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這是下錢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梅這幾個孩子,都是咱們看著長起來的,能吃苦,就像老話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所以一個個都有出息。」

  大夥都跟著點頭,李金梅則眼圈泛紅,忍不住拉起李小梅的手,小當家則依偎在她懷裡。

  老村長繼續說道:「大梅這孩子剛強,又當姐又當娘,愣是把這個家支撐起來,沒散架,村里誰不得挑大拇指。」

  李衛國都聽得心情激盪,暗暗攥緊拳頭。

  老村長又望向李衛軍:「大軍呢,忠厚老實能幹,關鍵時刻,敢承擔責任,也是好樣的。」

  說完,老村長的目光又望向鄭先農他們這些知青:「你們城裡來的這些娃兒,來咱們大饅頭屯也快一年了,這一年來,都咬牙挺過來,變化都不小。」

  「鄭知青也是個踏實的孩子,而且有學問,肯鑽研,年歲跟大梅也般配,你們將來組建家庭,我們也都瞧著高興!」

  「還有燕子,俺干孫女,有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兒,那要是放到古代,就是花木蘭穆桂英這樣的女中豪傑,跟大軍情投意合,將來也肯定錯不了。」

  「今天,在父老鄉親的見證下,確定你們的關係,希望你們以後都能繼續拿出年輕人的幹勁,勤勞致富,日子越過越好!」

  好!李小梅帶頭使勁拍著小巴掌。

  其他人也都熱烈鼓掌,不少人眼裡,都閃爍著晶瑩的淚花。

  尤其是李金梅和鄭先農,還有王燕和李衛軍,都彼此相望,他們的目光十分堅定,還帶著一縷柔情。

  李衛軍和王燕,彼此之間,都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終於走到一起。

  李金梅和鄭先農,兩情相悅,涓涓成河。

  此刻的他們,都被幸福籠罩,瞧得葛衛紅眼睛都亮晶晶的,滿是羨慕。

  李衛國望著同樣一臉幸福的吳小玉,心中也默默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

  「開飯開飯,一會兒都涼啦!」趙廣定嚷嚷一聲。

  大夥這才開始動筷,邊吃邊聊,氣氛溫馨而和睦。

  等吃得差不多了,李衛國這才在桌子底下捅捅二哥。

  李衛軍這才微微有些漲紅著臉站起身:「燕子,我有禮物要送給你。」

  還是葛衛紅手快,一把搶過來:「我瞧瞧,是啥定情信物。」

  等她打開手絹包,一雙古色古香的手鐲,呈現在人們眼前。

  看著那黃澄澄的顏色,趙廣定吆喝一聲:「不會是金的吧!」

  葛衛紅點點頭:「感覺都壓手。」

  這下把王燕也給驚到了,連連擺手:「不行不行,太貴重了。」

  村長奶奶還有大拿嬸子等人也都是一愣,這金手鐲一瞧就是老物件,看來李金梅家裡,還藏著壓箱底的寶貝呢。

  「王燕姐,你就收下吧,這叫情比金堅。」李玉梅拿起手鐲,幫著王燕往手腕上套。

  葛衛紅這姑娘也是口無遮攔:「是啊,燕子姐你不要,我就戴上了。」

  她們倆舞舞喳喳的,最終還是把手鐲給戴到王燕手上,這一下,感覺立刻多了幾分貴氣。

  「戴著這個,以後怎麼幹活啊?」王燕嘴上說著,但是臉上那種發自內心的笑意,卻完全出賣了她此刻的心情。

  「今天先戴著。」吳小玉輕聲跟王燕說著。

  這下連大拿嬸子和隊長嬸子還有趙翠花等人,都羨慕不已,別說金的了,她們連個銀的都沒混上。

  李小梅也湊到王燕跟前,稀罕八叉地摸著金鐲子:「真好看,燕子姐你戴上更漂亮了。」

  說完她又轉頭看看李金梅:「可是,我大姐還沒有呢?」

  搞得大夥都哈哈笑,李金梅也連忙把小妹攬在懷裡,她有點擔心鄭先農尷尬,畢竟不是誰都能拿出來金鐲子的。

  鄭先農則伸手摸摸李小梅的腦瓜,然後眼睛有意無意地瞥了李衛國一下,這才緩緩站起身:「正好,我也準備了一樣禮物,送給你,金梅。」

  他也掏出來一個手絹包,打開之後,上面是兩朵金燦燦的梅花耳墜,正好和李金梅相配。

  李金梅也是又驚又喜,她探尋的目光望向鄭先農:這麼貴重的物品,哪裡來的。

  鄭先農微微一笑,輕輕點頭,示意她安心。


  「好漂亮,金梅姐,我幫你戴上!」葛衛紅做這種事情最積極。

  然後李小梅就使勁擺著小手:「不行不行,大姐還沒扎耳朵眼呢。」

  大夥哈哈大笑:「那就現上轎現扎耳朵眼!」

  ……

  李衛國最近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在大姐和二哥都正式定親之後,王燕和鄭先農反倒不來他家了。

  以至於李玉梅每天晚上,都得去知青點那邊,學習小組也換了地方。

  看來等開春之後,得早點把房子蓋起來,然後張羅結婚。

  另外鹿場那邊,起碼也得蓋幾間房子,這馬架子住著實在不方便。

  轉過天來,就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兒。

  大夥坐在炕上包餃子,李衛國嘴裡就嘟囔一句:「這該來的沒來啊。」

  葛衛紅一聽就不樂意了:「你那意思是說,不該來的來了唄,小玉,咱們走!」

  吳小玉只是抿著嘴樂,她知道李衛國是逗葛衛紅玩呢。

  等吃完飯,李金梅拿出一張大紅紙,遞給小當家,叫她跟著吳小玉去知青點,捎給鄭先農,給家裡寫對聯,剩下的再裁成方形,寫福字。

  現在的對聯,還很少有賣現成的,所以都找會寫毛筆字的人來寫對聯。

  不像後來,啥東西都能買到,物質是豐富了,可是不親自動手,也就失去了那份參與感,自然也就沒了那麼大的樂趣。

  前天在供銷社,李金梅就看到鄭先農買了一瓶墨汁還有毛筆。

  這年頭,農村普遍文化程度比較低,村里至少有一多半人,都跟趙廣定似的,大字不識一籮筐。

  誰要是會寫毛筆字,那就算是有學問的了。

  自從知青來到他們大饅頭屯之後,讀個報了,念個信了,多數都找這些知青。

  沒錯,來信或者寫信,都得求人。

  至於隱私啥的,不存在的。

  別說普通書信了,就算是青年男女寫情書,有的都得找人。

  「真麻煩,把鄭大哥找到咱家寫好不好。」李小梅其實挺樂意跑腿兒的,就是她有點想不明白,鄭大哥以前差不多天天都來,有啥不好意思的?

  剛走到大道上,他就看到一幫小娃子正瘋跑著,還邊跑邊喊:「崩爆米花的來啦!」

  哎呦,好些年沒來崩爆米花的了。

  前幾年管得嚴,根本不允許搞這種事,現在看來,已經有人感受到時代的變革,率先行動起來。

  「三哥,咱們也崩一鍋吧?」李小梅一聽這個,就有點走不動道了。

  雖然用家裡的大鐵鍋,也能炒苞米,但開花的少,沒那麼好吃。

  不光是李小梅,就連吳小玉和葛衛紅,臉上也都透著一股子興奮。

  於是幾個人就返回來,到倉房收了小半簸箕苞米,李小梅還用紙包了幾粒糖精,李衛國從倉房收拾了一筐苞米瓤子,浩浩蕩蕩,一起來到生產隊後邊的小場院。

  這裡早就圍了不少孩子,空氣中瀰漫著孩子們的歡笑以及淡淡的米香。

  崩爆米花的人已經開工,他身前放著個特製的爐子,爐子上架著炮彈筒形狀的爆米花機,外殼早就燒得黑漆漆的。

  這機器是密封的,架在爐子上,慢慢用手轉動,使它均勻受熱。

  把手旁邊有個氣壓表,當機器裡面的氣壓達到之後,就把爐子取下來,伸進一個鐵絲網子裡面。

  然後用腳一踩,手上一別,嘴裡大喊一聲「響啦」。

  伴著砰的一聲巨響,白氣升騰中,鐵絲網子裡邊,便裝滿了白色的苞米花,還伴著濃濃的香氣。

  這些都是許多人記憶中,揮之不去的美好回憶。

  李衛國把東西都放好,就不用他在這守著了,問問小當家兜里有沒有錢,李小梅就掏出來一枚五分錢的鋼鏰,朝三哥比劃兩下。

  估計整個大饅頭屯的孩子裡面,兜里零花錢最多的就是她了。

  不過小當家有一個優點:從來都不亂花錢。

  這年頭,就算你想花錢,在屯子裡邊估計也花不出去。

  李衛國一瞧沒他啥事,就準備去水庫,結果就看到大道那邊又過來一個騎自行車的,到了近前,片腿下車。


  看到那人馱貨架上有個大紙殼箱子,小娃子們立刻呼啦一下圍上去:「賣啥的?」

  那個騎自行車的老漢扯開嗓子:「大塊糖嘍……」

  他們這邊,把關東糖叫做大塊糖,都是把大黃米發酵之後,熬製成糖漿,抻成長條狀,塊頭比較大,所以就有了大塊糖這個名稱。

  有些地方則趁熱摶成球狀,所以叫糖瓜。

  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灶王爺要上天言好事,吃點糖嘴甜。

  也有些人家沒做那麼多好事咋整呢,大塊糖比較黏牙,灶王爺吃了,沒法張嘴說壞話,所以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說法。

  小娃子們一聽說是來賣大塊糖的,頓時又全都瘋了,有的趕緊掏兜里的鋼鏰,有的撒腿往家跑,找大人要錢去。

  李衛國也湊了過去,他是真切地感受到時代腳步的臨近,一些以前消失的東西,又重新開始復甦,並且展示出不可阻擋的生機與活力。

  「三哥,我這有錢。」李小梅也興奮地湊上來,從兜里掏出來一張五角的票子。

  「好,交給我吧,我先嘗嘗。」葛衛紅可不知道啥叫客氣,先抄起來一塊,足有筷子長,粗細也趕上小孩子的手腕了。

  她手上輕輕一用力,就把大塊糖掰成幾塊,這糖的質地比較脆,尤其是在外面凍一下之後。

  還真就得趕著這時候吃,又甜又脆,要是放屋裡緩一會,那就壞了,真能把你牙粘下來。

  「小梅,給你一塊,小玉,也給你一塊,國子,這塊給你。」葛衛紅分完糖,就塞進自己嘴裡一塊,嘎嘣一聲脆響,咬得直掉渣。

  甜香之中,還帶著濃濃的米香,真好吃,葛衛紅幸福得眯起眼睛。

  李衛國也咬了一口,在他的記憶中,真的好多年沒吃過這麼純正的大塊糖了。

  這是純糧製造,不摻雜任何添加劑啥的,絕對的純天然健康食品。

  「哇!」李衛國心裡正感慨著呢,就聽到哇哇的哭聲,低頭一瞧,只見一個幾歲的小娃娃,正坐地上嚎呢,是趙老闆子的孫子四虎子。

  原來是回家要錢,大人不給,看人家都吃糖,給急哭了。

  「出息,趕緊起來。」

  李衛國把四虎子給拎起來,李小梅也往他的小黑手裡塞了一根大塊糖,這小子立刻破涕為笑,大鼻涕泡都冒出來。

  李衛國伸手彈了他一個腦瓜崩:「四虎子,小男子漢,流血流汗不流淚,以後憑本事賺錢,知道嗎?」

  四虎子懵懵懂懂地點點頭,然後使勁咬了一口:「真香啊!」

  李衛國摸摸他的腦瓜,然後就去水庫那邊忙活。

  拆洗被褥,收拾屋子,天天都有事干,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每天該幹啥,早都給你安排明明白白的。

  沒聽小娃子們嘴裡天天念叨「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反正在孩子嘴裡,每天都惦記吃的。

  或許正是孩子們的期盼,還有大人們的忙碌,才會讓這時候的過年,充滿著濃濃的年味兒。

  李衛國家裡也一樣,大夥都喜氣洋洋地忙活著。

  臘月二十五這天,哥倆把屋裡屋外徹底打掃一番,然後就開始糊牆。

  這也有個順序:先糊棚,後糊牆。

  李衛國倆腿夾著個笤帚,站在凳子上,李玉梅在炕桌上刷漿子,刷好一張報紙,就由小當家倆手拎著,遞給三哥。

  然後李衛國把報紙對好,用笤帚輕輕一掃,就又糊上一張。

  這時候,屋門一開,李金梅興沖沖地跑進屋,把手從手悶子裡拿出來,一隻手舉著一枚雞蛋。

  「哇,下蛋啦!」李小梅也歡呼一聲。

  雞蛋上面還沾著一些淡淡的血跡,一般來說,第一枚開襠下的蛋,大多如此。

  李金梅樂得合不攏嘴,辛苦大半年,現在終於有了收穫:「還多虧了山狸子,我都沒發現,是它從雞窩裡邊,把雞蛋骨碌出來,推到我眼前,才看出來!」

  「阿狸真聰明。」李小梅嘴裡誇了一句,想想三條腿的山狸子,費勁巴力地推著雞蛋,她也忍不住想笑,真希望阿狸的腿傷趕快好起來。

  李金梅把雞蛋放到櫃蓋上,就又風風火火跑出去,從下屋取出來一個個的雞軲轆,準備運到雞場那邊。


  這些雞軲轆都是李衛軍閒著的時候編的,一共編了好幾十隻。

  李金梅正往爬犁上裝雞軲轆呢,就看到李衛國他們都出來了,牆暫時也不糊了,先去雞場瞧瞧。

  雞軲轆有點多,一趟運不走,就先拉去一趟。

  到了雞場一瞧,只見阿狸一瘸一拐的,正在雞群中巡視,那些公雞母雞已經都適應了它的存在,所以一點也不怕。

  山狸子看小雞,倒也是一景。

  李金梅把雞軲轆都一個個的,擺放到架子上,有些聰明的小雞,就飛上去查看,不大一會,就有鑽裡面趴著的了。

  現在這時候,雞蛋比較金貴,在農村都能頂錢花,用雞蛋可以換各種東西。

  有些家的小孩兒實在饞得受不了了,就偷摸從雞軲轆里拿兩個雞蛋,換一根麻花解解饞,吃完之後,通常都會挨頓揍。

  雞蛋都是有數的,勤快的家庭主婦,頭一天晚上,都要把小雞摸個遍,就能摸出來哪個明天有蛋,哪個沒蛋,心裡早都有數。

  因為快要形成的雞蛋,蛋殼已經成型,就比較硬,有經驗的,一摸就摸出來。

  等李衛國他們運來第二趟雞軲轆,雞場裡邊,已經是吵成一片,到處都充斥著「咯咯噠」的叫聲。

  母雞在下完蛋之後,就會叫上一陣,這也是寫進它們遺傳基因裡面的。

  李金梅一見,連忙端了點小米過來,撒到地上,犒勞下蛋的功臣。

  李小梅則奔過去,墊著腳尖,往雞軲轆里一瞧,就開始報數,這裡邊一個雞蛋,那裡面兩個的。

  雞軲轆比較小,一般就能容納一隻小雞,看樣子,是真有點憋不住了。

  李金梅也納悶啊:這剛開春,怎麼就全都下蛋啦?

  等到第二天,就撿了一百多枚雞蛋,再過兩天,每天都有一百五十枚左右,看樣子都已經開始連蛋了。

  這個效率就太高了,現在天氣剛剛有點回暖,就算下蛋,一般也是隔上兩三天,才會下一個。

  李衛國心裡倒是有了點猜測:可能是這些小雞,經常喝他攪拌過的水吧。

  這兩天,雞場這邊可熱鬧了,不少村民都溜達過來看熱鬧。

  雖然在農村家家都養小雞,可是一天就能撿半土籃子雞蛋,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隨著立春節氣的到來,還真是應節氣,天氣已經暖和了不少,朝陽坡的積雪,已經有了融化的跡象。

  還有房檐子下面,也出現了冰流子,還滴滴答答地嘀嗒水。

  婦女們仨一夥倆一串的,抄著手,溜達到養雞場,瞧著母雞下蛋這幅熱火朝天的場面,也都直咂嘴。

  「瞧瞧這些小母雞,都紅臉了。」一個老太太嘴裡念叨著,她說的紅臉,就是小母雞的雞冠子都變得紅潤,通常都代表著進入產蛋期。

  「大梅,不得了啊,這哪是下蛋,這是下錢呢。」隊長嬸子羨慕地說道。

  大家心裡都會算帳:雞蛋差不多八分錢一個,今年估計還得更貴,搞不好能賣到一毛錢,那一百每雞蛋,就是十塊錢。

  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四百塊,乖乖!

  李金梅笑吟吟地用手撩了下頭髮:「嬸子,還有成本跟著呢,飼料錢,還有買雞的底子錢。」

  隊長嬸子點點頭:「還是大梅你能幹,而且敢幹!」

  屯子裡家家都有家庭婦女,別人咋沒養這麼多雞呢?

  「多虧了燕子小玉和衛紅她們,天天都來幫忙,靠我一個人可忙不過來。」李金梅嘴裡客氣著,這也是實話,要沒王燕她們天天幫忙,她就算起早貪黑也伺候不了這麼多小雞。

  「瞧瞧這雞蛋,個頭真不小。」一位大娘把手伸進雞軲轆里,摸出一個大雞蛋,嘴裡還誇讚著。

  嗷嗚,旁邊傳來一聲低吼,大娘低頭一瞧,嚇了一跳,雞蛋差點掉地下。

  只見一隻兇巴巴的大貓,正眼神不善地盯著她呢。

  農村人,當然都認識山狸子。

  「趙大娘,你把雞蛋放回去就好了,這傢伙,天天護著。」王燕笑著說道。

  還真是,趙大娘把雞蛋放回去,阿狸就一瘸一瘸的,繼續在雞場裡巡視。

  等到給小雞餵食的時候,看著小雞爭搶著地上的小魚,這些嬸子大娘也終於發現了奧秘:難怪呢,天天吃魚,當然願意下蛋了。

  這個正好,還省得李衛國找別的理由來解釋了。

  臨走的時候,嬸子大娘們都跟李金梅約好:等再過幾個月,一定要多給她們留點種蛋。

  就算養不了像李金梅這麼多,養上二三十隻下蛋雞,那也是好的。

  也就是現在這月份太冷,沒法摸雞蛋,不然的話,她們肯定就搶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