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宰予獻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7章 宰予獻策

  菟裘城外的原野上,行駛著一輛馬車。

  車中坐著的,是孔門學子秦商。

  秦商手裡端著本《三十六計》,這本《三十六計》自從他買到手之後,就一直悉心研讀。

  孔門學子如今紛紛出仕,秦商也追隨父親秦堇父的腳步,做了孟氏的家臣。

  他的父親秦堇父在魯國可以說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

  襄公時,魯國參與由晉國主導的十三國聯軍,加入了滅亡偪陽國的戰鬥。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人多勢眾的聯軍居然拿城堅壁固的偪陽毫無辦法。

  眼見著戰事不利,秦堇父在危難之際三次徒手攀爬偪陽的城牆,雖然三次都遭到守軍阻擋未能成功,但秦堇父三次從城牆上摔下,居然毫髮無損。

  後來偪陽人主動出城搶奪聯軍糧草,又是秦堇父挺身而出,他與狄虒彌聯手殺退敵軍,並帶領手下士卒順勢攻入偪陽城中。

  但沒想到卻中偪陽人的埋伏,二人陷入苦戰,狄虒彌見勢不妙直接砍斷戰車車輪揮舞著作為盾牌。

  偪陽人想要殲滅這支孤軍深入的小部隊,於是便下令落下城內閘門,徹底斷了他們的後路。

  這時,夫子的父親叔梁紇眼疾手快,竟然雙手托住城門,使得魯軍得以順利撤出。

  此戰之後,秦堇父便與狄虒彌,還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一同被稱為魯之三虎。

  如此秦堇父這樣的虎父在前,秦商豈能甘為犬子?

  所以自打進入孟氏效力後,秦商便夜以繼日學習兵法。

  家傳兵法學完了,自然就得找點其他書籍填補,誰知上市集一看,曲阜賣的最好的兵法,就是師弟宰予鼓搗出的《三十六計》。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秦商都沒想到,原來自家師弟對於兵法竟有如此高深的造詣。

  但讓秦商慚愧的是,這《三十六計》他只能理解一小部分。

  因為《三十六計》共分為《計名》、《解語》和《按語》三個部分。

  其中《解語》是對於計策的解釋,而《按語》則是對於計策的考證。

  《解語》是每一計都會有的,但《按語》卻不是每一計都會寫的。

  有《按語》的故事,這一計自然就好理解,但沒了《按語》,秦商就感覺有些抓瞎了。

  所以趁著最近不忙,他乾脆便帶上《三十六計》專程到菟裘跑一趟找宰予答疑。

  秦商的馬車駛入菟裘城,剛剛來到府衙前,他便看見這裡已經停著數輛裝飾華麗的馬車了。

  這是哪家達官貴人的車駕?

  秦商帶著疑惑步入府衙,還未等走近內堂,便聽見裡面傳來陣陣話音。

  「宰子,如今宋國使團被囚,您是否能有良策,救我樂大司城於水火之中呢?」

  宰予居於主位,望著下方滿臉焦急的趙氏使者,以及旁邊一臉茫然的趙毋恤,不由覺得有些棘手。

  根據他的記憶,宋國的使者這一趟去晉國,多半是沒辦法活著回國了。

  范鞅對於樂氏向趙氏示好的行為極度惱火,雖然沒辦法從明面上針對趙氏,但作為晉國的執政卿,他拿捏一個宋國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趙鞅能把人派到我這裡來問策,看樣子應該是已經使盡了渾身解數,再加上我的預言給他帶來的震撼又是在太大,所以才做出如此這般不合情理的行為。

  也怪他最近風頭太過,處處都想壓范鞅一頭,這才激怒了那位心眼本就不大的執政卿,造成了現在這般難以收場的結局。

  宰予思前想後,也不徑直回答使者的問話,而是衝著一旁的趙毋恤問道。

  「毋恤。我之前讓你記下的三十二字,你記熟了嗎?」

  趙毋恤聞言,恭恭敬敬的站出列:「夫子的教誨,毋恤怎敢忘卻。」

  宰予笑著問道:「那你就說說看,是哪三十二個字吧。」

  趙毋恤聞言,一字一句的背誦道。

  「能柔能剛,其國彌光。能弱能強,其國彌彰。純柔純弱,其國必削。純剛純強,其國必亡。」

  一旁的趙氏使者聽到這話,忍不住身子一震。


  他扭頭望向身邊這位一向不受趙氏家臣待見的小庶子,滿眼都是驚訝之色。

  宰予起身道:「純剛純強,其國必亡。這是我教給毋恤的道理,但天下的道理原是共通的啊!

  我聽說賢明的君主,勢力越廣大就越感到恐懼,威望越強盛就越感到害怕。

  勢力擴大,大多是因為搶占了敵人的利益。

  威望越強,大多是戰勝了敵人的結果。

  戰勝敵人,就會招致怨恨。

  擴大勢力,就會招致憎惡。

  願意幫助你的人少了,而憎惡你的多了,勢力雖然強大,怎麼能不時時感到恐懼呢?

  所以賢明的君主在平安的時候就想到危險,在顯赫的時候就想到困窘,在有所得的時候就想到有所失。」

  趙氏使者聽,悔恨道:「宰子,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就算對主君說這些話也於事無補啊!」

  宰予聽了,只是搖頭:「我這段話,並不是對你家主君說的。」

  「那是?」

  宰予道:「這是對晉侯說的。」

  「對國君?」

  宰予看他還不懂,只能從旁提點道:「當初夷狄侵入諸夏,齊桓公尊王而攘夷。

  他幫助魯國擊退淮夷,重建被赤狄摧毀的刑衛兩國,又協助燕國抵禦山戎的入侵,平定了宋國的內亂,責令不服禮義的楚國向天子納貢。

  桓公稱霸數十年,他的德行感化四方,他的仁義四海通行,於是王道得以重新推行,諸夏也都服從於他的領導了。

  而紂王時,九侯有個美麗的女兒,他把她獻給紂王。

  然而卻因為不合紂王的心意,便遭到了殺害,九侯也因此被剁成肉醬。

  之後,紂王又任用費仲管理國家的政事,但費仲善於阿諛,又貪圖財利。

  天下各國見到九侯竭盡忠誠的下場,又不堪忍受費仲的貪婪,於是漸漸地都不來朝拜了,而是去歸附施行仁義的文王,這便是商朝覆滅的開端啊!

  如今天下各國中,盡心盡力服侍晉國的只剩下魯國和宋國。

  先前魯國請求晉國出兵討伐齊國,卻遭到了無情的拒絕。

  如今宋國派出的使團,又因為不合貴國國君的心意,所以遭到了囚禁。

  而我看到東方的齊侯正摩拳擦掌的收買衛、鄭等國,這些小國歸附齊國,就像是流水匯入大江一般。

  我實在是不明白,貴國的君王這樣做,到底是打算幹什麼呢?」

  當你喜歡推薦票的時候,你就會在乎起來,於是一切求票都有了意義。

  ——節選自《宰予日記》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