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南指交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不過,這些許「緣分」,都是在對峙的戰場上,郗超也曾經嘗試著去勸降京口這一支孤軍,不過無疾而終。

  韓胤是北地流民,逃難到關中,見過了胡人在河北的殺戮,看到過世家在河東的不作為,所以早就已經對江左朝廷深深地失望,對於依舊依託於世家的大司馬府也沒有多少好感,再加上其從龍元戎的身份,能聽郗超的話就直接動搖,那才有鬼了。

  不過郗超有膽量孤身入京口,仗著的是杜英大舅哥的身份。

  因此韓胤自然也不會把他怎麼樣。

  大概當時在京口各有堅持、唇槍舌劍的兩人,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會在秦王府,以同僚的身份相見。

  曾經去勸降韓胤的郗超,現在反倒是變成了韓胤這邊的人。

  四目相對,郗超微微一笑。

  韓胤還真的認真尋找一下,可是的確沒有從郗超的臉上找到半分尷尬,不由得佩服這傢伙的臉皮厚度,難怪人家跳槽過來之後,就能直接執掌最重要的參謀司,成為給杜英出謀劃策之第一人,絕不只是因為裙帶關係。

  「末將參見大王!」韓胤先向杜英行禮。

  杜英伸手虛扶:

  「駐守京口,孤軍在外,著實辛苦。」

  「承蒙大王掛懷,京口軍此次也幸不辱命。」韓胤慨然回答。

  讓京口軍負責此次江南平叛的事,甚至還從其餘各軍調撥炮隊前來增援,自然是為了能夠讓京口軍多刷一刷功勳,京口軍上下自然極為受用。

  杜英點了點頭,韓胤又旋即和郗超見禮。

  郗超應道:

  「韓將軍,久違了。」

  「以前不願見到的就是郗兄,現在最想見到的,便是郗兄啊,可莫要因為過往的恩怨剋扣我京口軍糧草。」韓胤打趣說道。

  不過看上去是打趣,也未免有當著杜英的面提及往日恩怨的意思,以防未來郗超還真得給自己穿小鞋。

  郗超一笑,對韓胤的小算盤也不在意,直接伸手指了指輿圖說道:

  「方才正在向大王稟報平定交州的諸多事宜,大王與我,屬意都是京口軍。為了這開疆拓土的功業,也不可能委屈了將軍不是?」

  韓胤頓時提起興趣:

  「還有開疆拓土之功?」

  關中各軍之中,京口軍一直居於下游,並不是因為京口軍人少——關中軍隊不以人數多寡論英雄,而以戰功多少論英雄——所能最直接反應戰功的,自然還是打下了多少地盤。

  京口軍在江左諸郡忙活的,也只是平叛罷了,比正兒八經的開疆拓土,差了不少。

  韓胤若是能夠為京口軍接下這樣的任務,自然也能夠讓他在軍中的地位和聲望更穩固。

  「不錯,正是交州。」郗超向南比劃了一下,「如今的交州已經陸續傳來消息,響應朝廷的旨意,承認攝政王的權威,但是若是只派遣官吏南下推行新政,可能只能駐足於各處大城,難以普及鄉野,長此以往,再加上南嶺隔絕,交州很有可能只有一兩處郡府能為我所控,其餘的縣城村寨,都將淪為世家豪族割據之處。

  且早年孫吳時期,和百越多有攻伐,自朝廷南渡之時,江左百越已不成氣候,否則也不會讓漢家百姓能從容開墾會稽等處荒地,但是閩越、甌越等依舊盤踞在交州,身處大山之中,不知外面已經翻天覆地。

  再加上早年的廝殺戰爭,難免對漢人懷有仇恨和畏懼,如何招撫他們下山安頓、開墾荒田,並且學習我漢家語言,逐漸融入漢家生活,可不是一件小事。

  也只有壓服本地豪強、安頓山上百越,並且依託城池構築起類似於關中的商貿大網,讓南北貨物往來無所阻,朝廷對交州的治理才能連點成線,最終連線成面。

  因此交州名為朝廷領土,若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誰又能說不算『開疆拓土』呢?」

  韓胤忍不住皺眉說道:

  「交州,南荒之地也,煙瘴縱橫,加上群山阻隔,只怕非一日之功。」

  「此三代之功也,就要看你韓將軍願不願做這第一人了。」郗超微笑著說道。

  韓胤當即說道:

  「余是亂世流民,本就為無家可歸之人,得賴於大王任用於微末,方才能有今日。

  既出人頭地,則何處不可為家?若真的能為朝廷開拓嶺南,亦然是光耀門楣之舉。」


  但他話鋒一轉:

  「只不過······昔日曆朝都多有對交州的征伐,固然戰之能勝,可是卻總是難以在此維持長久治理,多半最後都龜縮在大城之中,政令不出城郭。

  朝廷今日還在建康府,和交州之間距離尚可,但是若來日還都洛陽,又或者更遠在長安,交州······豈不是鞭長莫及?」

  杜英和郗超交換了一個眼神,郗超也露出幾分讚許神色,能夠直接提出問題,而不是不管不顧的應諾,這種謹慎的性格才適合對一片新地帶的探索。

  郗超回答道:

  「昔年開發嶺南,皆受限於地形也,為此秦始皇也曾開鑿靈渠、轉運糧草,不過依舊需要穿越崇山峻岭。

  但其實在江南和嶺南之間,還有一條道路一直不為人所重視。」

  說著,郗超拿著木桿在輿圖上一指,卻是落在了江左之外的空白處。

  「大海?」韓胤眉毛一挑。

  「不錯,走海路,一路沿著海岸線南下即可。」郗超頷首,「秦漢時期, wzaoshyanom 歷代還未重視海貿,打造的船隻也往往難以克服大風大浪。

  漢末以來,江東曾多次組織浮海,探尋海上貿易的道路,有所收穫。再加上永嘉之亂後,諸多世家南下,這其中有到會稽者,也有深入閩越者。為此朝廷已設晉安(今福州)、建安兩郡。

  其中晉安郡郡治所在的候官縣和南側另設的晉安縣(今泉州),人口雖不多,但是卻是沿海的城鎮,和江左之間的往來也時常藉助於海運,所以從江左抵達晉安,再進抵交州的番禺,並非無人走過的道路,只不過因為沿途城鎮人少,所以鮮少有海船跑這麼一遭罷了。

  而若是未來交州發展,那麼這條海上道路,自然舟船往來,成為不亞於甚至更勝於靈渠以及閩越陸地的重要通道。」

  韓胤若有所思。

  郗超補充道:

  當然,正如之前所言,此非一日之功也,需要南方各州郡、水師以及工曹的通力配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tangs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