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是要外匯,還是要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見山口宏走了進來,嘴裡笑著說道:「金先生,你竟然不叫上我,自己先跑來談生意,該罰,該罰。」

  李衛國能聽得懂日語,不由心裡一喜,本來是要和金長順握手的,現在則直接向著山口宏迎上去:「山口先生,歡迎再次光臨。」

  有競爭才好嘛,沒準還能抬抬價。

  李衛國的希望很快就落空了,山口宏這樣的老油子,當然不會做蠢事。

  不過李衛國還是很滿意的,因為山口宏表示,接下來可以在山野菜罐頭這個項目上,進行一些合作。

  等田大貴他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更有信心了,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隨後,山口宏這才表示,也先少量採購一批金盾凍菇,投放市場,試試水。

  至於價格方面嘛,當然就和金長順保持統一的標準好了。

  老狐狸,絕對的老狐狸。

  李衛國心裡迅速給這傢伙定位:先給我們畫了一張大餅,到時候能不能指望上還兩說呢。

  金長順心裡當然也清楚:自己忙活半天,山口宏這老傢伙最後跑來撿便宜。

  可是兩家公司,有競爭也有合作,所以金長順也就忍了。

  畢竟他們要是鷸蚌相爭,最後都會受到損失,反倒便宜了罐頭廠這邊。

  於是在經過一個上午的洽談之後,購銷合同順利簽署。

  金長順訂購五萬瓶金盾凍菇,要求外包裝,用中韓兩個國家的文字。

  這個也沒啥,罐頭廠這邊,再向印刷廠重新訂製一批標籤就行。

  而山口宏則比較謹慎,只訂購了一萬瓶罐頭,顯得有點小家子氣。

  李衛國又提出來要求,先交納一部分的預付款,最後三方商量之後,交了百分之十的定金。

  這下田大貴也鬆了一口氣:這下收購山野菜的資金有著落了。

  要是不把這批罐頭賣出去,在即將到來的山野菜旺季,他們都沒錢收購,這下好了,總算是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

  「李先生為何如此匆忙,這可不是待客之道哦。」山口宏笑眯眯地說著。

  李衛國也微笑著回道:「農時不等人啊,我還著急回家種地去呢,其實我是個農民。」

  說完,他就用搖把子把小四輪發動起來,然後拉著王大拿和吳小玉等人,突突突地離開罐頭廠。

  當李衛國笑著回頭揮手的時候,看到的是金長順和山口宏那兩張驚愕的面孔。

  等小四輪消失在視野之中,金長順這才收回目光,向田大貴說道:「我還以為,這位李衛國先生是你們這裡的經理呢。」

  山口宏也微微搖頭:「現在農民的素質都這麼高了嗎?」

  傍晚時分,小四輪終於回到大饅頭屯。

  李衛國直接把人拉回他家吃飯,還把剛收工的趙廣定也叫來。

  晚飯也沒特意準備,煮的苞米碴粥,裡面還有今年新下的鴨蛋,醃了將近一個月,第一次煮著嘗嘗。

  還真別說,摳開之後,裡面滋滋冒油,蛋黃呈現金黃色,非常漂亮。

  水庫邊上的鴨子,天天都吃魚蝦之類,鴨蛋的品質當然沒得說。

  在座的除了谷小蘭,剩下的都是熟人,谷小蘭性子也挺開朗,很是合群。

  李衛國一邊吃,一邊把情況跟家人說了說,然後從兜里掏出來一沓子錢:「這是出售麝香的收入,大拿叔,廣定叔,你們各占股百分之十,每人分八十元。」

  趙廣定連連擺手:「國子,月月都給俺們開支,這錢就不要了,俺一個種地的,現在比國營單位的職工還牛呢。」

  李衛國知道,分紅機制,是效果最好的,最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不然的話,再好的工作,早晚都有懈怠的一天。

  趙廣定這才把錢揣兜里,還用手拍了拍:「成,那俺就先拿著,嘿嘿,回家你嬸子肯定高興壞了,非得好好獎勵俺不可。」

  要是換成從前,葛衛紅肯定得問問趙廣定,到底是啥獎勵。

  現在她也知道了趙廣定說話的風格,當然不會再問,而是把手伸向李衛國:「我們的呢?」

  「好像沒你們啥事吧?」李衛國趕緊把剩下的錢交給大姐。

  葛衛紅理直氣壯:「我們也天天在雞場跟著忙活呢,也沒少餵梅花鹿和傻狍子還有香獐子,是不是小梅?」


  她還把小當家給拉上,李小梅多聰明啊,能分清里外拐:「衛紅姐,咱們就是餵著玩兒的。」

  「你個小叛徒。」葛衛紅戳了下小當家的腦門,然後又爭辯道,「餵鹿就不說了,那天天餵雞總不假吧,好辛苦的。」

  李衛國又揭她老底:「那你天天雞蛋鴨蛋啥的也沒少吃,你瞧瞧,都吃倆鹹鴨蛋了,你也不嫌齁得慌?」

  李金梅笑著看他們鬥嘴,感覺現在的日子真好,從前可不敢這麼想。

  第二天一早,李衛國鑽出馬架子,感覺天氣真的暖和多了,地面的積雪基本已經融化,遠處的山坡上,已經隱隱顯出一抹綠意。

  水庫裡面的冰面,也已經融化大半,只剩下中間的地方,還有一大片浮冰。

  水鳥們也終於不用再餵食,涉禽站在水邊捕食,大長腿和大尖嘴就是它們最得力的工具。

  而那些能潛水的水禽,比如鸕鶿和野鴨子之類,則一個猛子扎進水裡,捕食游魚。

  那些公鹿的鹿角已經全部脫落,頭頂上鼓出來兩個小包,很快就要生出鹿茸。

  對呀,都開江了,你們不能還賴在這啊。

  李衛國也反應過來,江面上的冰層,化開得要比水庫早一些,因為下面有流動的江水。

  這邊開江,一般分為文開和武開。

  文開江就是冰層慢慢融化,武開江就熱鬧了,滿江跑冰排,甚至都衝到岸邊。

  不過怎麼叫這些候鳥轉移陣地,也是個難題,水庫裡邊魚類密度大,更容易捕捉,有這種好地方,鳥類當然不樂意挪窩。

  李衛國攆了一陣,也根本沒用,因為那些候鳥可不怕他。

  而且看到李衛國過來,一個個還親熱地湊上來,把李衛國都給煩壞了。

  「好,是你們逼我的,別怪我下狠手。」李衛國就把水獺一家都叫過來,派它們驅趕水鳥,也不下死口,主要以震懾為主。

  很快,水獺就把那些水鳥都攆得亂叫,李衛國又把養了一冬天的那幫傢伙帶到江邊上,其它水鳥也都漸漸跟了過來,算是順利完成這次短途遷徙。

  望著江水,李衛國也笑了:終於又可以開始引魚計劃啦!

  等他回到馬架子這邊,發現王大拿已經領著谷小蘭來了,這姑娘整得還挺像那麼回事,拿著筆和本子,正圍著幾隻香獐子在記錄著什麼。

  李衛國不由一拍腦門:哎呦,差點把整理材料的事情給忘了。

  「國子哥,你們這些香獐子和梅花鹿養得真好!」谷小蘭看到李衛國,嘴裡興奮地打招呼。

  谷小蘭眨眨毛嘟嘟的大眼睛,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不然的話,好像顯得專門撿便宜似的。

  李衛國回家的時候,路過大棚,鄭先農樂顛顛地從大棚鑽出來,用手使勁推了一下眼鏡,滿眼都是興奮:「國子,水稻都鑽出來了,發芽的情況很不錯,起碼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這個問題,也就他擔心,李衛國心裡太有譜了,他那水可不是白澆的。

  透過塑料布,可以看到,大棚裡面,已經呈現出一片綠意。

  鄭先農繼續說道:「而且小苗長得賊拉壯實,瞧著就招人稀罕!」

  「鄭大哥,這都是你的功勞。」李衛國嘴裡也誇了一句。

  然後倆人就一起往屯子裡走,走了一段,鄭先農忽然又開口道:「國子,現在這樣就挺好,我都不怎麼想考大學了。」

  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水稻,當然除了水稻的吸引力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更巨大的吸引力呢。

  李衛國瞄了鄭先農一眼,見他一副認真的模樣,李衛國暗道一聲不好,雖然他希望改變,可是這個變化就有點太大了,而且不是他預想的方向。

  斟酌一下,李衛國這才說道:「鄭大哥,科學種田才是以後的發展道路,所以大學還是要上的,只有掌握了更先進的知識,將來才能更好地種田。」

  李衛國可不想好好的一個農業專家,因為他而消失,那損失就太大了。

  就算鄭先農畢業之後不留校,也不去研究所工作,回到村里,獨立研究也是好的,李衛國估摸著,幾年之後,他支撐一個研究所的實力,還是應該有的。

  「可是,可是……」鄭先農欲言又止,最後又用手推了一下眼鏡,「國子,我和你姐準備今年結婚,可是我要去上大學,把金梅扔在家裡……」


  李衛國臉上也現出微笑:「鄭大哥,等放寒暑假,你又不是不回來,難道你還能像陳世美似的,考上大學,就把我姐甩了啊?」

  對於鄭先農的人品,李衛國也有信心:「鄭大哥,大學還是要上的,將來才有更高的成就,我一會兒吃完飯就去縣裡,這幾天把磚瓦啥的都拉回來,等再暖和暖和,就早點把房子蓋起來。」

  昨天在罐頭廠的時候,那邊已經開始進建築材料,都已經說好了,到時候有李衛國一份。

  他計劃一起蓋兩處房子:在自家東邊,蓋一棟新房子,然後水庫這邊,也要蓋幾間房,畢竟冬天住馬架子太不方便。

  等以後,陸陸續續的,鹿欄雞舍這些,也都換成磚瓦結構。

  似乎是打開了心結,鄭先農也徹底輕鬆,李衛國正好也有事求他呢,就把活麝取香的經驗介紹,委託給鄭先農。

  整個事情,鄭先農也都經歷過,寫起來當然沒問題,於是痛痛快快答應下來。

  吃過早飯,李衛國就跟著二哥,坐四輪子去公社奶站送奶,開車的是劉大勇,他和李衛軍現在都學會開四輪子,正是有癮的階段。

  不管啥車,剛開始擺弄的時候都這樣,哪怕是剛學自行車也一樣。

  李衛國的打算是,送完奶然後就開著四輪子,直接去縣裡拉建築材料,一天能跑兩趟,有個十天八天的,基本也就把材料都運完,到時候天氣也徹底轉暖,就可以開工。

  爭取早點把房子建起來,有些事情也好安排,比如大姐和二哥的婚事。

  一大早,奶站還是比較忙碌的,都是各村來送牛奶的。

  依舊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產奶量普遍不高,相比之下,大饅頭屯每天送來的牛奶還是最多的。

  王小樂也在這忙活,他跟李衛國打了個招呼,然後跟李衛軍說:「二哥,今天結帳,一會去會計那領錢!」

  李衛軍也搓搓手,心裡好不興奮,一百斤的奶桶,拎著都感覺輕飄飄的。

  一名會計和一名出納,正在整理今天的帳目,等到把李衛軍他們的也算完之後,會計這才樂呵呵地說道:「大軍啊,你們大饅頭屯這奶牛養得最好!」

  「這一個月都多少錢啊?」大夥連忙七嘴八舌地詢問。

  會計瞧瞧帳本:「大饅頭屯最多,一個月,一共是一千三百二十多塊!」

  一千三!

  劉大勇嘴裡啊的一聲怪叫,一下子跳起來。

  李衛軍雖然比他沉穩,但是也激動得滿臉通紅,狠狠攥緊拳頭。

  李衛國見狀,樂呵呵地伸出拳頭,跟二哥對撞了一下。

  「那俺們江沿兒大隊多少?」又有人問到。

  老會計又報出一個數目:「你們是六百八十多。」

  其他大隊基本都差不多,最少的才五百多塊,多的也就將近八百塊。

  相比之下,大饅頭屯就有點鶴立雞群的架勢,大夥就納悶了:都是一樣養牛,這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沒法子,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這些人也只有羨慕的份兒。

  「不行,等回去之後,咱們也得跟村長說,說啥也得搞承包。」那些人最後都認為是這個原因。

  反正從表面上看,也有點道理,畢竟承包之後,就變成自個家的了,當然更精心。

  李衛軍和劉大勇第一個領錢,拿著厚厚的一沓鈔票,這哥倆都覺得有點燙手,劉大勇把錢交給李衛軍:「還是你拿著吧,俺心裡沒底。」

  李衛軍小心翼翼地把錢裝進兜里,還得用一隻手捂著,感覺也彆扭:「國子,你先拿著吧。」

  李衛國當然不會笑話自己的二哥,誰第一次拿這麼多錢,肯定都緊張。

  於是他把錢接過來,裝進自己的解放包里:「正好你們先跟我去趟縣裡拉磚,晌午就能回村。」

  瞧著這兩位都還沒從激動中緩過勁兒來,李衛國也沒敢叫他們開車,自己開著小四輪,突突突直奔縣裡。

  等他們到了罐頭廠,這邊已經開始備料,就裝了一車斗紅磚,上面再碼上一層水泥袋子。

  罐頭廠這邊,也正在加班加點生產,爭取早點把蘑菇罐頭的生產任務完成,也好發貨。

  田大貴說,金長順他們已經離開縣城,不過預付款還要等幾天,這年頭,境外資金轉帳是非常麻煩的。


  「國子,你說咱們是要外匯,還是要錢啊?」田大貴向李衛國詢問。

  「暫時一半一半吧,咱們以後收購山貨,也需要用現金。」李衛國知道,金長順他們轉過來的錢,都是美金。

  這筆錢到了人民銀行之後,如果是國營單位,那麼外匯就會被截留,然後轉換成本國貨幣,支付給單位。

  至於外匯,好鋼當然用到刀刃上,現在百廢待興,需要用到外匯的地方太多了,根本就不夠用。

  田大貴這邊是外資企業,還好說,有選擇的權利。

  李衛國的計劃是,等以後資金多了,一半留在國內利用,另外一半,當然要在海外發展。

  裝完車,李衛國就直接開車回去,爭取上午下午各跑一趟。

  回到村,直接把磚卸到新批下來的房身地那邊,李衛國的家就在村子最東邊,新房的位置就挨著老房子,中間隔了二三十米。

  卸車的時候,趙廣定中午回來吃飯,正好趕上了,就幫忙卸車,等卸完車,劉大勇也把自己的老爹劉羅鍋給叫了來,一起去李衛國他們家。

  李衛國把包里的錢掏出來,放到炕桌上,瞧得劉羅鍋一挺腰杆,差點把羅鍋都治好嘍:「這麼多啊,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錢!」

  說著說著,他就開始用袖子擦抹眼睛,實在太激動,眼淚都下來了。

  「羅鍋叔,這才剛開始,以後會越來越多,日子也會越來越好!」李衛國完全能理解劉羅鍋的心情。

  劉羅鍋一邊擦眼淚一邊笑,滿臉的褶子都開了花:「對對對,越來越好,大勇也二十好幾了,早就到了找對象的年紀。」

  「以前都嫌俺家窮,都是俺這當爹的沒啥本事,還背著個羅鍋,讓人家笑話,瞧不起,這回好了,以後咱們也挺直腰杆做人。」

  大夥也都跟著點頭,能用自己的雙手來改變貧困的人,都值得尊敬。

  這時候,趙廣定忽然嘿嘿兩聲:「羅鍋子,這回有奔頭啦,以前你是羅鍋上山,錢緊,這回變成下坡了,撒丫子可勁蹽。」

  屋子裡響起歡快的笑聲,而趙廣定則四下瞅瞅:「俺發現一個問題,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

  大夥都向他望去,趙廣定這才得意地說道:「俺發現啊,只要和國子他們家聯繫上,那肯定都差不了!」

  哎呦喂,這話好像還真挺靠譜。

  這時候,李小梅美滋滋地抱住李衛國的胳膊:「那當然,我三哥最厲害啦!」

  李衛國哥倆天天輪班去拉建材,有時候,劉大勇還跑一趟。

  就這樣瀝瀝拉拉跑了十多天,磚瓦水泥都運了回來,至於木料和沙子這些,他們原本就有。

  瞧著空地上碼著一垛垛整齊的紅磚,村民們也都一臉艷羨,這還是他們大饅頭屯,第一家要蓋磚瓦房的呢。

  羨慕之餘,大夥心裡也都憋著一股勁:今年咱也好好干,爭取來年也蓋大磚房!

  明顯能夠感覺到,今年開春,村民們的幹勁都很足。

  土地歸自己說了算,這些種了大半輩子地的農民,終於有了真正當家作主的感覺。

  春耕的時候,明顯更加精心,以前在生產隊,有點放大片湯,現在則是精耕細作,恨不得晚上都睡在地頭兒。

  家裡的婦女們,心思也活泛起來,琢磨著多抓幾隻小豬羔,一頭也是喂,三頭五頭也是喂,多辛苦一些,爭取年底多賣倆錢。

  另外就是雞鴨這些,也都要養起來。

  因為去年鬧雞瘟,小雞差點絕了根,今年還得從頭開始。

  所以等到天氣轉暖,有些人家,就迫不及待地去李金梅那,要買種蛋。

  說起來,金梅養殖場這,基本都是種蛋。

  李金梅雖然性子挺潑辣,但是厚道,鄉里鄉親的,當然不會賺大夥的錢,所以出售的雞蛋,都是按照批發給副食品商店的價格。

  同村這邊買賣雞蛋都習慣論「個」,那就八分錢一個,和往年差不多,並沒有因為今年雞蛋緊俏而漲價。

  「還是大梅仁義啊。」村裡的老太太挎著籃子,三五成群地從養雞場回來,嘴裡都嘮叨著。

  基本上每個人都買了五六十枚雞蛋,一般在自家炕頭上孵小雞,大概能出百分之九十,再去掉一半的公雞,到時候剩下二十多隻母雞,足夠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