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晨川農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52章 晨川農業

  「這種大棚……能好用嗎?」

  李川眉頭微蹙,面帶一絲疑慮道。

  手機屏幕上呈現的連棟大棚,樣式有點……太好看了。

  這麼好看的大棚,他總覺得不太靠譜。

  因為按照正常的社會邏輯,好看的東西,往往都不太好用……人們常說「中看不中用」,就是這個道理。

  李川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比起表象,他更重視實際的效果。

  如果是總部大樓,他可能會為了更好的展示企業形象和吸納人才,儘量把外觀搞得漂亮一些。

  但是大棚這東西,屬實沒必要。

  大棚的業務模式單一,而且分布在農村或者郊區,不可能作為公司的總部駐地。

  不是公司總部,就代表不了企業形象,也沒辦法以此為契機,大規模的吸引優秀人才。

  在李川看來,大棚就是用來種菜的……只要能把菜種好,任務就算完成了,其他的都無所謂,沒有必要搞得太花里胡哨。

  「好用啊。」

  陳晨認真的回答道:「連棟大棚可以更好的控制溫度和環境,也能有效的降低各項成本,還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傳統的單跨大棚都是要留下間距的,否則無法正常施工,連棟大棚取消了單跨大棚之間的間距,能夠將土地利用率提高50%左右……這相當於增加了一半的產量。」

  李川聞言,不禁挑了挑眉。

  他之前並不知道連棟大棚,現在知道了,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分析出連棟大棚的優缺點,他只是出於本能,覺得連棟大棚的外觀有點好看,可能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現在,聽陳晨解釋完,他覺得自己可能想錯了。

  連棟大棚不只是好看那麼簡單,它的優勢似乎也挺明顯的。

  不說別的,單說連棟大棚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一半的產量,這一點就非常準確,也非常難得。

  李川想明白了這一點,但是依舊有些疑慮,問道:「我小時候見過的大棚,都是用薄膜包裹起來的,這個是用玻璃……能靠譜嗎?」

  「也可以用薄膜,薄膜的成本低,但是比較麻煩。」

  「什麼意思?」

  「薄膜的耐用性不強,兩到三年就要更換一次,否則提供足夠的光照,也很難保溫保濕的效果……而且,薄膜更換的時候,要全面施工,這會影響到作物的生長,造成損失,再加上人工方面的費用,綜合花費不一定比玻璃低。」

  「你的意思是……玻璃比薄膜更好?」

  「那肯定啊,玻璃的耐用性強,能用十到十五年,平時只要注意維護,就不需要經常更換,即便更換,也是換一兩塊,不會全面施工……簡單施工不會影響到作物生長,而且,玻璃的透光率高,能到90%,這一點也比薄膜強很多。不過,玻璃的價格比較貴,大概是薄膜的五六倍。」

  「哦。」

  李川點了點頭,又問道:「大棚的包裹材料,只有薄膜和玻璃嗎?還有沒有別的?」

  「還可以用陽光板。」

  「陽光板?」

  「對,就是那種透明的、很輕,跟塑料一樣。」

  「哦,陽光板用的多嗎?」

  「不算很多,但也不少,陽光板的耐用性比透明膜強、比玻璃弱,大概能用八到十年,透光率在85%左右。」

  「價格呢?」

  「價格也比玻璃便宜。」

  「便宜多少?能便宜一半嗎?」

  「不能,能便宜……20%吧。」

  「才20%。」

  李川蹙了蹙眉,又道:「照你這麼說……玻璃是最合適的?」

  「也不是。」

  「嗯?怎麼說?」

  「我之前考察過,也找人打聽說,發現現在最常用的方案,是四周用玻璃、頂部用陽光板。」

  「為什麼?為了好看嗎?」

  「不是,主要是為了安全……大棚修得再好,時間久了也容易出問題,如果頭頂是玻璃,萬一掉下來就很危險,陽光板重量輕,能安全一些……當然,四周用玻璃、頂部用陽光板,也確實能讓大棚整體更好看,就像你說的,看起來跟寫字樓一樣。」


  「哦。」

  李川應了一聲,低頭沉吟了起來。

  此時此刻,他的心態已經完全變了。

  按照陳晨的說法,這種玻璃幕牆式的連棟大棚,不是「中看不中用」,而是「中看又中用」。

  『之前想多了,現實生活中,『中看又中用』的例子還是挺多的。』

  李川暗道一聲,當下又問:「如果四周用玻璃、頂部用陽光板,大概要花多少錢?」

  「每平方三百。」

  「每平方三百……」

  李川默念一聲,暗自計算了起來。

  四個大棚,每個大棚一萬平,每平方三百就是……一千兩百萬!

  「一千兩百萬,這麼貴啊。」

  李川撇了撇嘴。

  這個價格,比他預想的要高了很多。

  「是挺貴的,不過,這個價格是帶智能配套的。」

  「智能配套?什麼意思?」

  「伱往後翻一翻。」

  陳晨沒有直接解釋,而是抬手指了指手機。

  李川會意,滑動屏幕,往後翻了幾張照片。

  第二張照片到第五張照片,都是連棟大棚內部的景象。

  照片上,除了種植的土地外,還有許多管道和機械設施,中間還豎著幾個電子屏幕,上面顯示著各項數據,看上很高級。

  「這是什麼?這是科研所嗎?」

  李川有些震驚道。

  不怪他震驚,照片裡大棚的樣子,確實很像一個農業類的科研所。

  「什麼科研所,這是智能配套。」

  陳晨又解釋道:「現在的連棟大棚,基本上都是帶智能配套的,配套里有噴淋系統、遮陽系統、通風系統、空氣檢測系統、土地檢測系統、智能調節系統等等。

  這些配套施捨,可以讓大棚實現自動化灌溉、自動化施肥、智能化採摘,還能對大棚內部的空氣、土壤進行實時監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智能化調節……這些操作,通過電子屏幕或者手機就可以完成。」

  李川目瞪口呆,心中忍不住暗呼出聲。

  『時代變了啊!』

  這一刻,李川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他小時候見過大棚,也走進去看過,但當時的大棚,都是非常傳統的單跨大棚,沒有任何機械設施,更沒有智能化配套,從種植到採摘,全程都由人工操作完成。

  許多年過去,傳統的單跨大棚已經落伍了,現在講究的是智慧農業、新農業!

  這種變化,對於常年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李川已經十幾年沒接觸過大棚了,驟然了解到這些信息,內心真的非常驚訝。

  他平生第一次,如此強烈的感受到時代變化的力量。

  好半晌,他才緩過神來,再次開口道:「這種智能化大棚,是不是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嗯,智能溫室大棚,理論上可以節省90%的人力……我們蓋四個大棚,十幾個人就夠了,而且,只要我們學會了如何操作,讓智能系統輔助,專家都可以不用請。」

  「可以可以可以。」

  李川聽的連連點頭。

  他之前覺得貴,是因為在他的概念里,大棚這項業務,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前期投進去一大筆錢,後期的運營費用也不低,這樣算下來,不知道哪天能回本。

  現在,大棚有了智能化配套,可以節省90%的人力,後期的運營成本大大降低……這種情況下,只要操作得當,很容易就能回本。

  如此,一千兩百萬就不算高了。

  「就這麼定了!」

  李川想通之後,也不猶豫,當即拍板道:「就按這套方案搞!」

  「這塊地呢?要不要再看看?」

  「不用看了!」

  李川搖了搖頭,道:「這裡就可以,離鎮上不遠,運貨比較方便,你平時上下班還能回家,很合適,再遠,就不太好了。」

  「那行吧,我們現在去村委會嗎?」

  「他們村主任在村委會嗎?」


  「不知道,不過我有他們的村主任電話,上次來的時候加了。」

  「那正好,你給他打個電話,咱們去拜訪一下。」

  「好。」

  「……」

  上午十點半左右,昌莊村委會。

  李川一行人受到了隆重的接待,昌莊的村主任、村書記、婦女主任、村會記……幾乎整個班子都來了,他們的態度非常熱情,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甚至還安排婦女主任置辦起了中午的飯菜。

  這幅場面,把李川他們都搞懵了。

  他們只是想租塊地,按理說,有村主任和村會記在場就行了,哪至於搞這麼大場面。

  其實,他們不知道,他們來到昌莊後,不到十分鐘,就在村里傳遍了。

  為什麼?

  因為勞斯萊斯庫里南。

  勞斯萊斯這種名氣極大的豪車,村裡的老年人可能不知道,但大部分中年、青年、少年都非常清楚。

  昌莊的大部分村民,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都沒見過一輛勞斯萊斯,如今見到,自然瞬間就成了熱門話題。

  昌莊的村民之間有一個微信群,有人拍了張照,發到了群里,幾分鐘後,村裡的大部分人就都知道了。

  李川還在看地的時候,昌莊的村主任、村書記、婦女主任、村會記已經開上會了……他們那邊正研究、打聽著李川一行人的身份,以及來村裡的目的,陳晨的電話就過去了。

  如此,才有了當下這幅隆重的場面。

  這一切,李川他們並不清楚。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的談判。

  簡單的寒暄過後,雙方步入了正題。

  起初,李川以為昌莊村委會這些人把場面搞的這麼隆重,是想狠狠的宰他一筆,但真正談起來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昌莊村委會這些人,就是單純的熱情,沒有特別過份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大棚開工之後,要優先聘請本村的村民。

  這個要求很簡單,也很合理,李川簡單思考了片刻,就同意了。

  同意之後,談判就沒有阻礙了。

  現在農民種地,賺不到什麼錢,一年到頭,可能就幾千塊,因此,農業用地的租金通常都很便宜。

  單純的出租,一畝一年也就幾百塊,如果要改變土地結構,價格要稍微貴一些,但最多也就兩三千。

  李川他們要蓋大棚,還要鋪設水泥地和水泥地,這顯然屬於改變土地結構。

  因此,對方開出的價格比較高,一畝一年要1800塊。

  75畝,一畝1800塊,算下來,一年的租金就是13.5萬。

  13.5萬,對於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對於李川而言,根本就不放在眼裡,有跟沒有都一樣。

  李川是農村出身,出於道義,他不想跟農民斤斤計較,再加上昌莊村委會這些人的態度非常好,沒有獅子大開口、也沒有坑蒙拐騙,還非常熱情的招待他們,給他們端茶倒水、準備午飯。

  念及於此,他一口價都沒有砍,直接就同意了。

  中午十一點半左右,雙方簽訂了協議。

  協議的主要條款有:

  1、陳晨(個人)以「每年13.5萬」的價格租下昌莊東北側的農業用地,占地75畝(約50000平米),租期20年(農業用地的最高租期上限)。

  2、租期從土豆收割完成之日開始算,土豆收割之前,屬於免租期。免租期內,陳晨有權在不影響土豆收割的情況下、對土地進行施工。

  3、昌莊村委會要保證土地及時交割,並處理好後續事宜。

  4、陳晨承諾開工之後,優先聘請昌莊村民。

  5、租期結束後,陳晨享有優先續約權。

  6、陳晨需要在每年五月結束之前,支付當年的租金。

  這份協議,李川是用陳晨的名義簽訂的。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

  等公司成立之後,這份協議就會歸屬到公司名下。

  做農業類的公司,好處有很多,因為有國家的重點扶持,可以減免一大筆稅費,例如最大頭的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基本上都不用交。


  三農產業能成為後世的投資熱點,原因就在於此。

  這些信息,李川一個月前就已經調查清楚了……當時,他就決定了要成立一家農業公司。

  一個月過去,公司的名字,他也跟陳晨商量好了,就叫「晨川農業」。

  「晨川」兩個字,之前提過。

  當時,他們剛把恆源惠超市盤下來,想給超市改名……老媽馬曉蓮為了撮合李川和陳晨,提出了「晨川超市」這個名字。

  李川覺得不合適,一番操作過後,將超市名定為了「羲和辰川」,「晨川」因此被棄用。

  如今,他們又想開一家農業公司,想不到特別好的名字,就直接定成了「晨川農業」。

  「晨川農業」從前期籌備到後期運營,全程由陳晨負責,公司成立後,陳晨將成為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與此同時,李川還準備讓陳晨擔當公司法人,同時給對方49%的股份,他自己占51%,處於控股地位,但不擔任任何職位,也不負責日常運營和管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