著點點頭:「你們說的是大貴叔啊,大號叫田大貴,確實是這樣,在國外過上了好日子,也沒忘記家鄉。」

  反正又不花錢,他當然也樂意往田大貴臉上貼貼金。

  一時間,大夥都紛紛誇讚起田大貴。

  農民就是這麼耿直,誰能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就念誰的好。

  等輪到李衛國這,在這邊組織收購工作的張星這才瞧見:「李哥,你來了咋不早點過來呢,跟著排啥隊呀!」

  李衛國擺擺手:「還是按照規矩來,快點過秤,一會兒回去,我們還得上山呢。」

  「好!」張星答應一聲,指揮人一樣一樣過秤,然後開票領錢。

  旁邊有剛買完的提出意見:「你們咋不驗等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