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樂平出了個萬人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9章 樂平出了個萬人敵

  幽州薊縣,幽州都督府。

  一臉愁容的幽并都督劉寶跪坐於主案後,這段時期各種糟心事不斷傳來,遼東郡、遼西郡的鮮卑段氏、慕容氏不斷鬧事,這群胡人都跑到漁陽搶漢民的糧食了。

  而洛陽附近又有大亂,據傳趙王將趙國軍隊都調到洛陽去了,趙國防務空虛,趙國西邊的并州也歸他都督,那邊一旦出事,他這個安北將軍也鞭長莫及。

  縱觀天下,如今安穩的都督也就青徐都督,那邊既無外敵,洛陽城附近的內鬥也傳不過去。

  「報,鮮卑部大酋段務勿塵攜禮請見,他們來了一百多騎,似乎準備向都督賠罪。」

  一名傳話僕役快步進來後,稟明城外來的胡人。

  「讓他們不穿甲進來。」

  鮮卑段氏是遼西郡的鮮卑人首領,鮮卑諸部中,段務勿塵較為親近漢人,其轄下部眾來源繁複,以烏桓、鮮卑為主,漢人、匈奴人都有。

  劉寶處置幽州這個亂攤子的思路一貫是拉近打遠,鮮卑段氏的主要地盤在遼西郡,但首領這一家子都住在薊縣東邊的令支。

  令支距離幽州治所也就四百餘里,即便胡人在開春之際扛不住飢餓,直接跑過來搶漢民糧食吃,雙方在明面上還得保持體面。

  傳話僕役領命而去,劉寶又拿起一件帛書公文。

  先不說公文的內容,光說看清上面的草書都讓劉寶頭疼。

  洛陽城裡的那群文士們整天啥也不干,就在這上面亂整,導致各地傳抄公文的筆吏們以此為風尚,跟著用草書寫公文。

  劉寶懷念之前隸書為主的公文,起碼看起來易懂,眼睛不遭罪。

  「諸李作亂……斬百人……」

  安北將軍皺著眉頭看下去,卻發現這封公文寫的不知所謂。

  其主要意思是太原郡東邊、常山郡西邊的井陘一帶出現了漢民叛亂,帶頭之人是趙國諸李,其中最勇猛者一人連斬上百人,已經將樂平郡治下的樂平縣、沾縣攻下來了。

  漢民作亂已經讓劉寶夠難受了,出事的地點還是并州、冀州之間,這讓安北將軍額頭上的皺紋更加密集。

  「樂平郡……常山張氏……」

  劉寶盤算著該怎麼才能鎮壓這支亂民,張氏是個大族,每年大把灑錢給洛陽權貴,若是讓這支亂民流竄到了常山國,那他也討不了好。

  起碼就目前來看,張氏支持的趙王權勢正盛,他還不想觸怒趙王。

  劉寶正苦惱間,段務勿塵帶著他的子侄等隨從進入大都督的公房。

  「給大都督賠禮,這是錢二十萬,錦帛五十匹。」

  這位段氏首領已經四十七八,身材矮壯,漢話說的還不錯,起碼劉寶能聽懂。

  一見到他,安北將軍就想起那群文士們,劉寶認為將身型碩長的文士們個頭壓扁,或許能得到段務勿塵這樣的矮壯身材。

  「你們鮮卑部族搶去的糧食可不止這麼點,二十萬錢能做什麼?買個公卿都要幾百萬錢。」劉寶喝斥道。

  能拿出賠禮的鮮卑人都算好胡,慕容鮮卑年年搶劫殺掠遼西百姓,安北將軍還拿這支胡人無可奈何。

  鮮卑人抓走了不少漢民鐵匠,遼東遼西之地又多鐵礦,這讓鮮卑騎兵人人都有雙馬鐙,比幽州晉軍騎兵馬上打鬥能力強不少。

  「我等窮苦,只能拿的出來這麼多錢。」段務勿塵訕笑道。

  他長相比較兇惡,這張硬擠出來的笑臉更是讓人毛骨悚然。

  劉寶也不想看他這張老臉,於是既沒有回話,也沒有收下胡人賠禮,只接著看來自并州的公文。

  這幾張公文說的還是並冀之間的叛亂,井陘關隘告急,井陘關隘失陷,常山張氏的塢堡被攻下多座……

  更誇張的是,後面到的公文里頻頻使用萬人敵來描述叛亂頭目的悍勇,這讓劉寶難得露出笑容。

  各州郡除去都督府派駐的駐軍,便只有太守、縣令長能調動的那幾十上百名武吏,對上個別壯漢自然是打不過,叛亂頭目可不就成了萬人敵。

  劉寶感慨諸李挑了個好時候,趙國之兵都不在駐地上,冀州都督劉寔年老昏聵,又在洛陽兼著太保的官,沒功夫管這檔子事。

  而并州方向更無能為力,太原王多年未封,朝廷為了讓并州軍政運轉完整,又再設太原郡。


  而太原郡守既要提防臨汾方向的南匈奴,又要防備北面的鮮卑胡人,便將這堆亂攤子扔給了軍事上司安北將軍、都督幽并諸軍事的劉寶。

  「大都督愁容滿面,可是有為難之事?若我族人能幫得上忙,儘管吩咐。」

  段氏鮮卑首領接著巴結晉朝的幽并大都督,他自認為實力不濟,只能依附晉朝。

  劉寶看著他,忽然心生一計。

  借胡平賊,豈不一舉兩得?

  「南邊有叛亂,本府忙於政務走不開,須得有上千騎兵才能圍堵流竄的亂民。」

  劉寶知道這段氏轄下有不少漢人騎兵,他想借這部分騎兵去鎮壓樂平、常山郡的叛亂。

  段務勿塵順杆子就往上爬,「怎麼能讓此等亂民擾亂大都督心神?我兒子段文鴦驍勇善戰,可帶數千騎兵幫幫忙平叛。」

  即便是歸順晉朝的鮮卑部族,也沒有正當理由派兵進入漢地,段務勿塵早就想派兵去漢地一趟。

  他也不想要別的,抓一些漢民工匠、石匠、鐵匠就足夠了。

  「數千太多了,你等胡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只能派一千漢民騎兵,我另派一軍一同作戰。」

  一軍便是一千五百人。

  一千五百名軍戶出身的兵卒,加段氏鮮卑的一千漢民騎兵,平定一場波及兩郡的民變是足夠了。

  當然,這股晉軍還要肩負監督鮮卑騎兵的重任。

  「全憑大都督做主,文鴦,還不拜謝大都督?」

  段氏鮮卑首領大喜,當場就和兒子拜服在地。

  雙方繼續商議,將出兵的時機、行軍路線、軍糧供應等細節一一敲定。

  「平定諸李之變後,我便向朝廷表奏,請封你等段氏為遼西郡公。」

  到最後,劉寶還不忘給段家人給些口頭好處。

  段務勿塵喜出望外,他非常感激這群叛亂的李家人。

  ……

  常山郡,元氏縣,一處武氏塢堡外。

  在過去的十幾天裡,三李帶著自樂平縣整編的老弱兵卒,一路騙的沾縣、井陘關隘等地兵卒出城平叛,然後李昊大發神威,先殺散晉軍,後尾隨潰散的晉軍入城,連拿沾縣、井陘兩座縣城,以及井陘關隘這座重要關卡。

  收編了不少兵卒後,缺甲缺糧缺牲畜的困局擺在了李昊面前,而隔壁元氏縣的大族既有私兵,又有土地錢糧,正是諸李造反路上的墊腳石。

  於是李昊帶兵進入元氏縣境內,也不攻打縣城,只整編鄉野間的塢堡,收攏大族們的鐵匠工匠、私兵佃戶,然後通通送到樂平、沾縣等核心地盤。

  常山大族有四個,張武孔貴,元氏縣附近則分布有張武兩家。

  張家在元氏縣的塢堡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一些張氏族人就帶著私兵和親戚武家合兵一處,囤積在這座最大塢堡里。

  六百餘名持刀兵卒跟在騎馬的將軍們後面,緩緩在塢堡前展開陣型,尚有兩三百名隨軍民夫推著架子車跟在兵卒後,車上有不少簡易梯子,打普通塢堡還行,打眼前這座大塢堡指定不行。

  丟掉十幾座塢堡後,張氏、武氏已經對聲名鵲起的宇宙大將軍李昊有了清晰的認知,他們覺得守不住,於是派了數人出堡協商談判。

  「我武氏願歸附於大將軍,獻一女侍奉大將軍,另贈刀戟一百,馬匹三十,助將軍成事,只求將軍移兵他處。」

  為首之人名為武維,正是這座塢堡主人的堂弟,年紀在四十出頭,身穿寬鬆外袍,朝著騎馬的李大將軍諂媚一笑。

  姓武?

  這個姓氏有點熟悉啊。

  「糊塗啊,打下這座塢堡後這些也是我的。」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