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武勇無敵盧象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74章 武勇無敵盧象升

  「兄弟們!隨我殺敵啊!」

  「殺啊!殺敵!」

  「殺!殺!殺!」

  李佑大喊,督戰隊同時大呼。

  一個個敵人如砍倒的麥子一般不斷倒地,督戰隊的兇悍武勇瞬間讓敵人心驚膽戰,很快穩定住了戰局,更讓剛才差一點崩潰的守軍重拾了信心。

  敵軍的勢頭被遏制,領頭的十幾個白甲兵更被督戰隊三下五除二給幹掉,其他敵人被督戰隊打得節節後退,守軍們見此頓時士氣大振,跟著督戰隊全力反推,片刻後殺入缺口的敵軍被殲數十人,余者狼狽而逃。

  等敵軍被殺退後,眾人忍不住歡呼雀躍,望向李佑和督戰隊的眼神中不再是之前的畏懼,而多了幾分敬佩和親近。

  類似的場景不光是在喜峰口發生,東北的高地同樣也是如此。不過和喜峰口不同,今天駐守東北高地的是盧象升的天雄軍,昨日東江鎮已打了一場,王晉武特意把東江鎮的隊伍撤下去修整,原本打算由山東軍接替東江鎮繼續作戰,但沒想自來到前線一直默默無聞,甚至不怎麼搭理王晉武的盧象升卻主動站了出來,表示今天東北高地的駐守由他的天雄軍來駐守。

  這一次作戰的所有軍隊中,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是最特殊的一支,首先天雄軍不屬於明軍官兵序列,既不是邊軍也不是衛所軍,只是盧象升當年在直隸編練的團練軍隊,而且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對付流寇叛亂所致。

  其次,盧象升是湖廣巡撫,不過他作為湖廣巡撫的時間並不長,之前僅是大名知府兼兵備道之職。因在直隸擊敗意圖北上的高迎祥部,崇禎皇帝特意下旨升了盧象升的官,又因為高迎祥向東逃竄,意圖南下攻擊南直隸,崇禎皇帝又讓盧象升領兵配合山東巡撫徐憲成同流寇作戰,阻擋高迎祥渡過長江進攻南京。

  之後盧象升和徐憲成兩部配合默契,在揚州以南擊潰了高迎祥部,逼迫高迎祥放棄了渡江的打算,隨後尾隨高迎祥一路向西,最終逃離南直隸區域。

  高迎祥轉戰中原,再一次竄入河南後,徐憲成因為駐地的緣故領兵返回山東,而那時候盧象升的天雄軍也無法進入河南追擊,只能帶他的天雄軍往湖廣走,打算入湖廣後再調動兵馬配合陳奇瑜繼續剿滅高迎祥部。

  所以從這些情況來看,盧象升雖是湖廣巡撫,實際上卻沒有在湖廣巡撫的職位上呆過,尤其是他當巡撫之後根本就沒坐鎮過湖廣幾日,一直在領兵在外和流寇作戰。

  等到高迎祥被明軍圍追堵截,無奈逃入四川後,盧象升這才打算回湖廣去,可就在這個時候京師那邊出了事,得知朱慎錐在北方突然起兵,打出了清君側、靖國難旗號進攻京師,朝廷下旨各地勤王的消息,一向忠於朝廷的盧象升怎可能坐視不管,他當即帶著自己的天雄軍日夜兼程向京師方向趕,一路風塵僕僕絲毫不敢耽擱。

  可問題在於盧象升剛剛走到河南,可人還沒進入北直隸呢,朝廷那邊就傳來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朝廷下旨因為崇禎皇帝身體健康緣故不能理事,朝政暫由交城王朱慎錐監國,朱慎錐的監國不僅有崇禎皇帝的聖旨,還有李太后的懿旨,再加上內閣、司禮監的批覆和認可,由朝廷明文下發,從法理來說無可挑剔。

  不過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盧象升一眼就看明白了,他很清楚大明的天變了。隨著朱慎錐的入主京師,崇禎皇帝和整個朝廷都落到了朱慎錐的手中,朱慎錐現在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作所為和當年的曹操沒什麼區別,至於監國的名義還有這所謂的聖旨究竟是出自誰手這還用說麼?

  除這道聖旨外,還有讓各地勤王軍回歸駐地的旨意,此外一系列安撫各地衙門的旨意也陸續下達。

  向來性格正直的盧象升對之嗤之以鼻,在他看來這些無非就是朱慎錐的手段罷了,而且朱慎錐在下達旨意的同時也沒忘記殺雞駭猴,對已進入直隸的幾支勤王部隊直接下手,在對方遲疑不決,或者依舊意圖勤王的情況下突然出兵,以絕對優勢解除了這幾支部隊對京師的威脅,而領兵的官員和軍將也順手處置了。

  這時候的盧象升進退維難,尤其是河南的官員們大部分在接到朝廷旨意後表示順從朝廷安撫地方後,盧象升的天雄軍的處境就很尷尬了。

  如果繼續勤王,先不說從法理上占不到上風,直接違背了朝廷的命令。就算盧象升一意孤行,他也走不了,因為勤王倉促,他軍中沒帶什麼糧草,一路北上靠的是地方官府的撥給解決,但現在地方官員已經表態服從朝廷,自然不可能再給他糧草,沒糧草他的天雄軍吃什麼?更不用說打仗了。

  就算想撤回湖廣也是不可能,盧象升沒想到不到兩日朝廷就直接給了他一道旨意,這道旨意撤掉了他湖廣巡撫的職務,但又把他右都御史的官職留著,此外朝廷讓盧象升就地駐防,等待朝廷的另外安置,面對這個局面盧象升連湖廣都回不去了,無奈之下只能留駐原地。


  盧象升一下子就陷入了很尷尬的境地,更不知朝廷或者說朱慎錐接下來會怎麼對待自己。從情理來說,盧象升是對朱慎錐很是不滿的,在他看來君臣父子,朱慎錐作為宗室居然膽敢囚禁皇帝,自立監國掌控朝政,根本就是亂臣賊子。

  可作為一個讀書人和臣子,盧象升又有著對大明的忠誠和拯救大明平定天下叛亂中興國家的理想抱負,而且盧象升對崇禎皇帝的感官其實並不算好,他自然明白崇禎皇帝並非是一個明君,大明之所以會變成今日這個模樣,崇禎皇帝要承擔大部分責任。

  可作為臣子又能如何呢?君臣父子的念頭在盧象升心中根深蒂固,哪怕再不滿,但忠於皇帝,忠於朝廷,忠於大明依舊是盧象升的堅持,這種錯綜複雜的心態讓盧象升很是苦惱,甚至有些無所適從。

  正當盧象升留在河南,不知自己未來何去何從的時候,朝廷突然又下了聖旨,接到這道聖旨後盧象升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這道聖旨居然是調盧象升北上。

  聖旨中的意思很明確,朝廷接到密報,在遼東的皇太極又一次出兵,這一次打算故伎重演再一次繞道蒙古進攻大明。為大明和天下百姓,朝廷決定主動出兵在薊州和皇太極作戰,朱慎錐命令盧象升帶著他的天雄軍日夜兼程趕赴薊州鎮,歸於王晉武麾下參加戰鬥。

  接到旨意,盧象升驚愕之餘沉思良久,考慮之後決定暫時放下其他,先擊退外敵再說。常言說的好,安內必先攘外,如今建奴虎視眈眈,意圖再侵犯大明,面對外敵,他盧象升怎能坐視不理?

  至於大明內部,無論是朱慎錐的監國之位或者其他,等打退了外敵再說。不管怎麼樣,大明內部的事大明自己解決,但面對外敵必須團結起來,這也是盧象升心中的決斷。

  就這樣盧象升馬上回復朝廷,願意領兵北上。接著他帶著天雄軍一路往北,直奔薊州。

  抵達薊州後,盧象升見過了王晉武,此時他已知道王晉武究竟是何人,因為崇禎皇帝的緣故自然不會對王晉武有什麼好臉色,不過盧象升畢竟是一個顧全大局的人,大敵當前他也不會因為自己的緣故和主帥鬧彆扭。

  所以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是這一次作戰中最特殊的一支軍隊,但就算這樣王晉武也沒把盧象升區別對待,不僅在待遇上一視同仁,更在商討作戰時還特意請來盧象升探討。

  面對這樣的態度,盧象升哪怕再看不慣王晉武也沒撂挑子,更沒有做扯後腿的舉動。在昨天一戰中,盧象升在後方密切關注戰場的情況,尤其是了解了前線的戰況和布置後,盧象升心中對王晉武還是有些佩服的,在他看來王晉武這個人能被朱慎錐如此重視,並令他統帥全軍的確有兩把刷子。

  既然一致對外,盧象升也絕對不能袖手旁觀,再加上他對自己的天雄軍有著相當自信,自認自己領兵作戰的能力絲毫不亞於他人。所以在昨日戰後,當王晉武準備由山東軍替換東江鎮的部隊駐守東北高地時,盧象升毫不遲疑地就站了出來,主動請纓要求第二日由他的天雄軍出戰。

  面對盧象升的堅決,王晉武考慮後同意了他的請求,同時還讓孫元化的火器部隊配合天雄軍防守。就這樣,第二日東北高地的戰鬥是在清軍和天雄軍兩部打響的,接替防禦後的盧象升親臨前線,指揮天雄軍和清軍精銳激戰。

  戰到最激烈的時候,盧象升見清軍派出白甲兵意圖突破防線,當即盧象升直接提著大刀帶著親衛就沖了上去。

  雖然盧象升的天雄軍不如李佑所帶的新軍督戰隊能打,可問題在於盧象升個人武力強啊!

  別看盧象升是正牌子進士出身,正正經經的讀書人,可盧象升的個人武力在當今卻是數一數二的,要真一對一較量,估計王晉武也不是盧象升的對手,要知道盧象升手裡那把大刀可是重達一百四十斤,揮舞起來如同車輪,碰著就傷挨著就亡,就連穿著重甲的白甲兵也不是盧象升的對手,一刀下去人甲皆裂,勢不可擋。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