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可憐的李鴻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14章 可憐的李鴻章

  坐了半晌,又說了這麼許多,這讓已經病了多半年的榮祿,感到有些疲乏。

  可慈禧忽然又提到滕毓藻率前鋒軍主動攻擊洋人這件事,榮祿只能強打起精神,喝了一口熱茶,努力振作著思索說道。

  「太后,太行山裡的大戰剛剛結束月余,前鋒軍和洋人雙方,顯然還都沒緩過氣來,滕興甫此時集結大軍主動覓戰,明顯就是想要逼迫洋人儘快和咱們開始議和,這一點,滕興甫是和咱們想到一起去了.」

  榮祿用手遮擋著嘴,咳了幾聲,強壓住胸中的不適。

  慈禧剛剛並沒有對洋人是否還會增兵感到擔憂,這顯然是滕毓藻的奏摺起了作用,說明慈禧大致認同了滕毓藻所說,洋人不會再繼續增兵的判斷。

  因此,榮祿並沒講洋人是否還會增兵的事,而是繼續說道。

  「太后,自從開戰以來,滕興甫每戰都是以少敵多,可他每每能找到機會,在局部可以以優勢兵力消滅一部分洋人聯軍,這一次洋人三路圍攻潞州府,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今,滕興甫雖然損失不小,剛剛補充了大量新兵,可前鋒軍的主力還在,這些新兵又大多在潞州經受過一兩個月的訓練,再加上補充之後滕興甫的一段時間高強度訓練,新兵們的吃食也供的足,士氣正高。」

  「這樣的軍隊,同那些打老了仗的老兵相比,必定不如,可在相同兵力下,未必就比不過洋人聯軍,在打起仗來勝算不小。」

  「反觀洋人聯軍,雖然還有四十餘萬,可分駐三地,兵力分散,這就又給了滕興甫機會,只要滕興甫集中一定數量的軍隊,不管他要對付哪一處洋人,兵力都會占據優勢,這是其一。」

  「其二,洋人剛剛遭到大敗,士氣是一定比不過前鋒軍的,雖然日本人和俄國人也調來一些兵力補充,可依然是杯水車薪,濟不得什麼事。」

  「滕興甫是肯定不會和洋人擺開陣仗,雙方各盡全力,一決雌雄的。」

  「其三,滕興甫連獲大勝,現在手裡的馬克沁機關槍就不說了,但是大炮就繳了數百門,僅在大炮數量上,就不僅不輸洋人,還會占有一定優勢,他現在可是有兩個炮兵鎮,如果集中到任何一處,洋人都抵擋不住。」

  「這一次,滕興甫圍攻廊坊,就是打在洋人一字長蛇陣的腰上,以微臣猜測,這一戰,滕興甫集中的兵力沒有二十萬,也會有十五六萬,大炮估計要有三四百門,廊坊的洋人聯軍雖然據說有十萬,可在這麼多大炮的打擊下,堅持不了多久。」

  榮祿皺著眉頭接著說道,「現在就看天津和京城的洋鬼子能否對廊坊的洋人救援及時了。」

  「所以,微臣以為,這一戰,滕興甫必勝,洋人聯軍必定大敗,再損失十幾萬人是非常可能的。」

  「而一旦廊坊的洋人聯軍被滕興甫擊敗,賴在京城的洋人聯軍就成了一支沒有後方的孤軍,也就呆不住了,如果不及時跑回天津,也難逃滕興甫之手」

  最後,榮祿信誓旦旦的對慈禧說道,「太后,微臣可以肯定地說,只要滕興甫打下廊坊,洋人必定會急著和咱們求和。」

  榮祿的分析,讓慈禧不由發起呆來,好半晌,才有些吃驚地問道。

  「仲華,如果不議和,你說說看,滕興甫有可能以前鋒軍之力,或者再加上袁慰亭的軍隊,奪回天津,把洋人趕出直隸?」

  慈禧的話,讓榮祿不由苦笑起來。

  「太后,按照滕興甫的說法,只要咱們肯耗下去,洋人就堅持不下去。」

  「只是太后不要忘了,前一段時間,洋人就在鼓動李少荃、張香濤等人分疆裂土,割地自立,如今滕興甫連戰連捷,這樣的說法倒是沒有了,這是這些人擔心滕興甫打敗了洋人,再回手收拾他們。」

  「可是萬一洋人被逼急了增兵,滕興甫依然還得邊打邊撤,後果可就難料了,不要說還有可能會有人蠢蠢欲動,戰事一拖下去,老毛子可就要在關外站穩腳跟了,那裡可是咱們滿人的根基,萬不容有失啊!」

  慈禧苦笑著搖搖頭,長嘆一口氣說道。

  「仲華,哀家這是有些得隴望蜀了,你說得有道理,但願滕興甫不要讓咱們失望。」

  「好啦,既然滕興甫獲勝的可能極大,那咱們再議議這議和到底是一個什麼章程。」

  榮祿思索著說,「太后,如今滕興甫刊出了那篇文章,讓他聲望大漲,甚至張香濤都急著要跟滕興甫沾些光,刊載文章表示支持滕興甫,咱們也不能落後於人,以免百姓被有心人挑撥,詬病於朝廷。」


  慈禧眉頭一挑問道,「仲華,你的意思是咱們也明旨天下,表明支持滕興甫的態度?」

  「對。」

  榮祿肯定地說,「這道旨意一定要早發,最遲也要在滕興甫一打下廊坊,就立刻傳旨天下,表明朝廷的態度。」

  「不過嘛。」

  榮祿斟酌著說道,「旨意上不要說朝廷在議和一事上持什麼條件,只對滕興甫大加讚揚即可。」

  「然後可以暗中下旨給李少荃,要他先按滕興甫的那些條款和洋人來談。」

  「這樣,不管最終議和結果如何,朝廷都可進可退。」

  慈禧點點頭,然後又有些遺憾地對榮祿說道。

  「如此一來,恐怕就要苦了李少荃一人了。」

  榮祿沒說話,只是默默點了點頭。

  他明白,如此一來,議和有了好結果,百姓會把功勞算在滕毓藻頭上,議和的結果不好,甚至哪怕只是賠付一些銀子,李鴻章也會被天下百姓罵個狗血噴頭。

  而朝廷不管議和結果如何,都不會受到波及,可以說,此舉對朝廷有百利而無一弊。

  慈禧再次輕嘆一聲,「也罷,哀家就不計較李少荃東南互保一事了,另外,再加封李少荃三等鎮國公作為給他的補償吧。」

  說完這些,慈禧似乎從對李鴻章的愧疚中解脫出來,對榮祿說道。

  「仲華,如此說來,咱們是要全盤接受滕興甫的議和條陳,那麼你再說說,這些條陳,洋人最終會接受嗎?」

  「或者說,他們最有可能接受哪些?最不可能接受的又是哪些?」

  榮祿思索了片刻說道,「太后,微臣的意見是,全盤接受滕興甫的議和條陳,一字都不改,就一這些為議和基礎。」

  榮祿苦笑著說,「洋人何嘗在咱們手中吃過如此大的虧,這對他們恐怕就是奇恥大辱,微臣實在想不出洋人最可能接受的是那些條款」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