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有道真修,其名太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驛站中。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季秋睜開眼睛。

  他看著眼前自窗外化作流光,慢慢凝結成人形的道袍身影,有些驚訝。

  這道人鶴髮童顏,身影介乎於虛實之間,隱隱間有靈光相隨,一看就非是凡俗中人。

  更重要的是...

  季秋認識他。

  此人,就是在模擬之中, 教授了自己太平經一卷,助自己邁入鍊氣,甚至成就道基的那位太華山之主,太華真人!

  「這個時候,他老人家為何會在這裡?」

  站起身子,季秋心中驚詫。

  他看著眼前面上帶著淡淡笑意, 以及幾分好奇的老道人。

  籌謀片刻後,還是選擇開口, 道:

  「不知真人仙鄉何處, 為何會在此時前來尋我?」

  「若是真人所問在下知曉,那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邊誠懇回復太華老道,季秋一邊雙眸含神,在眼前道人的頭頂一晃而過。

  【太華】

  【1歲:生於盛世普通之家,即使家境平凡,亦是衣食無憂。】

  【8歲:貪玩出村,偶然間迷路山中,機緣深厚,遇一鍊氣道人,得其授予鍊氣修行之法,步入鍊氣之途。】

  【17歲:童年時所認識的道人實力淺薄,只教了其引氣之術,因此在漸漸長大之後, 太華跋山涉水尋覓鍊氣道脈傳承,可惜因資質一般出身普通, 並無道脈收其入門,只得自己摸索。】

  【25歲:勉強邁入鍊氣中期, 遊歷天下,偶然得大炎立朝之前古鍊氣法《太平經》一卷,以此為根基,勤勉修行。】

  【37歲:十二載修行,遊歷天下,濟世救民,藉助太平經記載的引導眾生之氣,成鍊氣巔峰。】

  【48歲:太平經以功德為主,成自身修行之道,二十年修行,自身積累圓滿,一朝破境,成就道基。】

  【後續:???(超出宿主當前實力可模擬上限,暫時不可推演。)】

  【模擬評價:入世修行,恪守本心,可稱有道真修矣。】

  這是關於太華老道的模擬軌跡,僅至他成就道基後便不可推演。

  但季秋卻是曉得,這位時至如今,已經是活了整整近三百年了。

  修士步入鍊氣之境,以靈氣洗精伐髓,可較於常人六七十壽,再多活一甲子。

  而築基修士鑄就道基,丹境根基已成,靈氣液化打磨身軀,神魂自泥丸宮中生出,已是初步脫凡,但到了三百載大關前,也沒幾個人能撐的過去。

  除非玉液還丹,頃刻間增壽八百,可活千載,不然終究也免不得身死道消。

  此片天地靈氣雖相較於大乾好上不少,但也算不上修行大世,丹境絕跡,鮮有記載,幾乎如仙人一般,難覓其蹤。

  也就是說,這位老道士,沒幾年壽元了。

  聽到季秋波瀾不驚的回應,太華淡然一笑,眸子中閃過幾分欣賞。

  他本常年居於太華山修行,但近些年山下動亂連番大災頻繁,而太平經的根基,就是濟世救民,以修功德。

  眾生疾苦,卻反而是修行太平經的最好世道。

  說起來,倒是還有些諷刺的意思。

  聽聞幽州有病疫在蔓延,老道士下山而來,就是為了在自己壽元耗盡之前,再為這世間修上些功德。

  如此,也算是不負此身三百載道行了。

  事實上到了太華這等境界,對於修至丹境,其實早就已不再抱有什麼希望。

  因為前路已盡,或者說根本看不到前路,又談何去修呢?

  太華自冀州一路行來,也於幽州之地遊走,救了不少零零散散的平民。

  但要說最叫他感興趣的,還是那近些日子突然興起的太平道。

  太平太平,這世間除了他太華山一脈,還有哪方道脈能以這名謂冠稱?

  懷揣著好奇,他以太平經所記錄的天地陰陽之法,去卜算了一卦。

  本是想要去查查這張巨鹿跟腳,但誰曾料到此子根底一片清白,而且更奇特的是,竟還在隱隱之間,與自己的氣機有些牽引。


  明明自己大半輩子都不識得此子,與其家族更沒有任何干係,可偏偏卻有一段相識緣分,這代表什麼?

  這便證明在未來,自己應與此子有一段師徒之緣才是。

  是以,這才有太華大感興趣,隨後親自前來,查看季秋的一幕發生。

  看著這少年呼風喚雨,以符籙治疫救人的情景,老道士自己對此倒是頗為認可。

  此子心性,比之自己要更適合去修行太平道經。

  唯一的疑惑,就是本來在算此子命數之時,卻與親眼見得之後,卦象發生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變化,這點令太華實在有些詫異不解。

  這名為張巨鹿的少年,應是在青年之時受自己傳承,才有命格突起,顯發跡之相才對。

  但當真正見到他後,太華卻發現自己算的錯了。

  不過這未必不是件好事。

  因為這種變化,將他的命數逐漸混淆,開始變得琢磨不透,甚至連本來的大凶命格,都漸漸隱了下去。

  老道士活了大半輩子,還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

  但去了命定之劫,此子要能在這逐漸凋零的世道修行太平經,對於底層百姓來說,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心中打定主意,太華起了傳授季秋太平真經的心思。

  自己壽元將近,無論是這門法,亦或者是天下,都需要一個傳承之人。

  此子,正好挺適合。

  念及至此,太華捋了捋白須,道:

  「老道名號太華,居於冀州太華山,結廬山野,自成一方道脈。」

  「我來此就是欲問一問小道友,你這鍊氣法門是傳自哪方道脈?」

  他的眸光盯著眼前的季秋,帶著些認真的意思。

  對於季秋是如何改命的,太華並不想去了解,也沒必要去深究。

  每個人都有秘密與緣法,若事事都刨根問底,強求知曉,非但不會有什麼意義,反而可能平白叫人心生惡感,得不償失。

  因此太華關心的,就是季秋這一身不凡鍊氣法,到底有沒有道脈傳承。

  若是有師承,那就算此子與自己未來有緣,怕是也只能有緣無分了。

  索性,季秋未曾猶豫的回覆,叫太華放下了思考。

  看著眼前的白須老道,季秋只是答道:

  「這一身鍊氣法,是在下於一古卷之中覓得的,並無鍊氣道脈傳承。」

  「太平之道,也是我於太學宮求學時,在儒聖及古先賢之道中,自願去踐行的道路。」

  「不知太華真人詢問這些,是因為何故?」

  燈火昏暗下,季秋回應。

  太華聽後,頷首一點,復又道:

  「既沒有道脈傳承,那貧道欲傳你一卷太平經,其中內容博大,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等收錄,又有養功德真身,助鍊氣修行之法,你可願學?」

  「貧道與你日後有緣,雖不曉得為何會生出些許變故,但那都不重要。」

  「我觀你行為,與老道我那一卷太平經頗為契合,只要你願學,我便傳你,你若不願意,我也不強求。」

  來了!

  季秋聽到太華老道主動提及,不由精神一振。

  模擬之時獲得的修行感悟與知識,在逆天改命後都不會存在。

  但關於那些記憶,卻是清晰的保留了下來。

  這太平經品階不凡,也是一門可達玉液還丹的旁門道脈傳承,不弱於渡世真經。

  其中更關鍵的,還是太平經的修行之法。

  此功法倡導身入紅塵,以濟世救人轉化功德氣運,從而增長修為,反哺神魂。

  若是在普通世道,想要憑藉此法成道,需要匯聚的功德數以海量計,哪怕行醫一生,估計也不足以聚攏出多大的功德來。

  但如今大炎朝遍地烽火,連年大災,卻是此法最容易修行之時。

  藉助太平經,季秋可以實現短時間內,在修行之道上進展突飛猛進,甚至道基境,可能都不是奢望。

  而且太平道門下的諸多弟子門人,修行此法得到的回饋,也要遠比渡世真經要來的迅捷許多。


  本以為眼下太華道人自己上門尋找自己,會生出什麼不必要的變故。

  但看到老道士仍然願意傳授自己太平經時,季秋不禁鬆了口氣,同時又夾雜著幾分感動與敬佩。

  哪怕臨到壽終之際,這位鍊氣士仍然心態平和,此等心性,可謂是修行楷模。

  季秋有理由相信,太華若是生在他主身所在的東滄州,不敢說能修行到多麼高深的地步,但想來一尊玉液還丹的真人之境,是跑不掉的。

  聽完太華所言,季秋雖知曉太平經的根底,但面上卻仍露出了幾分詫然,看著太華,面色有些遲疑道:

  「這...前輩一身道行,想來已是達到呼風喚雨之境,為何會想要傳授在下這般珍貴的法門?」

  「我,豈不受之有愧?」

  看著季秋的疑惑,太華卻是淡笑搖了搖頭。

  「貧道三百載修行以來,授予過太平經之輩,你不是第一個,卻應該是最後一個。」

  「你前面那幾位,至今修成者,尚且有一人存於世間,於川蜀之地立了一方道統,也算聲名顯赫。」

  「貧道見識過你在那平陽縣治病救疫之舉,再加上我算出與你日後有一段師徒之緣,所以才傳你此法。」

  「你若願意,你我便結下這段師徒之緣,你這太平道統,與貧道卻是正為契合。」

  老道士笑呵呵的,並沒有在意季秋的話。

  事實上,季秋是否願意,其實於他而言,都沒有多少干係。

  他只是欣賞這名為張巨鹿的少年,覺得此子在未來當有不凡造詣,僅此而已。

  對此,季秋舒了口氣。

  話說到這份上,便是夠了。

  「那弟子張巨鹿,就承前輩道統了。」

  「謝老師傳法!」

  說罷,少年執弟子之禮,對著眼前鶴髮童顏,仙風道骨的老道士一拜。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