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科學之城的第一批來客!恆河水真養人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56章 科學之城的第一批來客!恆河水真養人啊!

  李奇維在回到婆羅洲後,接連出手,做了幾件轟動的大事。

  他人雖然不在歐洲和華夏,但是盛名依舊遠播。

  如果說之前他是因為大科學家的身份,得到無數人的敬仰。

  那麼現在,他則是以高尚的人格、博愛的精神,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尤其是捐款事件後,李奇維更是被捧到天上去了。

  錢這個東西,雖然談起來很俗,但是用起來,真是誰都喜歡啊。

  一個大科學家值得華夏人自豪,但若是一個有錢的大科學家,那就更自豪了。

  而且這個大科學家還如此慷慨,一出手就是三百萬兩,驚爆了無數人的眼球。

  此刻,歐洲的戰爭越來越激烈,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幾乎是全員被動員起來,很多人連槍都沒拿穩,就開始上戰場了。

  所以哪怕李奇維再如何搞事,也漸漸力有未逮。

  他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至少讓很多平民多了一絲保命的可能。

  這場戰爭的走勢,已經不是任何人可以影響和控制的了。

  相比於深淵般的歐洲,此刻的亞洲總體來看還顯得比較平靜。

  雖然各國國內依然有大大小小的軍閥混戰,但是和歐洲一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因此,亞洲社會各界的活動都能正常開展。

  李奇維的科學之城,也在他出風頭的過程中,正式宣告建立,並誠邀天下英才前來考察。

  很快,第一批拜訪的人就來了,而且還是李奇維的熟人帶隊。

  ——

  黃埔理工大學的會客室內,李奇維帶著何育傑等人,歡迎遠道而來的泰戈爾一行人。

  當李奇維介紹泰戈爾乃是去年的文學諾獎得主後,贏得一陣驚呼。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以文為尊,近些年才開始逐漸吸收西方科學,而且發展越來越快。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文科就不重要了。

  泰戈爾作為第一個獲得文學諾獎的亞洲人,其在亞洲文科的地位,不比李奇維在理科上差多少。

  何育傑等人肅然起敬。

  因為在李奇維的介紹下,他們知道眼前這個看起來智慧的老者,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崛起而戰。

  泰戈爾再次見到李奇維後,顯得非常激動。

  剛剛54歲的他,已經開始蓄著微白鬍子了。

  一看就知道是搞文學藝術的,非常有范。

  「布魯斯,能再次見到你我太開心了。」

  李奇維笑著說道:「我也很高興見到你,泰戈爾。」

  泰戈爾打趣道:「我回國後一直和朋友們說,布魯斯教授要是改行學文,肯定能成為大作家。」

  「沒想到,這才短短時間,你的小說就已經風靡全球了。」

  「我自己都讀了三遍,實在是太精彩了。」

  能得到泰戈爾這種大文豪的誇獎,李奇維還是很受用的。

  他謙虛地說道:「泰戈爾,你過獎了。」

  「科幻小說終究只是文學中的小類,比不得你們這些大文豪、大詩人。」

  說罷,二人哈哈大笑,周圍的人也跟著附和笑了。

  大佬們聊天時,必須給足情緒價值。

  忽然,泰戈爾又感慨道:

  「布魯斯,你真是太幸運了。」

  「幸好你提前離開英國了,不然的話,現在估計已經走不了了。」

  「歐洲的交通已經全面癱瘓,想正常回亞洲簡直難如登天。」

  李奇維道:「是啊,我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我們華夏有很多留學生都滯留在那裡了。」

  泰戈爾接過來說道:「我們印度的一個數學天才,也被留在英國了。」

  「他去年剛去英國劍橋大學不久,就爆發了戰爭。」

  「他寫信給我,想要讓我幫助他,但我也是無能為力。」


  「哎,這該死的戰爭。」

  李奇維聽到數學天才,微微一愣。

  他試探著問道:「這個數學天才是拉馬努金嗎?」

  泰戈爾驚訝地問道:「布魯斯,你也認識拉馬努金?」

  「沒錯,就是他,他是我們印度最有名的數學天才了。」

  李奇維聽到果真是拉馬努金後,頓時腦海中出現了對方的信息。

  他對這個大名鼎鼎的數學家還是很感興趣的。

  真實歷史上,拉馬努金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

  用一句話就可以形容他。

  「吾好夢中寫出公式。」

  據說拉馬努金經常宣稱,娜瑪卡爾女神給其啟示。

  然後他早上一起來,就能寫出夢中夢見的數學公式和命題。

  最可怕的是,這些公式最後大部分被證明都是對的。

  拉馬努金完全沒有推導過程,他就是憑藉著幾乎不是人的直覺,直接寫出了公式。

  後世有人把他的這種天賦,稱為「數感」,意思是對數字有著超越常人的感覺。

  他一生從未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訓練,卻寫出了3000多個數學公式。

  這些公式中大部分都極其怪異,一般人連抄都容易抄錯,更別說夢出來了。

  後來拉馬努金的數學天賦,被劍橋大學的哈代教授注意到,並破格錄取他來劍橋讀書。

  很快,拉馬努金就因為在數學上的成就,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外籍會員。

  他也是亞洲第一個成為皇家學會外籍會員的人,達到了榮譽最巔峰。

  那一年,他只有31歲。

  拉馬努金因為一戰無法回國而抑鬱,甚至嘗試過臥軌自殺。

  1919年,戰爭結束後,他終於回到了印度,但那時他已經因為抑鬱而得病了。

  1920年4月26日,剛剛成為皇家學會外籍院士不久,走上人生巔峰的他,在32歲就病逝。

  拉馬努金死後,他的大量沒有被證明的數學公式被挖掘出來。

  後來,很多的數學家都致力於研究他的公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他的許多公式,後來對於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李奇維腦海里想著這些,心中有點惋惜,沒有見到拉馬努金。

  他剛剛離開英國的時候,正好是拉馬努金前往英國的時候,二人完美錯過。

  他笑著對泰戈爾說道:

  「我雖然不是數學界的,但也關注過最新的數學進展。」

  「我聽朋友說過,印度出現了一個數學絕世天才,能從夢中夢到數學公式。」

  「說實話,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我是不相信的。」

  泰戈爾笑著回道:「當時很多人都不信,要不是劍橋大學的哈代教授慧眼識人,拉馬努金就被埋沒了。」

  李奇維點點頭,等他1919年再回英國後,或許能和拉馬努金見一面。

  他很好奇,這位到底是不是外星人,或者說,是穿越者同行。

  這時,泰戈爾忽然哎呀一聲,連忙說道:

  「只顧著聊拉馬努金,差點忘記了正事。」

  「布魯斯,你是物理學家,今天我厚著臉皮想給你推薦兩個優秀的年輕人。」

  李奇維說道:「泰戈爾,歡迎你的推薦。」

  之前泰戈爾和李奇維約定,雙方回到亞洲後,要加強交流。

  科學之城歡迎印度科學家的加入,而李奇維則邀請泰戈爾去華夏國內做新文化的講座。

  國內現在正辦的如火如荼,湧現出一大批用白話文寫的作品。

  而泰戈爾作為文壇大佬,他的經驗能給國內帶來更多元的變化。

  這種順手的事情,雖然和科學無關,但是李奇維也願意幫助一把。

  科學是硬實力,文學就是軟實力,軟硬都得強才能健康發展。

  泰戈爾朝著後面兩個年輕人笑著說道:

  「玻色、拉曼,你們兩個來和布魯斯教授認識一下吧。」


  說罷,他又朝著李奇維說道:

  「現在我們印度國內的科學界,都認為我和你關係莫逆。」

  「已經有很多人找到我,想讓我引薦一下。」

  「我不敢叨擾,還是決定先選擇年輕一輩,帶他們出來漲漲見識。」

  以泰戈爾此時在印度國內的地位,早已超越了學科的限制。

  哪怕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大佬,也都很尊敬他。

  所以,他說帶晚輩來,還真沒有說錯。

  李奇維笑道:「科學就是需要互相交流。」

  「泰戈爾,你回去後可以幫我宣傳一下,科學之城歡迎所有人的到來。」

  「我們亞洲在科學上,本來就比歐洲差很多,更需要團結起來。」

  泰戈爾心中對李奇維大為讚賞。

  對方這種高尚的無私品德,實在值得敬重。

  接著,李奇維就把目光看向了玻色、拉曼兩人。

  玻色現在21歲,拉曼27歲。

  在未來,這兩人在物理學界可謂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真實歷史上,玻色17歲就成為了印度加爾各答大學的物理學講師。

  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對量子物理的研究。

  1924年,玻色提出了一個新奇的理論。

  通俗點說,就是光子是無法被分辨出來的。

  假設有A光子和B光子,那麼無論通過什麼手段,都無法區別出這兩個光子有什麼不同。

  後來,愛因斯坦把這個概念延伸到了原子上,就變成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1945年,狄拉克為了紀念玻色在量子統計中的開創性貢獻。

  他將遵循「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基本粒子命名為玻色子。

  與玻色子對應的,則是費米子。

  二者的區別,形象來說就是:

  假設只有一個位置,那麼兩個費米子只有其中一個能占據位置,剩下那個就得被擠出去。

  但若是兩個玻色子,則它們兩個可以同時存在同一個位置。

  這就是量子力學的神奇之處。(放心,後面會詳細解釋)

  按理來說,玻色的成就是足以獲得物理諾獎的。

  但是他因為各種原因,最後並沒有被授予諾獎。

  真實歷史上,亞洲第一個獲得物理諾獎的,是玻色旁邊的這個年輕人:拉曼。

  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16歲大學畢業,19歲就獲得了碩士學位。

  拉曼的研究方向是光散射,獲得諾獎的成果則是「拉曼效應」。

  在康普頓發現X射線的康普頓效應後,海森堡曾經做出預言:可見光也會有類似X射線的效應。

  1928年,拉曼發現了這個效應,並發表了論文。

  很快,他的成果就得到了公認。

  英國皇家學會甚至稱之為「20年代實驗物理學中最卓越的三四個發現之一。」

  拉曼效應在現代的醫療檢測、化學檢測等領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作者碩士期間部分工作與拉曼效應有關,研究拉曼光譜分析。)

  拉曼也憑藉這項成果,獲得了1930年的物理諾獎。

  在未來,玻色和拉曼就是印度物理學界的領袖人物,大力發展了印度的科學事業。

  而現在,他們倆只是物理學界的年輕一輩。

  在李奇維面前,他們表現的既興奮又拘謹,那是見到偶像的感覺。

  如今在亞洲,哪個學物理的人,不把布魯斯教授當成神一般的存在。

  李奇維主動伸出手,忽然笑著對拉曼說道:

  「拉曼?我好像聽過這個名字。」

  「幾年前,你是不是在《自然》上發表過一篇論文。」

  拉曼聞言大驚,臉色瞬間潮紅,那是興奮到極致的表現。

  就連他身上的咖喱味都被沖淡了不少。


  拉曼激動地說道:「是的,布魯斯教授,沒想到您竟然知道我的論文。」

  「我曾經在1906年,發表了一篇關於光的衍射效應的論文。」

  「布魯斯教授,您是如何知道的?」

  李奇維當然不會說,是腦子裡自動冒出來的。

  「哦,《自然》上物理方向的論文,我幾乎每期都會掃一眼。」

  「你的論文還挺有意思的,而且作者又是亞洲人,所以當時我就留心了。」

  拉曼聞言,仿佛跟喝了恆河水一樣,瞬間高潮了。

  大名鼎鼎的布魯斯教授,竟然都知道他的論文。

  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吹牛逼了。

  李奇維也對泰戈爾帶來的拉曼、玻色很滿意。

  要是這兩位有科學之城的研究經歷,那麼以後再宣傳起來就有底氣了。

  連他娘印度人在科學之城學習後,都能獲得諾獎,你們還不趕快來嗎?

  很快,李奇維和泰戈爾就互相介紹了彼此的隊伍。

  雙方也開展了友好的學術交流。

  泰戈爾此行的目的,除了把玻色和拉曼介紹給李奇維,另外就是想了解一下科學之城的具體情況。

  未來這裡必定會成為亞洲的科學中心,印度也想早做布局。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