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論朝議改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854章 論朝議改革

  李恪。

  李世民的第三子。

  如依長幼繼承太子之位的話,他早已是太子了。

  更何況,李世民如此欣賞他的這個兒子,可最終還是敵不過『嫡』一字啊。

  可即變是如此。

  李恪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心中的想法,或者心中的抱負訴諸於自己父親知道。

  如果能得到自己父親的肯定,那必是會讓李恪更加的歡喜。

  至於能不能做太子,在李治已成為太子之後的他,心中已經漸漸的淡了做太子的想法了。

  事實已成,他李恪也沒有他法。

  況且,還有一位趙國公天天盯著他,他李恪即便有著萬般的能耐,也無法撼動李治那太子之位的。

  除非李治突然暴斃,說不定這個太子之位會輪到他。

  但又說回來了。

  前太子李承乾至今還被關押在宮中某地。

  而且,就連魏王李泰也如前太子李承乾一樣,被關押在宮中。

  這二人,如果依著歷史進程的話,前太子李承乾在今年年初就該死在他那流放之地黔州,而魏王李泰,也該被貶降封為順陽郡王,被李世民安置到均州的鄖鄉才對。

  不過。

  李世民出於愛護自己這幾個兒子,全力保下了他們二人。

  可即便是保下了他們二人,但這朝中每天依然還是有人提出對二人的懲治。

  而李世民這個父親,即便是皇帝,也知道自己再如何全力周全,估計也周全不了太久了。

  李淵不發話,李世民想力保,而朝官們卻是不答應。

  畢竟。

  朝官們也是各有派系的。

  就好比朝中就有不少人擁護李恪這個皇子,想力何李恪這個根正苗紅的皇子成為大唐皇帝。

  同樣,也有好多朝官推崇李治。

  當然,還有各皇子的擁護者。

  總之。

  不管是這些朝官也好,還是其他官吏也罷,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得到一個從龍之功,以此功好把自己的身份地位提升。

  只有如此,他們才有出頭之日。

  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李治的太子之位看似很穩,但誰都知道,李世民心中看中的太子,乃是眼前的這個三子李恪。

  而就是因為如此。

  趙國公長孫無忌,那可是發動了不少人,時時刻刻都在防著李恪,防著那些擁護李恪的官員們。

  利嘛。

  僅一個利字,就知道,不管是誰上位,趙國公長孫無忌都不希望對他長孫家有害處。

  而不管是李承乾也好,還是李泰也罷,更或者李治。

  就他們三人,不管是誰坐上這個皇位,他長孫無忌都是他們的親舅舅。

  反觀李恪他們如果上了位。

  他長孫無忌表面上是他們的舅舅,可誰都知道,他長孫無忌與李恪等非嫡系皇子們,可真沒有半毛錢關係。

  更何況。

  長孫無忌歷來就對前朝有著頗多的怨言,而且時不時的說前朝如何如何。

  為此。

  長孫無忌為了他長孫家,可謂是用盡一切辦法,排出萬難,就是想要保住他那外甥成為未來的皇帝。

  只有如此這般,他長孫家才會繼續坐大下去,而不會因為他人成為皇帝之後,清算他長孫家。

  即便是他趙國公權勢如此,可依然還是有人攻訐他長孫無忌。

  不過好在李世民相信他長孫無忌,各種各樣的攻訐,也都不了了之。

  但長孫無忌卻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如果太子之位一旦換了,又一旦李世民倒下了,他長孫家必當成為眾矢之的,會被諸朝官大臣們攻訐,然後分崩離析。

  故,他長孫無忌如此力推李治這個並沒有什麼才能,且無多少能力的皇子坐上太子之位,足以說明,他在害怕,他在擔心了。

  所以,也正因為李恪的一個建議被李世民准許了之後,長孫無忌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從這裡頭就可以看出來,長孫無忌這是在擔心害怕李世民會重新看中吳王李恪,甚至還會再次提出易儲一事。

  為此,只要是李恪的任何建議,或者任何想法,長孫無忌都會站出來否定,不管對還是錯,只要是李恪,那就一個字,否。

  而此時的李恪,心情卻是格外的舒暢。

  自己的建議得到了自己父親的准許,即便長孫無忌跳將出來否定,可李恪依然還是能從自己父親臉上看到欣賞他的目光。

  眾大臣們的附議,坐在寶座上的李世民看得很透徹,也知道這些大臣們的意思。

  隨即,今日之朝議一直坐著的李世民,突然起了身,緩緩走了下來,巡望了一眼眾朝官們之後,深吸了一口氣道:「朝議就該有朝議的樣子。如果每日的朝議都如今日這般,你攻我伐的,那國事要不要議了,民事要不要提了。我大唐從建國至今,已有二十餘載。在這二十餘載當中,有八千餘日的朝議。而自朕登基以來,近二十年內,也有五六千餘日的朝議。在這些朝議之日裡,朕就從未見到過有幾日安定過,每次的朝議,都處在攻伐之中。試問,這樣的朝議,是不是該改一改了!是不是該變一變了!」

  『轟』

  李世民這一席話,頓時讓整個朝堂像是炸了鍋似的。

  僅僅因為李恪說要對朝議章程立法,李世民就如此推崇。

  眾朝官們突然意識到,李世民如此這般的說,有可能被他們的攻訐已經到了一個厭惡的地步了。

  為何。

  因為李世民的話中,卻是連多少時日都說了出來。

  眾朝官們有些面面相覷了。

  而長孫無忌此刻也是心有所慌,感覺李世民這是非常肯定李恪的建議,這讓他開始有些不知道該如何了。

  正當他欲出言時,李世民卻是看了他一眼後繼續說道:「朝議改革,朕早在幾年前就已有此想法。而今,李恪此建議,也正中朕之所想。像今日這樣的你攻我伐,無憑無據的攻伐,也是時候到頭了。朕不希望在以後的朝議之日裡,每日裡聽你們攻訐這個,攻訐那個的,更是不希望捕風捉影,聞風奏事。任何諸事,都得要有真憑實據。攻訐很簡單,但如果冤枉了他人,如依我大唐律法,你們是不是也得反坐?」

  隨著李世民這一席話又落下之後。

  頓時,又是轟的一聲炸了鍋了。

  從李世民的話中,眾朝官們已是聽出了李世民這是打定主意要對朝議進行改革了。

  而原本想欲持反對意見的長孫無忌,見李世民看他那一眼之後,頓時歇了心,閉了嘴了。

  且又再聽李世民之言後,他更是不能再多言了。

  即便他有多麼的想反對這個建議,又有多麼的想否定李恪的提議,可李世民卻是說這個想法,早在數年前就已是有了。

  此刻的他,哪裡還好站出來反對。

  他真要是反對,那就是反對李世民了。

  除了他長孫無忌之外,可以說眾朝官們也如此,均是不好反對李世民。

  畢竟。

  李世民雖說好說話,但李世民卻是從未像今日這般,說這麼多的話。

  以往的李世民,要麼是聽取意見,要麼就是偶爾肯定或否定,極少有像今日這般,發表一大通的言論。

  雖說眾朝官們聽完李世民的一席話後,不好反對李世民所提之事,心有不甘。

  可依然還是有個別朝官站出來持反對意見的。

  這不。

  此刻正好就有一位御史跳將出來,「臣有話要說。」

  「鄭愛卿有何話要說。」李世民見有人跳將出來,冷冷的看了一眼之後,走回寶座坐下後道。

  那鄭姓官員拱了拱手回道:「回聖上。如依聖上所言,那我等御史言官,從今往後就沒有朝議的資格了。剛才聖上言,任何事情都要有真憑實據,可我大唐官吏本就稀少,如臣聞某一事之後,難道還要派人去核查,再到朝議來辨證嗎?為此,臣對聖上所持之朝議改革,甚是不理解,也無法理解。」

  「鄭愛卿到是說到了實質的地方。朕所想來,御史台也好,還是其他諸部也罷,如聞事之後,必當查證才可上奏,或朝議時提出。而如御史台無人驅駛,就發到其他諸部核查。當然,這也只是朕的一個設想。但此設想,應該可行。待今日朝議結束後,此事可以好好商榷一下。」李世民看著那位鄭姓官員說道。


  那鄭姓官員聽後,心中依然有些不甘。

  李世民這麼說,這不是明擺著要把御史台的職能給剝離了嘛。

  甚至,從今往後,這御史台將成為附屬部門了。

  鄭姓官員欲再發話,但卻是在此時,一直不曾多言的魏徵卻是站了出來,輕輕的碰觸了他一下,向著李世民拱了拱手道:「聖上,臣堅持維護聖上之決議,我御史台堅決擁護聖上之決議。」

  魏徵站出來,就足以代表整個御史台了。

  別看魏徵乃是宰相侍中,但人家身上還掛著這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管著整個御史台呢。

  雖說。

  他魏徵對於李恪所提之建議,李世民所肯定的這個建議有想法,但魏徵卻是知道,一旦李世民決定要改革的事情,基本是不好攔的。

  如真想攔,那只能在非朝議之時,私底下提出他們的想法。

  一是不落了李世民的面子,二也是為了不把此事鬧得人盡皆知,說他們這些朝官們反對皇帝這樣的風聲傳至民間。

  李世民見魏徵站出來說話,輕輕的點了點頭。

  關於朝議改革之事議到此,可以說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不遠處的李恪,心中有些激動,更是覺得自己的提議肯定能給朝廷帶去一定的變化。

  正待李恪欲再站出來時,王禮突然回了宮,到了太極殿之外,並且以急快的腳步衝進殿中而來。

  寶座上的李世民見王禮如此急狀的奔進大殿來,心中已是猜到,怕是自己昨日下的旨意,已有了結果了。

  王禮急步來到李世民的跟前,附耳輕聲說道:「聖上,奴婢已查到了,人也抓到了。」

  「抓了多少!」李世民看向王禮問道。

  王禮說話的聲音很小,但李世民的問話聲卻是很大。

  而朝堂之內,眾朝官所有人見王禮突然而至,就已是知道有事情,眾朝官們更是閉了嘴,豎起了雙耳想聽聽王禮會說什麼呢。

  所以。

  王禮的附耳聲雖小,但依然傳到了眾朝官們的耳中去了。

  王禮見眾朝官們豎起了耳朵聽,又見李世民問話聲大,只得稍稍回正了身子,聲音略大的繼續回道:「今奴婢以及眾禁軍的努力排查,隱于歸義坊的那些歹人並不多,僅有三十餘人。」

  「那為何昨夜未抓住,難道他們另有藏身之處?」李世民問道。

  王禮有些尷尬了,只得如實稟道:「回聖上,奴婢差點犯了錯。原本,奴婢以為那些歹人去了歸義坊之後,定會居於那些普通的宅院之內,奴婢昨夜清查之後,卻是並未發現他們的蹤跡。為此,奴婢斗膽,下令徹查歸義坊中所有的大戶人家,以及官吏府邸。好在奴婢不負聖恩,那三十餘人正被那尚書都事馮居藏匿在其府上。」

  「馮居!!!他在何處!」李世民聽完王禮的話後,頓時怒火升起。

  一個官員的府上藏匿數十餘歹人,這哪裡是李世民能忍得的。

  而且。

  這位官員,還是尚書都事。

  尚書都事是何職?

  一聽其名,就知道乃是尚書省的屬官了。

  不過,這個尚書都事品級並不大,僅僅只是從七品上而已,但其權力卻也不小,處理尚書省日常事務的官員,掌文書收發,稽察缺失,監印給紙筆等事,屬尚書省監督各部諸司的左右丞的佐官。

  一個有著不小權力的官員,在這個時候藏匿歹人,這不得不讓李世民怒火升起。

  王禮回道:「馮居已被奴婢拿下,同時,奴婢發現他府上藏有數百兵器。」

  「大膽,一個小小的都事,盡敢如此明目張胆的藏匿歹人,還私藏如此眾多的兵器,他馮居這是要反我大唐不成嘛!傳旨,把馮居帶進宮來,朕到是想要好好問一問他,朕是不是已經失德到讓他欲要謀反了!」李世民真火了。

  在這樣的朝議之時,說有人要謀他的反,足以可見李世民此刻聽到這樣的消息後,不怒火中燒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