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法與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51章 法與儒

  天下論武?荀況聽到這個詞想的卻沒有楊崇那麼簡單。

  楊崇這個新的齊王雖然已經占領了臨淄城,齊國各地的城池也是望風而降,但楊崇想要捋順齊國內部那錯綜複雜的關係,進而徹底掌控齊國,所需要做的事情還有許多許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崇卻要大費周章地進行什麼天下論武,楊崇真的有這般不務正業嗎?

  雖說楊崇的確是以武功見長,以青年之資就已經成為了天下間的絕頂強者,可見楊崇在武功一道上的天賦和投入的巨大的精力,但若由此就說楊崇是可以為了武功而不顧一切的人,荀況卻是萬萬不會相信的。

  楊崇如果只是單純的武痴,現在就不會入主齊王宮,成為大半個齊國的主人了。

  所以,他必然有著什麼陰謀。荀況的視線在楊崇的身上多有停留,他在分析著楊崇的動機,試圖窺測出楊崇可能存在的陰謀。

  他難道是想要將諸子百家的高手匯集於一處,一網打盡不成?只是,不應該啊,如今七國間的戰爭才是主流,七國君主即使不喜歡哪一家也不會對其出手,畢竟對於王來說,六個才是真正的敵人,諸子百家的爭鬥還真的不被七國的君主放在眼中。

  對於楊崇來說也是如此,接下來楊崇的朋友或是敵人只有六國,這個時候的他絕不會分散精力對諸子百家出手。

  「荀先生不會以為我是在算計諸子百家吧?」楊崇見荀況遲疑,索性直接道破了荀況的心思。

  與焰靈姬之間相互猜心思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楊崇卻不覺得與一個老頭猜心思會是多麼美妙的事情。

  「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面對楊崇的詢問,荀況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就反應過來,用半是玩笑半是試探的言辭回道。

  「諸子百家還不夠資格成為我的對手,荀先生也不用試探什麼,寡人只是單純的為了武功,我已窺天人之道,正當勇猛精進,少不得博採眾長,走出那一步。」楊崇道。

  「那一步!」荀況聽到這裡露出了悵然之色,楊崇說的這些話別人大概率是聽不懂的,但荀況卻不在此列,因為僅以修為而言,他與楊崇其實是同等的存在。

  只不過相對於楊崇這般擅長戰鬥的宗師,荀況對於戰鬥方面相對是不那麼擅長的,但即使是再不擅長戰鬥的宗師也是宗師,對上所謂的一流高手依舊是碾壓的存在。

  看著楊崇一副對未來充滿自信的神色,荀況只覺得人間不饒人,在楊崇的身上他感覺到了濃郁的生命氣息,而他的年齡卻已經很大了,雖說這些人來境界多有精進,但更進一步的道路卻是怎麼也看不到。

  他是做學問的人,若是一身所學不能得到有效的實踐,那也只能是空中樓閣而已,看似漂亮,卻終究是少了一線,少了突破到最後一步的機會。

  「荀先生的王霸之術很有意思,只是,任何一種學說,所謂的圓滿不能是只寫在紙張上的,唯有落實在現實之中才能證明它的價值。」楊崇道。

  荀況在後世的歷史中名聲不太好,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因為荀況的弟子李斯在踐行荀況的那一套理論時失敗了,雖說這不全是荀況的鍋,但荀況卻多少都是這些問題的影響,以至於在後世被傳統儒學視之為異端。

  但以楊崇後世的目光來看,荀況的學說其實更適合作為一個國家的治國思想,只不過是秦王政那些人走歪了而已。

  所以楊崇很有興趣將荀況招入麾下,即使是給對方一個相國之位,楊崇也是願意的,不過,荀況的弟子,像是李斯、張蒼這樣的人追求的才是功名利祿,讓他親自現場與自己的弟子變成同等的存在,他卻是未必願意,所以楊崇不免是要用出一些手段的。

  「大王莫不是想要招攬我不成?」荀況心動的同時卻是猛地提起了警惕。

  「難道寡人沒有資格招攬荀先生不成?」楊崇反問道。

  「以大王的文武之才,恐怕無人能夠在大王的面前自傲的起來,只是老朽已經太老了,卻是不能為大王效力了。」荀況道。

  對於楊崇的示好,荀況若說自己沒有心動,那完全是在騙自己,但他終究不是自己一人,他的身份牽連到整個儒家,一旦他選擇了站隊,那幾乎也就代表著儒家站隊了,而諸子百家的生存之道就是遊走於七國之間。

  七國之間的爭鬥為諸子百家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空間,但若是哪一家徹底站隊了哪一國,說不得就要遭到其它國家的嚴厲打擊了。

  從這一點來說,隨手幾十年的墨家就是如此。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荀況是絕對不會明確站隊哪一國的。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楊崇自言自語道,他是在給自己說的,但他知曉荀況一定會聽進去。

  「大王倒是好文采。」荀況諧謔道,他只能用這種玩笑來掩蓋自己的心動。

  「這些事來日方長,我相信很快荀先生會給寡人一個滿意的答覆,還是方才的話題,寡人要先生代我邀請諸子百家高手,天下論武。」楊崇回到了之前的話題。

  「好,但是大王要保證您絕不會對諸子百家的高手動手。」荀況無奈道,如今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楊崇道。

  「可以,我會代大王邀請諸子百家的高手前來臨淄。」荀況應聲道。

  「如此,寡人與先生就可以共享盛事了。」楊崇笑道,此事若成,劍界必然會演化出一種可以達到這個世界極限的武功,甚至可以讓楊崇在宗師之境成為無敵。

  在送走荀況後,楊崇再次陷入了忙碌之中,不久後,來自齊國各地的官員無論是帶著怎樣的心思,都來到了臨淄,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在他們等待了三天之後,楊崇這位新齊王也就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對於諸位的才能,寡人並不了解,但寡人也知道,齊國離不開你們。」在齊王宮的大殿上,楊崇環視著殿內的二百多名官員,這裡面的人他一個也沒有見過,但沒見過歸沒見過,對於這些人,楊崇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此時只不過是將情報、檔案中的信息與現人做出一個真的對比核實而已。

  楊崇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著,二百來名官員俱是屏氣凝神,當楊崇在他們的身上核驗著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時,他們同樣也在揣測著楊崇的心思。

  「所以,寡人今日要考驗你們一番,看看你們是否能夠繼續升任之前的官職。」楊崇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科舉制是一項很有意思的制度,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也算是一件大殺器了,至於科舉制在這個時代會不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楊崇卻是不怎麼擔心,畢竟諸子百家經營兩百餘年,在這個時代,已經培養出了一個龐大的讀書人群體,其中的一些人固然能夠通過出身或是財富這些條件躋身朝堂,但更多的人卻還是難以涉足朝堂。

  而科舉制正是為這些人準備的。

  墨家之於工程,儒家之於教化,兵家之於戰爭,法家之於司馬,陰陽家的天文曆法,農家的農學、醫學、百業之術,對於楊崇來說都是需要的。

  至於如何去統籌諸子百家,讓觀念、學說不同的他們為著共同的目標前進,楊崇也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七國的戰爭無論如何殘酷,但終究還是有著共同的價值認同的,諸子百家之間也是如此。

  只要在諸子百家間建立起一種共同的價值認同,讓其共同在自己的麾下效力就不是什麼難事了,至於什麼是共同的價值認同?

  一切都是為了這個世界的文明進步。對此,楊崇早就已經想好了。

  「考驗?」大殿中的眾多官員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平靜下來了,這樣的事情在齊國其實算不得有多麼特殊,當年齊威王就這麼做過。

  那時的齊威王在全國對各城的主官進行考核,優異的升職,不合格的烹殺,這個故事齊人是從小聽到大的。

  很快,一群內侍已經抬起一張張小案幾進入了大殿,筆墨紙硯也已經送上來了。

  就在眾人以為楊崇會出題時,楊崇卻讓人給每一個人送上了一個竹筒,裡面的才是試題,每一個的人試題都不一樣,考驗的不是眾人的知識,而是眾人的能力。

  這場考試一直持續了三天,直到第三天暮色降臨,這二百多名官員才從齊王宮中離開。

  而他們留下的試卷則被楊崇帶著人送到了稷下學宮中荀況的住處。

  「大王,老朽年老體衰,實在當不得這樣的差事。」荀況看著面前堆積的如同小丘的試卷,臉色儘是苦澀。

  別看面前的試卷看起來不怎麼多的樣子,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山丘而已,但這些卻是用紙張做成的試卷,若是換成竹簡的話,說不得就要堆滿整個房間了。

  而且這些試卷不僅僅是工程量的問題,同樣也是人情世故的問題,楊崇有意以這些試卷作為標準考量齊國各地官員的任命去留問題,這也就意味著荀況若是接下了這份差事的話,整個齊國官員的前提都要系在他的筆鋒之下了。

  考核合格的官員不見得會感激他,但考核不合格的官員必然會對自己恨之入骨,對於這一點,荀況很清楚,所以他是萬萬不能接下這份差事的。


  楊崇當然也知曉荀況的顧慮,但他既然已經將東西送到了荀況的面前,自然是有把握讓荀況接受這些東西的。

  「荀先生何不先聽聽寡人是怎麼說的,然後再做決定。」楊崇施施然地拉開屬於荀況的座椅,直接坐了上去,一點也沒有將自己當作外人。

  「即使大王能夠說出一朵花來,即使大王將鬼谷子或是公孫龍這兩個最擅長嘴皮子的老傢伙請來,我也絕不會被說服。」荀況想要用自己的強硬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笑話,他能活到這麼一大把年齡,對人情世故方面的鑽研可是有著大功的。

  得罪人的事,在必要的時候荀況會去做,但得罪大半個齊國官場的事情,荀況卻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關於法的問題,寡人有著一些屬於自己的理解,荀先生可以聽聽。」楊崇不管荀況的態度堅決,只是說著自己想要說的話。

  荀況不理楊崇。

  「在遙遠的過去,在先民之間還沒有法這樣的概念,但那時人們也需要維持既有的秩序,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有著規則就在約定成俗中出現了,在後來,人們發現這點約定成俗的東西很容易被人篡改,所以有人將這些規則書寫成了具體的文字,將其公之於眾,這樣就沒人能夠肆意篡改規則了。」楊崇道。

  「大王說的是鄭國的國相子產鑄刑鼎之事。」荀況終究還是沒能控制住自己那難以安分的舌頭。

  楊崇並未理會荀況,而是繼續說道:「將成文法發展的最好的莫過於秦國,秦法之嚴密,冠絕七國,但正因為其太嚴密了,所以又有著過於嚴苛的嫌疑。」

  「甚至可以說是僵化,這個世界的變化無人能夠窮盡,又怎麼可能被一卷法典盡數囊括。」荀況說完就想抽自己一嘴巴,這樣嘴怎麼就不像是他的呢。

  「所以寡人想到了另外一種思路,也許可以改變這種情況。」楊崇道。

  「什麼思路?」荀況此時很想離開這裡,但此時他的理智已經不能再支配自己的行動了。

  「將各地的傳統習慣融於法之中,就以這些試卷為例,裡面是我讓各地官員將這些年各種案例的判詞的匯總,從這裡面,差不多可以看出齊國的法與社會風俗,我們將其中合理的案例判詞彙總起來,若是日後再有相似的案件發生,就以其為標準……」

  「大王說的是以法為核,以風俗為尺?」荀況震驚中帶著巨大的驚喜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