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大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48章 大興

  李世民死了!

  名義上,他是落水而死。

  但實際上,他應當是自盡身亡。

  不過真論起來,他究竟是自盡身亡,還是被自盡身亡,其實也難說得很。

  人活在世,總要有點追求,總要有點念想。

  追求沒了,念想沒了,那麼這人就算活著,其實也沒什麼意思。

  這個曾經被楚天秀視為大敵的男人,死的無聲無息,以至於他的死訊,都隱藏在李唐即將海外封藩建國的消息之中,如同一隻死去的螞蟻一般。

  若說他死亡之後,還留下點什麼。

  便是因為他那特殊的死法,使得他的一身精元,都融入到那顆「邪帝舍利」之中。

  直接將那顆邪極宗世世代代傳承的至寶,將其從原本的黃色給染成了如血的紅色。

  這,也算是他存在的最後證據了。

  楚天秀攻滅李唐之後,要做的事情太多,以至於縱然他知道,李世民的身上應當有不少秘密,卻也顧不得那麼多,只是將其直接逼死了帳。

  李唐的覆滅,只是標誌著當今天下對楚天秀最有威脅的那個勢力雪崩瓦解,並不代表楚天秀完全拿下了整個天下。

  在南方一地,還有淮南的杜伏威,巴陵的蕭銑,九江林世宏,以及已死的好帥寇仲的殘部,已死的晉陽劉武周的殘部,其實都還處於割據一方狀態,少不得或剿或撫,將其一一平定。

  除此之外,楚天秀安排的那一件大事,更是要穩妥的運行。

  效仿西周,海外封藩。

  自從歷經千年的大周王朝覆滅之後,整個中原便進入了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封建社會。

  縱然在東漢的初期,也存在著封藩建國的現象。

  但是劉邦被他的兒子們分封的地盤,都是中原的土地,並且他的兒子們所建立的國家,依舊要受到朝廷的直接管控和轄制。

  楚天秀想要的,卻並不是這種分封,而是如同昔年的大周皇朝一般,將各方諸侯分封於蠻夷之地,讓那些諸侯跟蠻夷搶地盤,自行開疆擴土。

  這個想法,楚天秀其實早就有了,甚至這件事幾乎可以算是楚天秀定下的基本國策。

  早在他接受隋朝末代天子的禪讓,在洛陽登基的時候,便曾經有過這個想法,先後將隋將來護兒,隋朝皇室楊桐,分封在南海一帶。

  這兩次分封,其實除了滿足楚天秀心中的願望,同時也是一種分割,那就是將朝廷里的那些心向隋朝的大臣和軍民給踢走,讓他們離開中原,前往海外蠻夷之地去發光發熱。

  從事實上來講,楚天秀能夠順利接受隋末帝楊杲的皇位,並且沒有引發打亂子,這個政策算是起到了極佳的作用。

  其實在楚天秀的心裡,這個冊封不僅僅只是一時,更是一項需要長期只需下去的國策。

  譬如說,自己麾下的大將李靖,便是第一個應當受到冊封的角色。

  在這一點上,倒不是楚天秀有什麼歪心思,而是他身為一個帝王必須要有的素質。

  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的皇帝,幾乎沒有免俗的。

  如同楚天秀這般的設計,其實已經算是仁政了。

  只不過當時的他僅僅只是匆匆登帝,並沒有成為全天下的皇帝,威信不足,實力也不足,所以他才壓下了這個想法。

  但是如今時機成熟,他也該怎麼做了。

  李淵,只是第一個。

  按照楚天秀的計劃,在李淵受封之後,那位前隋皇帝楊杲,被俘的夏王竇建德,以及嶺南的宋閥主宋缺,都會是第一批受到冊封的。

  不過這幾人雖然同樣受到冊封,但是他們受封的土地,卻並不是一回事。

  嶺南宋缺受封的會是跟嶺南接壤的臨邑國的土地,其實也就是讓宋閥的勢力範圍再往南搬一搬而已。

  楊杲的新封地則位於室利佛逝,也就是後世的馬來群島,也算是一個好地方。

  這兩人的土地,應當都是好地方,至少這些地方臨近中原,能獲得中原的支撐。

  相比較之,夏王竇建德的土地,可就是要差一些了,直接被楚天秀冊封在了蘇門答臘島,不得不跟一些野人作伴。


  但是李淵的封地,可就有些遠了,楚天秀直接計劃給他的封地,遠在萬里之外的美洲,去跟印第安人打交道。

  若是在後世,美洲大陸算是一個好地方,甚至可以用天賜之地來形容。

  但若說現在,那裡真就只是一片不毛之地,以目前的航海技術,能否順利運送李淵父子運送過去,讓他們遠渡到那裡,恐怕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一個不好,恐怕李閥上下,就要殞命於茫茫大海之上,葬身於魚腹之中了。

  ……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

  其實真論起來,在楚天秀平定天下之後,其實並不需要做什麼,只需要沿用前朝隋制的基礎上,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便又是一個大治世。

  更不要說,在楚天秀的下令之下,一邊鼓勵農桑,開墾荒地,一邊又引進南方占城稻的稻種,並從東海附近挖掘大量的鳥糞石,將其充作肥料。

  在各方面資源的配合下,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幾乎每年都是『大熟』,以至於原本空虛的國庫,很快就變得充實,以至於不過三年光景,那座幾乎要被搬空的前隋官倉洛口倉,再次充實起來。

  全國各地的黎民百姓,自然更是豐衣足食,甚至於連普通的老農的餐桌上,也開始出現了葷腥。

  這,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大治。

  物質基礎的豐富,自然也就帶動了國力提升,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楚天秀覆滅李唐之後,南方諸侯便一日三驚。

  這一次,楚天秀都沒有派遣自家的頭號大將李靖,而是讓秦瓊掛帥,聯同嶺南宋缺,一南一北同時動手,便足以清掃南方諸侯。

  秋風掃落葉。

  在占據大勢的情況下,這種清繳之戰,自然是輕鬆至極。

  三個月,僅僅只是三個月,稱雄一時的九江林士宏便被宋缺斬殺,他的大楚政權也隨著覆滅。

  差不多也就是前後腳,費了不少力氣,方才解決了「少帥」寇仲的殘部,清理完自家內部情況的蕭銑,變迎來了秦瓊大軍的迎頭痛擊。

  一戰,兵敗。

  二戰,再敗。

  三戰,蕭銑身死,偽梁覆滅。

  在林士宏,蕭銑先死之後,南方的大軍便開始合流,擰成一股,而面對這樣的公式,輔公佑自然不堪一擊,以至於大軍一到,便是灰飛煙滅。

  從這一刻開始,中原才算是徹底一統,讓大明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

  楚天秀收到這些消息之後,自然龍心大悅,直接將年號改為「天元」,以為國家一統之慶賀。

  這些南方勢力平定之後,新生的大周王朝也就騰出力氣,將目光轉向了北方。

  第一個目標,不是別的,自然是隋煬帝三征不成,反而將大隋朝給拖死的高句麗。

  不過今時不同於往日,在楚天秀早年的設計之下,高句麗早就成為了海賊之國,兵力衰敗,民不聊生,幾乎就剩下一口氣在了,更兼傅采林死後,高句麗在沒有這位能夠壓住陣腳的武神,內部早已起了分歧,本就陷入在政治混亂之中。

  在楚天秀試探性的以秦瓊為帥,帶領三十萬大軍攻打高句麗之後,竟然如同摧枯拉朽般的一擊得手,前後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便覆滅了高句麗。

  在楚天秀的命令之下,高句麗覆滅之後,凡是高句麗一國的高層士族,全部遷移南方,又遷內地漢族於高麗,置九州,四十一郡,從根源上解決高句麗的問題。

  自隋文帝以來,屢伐高麗,無一成功,甚至於隋煬帝先後三次伐遼,每次均是失敗,甚至導致隋朝亡國,使得高句麗早已成為中原的一大禍患。

  但從此之後,這個禍患,不再存於世間。

  既得隴,復望蜀。

  東突厥雖滅,但是西突厥還在。

  東,西突厥雖然都是從突厥汗朝分裂出來的,但是兩國的習性其實並不相通。

  東突厥在滅亡之前,一直都處於遊牧民族部落的狀態,而東突厥的大汗雖然名義上是東突厥的共主,實際上卻只是部落聯盟的首領,而他的真正核心人物,其實就是如同強盜頭目一般,率領大軍去各處劫掠,然後按照各部落的貢獻,分發獎勵品。

  西突厥卻不然,這個突厥王朝在表面上雖然還處於部落制,但實際上已經開始朝著封建王朝的轉變。


  更為重要的是,西突厥不僅擁有大片的草原作為土地,更是霸占了絲綢之路,並且仰仗兵威,逼迫西域三十六國給其上供,而仰仗著絲綢之路的暴利,以及西域各國的供奉,使得西突厥差不多是兵強馬壯,富得流油。

  若非在西突厥強大的同時,也讓西突厥的首領沾染了中原皇帝的毛病,讓西突厥的上層貴族變得腐朽不堪,否則這個國家怕是早就馬踏中原了。

  這樣的敵人,自然不容易對付。

  更不要說,在那大草原之上,不僅有西突厥,還有吐谷渾,契丹,回鶻,鐵勒。

  這些草原國家雖然彼此敵視,爭鬥不已,但是若是面臨中原大軍的進取,這些草原國家多半會選擇聯手,共同對敵。

  所以若是想要解決草原上的這些勢力,就不會如同平定中原一般容易,非得下大力氣不可。

  在這種情況下,楚天秀也就沒有急著進去,而是讓中原修養了八年,讓中原享受了八年時間。

  在這八年之中,楚天秀一面繼續休養生息,養民撫民,一面改組魔教兩派六道,將其還原為原本的諸子百家的模樣,繼而再大力發展諸子百家,豐富民間的精神而意志,接著又以漢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文化精華,自信自強,從而演繹出了全新的民族文化,為開始露出衰微味道的漢文化重新注入新血。

  如此一來,中原王朝自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完全一掃五胡亂華的傾頹,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就這樣,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楚天秀才派遣了自家的心腹大將,堪稱他手上殺手鐧的李靖,讓其統兵三十萬,出征草原。

  在過去的八年裡,楚天秀費了不少心思,花了要以百萬兩計的白銀,徹底收買了東突厥突利的黑狼軍,讓原本心懷不軌的突利,徹底為大周王朝所用,而被楚天秀餵熟了的黑狼軍,自然也成了大周皇朝進取草原的最好帶路黨。

  國力足夠,又有帶路黨的存在。

  按照李靖的說法,那就是他從沒有打過這樣富裕的仗。

  於是在接下來的三年裡,陸續有不同的好消息出現。

  天元九年,李靖突襲吐谷渾,一舉覆滅吐谷渾的王廷,吐谷渾可汗伏允身死,吐谷渾覆滅。

  天元十年,鐵勒,契丹先後覆滅,回鶻可汗在大明尊教的誘導下,向大周皇朝請降。

  天元十四年,西突厥可汗環顧周圍各國,卻發現自家已經沒有可靠的助力的時候,這才發覺不妙,連忙以國師雲帥為帥,率領二十萬草原鐵騎,發兵攻打盤踞在西海之地的李靖,試圖先發制人,卻不想被李靖看破,以以逸待勞之計,直接一擊擊破西突厥主力,將其打的潰不成軍。

  在此之後,李靖大軍自然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痛擊西突厥,以至於其追兵,最遠打到玉門關以西的龜茲國。

  自此之後,除了西突厥有部分殘部,效仿當年的匈奴人一般,率軍西進,朝著歐巴羅方向進軍外,整個大草原上的其他反抗勢力,算是一掃而空。

  在草原諸國降服之後,楚天秀也就徹底露出獠牙,不僅持續使用清朝的喇嘛減丁制度,便毫不客氣地將後代清朝的八旗制度,拿給草原上用了。

  在此制度之下,草原的上層頭人都是主子,下層牧民近乎奴隸,兩邊又不得不對大周王朝爭相討好。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楚天秀控制了這些八旗上層,每年盡可大量收割牛馬,補充內地需要,而若是遇到不服的,邊關將士當即剿滅之,不論男女盡數貶為奴隸。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