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倭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30章 倭人?

  扶餘,乃是百濟王室的姓氏。

  扶餘璋,百濟國王,也被稱作為武王、虎王、武康王或武廣王,是百濟第三十三代王。

  扶餘璋,曾被李淵冊封為帶方郡王。

  扶餘璋上位之後,早期一直周旋於高句麗與隋朝之間,藉兩方相互征戰來為百濟謀求利益。

  而隨著隋朝滅亡之後,扶餘璋又想努力與唐朝保持親善關係。

  可是。

  唐朝卻是與著新羅關係甚好。

  自然而然,百濟與唐朝的關係,也就自然要遠於新羅了。

  況且。

  在扶餘璋在位的後期,一直與著高句麗保持著密切的關係,甚至連年發動對新羅的征戰。

  這也加劇了,百濟與唐國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百濟這樣的一個小國,能到現在都沒有被滅,也足以可以看到,百濟這個國家到也不失有聰明人。

  畢竟,只有聰明人,才能在這些諸國之間求生存。

  甚至,還能在隋朝、唐朝這樣的強大國家,以及高句麗與這兩朝關係不睦的國家之間求生存。

  聰明人嘛,總能活得久。

  扶餘璋這個國君,就是這麼一個聰明人。

  哪怕他時不時的進攻新羅,也沒有招來唐國對他的懲治,甚至還得到了李淵的冊封,可見扶餘璋此人絕對不是一個傻子。

  扶餘璋是不傻。

  可他那兒子卻是有些傻了。

  今年,扶餘璋過世之後,他的這個兒子扶餘義慈繼承了父位,卻是從未派遣過使節前往唐國請求冊封。

  什麼大義啊,什麼名聲啊,什麼名頭啊,在扶餘義慈的眼中,看起來好像並不重要。

  不過也如實。

  史載。

  扶餘義慈上位之後,對百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是強化了王權。

  並且,親自率兵進攻新羅,連下新羅四十餘城,發兵駐守。

  並且,還謀取棠項城,阻絕新羅向唐朝進貢之路,這迫使得新羅不得不向唐朝求援。

  而李世民也下了詔勸解雙方。

  再後來,也就是一兩年後,扶餘義慈見唐朝對高句麗動武,於是趁機奪取了新羅七座城池,隨後,又是奪下了十多座城池。

  甚至,再也不向唐朝進貢。

  隨著李世民去世之後,唐高宗李治上位,下詔給扶餘義慈,讓其歸還其占領新羅的城池土地,扶餘義慈抗拒不從,置之不理,並且繼續對新羅發動了戰事。

  可他扶餘義慈卻是從未想過。

  在他抗旨之後的幾年,唐朝卻是與新羅聯手,攻破百濟。

  而這位扶餘義慈也被俘到了洛陽,且最後病死於洛陽。

  為此,百濟也成了歷史。

  從史載之上就能知道,這位國王,說來真不如他的先輩們。

  說他傻吧,也不傻,說他聰明吧,卻是又因為他而亡了國。

  如果他能夠依然如他那些先輩一樣,在夾縫中求生存,百濟或許並不會滅亡。

  即便他百濟曾經乃是大漢領地,可在唐朝之時,李世民也好,李治也罷,卻是不好找個由頭開戰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

  唐高宗李治,能借個由頭,收復曾經失去的領地,這到是功績一件。

  站在船頭的李沖元,看著海岸的情況,與著行八說著關於百濟之事。

  而此時,海岸上的漁民,從失神當中反應過來,開始慌不擇路的奔走。

  在他們的認知中。

  海中的巨船,定是來攻打他們百濟的。

  這不。

  天黑之際,海岸之上,就出現了不少的火把。

  本來正在吃晚飯的李沖元,得到消息之後,從船倉內走了出來,看著海岸上的上千火把,又眼微眯,「看樣子,百濟誤以為我們要攻打他們啊。如此多的兵丁出現在此地,不知道明日百濟的官府會不會出動船隻前來圍堵我們。」


  「小郎君,這百濟的那些小舟,不要說他們不敢來,就算是他們敢來,我們的明輪船隻要一動,就會把他們的小舟全掀翻,讓他們去餵魚去。」行八根本不以為意。

  是啊。

  誰會在意呢。

  百濟雖說是一小國,而且還是一個郡王之國。

  船隻小的可憐。

  即便百濟曾經習得了唐國的造船工藝,可這水平還真不咋滴。

  李沖元笑了笑,也不再關注海岸上的情況,回到船倉,繼續吃他的晚飯去了。

  海岸上出現了兵丁,船隊必然是要戒備的。

  遠處,陳娟她們的座船,已經下達了戒備旗語。

  片刻後,各船開始分道,大船圍著小船,時不時有人觀望海岸,以及海面情況。

  岸上。

  百濟一官員看著海上巨船,向著一漁民詢問,「你可確定,那些船隻乃是唐國的船隻?」

  「回大人,確實是唐國的船隻,我們看到了船上掛著唐國的旗幟。」漁民有些害怕,但又貪戀官府的獎賞。

  依著百濟的政令,如發現外敵,即可得到一筆不小的獎賞。

  至於唐國的這個龐大的船隊是不是外敵,百濟官員無法確定,更是無法斷定,所以,這獎賞嘛,自然也就沒有了。

  百濟官員擔心,擔心唐國的船隊真是來攻打他們百濟的。

  連夜派人前往泗沘向他們的王稟報去了。

  天明。

  李沖元起床,洗漱之後,慢悠悠的吃著早飯。

  而此時,行八來報,「小郎君,有小船靠近。」

  「等了一夜,他們終於是派人來了。走,去看看。」李沖元將將喝完碗中的粥,起身出了船倉。

  來到船頭,抬目一望,遠處的海岸邊,數十隻小舟正往著這邊緩慢駛來。

  行八指著海岸那邊,「小郎君,你看那邊。剛才我觀望時,發現那邊聚集了數千人,而且看樣子都是百濟的兵丁。」

  「不怕,咱們又不是來攻打百濟的,他們派多少兵,我們也不用害怕。況且,百濟的官員們想來早已經看到了我們大唐的旗幟,他們不敢亂來的。就算是他們敢亂來,咱們也不用懼他們。不過,咱們雖不懼他們,但還是得戒備戒備。」李沖元看不到行八所指方向是否有兵丁。

  但李沖元卻是相信行八的話,也相信海岸的樹林之中,肯定藏有百濟兵丁的。

  自己突然而至百濟,百濟要是沒點動作,那就不叫百濟了。

  當那幾十艘小舟來到船隊跟前,李沖元向下望去。

  小舟之上,有百濟官員,也有百濟的兵丁。

  人數雖不多,但每艘小舟之上,也有數十人。

  而且,這些兵丁個個皮甲戴胄,手持利兵的,一看就知道這些不是善茬了。

  說來也是。

  這百濟的兵丁連上征戰,手上或多或少都沾了點血的。

  小舟之上,百濟官員看向不遠處的唐國巨船,本來已經震驚的他,再到近前之後,更是震驚連連。

  不過,震驚之下的他們,到是知道自己的任務,「敢問來者何人!來我百濟有何要事!」

  百濟人知道眼前的這些巨船乃是唐國的船隻,船上,掛的畢竟是唐國的旗幟,而且旗幟之上,還寫著一個唐字,更是寫著一個李字。

  即便是如此,這些百濟官員也是放了話,大聲詢問來者何人何事。

  前方船隻的樂道,早已得了授意,看向下方的小舟,大聲喊道:「我等乃大唐使節,奉我大唐皇帝陛下之令,出使貴國,這是我大唐國書。」

  國書用長棍遞了過去。

  百濟官員瞧過國書之後,趕緊向著樂道行了一禮,「原來是唐國貴使至我百濟,這是我百濟之福,百濟之榮。還請唐國貴使稍待數日,我百濟王都定會派人前來迎接貴使。」

  百濟官員等人離去,又去通告去了。

  等。

  這是最基本的。

  出使任何國家,如沒有相應的禮儀、儀制迎接,使節有權拒絕。

  就好比一個上國的使節要到一個下國去,其國的國主必須前來迎接,這是禮制。


  如該國國主不來,那就代表著這個國家有反心了。

  當然,國主不前來,也是可以派世子或者宰相前來迎接的,但迎使節的禮制,必須與其國主相當。

  這樣的流程,李沖元早就熟知了。

  百濟乃是下國,而且還是郡王之國。

  李沖元乃是唐國的郡王,更是李氏宗親。

  此次出使百濟,代表的乃是唐國。

  身份地位均比這百濟王還要高,自然而然的,這百濟王扶餘義慈必須前來,即便其派個世子來,也都不成了。

  等待當中。

  百濟的官員,到是時不時的乘坐著小舟過來,而且還時不時的弄了些食物過來。

  不過,李沖元到是不敢食用。

  到不是害怕百濟的官員會對他們下毒什麼的,而是為了以防萬一。

  有句話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李沖元他們啟航之前,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了,自然而然,這食物嘛,也是數量最大的。

  船人,人多,東西也多。

  可即便是如此,也依然還是沒有把船隻給裝滿,還是顯得空蕩蕩的。

  數日之後。

  在李沖元等得有些不耐煩之際,海岸之上,終於是出現了百濟王室的旗幟,以及儀仗了。

  不久。

  李沖元手持節杖。

  踩著百濟為了迎接他李沖元的儀制,踏上了百濟。

  一中年人,身穿王服,迎向李沖元,拱手一禮,「扶餘義慈見過唐國使節李郡王。」

  李沖元瞧著這名自稱自己是扶餘義慈的百濟王,實在無法評說。

  個子到是不矮,可這瘦得實在讓李沖元誤以為是披著王服的木棍。

  瘦,實在是太瘦了。

  臉色帶黃,眼中無神,給李沖元的第一感覺,像是日夜荒淫一般。

  扶餘義慈不敢自稱百濟王,只能以名字自稱,李沖元聽後心中到是笑了。

  他的父親被李淵冊封為帶方郡王,而他今年才上位,始終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冊封,僅是繼承其父位。

  沒有得到唐國的冊封,說明他扶餘義慈就不是這百濟國主。

  「帶方郡王客氣了。本王此次奉我大唐陛下之令,出使貴國,還請貴國給予方便。」李沖元回了一禮。

  李沖元此時稱扶餘義慈為帶方郡王,到也說得過去。

  人家繼承的父位,雖未得唐國的冊封,可人家必畢竟是這百濟之王。

  百濟王不能稱,國君也不能稱,名字更是不能稱呼,所以李沖元只能稱呼其帶方郡王了。

  扶餘義慈見李沖元稱其為帶方郡王,眼皮一跳,臉上立馬掛起了戒備之色,「李郡王出使我百濟,這是我百濟之福啊。只可惜,我父王仙逝,本王又處在服喪之期。要不然,本王必定要前往長安,朝拜大唐皇帝陛下。不過,本王已經準備派出使者,前往長安,求請大唐皇帝陛下冊封。」

  李沖元臉色微沉,佯裝難過,「帶方郡王節哀。」

  客套過後,迎禮結束。

  扶餘義慈與著李沖元介紹起了百濟諸事。

  當然,這個介紹,可真不是介紹,而是在向李沖元訴苦。

  比如說他百濟窮啊,沒有這個,沒有那個,甚至還說他百濟被新羅欺負死了,死了多少人啊等等。

  在扶餘義慈介紹他百濟之時,他身邊的一位隨從,也時不時的插話進來補充。

  這到是讓李沖元不解了,看向那隨從,好奇的問道:「帶方郡王,這位是?」

  「哦,忘了介紹了。李郡王,這位乃是我的謀官,蘇我二本。」扶餘義慈著重的介紹了一下他的這位隨從。

  當李沖元一聽到蘇我二本的名字之後,頓時看向那人。

  蘇我二本?

  李沖元腦中沒有這個名字。

  不過,李沖元到是知道,能叫這個名字的,必然是倭人。

  一個倭人成為百濟王扶餘義慈的謀官,這到是讓李沖元好奇與不解了。

  不過。

  當李沖元思慮之下,便知道了其中個由了。

  『看來,新羅奪回了倭國在新羅的據點之後,直接與倭國關係惡化,而百濟與新羅又敵對。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百濟與這倭國也就成了朋友了,看來是這般了。這倭國搭上了百濟,也不知道百濟又有多少倭人。』

  『現在的倭國,最大的氏族就是蘇我一族。據時間推算,倭國的天皇舒明今年十月應該去世了,蘇我蝦夷擁立皇后寶皇女即位,稱皇極天皇。』

  李沖元腦中快速的過濾著這些事情。

  而眼前的這個蘇我二本,一聽其名字,就知道乃是蘇我氏的族人了。

  一個蘇我氏的族人成為百濟的謀官,這到是有意思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