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

  見許攸和逢紀爭執不休,袁紹頓覺一個頭兩個大。

  袁紹的謀士們,心底兒都門清。

  什麼時候可以構陷,什麼時候不能構陷,都有分寸。

  譬如袁紹勢弱或者遇上危機的時候,是不能構陷太狠的,那只會讓敵人得逞。

  可袁紹勢強的時候,就無所顧忌了。

  構陷除掉一個謀士,對袁紹而言其實沒有多大的損失。

  不會因此而缺兵少將,也不會因此而缺錢少糧。

  因此,逢紀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構陷許攸。

  對於逢紀而言,逢紀自覺是挺委屈的。

  因為逢紀認為,這是為了讓袁紹的勢力更有凝聚力!

  袁紹家大業大,多一個許攸不多,少一個許攸不少。

  反而,在除掉許攸後,逢紀就能執掌大權,成為袁紹最信任的謀主。

  如此一來,袁紹就不用遲疑不決了。

  跟著袁紹多年,逢紀對袁紹的脾性是很了解的。

  好謀而無斷,謀士越多越難成事,相反,若剩餘的謀士都是以逢紀馬首是瞻,就憑袁紹的勢力,平推天下都不是難事。

  逢紀雖然自認為有良苦用心,但被構陷的許攸卻不這般認為。

  憑什麼謀主就得是你逢紀啊,為何不能是我許攸?

  聽你逢紀的,能贏,聽我許攸的,照樣能贏!

  劍拔弩張之際,一直沉默的荀諶也開口了:「明公,可還記得諶被逢元圖構陷往事?」

  一聲反問,頓時讓許攸和逢紀停止了爭吵。

  不同的是,許攸面有喜色,而逢紀卻是雙目含怒。

  審配及時出聲:「荀友若,你莫非對明公罰你入獄一事,依舊耿耿於懷?這本是敵人奸計,你為何一直要讓明公記得這段往事?」

  「難道你還想明公在你面前,俯首認錯你才甘心?」

  袁紹的臉,頓時黑了。

  而荀諶也被審配這聲質問給問懵了。

  「明公,諶並非——」

  「行了,都住口吧!」

  袁紹打斷了荀諶的解釋,語氣頗為不爽:「整天吵來吵去的,有這閒工夫就不能好好的想想如何擊敗劉備和曹操嗎?」

  「郭公則就比你們強,公則直接跟著譚兒去打遼東了,你們就不能多多反省?」

  眾人不由暗暗鄙視。

  郭圖比我們強?

  他要在這裡,吵得更凶!

  但袁紹都這般說了,眾謀士也安靜了不少。

  袁紹黑著臉,喝問道:「劉備和曹操兩路北進,魏郡和清河國都遭遇強兵,子遠友若,魏郡之兵由你二人思考對策;清河國的劉備,則由元圖審配負責。」

  這一分配,四人的爭執之心頓時散去。

  袁紹也聰明了一回,許攸和荀諶都被逢紀構陷過,那就一起負責魏郡的呂布,逢紀審配歷來關係友善,那就一起對付劉備。

  許攸荀諶一組,逢紀審配一組,這效率瞬間提高了幾倍。

  良久。

  許攸荀諶先琢磨出了應對之策。

  「明公,呂布此人,驍勇善戰,非文丑不能敵!」

  「文丑曾在負傷之時,同時對著關羽、張飛、趙雲、孫堅,還能脫身而去,足見其驍勇。」

  「可令文丑統兵五萬入鄴城,抵擋呂布。」

  「與此同時,可令馬騰韓遂攻打洛陽,伺機進攻潁川。」

  許攸搶了個先。

  逢紀冷哼一聲,沒有打斷許攸的話。

  文丑曾跟郭圖一起構陷逢紀,逢紀壓根不想用文丑。

  袁紹則是疑惑:「子遠,我記得你曾說過,劉備如今聲望正盛,倘若本將遣馬騰韓遂殺了劉協奪了玉璽,那麼劉備為了匡扶漢室大業,即便心中不願,鄭顯謀等人也會擁立劉備為帝。」

  許攸笑道:「明公,此一時,彼一時。之前是攸判斷,劉備曹操不會真的結盟北伐,故而不願讓劉備得了好處。」


  「但如今曹操遣呂布入魏郡,其大軍必然也駐紮在兗州,以便於隨時跟進。」

  「遣馬騰韓遂入洛陽,是圍魏救趙之計!」

  「曹操若見許都有危險,就不敢輕易渡過黃河,而呂布孤軍深入,必將被文丑擊敗!」

  袁紹撫掌稱讚:「子遠妙計,友若可有補充?」

  荀諶搖頭:「諶亦贊同子遠之計,但此次諶需要跟文將軍同往鄴城,希望能領監軍之職。」

  許攸獻策在其後,荀諶監軍在其前,兩人默契的分配了戰功。

  袁紹同意了許攸和荀諶的對策,又看向逢紀和審配兩人。

  逢紀道:「善謀者,需先發制人,若丟了先機,則攻其必救。劉備圖謀清河國,搶了先機,明公即便增兵也會被劉備以逸待勞。」

  「以紀之見,可給顏良將軍增兵,讓其強攻南皮城。」

  「劉備若不救南皮城,則可趁勢兵指樂陵,一路南下臨淄城。」

  「劉備若救南皮城,則清河國之危,不戰自解!」

  逢紀的思路很清晰。

  自南皮到臨淄,平地較多,而顏良又多騎兵。

  只要破了南皮城,就可以快速的驅兵臨淄城,跟許攸應對魏郡呂布一樣,同樣是圍魏救趙攻其必救之計。

  劉備若為了個清河國不管臨淄城,就得不償失。

  審配亦道:「南皮一戰,至關重要,明公不可疏忽,增調兵馬,讓顏良將軍以十萬強兵南下,則可勢如破竹!」

  袁紹兵多將廣,讓顏良統十萬強兵,不是難事。

  不過許攸卻是嘲諷道:「打個劉備還需要十萬強兵,爾等也不怕吃多了噎著。」

  逢紀不屑道:「許子遠,你若覺得多,不如將文丑將軍的五萬兵馬改成一萬,剩下四萬也增兵南皮城如何?」

  眼見許攸逢紀又要吵起來,袁紹連忙喝斷:「子遠、元圖,不可再爭吵。就依你二人之計,以文丑為將、荀諶為監軍統兵五萬救鄴城,再調撥七萬兵馬由逢紀統率去成平,助顏良強攻南皮城。」

  軍令傳到成平,顏良對逢紀的計策十分不屑。

  「打個南皮城還需要增兵?」

  「這是在小覷本將嗎?」

  「何須十萬兵,本將麾下三萬虎狼之士,就足以拿下南皮,直下臨淄。」

  「明公怎能輕信逢紀?」

  顏良對逢紀沒什麼好感。

  畢竟文丑曾在顏良面前訴苦,構陷逢紀私通劉備。

  如今逢紀又要統兵來成平,還要任監軍之職,這讓顏良很彆扭。

  「傳本將令,三日內置辦糧草軍需,出兵南皮!」

  顏良果斷下令,要在逢紀到來之前,搶先拿下南皮城。

  平原國,平原城。

  在關羽張飛連下清河國十餘城後,鄭平和劉備就率先登營、白毦營、大戟營、白袍營、射聲營秘密來到了平原城,只留下張飛的銳士營還在圍攻清河國的治所臨清城。

  自曹操遣呂布進攻魏郡,鄭平就臨時更改了作戰計劃。

  曹操若是按兵不動,鄭平就會一直在清河國兵圍臨清城,靜待袁紹的反應。

  而曹操遣呂布進攻魏郡,袁紹就必然會認定曹操和劉備已經準備聯手北伐了。

  那麼為了應對曹操和劉備兩路兵馬,袁紹必然會搶南皮城。

  逢紀能想到的,鄭平同樣能想到。

  畢竟清河國對劉備而言,本身就不是很重要。

  之所以選擇進攻清河國,是因為鄭平一開始就有算計曹操的用意。

  曹操不出兵,鄭平就不會繼續北伐,而會將清河國跟平原國連成一片,以步步為營之計,蠶食掉清河國。

  袁紹若要出兵,則放棄清河國,同時斥責曹操按兵不動,營造出一種劉備要興兵問罪、以及奪權的假象,逼曹操自亂陣腳。

  而曹操出兵,鄭平就會順勢兵入平原,配合南皮城的孫堅除掉成平的顏良。

  不論曹操出兵或者不出兵,獲利的都會是劉備。

  作為整個棋盤的執棋者,鄭平清晰的計算了各方勢力的反應。


  先滅曹操還是先滅袁紹,這不止一個答案。

  鄭平深諳風險,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同樣,用兵布計亦是如此。

  倘若只能部署一個目標,會因為對方謀士的拆計而陷入被動。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想要料敵決勝、出人意料,就不能讓對方謀士猜到真正意圖。

  「報!」

  「顏良親率三萬大軍,正往南皮城而去。」

  鄭平在河北部署了大量的探子。

  青州這些年培訓的探子,大部分都用於河北,少部分用於兗州和豫州,至於其餘州郡,幾乎就沒委派過探子。

  這也是為何,曹昂奪荊州,劉備是從伊籍才得知,而鄭平則是劉備傳信才得知。

  在鄭平眼中,荊州就沒有派遣探子的必要。

  黃忠、文聘、李通、魏延、龐統都到了青州,甚至連司馬徽都因為張飛虛構的稷下學宮而要來青州。

  打一開始,荊州就不是鄭平關注的重點。

  誰掌握荊州,鄭平都不意外。

  而河北三州的情報,才是鄭平要重點關注的。

  不論是布計讓劉曄去審配麾下當暗子,還是將青州大部分的探子分布河北三州,其原因都很明確。

  袁紹,是劉備如今最大的敵人,也是如今最棘手的敵人。

  稍有不慎,就可能兵敗。

  因此,只有儘可能的掌握袁紹兵馬的動靜,才能最大限度的去算計袁紹。

  輕重緩急,鄭平一向拎得很清楚!

  得到顏良進攻南皮城的情報,劉備不由撫掌大笑:「果然不出軍師所料,袁紹遣顏良進攻南皮城了。」

  「這是想要用圍魏救趙之計來救清河國啊。」

  「只可惜,袁紹還是漏算了,軍師的意圖,一開始就不是清河國。」

  在這平原城內。

  聚集了先登營、白袍營、白毦營、大戟營、射聲營五營兵馬。

  其中白毦營和大戟營是劉備的親衛營,分別由陳到和張郃統帥,一軍主防禦,一軍主進攻,皆是五千人編制。

  而先登營、白袍營和射聲營,分別由關羽、趙雲和黃忠統帥,負責攻城拔寨。

  先登營:主將關羽,軍師陳登魯肅,副將麴義、田豫,軍正夏侯博,悍將蔣欽周泰徐盛。

  白袍營:主將趙雲,軍師周瑜,副將牽招孫策,軍正夏侯蘭。

  射聲營:主將黃忠,副將文聘。

  白毦營:主將陳到,副將管亥,悍將魏延。

  大戟營:主將張郃。

  而在清河國的張飛,在經過荊州一行後,銳士營也多了幾分厚重。

  銳士營:主將張飛,副將典韋、于禁、李通,軍師張紘、龐統,軍正滿寵。

  再加上飛軍營主將太史慈,副將凌操、陳武、甘寧,軍師沮授,軍正虞翻,以及破軍營主將孫堅,副將程普、韓當、黃蓋,軍正朱治。

  而在鄭平身邊,又有華緝、諸葛瑾和禰衡跟隨。

  這些都是有名號的人物,至於那些沒名號的悍將和謀士,在青州八營之中亦是比比皆是。

  「袁紹要行圍魏救趙之計,就不會只是顏良這三萬人,必然還有後軍。」陳登分析道:「而顏良在成平也只有三萬人,如今傾城而出,也必然是有倚仗。」

  周瑜笑道:「如此自傲,就不怕我等奇襲成平,斷其歸路嗎?」

  魯肅亦道:「顏良囂狂,斷定我軍還在清河國,而袁紹又委派了援軍,故而在成平不作防備。不如遣一支奇兵去成平,若有機會就搶城,無機會就襲擾顏良糧道。」

  一聽魯肅這般說,黃忠就搶先道:「忠自入使君麾下,未有建功,不如由忠率射聲營前往成平。」

  黃忠一開口,麴義就不樂意了:「黃將軍,這計劃是先登營魯軍師提出來的,自然也得由先登營來執行。」

  「射聲營皆是弓箭手,又是剛剛組建成軍,更合適配合主力大軍。」

  「似這等深入敵後,需要攻城略池的任務,唯有先登營最適合。」

  「更何況,本將的先登營步卒,在青州八營中,最善攻堅!」

  還未等黃忠反駁,孫策也跳了出來:「麴將軍,你要說先登營最適合,策就不服氣了。」

  「深入敵後,豈能以步卒前往?」

  「先登營步卒本就負重多,這長途跋涉到成平城,還能有一戰之力嗎?」

  「白袍營就不一樣了,白袍營多有善騎之卒,昔日自涿城到臨淄,奔襲千里尚且能返回。」

  「這等深入敵後的任務,白袍營是最適合的!」

  「使君,末將孫策,請戰!」

  還差一百票,能滿足小弟嗎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