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行動起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07章 行動起來

  當李申之說完自己不靠譜的建議之後,邵隆也沒了繼續交談的意願。

  李申之領著自己的班底出城,邵隆也需要與自己的團隊商討一番對策。

  先說李申之一行出城,他打算與那個金軍的謀克商議一番,看能不能從駐守在長安的金軍行點齷齪之事。

  陸游在一旁問道:「你可知道,你如此行事算是通敵?」

  李申之說道:「我為了商州百姓的存亡,如何算是通敵?就算跟金人買的糧食,那糧食最後不也是給咱們的百姓吃了嗎?」

  陸游搖了搖頭,說道:「等到日後朝堂上的小人攻訐你時,任你如何辯白都是無用。」

  朝著李申之靠近了些,陸游邊走邊說道:「就算金人真的答應會賣給你糧食,以現在的糧價,必然會加價出售。原本只需要花費五個鬼見愁買到的糧食,現在至少要花十個鬼見愁才行。這多出來的五個鬼見愁,就是他們誣陷你資敵的證據。」

  李申之沒想到陸游竟然還有些政治智商,莫非這個鐵憨憨考中科舉以後,竟然開竅了,知道變通了嗎?

  李申之好奇地問道:「若是換與你,你當如何選擇?」

  「我?」陸游挺了挺胸膛:「與你無二!」

  「哈哈哈……」兩人相視大笑,大哥沒笑話二哥。

  當李申之與那金人謀克說了籌糧的事後,金人謀克明顯有些猶豫,沒有滿口答應,也沒有急著拒絕。

  李申之心中大喜:猶豫是好事,既然他猶豫了,說明這事情有戲。如果這件事弄不成,這謀克定會一口拒絕。

  李申之說道:「你若能幫了我這個大忙,日後必有大謝。」

  那金人謀克還有些猶豫,仿佛在權衡著什麼利益。

  李申之替他加了一把勁兒,說道:「我看你年紀也不小了,卻還是只混了一個謀克的位置,以後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出息。現在金人與宋人議和,仗也沒得打,你更是拔擢無門。你需知道我與完顏亮的關係,那完顏亮又是皇帝的親信,若是你能幫了我這個大忙,我便在完顏亮那裡替你美言幾句,斷不會讓你白忙活一場。」

  不得不說完顏亮這張牌太好了,簡直就是李申之在金國的通行證。

  至少在外人看來,完顏亮幫李申之是真的下本錢,這不是一般關係能幹出來的事兒。

  說回金人謀克,李申之當然不會無恥到只畫餅,而是掀開了隨行馬車的暗格,讓那謀克看到了裡面的鬼見愁,說道:「你若是能幹得這番買賣,我便從這金蛋蛋上切一刀給你。」

  果然還是財帛動人心,金人謀克一看到金光閃閃的鬼見愁,雙眼頓時冒光。

  「至少得給我這麼大一塊。」金人謀克向李申之展示了自己的拳頭,只要李申之答應了這個價格,這項協議便算是達成了。

  李申之掏出一把匕首,在鬼見愁上先切了一片下來,分量大概只有半個拳頭,遞給了金人謀克:「這片金子你先拿著。」

  緊接著又沿著剛才切開的稜角狠狠地切了一大塊下來,足有一個半拳頭那麼大,說道:「事成之後,這塊也是你的。」

  先付了訂金,事成之後還有尾款,並且訂金和尾款加起來是金人謀克開價的兩倍。

  在送錢這方面,李申之一如既往地大方。

  金人謀克將訂金折成了一個小團,揣入了懷中,說道:「俺不保證此事一定能成,到時候……」

  李申之大手一揮,說道:「你放心,不管事成與不成,這訂金斷不會與你索要,你只管放心去做便是。」

  金人謀克沒了疑慮,說道:「俺還需要幾個助手。」

  李申之大手一揮,說道:「需要帶幾個人你就帶幾個便是。」他不怕這幾個金人逃走。能逃他們早逃了,不會等到現在。

  對他們來說,好好地為李申之服務,他們反而能夠獲得更多的報酬。

  金人謀克心想:那宋人說得沒錯,宋金和議之後,戰爭會越來越少,不打仗的話,他們這些人就沒有立功的機會,自然也就沒了晉升的路徑。

  這位金人謀克是如此,金國的戰神金兀朮完顏宗弼同樣也是如此。

  沒了戰爭以後,所有依靠軍功爬上帝國統治中樞的人,都會遭到排擠。

  因為和平時期,朝堂上玩的是權謀,那是文人政治家,陰謀家們的戰場,他們不行。


  既能把戰場玩好,又能把朝堂耍順的人,數遍古今中外都超不過兩隻手。

  那金人謀克雖然是個大老粗,但是他有他的智慧,經過他粗淺地預判,年輕的完顏亮以後一定會超過年邁的完顏宗弼,他現在幫了李申之這個大忙,早早地抱住完顏亮的大腿,日後定少不了好處。

  沒有多耽擱,金人謀克領了幾個得利助手,便從商州北出,尋了條小路下山,去關中尋找機會。

  他有幾個好兄弟正在長安城裡面,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敢接下這個活計。

  再說邵隆,他把自己的兒子邵繼春召入書房,屋內只有父子兩人。

  兩人對坐,邵繼春慣常地開始燒水泡茶,沖泡法最早源自川蜀,邵繼春是此中老手,一套動作乾淨利落。

  邵隆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幾下,忽然停住,說道:「你覺得李申之那小子怎麼樣?」

  邵繼春放下茶壺,說道:「他的話雖然有些不靠譜,但是孩兒覺得他說得貌似也有幾分道理。若是仔細經營一番,或許真的能成。」

  邵隆摸著自己的下巴,若有所思地說道:「早就聽說過此子的傳聞,沒想到他竟然是這個樣子。」

  邵繼春說道:「傳聞這個李申之在開封與金人談和議,又在臨安六部橋斬了秦檜,還娶了岳家二娘,還剛中了狀元。能幹這麼多大事的人,該當是少年老成,足智多謀才對,可今天……」

  邵隆繼續說道:「可今天表現得分明就是一個毛頭小子,說話辦事不著四六,讓人怎麼也信任不起來。」

  邵繼春點了點頭,轉而又若有所思地說道:「父親,咱們會不會鑽了牛角尖?咱們辦不成的事,興許那李申之真的能辦成?」

  邵隆皺著眉頭默默喝茶,過了片刻,才緩緩點了下頭,說道:「如果他真的能辦成,那咱們父子就需要商量一下,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剛才分析李申之的為人只是暖場,接下來的話題才是今天的重點。

  邵繼春問道:「不知父親有何打算?」

  邵隆說道:「和議早已達成,割讓商州的事情朝廷交給胡相公處斷。按照胡相公之前的安排,讓為父去金州接任知州一職。然而聽了李申之的想法,為父覺得他所謀頗大,心中對他的所謀竟然有些許期待,這才一時之間猶豫不定。」

  邵隆口中的胡相公,喚作胡世將,是現任的川陝宣撫副使。

  原川陝宣撫使吳玠死後,朝廷為了削弱吳家在川陝的影響力,便任命胡世將為川陝宣撫副使,宣撫使的職位空缺,所以胡世將便成為實際上統領川陝地區的最高官員。

  在朝廷的授意之下,胡世將將川陝的兵力分為了四部分,由吳玠的弟弟吳璘領一部駐守興州(漢中西,隴南東),楊政領一路駐守興元府(漢中東),郭浩領一路駐守金州(安康),胡世將自領一軍。

  胡世將在紹興十二年四月,也就是一個月以後病死於任上,川陝的軍隊雖然被分成了四部分,但四部分的將領全都是吳玠當年的部下,他們雖然與吳璘平級,隱隱之中卻聽從吳璘的號令,最後吳璘接替了吳玠,成為了川陝地區實際上的話事人。

  朝廷最後認可了吳璘主持川陝的既定事實,任命了吳璘川陝宣撫使的職位,而後不停地給吳璘加官進爵:太尉、奉國節度使、太傅、新安郡王。

  是以川陝的諸位將領除了聽從胡世將號令之外,吳璘的意見對他們影響也很大。

  邵繼春說道:「父親,吳統制是何意見?」

  吳璘現在的職位,是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秦鳳路(今陝西風翔)經略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權知秦州。

  再之前,吳璘的職位是行營右護軍統制軍馬、陝西諸路都統制,是以吳玠手下的老熟人們,還是喜歡喚吳璘為吳統制。

  邵隆搖了搖頭,說道:「吳統制沒有說什麼,只說服從朝廷安排。」

  邵繼春見狀,心中微微有些激動,問道:「難道父親真的打算與那李申之前往應天府去?」

  邵隆沉默著,似乎有什麼話想說,卻又遲遲下不了決斷。

  邵繼春其實很想去應天府,他覺得那裡才是他建功立業的地方。

  只要是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出來,宋金和議之後,宋國將關中地區全盤讓出,做出了在川蜀嚴防死守的姿態,再不打算對金主動作戰。

  而金國這一方,只要腦袋沒有被驢踢了,斷然不會輕易去攻打宋國方面在川蜀設置的關隘。


  強如完顏宗弼,率領金國一代目的無敵之師,都無法打下來的關隘,沒來由被他們後來這些腐化了的人給打下來。

  兩相一合計,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川陝再無事。

  這種無事,不僅僅是無戰事,而是徹底的無事。

  駐守邊防的將領不再會有戰功,而那些文臣們也不會有什麼出彩的表現。

  和平時期的川蜀,就像是一個封閉的小空間,百姓們在這個室外桃源裡面安居樂業,亦或是無所事事。

  這樣的局面,對百姓固然很好。但是對於一個想要建功立業的人,無疑是一潭死水。

  而應天府就不同了,那是肉眼可見的可以大展宏圖的地方。

  應天府不像川陝一樣有險可守,而是真真切切地地處宋金最前線,在一馬平川的中原地帶,雙方太容易擦槍走火了。

  有摩擦就有立功的機會。再不濟,他們還可以用老辦法,喬裝打扮以後去金人的領地里偷人頭,搞滲透。

  就算是沒有軍功,應天府處於戰後重建的狀態,只要是真心實意地想幹事,輕輕鬆鬆就能幹出一堆政績出來。

  到朝廷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年輕的邵繼春心中所想所願。

  邵隆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只是他還沒有權衡好利益。邵隆只是鄉野間成長起來的一個民間小頭目,雖然懂得些人情世故,但是涉及到朝堂上的大局,他便有些看不透了。

  還是當年吳玠在的時候好,什麼都不用想,跟著這樣的好領導走就是了。

  吳玠沖向哪裡,他們就沖向哪裡。吳玠讓他們沖向哪裡,他們就沖向哪裡。

  不像現在,幾方勢力糾纏在一起,大家都各懷鬼胎,偏偏自己一腔熱血不知道該灑向何處。

  正當兩人商量之間,有人來報:「將軍,城門外來了一批流民,守門黃統制派人來請示,該如何處置?」

  邵隆剛剛舒展的眉頭重新又皺了起來:「來了多少人?」

  小校應道:「約莫萬餘人。」

  「這麼多?」邵隆驚問:「他們可說是何處來的?」

  小校應道:「說了,都是關中人,說是這兩年遭了天災,又被金人幾次三番地糟踐,走投無路了才來投奔咱們,就位混口飯吃。」

  邵隆用手指扣著書桌,心想道:朝廷之前三令五申,嚴禁接收南歸流民。之前曾經接收過流民的知州全都被免了職。

  可若是不接收,又於心實在過不去那關。

  雖然邵隆想要建功立業,但也得留在知州的位置上才行。如果沒了這個知州的位置,他便是大廢人一個,什麼都幹不成。

  在原本的歷史上,真的有這樣一批流民,他們從金人的占領區逃到了宋國境內,卻吃了一個大大的閉門羹,宋人的城池沒一個敢接收他們,把他們趕出了自己的轄區。

  走投無路的他們重新回到了金人的領地,也被四處驅逐。

  堂堂漢家數萬兒郎在我華夏大地之上,竟然找不到一處落腳的地方,吃不上一粒自己種的糧食,最終活活地餓死在關中大地。

  這一幕莫非還要重演嗎?

  忽然,邵隆眼前一亮,說道:「從府庫中調撥一些糧食出來,給城外之人施三天稀粥,把他們交給李申之去處理。」

  邵繼春略加思索,看破了其中關節,喜上眉梢地說道:「正好拿此事來試試李申之的成色。」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