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幫你體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93章 幫你體面

  想要搞清楚華夏政治制度的流變,需要從基層制度和朝堂制度兩個方面去觀察。

  自打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基層的治理制度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改變,大抵都是以戶為最小單位,然後組成村、鄉、縣,縣歸朝廷管,鄉在朝廷的指導下實行半自治,而村和戶基本上處於自治狀態。

  但是朝堂制度卻經歷了幾次重大改變。

  秦漢時期依然有著極其濃厚的商周遺風,即:天下是皇帝的,宰相作為皇帝的代理人治理朝堂。唐宋之前的政治制度,一直是以皇帝為首的內朝與以丞相為首的外朝相互鬥爭,而皇帝的內朝在取得勝利之後,反而變成了外朝繼續與皇權爭鬥,而皇帝會重新組建一個內朝,去與有曾經的內朝轉變成的外朝鬥爭。

  在此之後,朝堂的權力一直是相權與君權的爭奪,中央與地方的競爭。

  到了宋朝,強中央弱地方成了政治正確,士大夫階層徹底取代了貴族階層對政治權利的壟斷,華夏徹底結束了封建(分封建國)制度,朝廷上的權力運轉有了新的形式:國家大事決於君前。

  也就是說,任何重大決策,必須是宰相團成員與官家坐在一起,商量個章程出來之後再做決定。

  這種制度很像內閣制度,卻又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內閣制度。

  拿明朝的內閣制度來對比,明朝自打建立內閣之後,重大決策有宰相團先擬定一個章程出來,再由皇帝批示,決定是否可行,亦或是從中選擇一種決策來執行。

  區別在於:宋朝的皇帝有議事權和決策權,而明朝的皇帝沒了議事權,只有決策權。

  正是這種運行方式,才能保證萬曆二十年不上朝,明政府依然有條不紊地運行著。國家不需要皇帝,只需要皇帝手中的那根紅筆和那個印。而明朝所謂的宦官專權,無非是皇帝把那根紅筆亦或是那個印交給了某個太監保管,讓其代行皇權,太監所專的權,其實質依然是皇權。

  與宋朝相比,其中的重大區別,是皇帝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就像去早餐店吃飯,包子油條可以隨便選,可顧客要是想吃宮保雞丁,抱歉沒有。

  李申之沒信心直接把制度推進到現代,但是抄一抄明朝的作業,應該執行起來難度不大。

  這種制度李申之曾經與趙士褭談起過,趙士褭也在閒談之中隱約地與其他幾位相公說起過這種內閣制度,其他幾位相公經過認真思索,並沒有明確表示反對。

  正是因為之前的預熱,使得李申之說出改進位度的話之後,眾人並沒有表現出如何的驚訝。

  唯有吳璘一臉驚詫,看著氣定神閒的幾位相公與官家有條不紊地吃肉,心中想道:到底還是讀書人厲害,氣度深。而他一介武夫,不過是在戰場上不怕死罷了,正要遇到大事,心情很難平靜。

  李申之見無人發表意見,知道大家其實在心裡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已經有了預判,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這種預判,便說道:「想必官家與相公也猜到了,下官想要說的,正是內閣制度。」

  簡單地介紹了一遍內閣制度,范同率先發言:「如此一來,官家便能省去許多勞累,只需要坐在御中決斷便可。」

  范同這個兩面派,徹底地倒向了李申之,率先向趙構發起了進攻,倒是讓李申之有些意外。

  有人挑事,剩下的人樂得看戲,紛紛等著趙官家回應。

  此時此刻,趙構忽然感覺無比的孤獨,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是自己的馬前卒,能夠出來去與范同過招,還得他這個當皇帝的親自出馬才行。

  內閣制度趙構也有所耳聞,其中關竅也琢磨過一些,說道:「真如申之所言,倒也可行。只是不知什麼事該上呈到朕這裡,什麼事情不需要上呈到朕這裡呢?」

  李申之說道:「唯軍國大事罷了,剩下的事情交給相公們處理便好。」

  具體來說,無非就是一定品級(例如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需要官家點頭,一定金額以上的財政支出需要官家批准,這在宋朝都有成例,無非是細節上有些許差異罷了。

  趙構的心裡其實已經同意了,但是作為官家,還需要稍微矜持一下,是以並沒有即刻表態。

  不料李申之卻率先開口,說道:「官家恐怕誤會臣的意思了。」

  原本以為這次逼宮已經塵埃落定的眾人,忽然心中警鈴大響,知道高潮還沒有到來。

  只見李申之說道:「臣說的是,官家只能否決相公們呈上來的決議,而不是肯定。且這樣的否決得有個時限,不能無限期地拖延。」


  幾位相公都是人精,等李申之說完便立馬明白了其中的精妙之處,頓時呼吸變得急促了起來。

  吳璘雖然暫時沒有想明白,但是多年主政一方的經歷,產生了上位者的直覺,讓他覺得此條建議絕不簡單。

  而趙官家畢竟是一個矮子裡面拔高個的皇帝,雙商到底低了些,只是覺得不對勁,卻遲遲發現不了問題。

  過了大半天,才明白過來,自己的權力幾乎被扒光了。

  什麼叫否決的權力?

  就像去早餐店,給一個南方人端上來一碗咸豆漿,你愛喝就喝,不喝拉倒,沒有第二碗了,不喝今天就得餓肚子。

  趙構可以否決相公們所有的決議嗎?當然不能。即便是他真的撕破臉,連續否決內閣的決議,那麼內閣也有辦法磨他。

  只需要連續擬出幾千條決議全部送給趙構,累死他也批示不完。而李申之那句「時限」的規定,正是為這個而留。只要時間一到,所有趙構沒來得及否決的決議,全部自然生效。

  如此一來,趙構真的就變成了一個吉祥物,手中再無半點實權。

  想通了這個道理,趙構頓時怒氣大勝,說道:「李申之,你莫要欺人太甚!」

  趙構知道,真要答應了這個條件,那麼他距離亡國之君也就不遠了。

  「哼……」李申之冷笑了一聲,說道:「臣早說過,官家不適合在這個位置上,不如換一個合適的人上來。」

  說著話,李申之站了起來,拿起一塊手帕擦了擦嘴巴,又擦了擦手,說道:「趁現在大家還和和氣氣的,官家不妨體面地退位。官家若是不想體面,那麼臣便幫官家體面。」

  「你……」趙構怒氣大盛,正欲拍案而起,李申之卻將手中的手帕一丟,背身說道:「告辭!」

  竟就這麼揚長而去。

  等到李申之走遠了,吳璘才艱難地咽了一口口水,讓因緊張而發乾的嗓子稍稍濕潤一些。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