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張少尹,你打算借他們之手,來徙木立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大總管府為了表彰你們,幫著大總管府賑濟災民,特意打造出來送給你們的牌匾。記住本站域名」

  「……」

  陳然神色一怔,在場的其他豪紳也擰起了眉頭,盯視著那塊牌匾。

  他送來的這塊牌匾,是答謝的意思嗎?

  借出去二百斤糧。

  得到一塊寫著「借糧有功」的牌匾。

  怎麼看都更像是諷刺。

  陳然回過神來,肅然拱手道:「張少尹,我們也是河東道的百姓,為河東道獻一份力,是我們該做的。」

  「這牌匾,我們萬萬不能收。」

  不收?不收我謀劃的,怎麼進行下去?

  張頓目光深邃看著面前的老頭,搖了搖頭道:

  「《論語》之中,子貢贖人的事跡,諸位可曾聽說過?」

  陳然擰著眉頭,道:「張少尹此言何意?」

  張頓語氣不急不緩說道:「春秋時期,魯國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看到同胞被賣為奴婢,只要他們肯出錢把人贖回來,那麼回到魯國,就能得到補償和獎勵。」

  「這條法律執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鄉的魯國人因此獲救,得以重返魯國。」

  「孔子的一個學生子貢,是個很有錢的商賈,他從國外贖回了很多魯國人,但卻拒絕了魯國給他的補償,因為他自認不需要這筆錢,情願為國分擔贖人的負累。」

  「孔子聽聞此事,大罵子貢不止,說他此舉傷天害理,禍害了無數落難的魯國同胞。」

  「孔子何故要罵子貢,想必陳老還有諸位,應該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張頓豎起兩根手指,目光掃視了一眼眾人道:

  「萬事不過『義』、『利』二字。」

  「魯國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過是人們心中的『義』字,只要大家看到落難的同胞,能生出惻隱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煩去贖人,去把同胞帶回國,那他就完成了一件善舉。」

  「事後國家會給他補償和獎勵,讓這個行善的人不會受到損失,而得到大家的讚揚,長此以往,願意做善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所以這條法律是善法。」

  「故而孔子說,子貢的所作所為,固然讓他為自己贏得了更高的讚揚,但是同時也拔高了大家對『義』的要求。」

  「往後那些贖人之後向國家要補償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國人的稱讚,甚至可能會被國人嘲笑,責問他們為什麼不能像子貢一樣,為國分憂。」

  「自子貢之後,很多魯國人就對落難的同胞視而不見了。」

  「因為他們不像子貢那樣有錢,而且如果他們求國家給一些補償,反而會被人唾罵。」

  「也因此,很多魯國人因此不能返回故土。」

  張頓放下手掌,神色認真說道:

  「本官之所以向陳老,還有諸位講這個故事,因為本官想要做的,就是通過此事,告訴河東道百姓。」

  「賑災的人,不僅不會受到損失,同時還會得到來自大總管府的嘉獎,更得到讚揚。」

  張頓面帶微笑道:「如此一來,便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對災民們施以援手。」

  「一切,為的是個『義』字,為的是鼓勵大家動起來做善事。」

  「諸位不收大總管府為你們備的牌匾,你們無形中,就是學了子貢,自己得到更大的稱頌,但卻無形中拔高了旁人對『義』的要求。」

  張頓手掌輕輕拍了拍牌匾,說道:「假若因為你們不收牌匾,一些人做了善事,對災民施以援手,得到的反是謾罵,那豈不是寒了他們的心?」

  好一張利嘴!

  長孫無忌瞅著張頓,給他們送牌匾的事,擺明了裡面有貓膩。

  陳然和這些豪紳,不願意收牌匾,就是看出其中的問題。

  張頓的一番話,無異於扣了一個大帽子過去,不收是吧?不收你們就是要壞了善法!

  你們就成了大惡人!

  陳然和豪紳們相互對視了一眼,被說的啞口無言。

  許久,陳然一臉欽佩的看著張頓,拱手道:「是老夫愚昧了,既然如此,我們就卻之不恭,收下了,多謝張少尹,也多謝兩位欽差。」


  其他豪紳雖然心中仍有疑慮,但看到陳然表態,眾人也趕忙作揖。

  張頓笑著道:「這是你們應該得到的。」

  「來人!」他回頭看向跟進來的府兵們,朗聲說道:「將牌匾,全都掛在陳老和諸位豪紳的府門上,記住了,一個都不要落下!」

  「諾!」府兵們紛紛抱拳大聲道。

  等到他們離開,張頓目光才挪移到陳然等人身上,拱手道:

  「陳老,還有諸位,大總管府的目的,是勸人向善,所以沒有大總管府的令,你們萬不能將這塊牌匾摘下來。」

  陳然點頭道:「老夫明白!」

  張頓笑道:「既然此事已妥,我們就回去了,告辭。」

  「三位欽差,馬總管,呂長史慢走。」

  陳然心中不敢有絲毫大意,蒼老臉龐上帶著笑容,帶著豪紳們將張頓他們送出府邸。

  「此子,好一張利嘴啊。」

  看著大總管府的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豪紳當中,有人忽然說道。

  另外一人深以為然點了點頭,神色凝重道:「我感覺這裡面有些不對勁。」

  「也沒什麼不對勁的。」

  陳然回頭看著他們,笑了笑道:「徙木立信嘛。」

  「雖然咱們給大總管府借的糧,加起來只要兩百斤,但是你不說,我不說,誰知道咱們借了多少出去?」

  陳然抬頭望著府門上掛著「借糧有功」的牌匾,撫著鬍鬚笑吟吟道:

  「旁人看了這塊牌匾,只會覺得借給大總管府糧,不僅不會像開粥棚一樣受損失,反而能得到更大的褒獎。」

  「借給大總管府糧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多了。」

  陳然感慨道:「此子精明啊,而且胸襟甚是寬廣,難怪如此年輕就能被皇帝予以重任。」

  帶著幞頭的一名豪紳遲疑道:「那咱們豈不是虧了?就這麼白白被他拿咱們當大總管府立信的木頭?」

  陳然瞅了他一眼,指了指牌匾道:「這不還得到一塊牌匾嗎?」

  眾人忍俊不禁,甚至有人哈哈大笑起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