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春風吹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42章 春風吹又生

  蜀地的創傷從太祖到太宗,始終未得到徹底而有效的撫慰,真宗即位不久之後,歷史遺留問題又發展成現實問題,繼續困擾著這位帝國新君。

  因「王小波、李順之亂」,朝廷將成都府降格為益州,並以符昭壽為益州鈐轄,「鈐轄」是當地的一把手,可以簡單理解為「節度使」。

  提起符昭壽,也許無人知道,但要提他的家族,那可是大名鼎鼎:他爹符彥卿,爺爺符存審(李存審,李克用養子);他有三個親姐妹,老大、老二先後嫁給了柴榮,老三嫁給了趙光義。

  一門三代為名將,三個女兒全是皇后。史書稱符氏「近代貴盛,無與為比」。

  然而這位符昭壽卻有辱門風,十足的紈絝子弟、浪蕩公子,他能坐鎮川蜀,完全是靠著家族的人脈,畢竟他是真宗趙恆的舅舅。

  益州鈐轄,肩負著撫平戰爭創傷、緩和官民矛盾、修復地方與中央裂痕、恢復秩序等等重任,然而符昭壽卻完全放手不管,去他滴、愛誰誰,那他都做了些什麼事呢?答:弘揚蜀錦。來看一下他具體的做法:

  「多集錦工,織作纖麗」,儼然成了蜀錦製造商,但是——重點來了——零成本生產。所需原材料是通過賒帳的方式騙來,一開始還是「騙」,後來乾脆明搶,不裝了,他攤牌了。這些髒活都下派給手下部隊,讓軍士們去執行,他只坐在家裡等著數錢。時間不長,他手下的將士們就怨聲載道,畢竟是當兵不是當土匪,立志保家衛國不是打家劫舍。

  再來看川蜀地區的二把手——益州知州牛冕,五個字的評語,「寬弛無政事」,啥都不管,又是一個甩手掌柜。

  那麼成都(此時應叫「益州」)的事務實際由誰來管理呢?由都虞侯王鈞和董福來掌管成都的軍隊。其中董福為人正直,治軍嚴格,軍紀嚴明,待遇優厚;而王鈞則與之相反,多少帶有些符昭壽、牛冕的氣質,對部下缺乏約束,為了拉攏部下,王鈞縱容他們酗酒、賭博,鼓勵他們超前消費,把軍餉全部揮霍一空。

  咸平二年(999)12月,符昭壽、牛冕在成都東郊舉行了一次大閱兵,十里八鄉的百姓紛紛前來參觀。結果這一看,就看出了樂子。在軍餉賞賜相同的情況下,兩部人馬畫面卻極為反差:

  迎面走來的是董福所部,他們盔明甲亮,軍容齊整,將士們一個個精神飽滿鬥志昂揚,步伐鏗鏘有力,背景音是《鋼鐵洪流進行曲》,堪稱帝國儀仗隊;

  下面走來的是王鈞所部,他們面黃肌瘦,衣衫襤褸,將士們一個個精神渙散萎靡不振,步履蹣跚踉蹌,背景音是《二泉映月》,堪稱丐幫代表團……

  百姓們指指點點,竊竊私語。這讓王鈞所部破防了,將怒火轉移到董福所部,當場口吐芬芳,詬罵不已。

  幾天後,是咸平三年(1000)的新春佳節,正月初一這天,大小官吏們聚集到成都府衙,向符昭壽等賀正旦,卻遲遲不見符昭壽現身,等來等去,等到一個晴天霹靂:兵變了!

  一個名叫趙延順的士兵(戍卒),竟然發動了兵變,殺死了符昭壽,又率眾占領了兵器庫,向眾人分發武器鎧甲。

  官員們大驚失色,紛紛四散出逃。知州牛冕與轉運使張適縋城而出,唯有都巡檢使劉紹榮勇敢反抗。

  趙延順只是一個普通士兵,很有自知之明,於是率眾推戴劉紹榮為首領。

  劉紹榮收起弓,怒罵道:「我本是華僑(遼屬幽州人),棄暗投明,歸順了朝廷,今日豈能與爾等同流合污?我誓死不從!」

  趙延順暫時沒有殺害劉紹榮的膽量,只能先將其關押,等他回心轉意,棄明投暗。

  兵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王均那裡。都監王澤急忙找到王均,「看看你部下幹的好事!趕緊去處理一下。」

  王均急急忙忙來到案發現場。趙延順看見頂頭上司蒞臨指導工作,歡呼雀躍,隨即率眾簇擁著王均入城,推戴他為首領。

  也許王均一開始真的只是想把事情平息下去,但氣氛烘托到了,不說幾句應景的話似乎不太合適。王均問自己的親密部下——指揮使孫進,問他願不願意上山入伙。

  孫進不從,於是當場被殺。

  又聽說劉紹榮也是一位錚錚男兒,於是又將劉紹榮縊殺。

  隨後,入戲過深的王均就玩兒了個大的——建國稱帝!

  王均控制了成都,改國號為「大蜀」,改元「化順」。建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領部眾攻打漢州,牛冕等高官棄城逃跑。一場聲勢浩大的割據叛亂又發生在了川蜀大地。


  在漢州取得「開國之戰」首勝後,王均揮師進攻綿州,不利,繼而轉頭攻打劍門關,又不利,於是灰溜溜抄小路逃回成都。

  這就接上了前文節點,咸平三年(1000)的春節假期里,真宗接連接到了契丹退兵、蜀地僭號稱帝的奏章,這也是宋軍為何不敢對撤退的遼軍窮追猛打的原因之一。

  王均發動叛亂後,知蜀州楊懷忠就不等詔書而先行募兵討賊,他募集了本地民兵,又與鄰州的巡邏隊一起討賊,當時王均正率領主力部隊攻打劍門關,楊懷忠趁虛偷家,攻克成都北門,焚燒子城,但隨後作戰失利,不得不退還。

  其實這個小細節能說明很多問題。楊懷忠有膽有識有魄力,但他只能臨時招募民兵(鄉丁)、借用鄰州巡邏隊(巡檢兵),充其量是一支警察、城管、農民工隊伍,作戰力當然遠不及以正規軍為主的賊兵。

  這就是太祖改革的一個弊端,過分削弱地方軍隊,使得天下精銳盡在禁軍,即便有禁軍駐紮於地方,地方官員也無法調動。所以一旦地方軍隊(王均)造反,就只能寄希望於朝廷派來天兵天將(禁軍),地方郡縣根本無力征討。所以後來征剿梁山好漢還須高太尉率領禁軍前來送死。

  失敗後的楊懷忠並不氣餒,他重整旗鼓,傳檄嘉、眉等7州,又集合起一支由民兵為主的隊伍。當時王均派趙延順攻掠邛州、蜀州,楊懷忠與之大戰,將賊軍稍稍打退,隨後在戰略要地背水列陣,經過一番激戰,賊軍敗退,楊懷忠乘勝追擊,一路追到成都城南十五里。

  楊懷忠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沒有強攻城池,而是原地安營紮寨,等待王師援兵;王均也不敢出戰,閉門不出。

  「有本事你進來。」

  「有本事你出來。」

  在楊懷忠審時度勢、意志堅定地鬥爭之下,賊勢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與此同時,朝廷的援兵也及時投入戰場。平賊總司令雷有終駐軍於成都城外,將王均死死堵在城中,都巡檢使張思鈞則收復了漢州。戰爭的天平開始向官軍轉移。

  在巨大的軍事壓力之下,王均開城突圍跑路。

  雷有終大喜,忙與上官正、石普等率軍入城,搶奪平賊大功。唯有李繼昌感覺事有蹊蹺,勸雷有終謹慎行事,不要中了賊軍的奸計。

  「賊軍困守城中又屢戰屢敗,城破指日可待,唯有抱頭鼠竄,何來奸計?」雷有終對李繼昌的建議嗤之以鼻,認為他過于謹慎而近乎迂腐,小腳女人!遂下令即刻入城接管。

  李繼昌沒有跟隨大部隊,而是率領本部兵馬返回營地,做好戰鬥準備。

  雷有終的官軍喚起了我們最初的記憶,此時宋朝的官軍與本書開頭的唐朝官軍如出一轍,禦敵無術、擾民有方,他們急於進城的目的不是驅逐賊兵,而是趁亂剽掠百姓。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來都來了,豈有不零元購之道理?

  果不出所料,這真是王均的詭計。當官軍魚貫而入,四散劫掠百姓時,城門忽然被關閉,交通要道上也被各種路障所阻塞。等雷有終發現情況不妙時,王均已經開始了他的大屠殺,官軍被殺得人仰馬翻,亂作一團,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雷有終等高級將領不得不縋城而出,倉皇逃到漢州,而隨他入城的將士則幾乎遭遇團滅。

  如同黃巢當年在長安的回馬槍一樣,重新控制成都的王均也向城中百姓揮舞起了無情的屠刀,凡是「親宋」分子或者只是被懷疑有「親宋」傾向的,一律當眾肢解,藉以恐嚇民眾,逼迫百姓加入他的部隊。除此之外,喪心病狂的王均還逼迫僧人加入賊軍。「士民、僧道之少壯者皆為兵」,王均在他們的手臂和臉上都刺字紋身,然後剪去頭髮,再分發賊軍的軍裝,混編入舊有的部隊中,如此一來,做到了「全民皆兵」,誰也無法分辨他們到底是賊軍還是平民,斬斷了他們投靠官軍的道路。

  雷有終則四處張貼榜文,宣示朝廷「只誅首惡,余皆不問」的一貫招撫政策,每天前來投靠的「賊軍」多達數百人。同時,雷有終、楊懷忠等人一方面加強了漢州根據地的防禦建設,一方面則在各險要、樞紐地區設置據點要塞,由成都城小包圍轉變為地區性大包圍。

  感謝老朋友「北館先生」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