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村里來了個商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99章 村里來了個商場

  李書福自去年形勢緊張,便將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極花冰箱廠捐給了當地政|府,外出求學。

  在南山與何平相遇,對他來說絕對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捐了工廠之後,他外出求學,美其名曰是為了以後謀發展,但實際上更是他內心茫然無措的印證。

  如果他有方向, 哪裡還需要去大學裡充實自己,早就撒開膀子幹了。

  自從那天和何平聊完造車的話題,李書福就感覺自己心灰意冷的熱血又涌了上來。

  在大學求學的半年多時間裡,他幾乎將所有時間都用在了了解和學習汽車工業知識上。

  現在他在汽車方面的知識儲備肯定和專業大牛比不了,但有了這半年多的煞費苦心,至少能跟專業出身的工程師一較高下。

  李書福和何平簡單的敘述了一下這半年多來的經歷,兩人又聊起關於如何發展汽車事業的話題。

  「發展汽車工業需要大量的技術做支撐, 這條路難如登天,我們要做好思想準備。」

  李書福道:「確實,經過這半年多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汽車工業發展已經有了一定了解。慢說我們,就算是我們國家,在這方面也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差距就在那裡,我們要承認,但也不能自暴自棄。在我的想法裡,創業還是要先易後難。」

  李書福傾過身子,做傾聽狀。

  「我們在這方面沒有一點基礎,一開始肯定是要以組裝為主,同時兼顧逆向研發。我覺得我們可以先從摩托車入手,國內的自行車需求已經進入巔峰階段,隨著老百姓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摩托車將會成為更多人的出行工具,這是一片廣袤的市場。只要我們能夠抓住這個機會, 那麼就能給我們的企業創造出一條持續的現金流, 為後續汽車研發的投入找到一個支撐點。」

  李書福點點頭,他心中也曾考慮過這個想法。

  「這也是目前的形勢所迫, 目前國家還沒有開放私企汽車生產許可,我們只能採取迂迴策略,先從摩托車上想辦法,畢竟還可以想辦法進目錄。」

  從1989年開始,國家開始實施《汽車、民用改裝車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管理辦法,未進入該目錄的企業產品一律不能在市場上銷售,公安部門憑目錄和出廠合格證辦理上牌手續。

  國家機械工業部汽車工業司統一管理汽車、改裝車和摩托車的目錄登記工作,公安部依照目錄實行上牌管理。每年目錄更新2次,方便企業更新自己最新上市的產品。

  而能夠進目錄的基本都是國營企業,私營企業想進目錄,難如登天。

  但是不進目錄,就意味著摩托車沒有準生證,於是很多頭腦靈活的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買目錄。

  其實就是變相的掛靠,和某一家進了目錄、擁有生產資質的摩托車廠合作,用他們的目錄名號進行銷售,每輛車給摩托車廠貼牌費,後世很多大佬都這麼幹過。

  「大哥你說的對,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我們不能指望一口吃個胖子,等待時機。近兩年越來越多國營企業的經營狀況在走下坡路,未來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們完全可以去收購一家破產的目錄企業。」

  看來大哥也是下了功夫的,李書福心裡想到。

  他這半年來把關於如何開辦一家汽車企業的路徑已經想的比較清楚,今天跟何平一談,英雄所見略同,他心中很是高興。

  「書福,開辦摩托車廠你手裡能拿出來多少錢?」

  李書福毫不猶豫的說道:「1000萬。」

  何平意外的看向他,「準備把全部身家都砸里?」

  李書福從照野相開始創業到擁有一家冰箱廠,不到十年時間攢下了八位數的存款,雖然跟何平比不了,但在這個年代也屬於最頂尖的那一批有錢人。

  李書福沒有說話,但眼神堅定。

  「好!」何平頓生豪氣,「大哥再支持你3000萬,總計4000萬。你個人再以管理和技術入股,算你35%的股份,如何?」

  4000萬的總投入,按理說李書福的1000萬隻能占股25%。他一個半路出家的生意人,哪裡有什麼技術,摩托車廠都沒影就更別提管理的事。

  「大哥,你不能這樣。35%太多了,我出1000萬就占25%。」


  何平勸道:「先別拒絕,聽我說。造車我只能出出錢和點子,真正要下死功夫、下大毅力的是你。這是對未來你在車廠的貢獻的提前回報,等你為了車廠累死累活,我卻悠哉悠哉的時候,你就不會說這些股份多了。」

  「大哥……」

  「行了,就這麼定了。造車不僅是我們個人的事業,也是在為我們中國的工業添磚加瓦,未來等待你的困難還有很多,你要做好思想準備。」

  李書福重重的點點頭。

  這一晚上,兄弟二人暢談對未來汽車事業的美好想像,充滿了信心。

  隔天,何平又把韓兆社找了過來,他去年將摩托車廠關閉後便帶著大舅哥倒了半年的國庫券。

  鑑於他之後經營摩托車廠的經驗,何平詢問他是否願意幫自己代理和李書福合辦的摩托車廠的事情。

  韓兆社現在正閒在家裡無事可做,跟著何平干,他當然願意。

  於是,在徵求過李書福的意見後,何平象徵性的收了韓兆社一百萬讓渡了摩托車廠5%的股份。

  摩托車廠的名字按照李書福的意思,定下了「吉利」。

  即將成立的吉利摩托車廠,韓兆社持股5%,李書福持股35%,何平持股60%。

  幾天之後,李書福帶著何平的囑託和期望走了,跟著他離開的還有韓兆社和佳農集團的一位財務人員。

  幾人已經商量好,將摩托車廠落戶到李書福的家鄉之江台州。

  他在那裡經營多年,又有捐助冰箱廠的香火情在,再加上之江省私營經濟發達,很適合摩托車廠落地。

  其實遼省有著先天的工業優勢,摩托車廠在這裡落地也未嘗不可,可問題在於,遼省省內是以國營經濟為絕對主導,僵硬的體制對於初創的摩托車廠非常不利。

  李書福走後,何平手下各個產業和京城衛戍區的合作也有了眉目。

  經過幾方的考察和商討,何平旗下控制的佳農集團、雅薇集團、新時代集團、粵江地產集團設定了三年時間的退伍軍人接收活動,這三年時間裡,這四家集團將總計接收一萬名退伍軍人就業,其中第一年接收3000名,第二年接收3000名,第三年接收4000名。三年過後,雙方再視情況商討合作。

  合作事宜商定好,韓兆乾在電話里千恩萬謝,這一步不僅給他們部隊解決了大量的退伍軍人就業的問題,更給他的仕途上升增加了巨大的砝碼。

  對於何平來說,集團的中層和底層員工用誰都是用,軍人經過職業訓練,紀律性、服從性、工作態度都非常出色,是極有潛力的員工,接受退伍軍人對企業來說也有很大的好處。

  況且,國家現在對於接受一定數量退伍軍人的企業是有一定政策照顧的,光是稅收減免就足以讓人心動。

  不僅如此,京城衛戍區領導還做了承諾,今後但凡是接受退伍軍人的企業,產品可以優先供應部隊,這相當於額外給這幾家企業開闢了銷路。

  綜合看起來,這次接收退伍軍人就業,對於雙方來說是雙贏的局面。

  如果未來順利的話,何平甚至不介意讓手下所有產業都接收退伍軍人。

  時間一晃到了四月份,《一本漫畫闖天涯》早已下映,創下了3650萬的票房佳績。

  作為影片的絕對主演,電影的靈魂人物,周星馳憑藉這部電影成為香江影壇的當紅炸子雞,他開創的無厘頭風格更是被香江媒體和觀眾奉為經典,無數片約紛至沓來。

  關東影視香江分公司隨著《賭神》和《一本漫畫闖天涯》的成功,開始在香江影壇嶄露頭角。

  如果說《賭神》的成功離不開王晶的導演功力和周潤發的票房號召力,那麼《一本漫畫闖天涯》和周星馳的成功絕對是關東影視實力的體現。

  林亞楠為關東影視在香江開了一個好頭,她將香江的事情都交給了文雋後,便輕身北上,那裡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在等著她。

  韓屯旅遊區在四月份正式對外開放了,建設了兩年之久、前後投入三千萬之巨的旅遊區開業,驚動了省里領導。

  韓屯本就是遼省的改革標兵,如今又走了一條跟遼省經濟風格截然不同的道路,讓省里領導對於韓屯充滿了興趣。

  開業當天,在旅遊區內參觀考察了半天的領導通過何平的闡釋,明白了韓屯現在的發展思路。

  首先佳農集團是韓屯的根基,但佳農是農牧企業,想要做大做強不可能困居一隅,現在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


  受惠於佳農集團所創造的利益,韓屯人現在生活水平秒殺國內99.99%的老百姓,未來很多人必將走出韓屯。何平順便還提到了村委會提倡的「二次創業」計劃,直言現在韓屯已經有十幾位村民離開韓屯,向著大城市發展自己的事業,村委會也會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韓翔職業學校的配套。

  佳農集團走出去,村民走出去,並不意味著韓屯的空心化,反而代表著韓屯走向更加宜居的鄉村生態。

  領導當場肯定了韓屯的發展思路,也對陪同參觀的新港經濟區領導提出了要求,要做好為韓屯發展的服務工作,發揮韓屯和營城港的核心作用,帶動營城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

  其實不用省里領導說,新港經濟區對韓屯的規劃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的重點項來。

  新港經濟區通往韓屯的公路已經修建了一半,未來的市際高速公路也會途徑韓屯。

  兩天後,韓屯旅遊區開放的消息刊登在了遼省各大官媒上,這也算領導考察的一項福利。

  開放一周,旅遊區迎來了3萬名遊客,這個遊客數量讓村委會和韓屯村民欣喜若狂,如果這個數量能夠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穩定住,並且有一定程度的攀升。

  那麼他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韓屯旅遊區成了!

  即便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韓屯旅遊區的成功也是大概率的事。

  這份成功也離不開這幾年影視城默默提供的助力,如今影視城、旅遊區雙|開花,兩者相輔相成,所產生的效果令何平這個開創者非常滿意。

  最近除了旅遊區開放這件大事,還有一件大事便是粵江商場的開建。

  新港經濟區政|府的辦事效率還是非常高的,再加上粵江地產充裕的資金,在年前年後這三四個月的時間內,拆遷工作已經完成。

  這次商場建設占地35000餘平,粵江地產給丁屯被占地的25戶村民總計補償的700萬的補償款。

  丁屯本身在韓屯的禽產業鏈是有股份的,後來集團改制,那點股份變成了集團的股份,收益雖然跟韓屯村民沒辦法相比,但對比普通的工薪階層還是沒問題的。

  再加上這幾年丁屯受惠於韓屯的發展,所以村民收入一直非常高,年入上萬塊的大有人在。

  這一次補償700萬元,25戶村民均分每戶有近30萬,對於高收入丁屯村民來說這也無異於是一筆巨款了。

  這些村民樂不得的給粵江地產騰地方,反正這次占地占的只是承包地。

  而粵江地產之所以要付出幾百萬的拆遷款,要的就是毗鄰韓屯的地理優勢。

  新建的粵江商場坐落於丁屯的南端,這裡原本都是丁屯村民的承包地,距離韓屯村口還不到300米,未來韓屯村民想要逛商場極其方便。

  粵江商場的選址,除了有陳家棟拍老闆馬屁的成分在,也是項目可研通過的原因。

  畢竟韓屯可是有著一群年收入上百萬的優質客戶群體,再加上周邊幾個收入同樣高於地區城市平均收入的村子,粵江商場的基本盤擺在這,想不成功都難。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