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霓虹:找到爸爸了(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820章 霓虹:找到爸爸了(上)

  「四世紀之謎?」

  聽到朱祁鎮說出的這番話,張瑩整個人不由一呆:

  「朱先生,可能是我理解有點問題,我再和您確認一下哈。」

  「您說的鬼子咳咳,霓虹人所謂的歷史空白,是指空缺了四世紀中某些比較重要的事件或者節點,還是說.」

  「霓虹人對於他們第四世紀那一百年的歷史進程全然一無所知,甚至連當時的統治者、城市名字都不清楚?」

  朱祁鎮笑吟吟的看了這姑娘一眼,這個數字人嘴角微微翹起了一絲弧度:

  「答案當然是後者。」

  「也就是霓虹整個第四世紀、足足接近一百年的時間,在文獻資料上儘是一片空白。」

  張瑩怔怔的看著朱祁鎮,許久沒有說話:

  「.」

  在她想來。

  朱祁鎮所說的四世紀之謎指的或許是某些節點的空白,客觀來說,這種空白在華夏歷史上也很常見。

  比如最近的例子就是之前的古滇國,在今天之前它的來歷都爭議尚存呢。

  類似的還有死在馬嵬驛的是不是楊貴妃本人、元順帝與宋恭帝是否有血緣關係、金匱之盟是否存在、準確的戰國年表何時問世等等等等

  對於任何一個跨度超過千年的文明而言,存在這類事件節點上的空白都是很合理的。

  譬如英國、埃及甚至印度,也都有類似的未解之謎。

  結果沒想到的是。

  朱祁鎮嘴裡居然蹦出了這麼個驚天動地的回答——霓虹居然缺失了第四世紀整整一百年的歷史?

  「.」

  看著陷入震驚的張瑩與王通二人,朱祁鎮便主動做起了科普:

  「兩位可能不太清楚,霓虹那邊有關歷史的權威資料叫做記紀,是歷史書籍《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總稱。」

  「這兩本書成書於8世紀,其中不僅有上古諸神開天闢地的神話,也有早期天皇的記錄。」

  「霓虹的神話故事咱們就不多提了,記紀中對於霓虹歷史事件最早的記錄與一個叫做『邪馬台國』的霓虹國家有關,而這部分內容其實是抄錄自咱們的《三國志·魏書·倭人傳》。」

  「用公元紀法差不多就是公元200多年的時候,邪馬台國向西晉朝貢,當時進貢的霓虹女王叫做卑彌呼。」

  「而在邪馬台國之後,記紀中後一個記載的霓虹政權是倭五王,當時倭王瓚向南朝宋遣使——這部分內容同樣摘錄自咱們的《宋書》。」

  說道這裡,朱祁鎮再次朝張瑩一攤手:

  「所以張女士,現在你是不是能猜到一些事兒了?」

  張瑩雖然不像王通那樣畢業於五道口那種頂尖大學,但這姑娘好歹也是個211的碩士研究生,思維方面還是很敏銳的:

  「您的意思是霓虹之所以缺少第四世紀的文獻記錄是因為咱們沒資料給他們抄了?」

  「賓果!」

  朱祁鎮輕快的打了個響指,嘴裡還蹦出了個洋文,也不知道老朱要是知道這貨這麼跳脫會不會從孝陵里揭棺而起:

  「沒錯,公元第四世紀的時候華夏西晉朝綱混亂,又逢五胡亂華,用你們現代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魔法晉書目錄時期。」

  「受這些因素影響,華夏也遺失了不少關於當時霓虹的文史記載,從而導致了霓虹所謂的四世紀之謎的出現。」

  張瑩靜靜聽完朱祁鎮的介紹,方才摸了摸下巴唔,摸了摸頭盔的下殼:

  「還真是這樣呀不過朱先生,那《永樂大典》里摘抄的記錄又是從哪裡來的?」

  朱祁鎮聞言嘆息一聲,半是遺憾半是感慨的說道:

  「張小姐,西晉和東晉時期雖然民族動盪局勢艱難,但那終究是一百多年的漫長時光。」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文史資料只能說比較難以保存,卻遠遠不至於絕跡。」

  「根據我們整理出來的信息,《永樂大典》中一共摘錄了兩位晉朝史學家所書的文史資料。」

  「其中西晉的資料由郭頒記載,東晉的資料則出自習鑿齒之手。」

  「這兩冊抄本被習鑿齒帶到了新余白梅避世,輾轉流落到了公元502年建成的佑民寺中,沒有隨遣唐使一同被帶往東瀛。」

  「因此霓虹人所記錄的記紀之中,自然也缺少了這麼一段歷史。」

  「後來姚廣孝受旨編撰《永樂大典》,佑民寺住持將這兩本資料的抄本捐出,方才被摘錄到了《永樂大典》之內。」

  說起華夏知名的史學家,大多數人腦海中可能會冒出太史公、班固、陳壽之類的名字,要不就是左丘明、范曄等等。

  但實際上。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還有很多優秀權威但名氣相對沒有那麼大的史學家存在。

  郭頒與習鑿齒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比於習鑿齒,郭頒的名氣或許會稍微大那麼一丟丟——因為他說過一句略微有知名度的評語:

  【時蜀官屬皆天下英俊,無出維右】。

  這句話里的維就是姜維,因此在姜維粉絲圈裡聽說過郭頒名字的人還是有那麼些的。

  另外郭頒還寫過《魏晉世語》,《魏志-武帝紀》也多次引用過郭頒的內容,算是一位小有名氣的史學家。

  至於習鑿齒嘛

  不誇張的說。

  後世一百個人裡頭,恐怕都沒幾個聽說過這哥們的名字。

  不過習鑿齒同樣是位頗有能力的史學權威,《漢晉春秋》便是出自他手,

  沒錯,就是那本被很多曹操粉絲視為萬惡之源的『野史』。

  因為習鑿齒在《漢晉春秋》中提出了一個史學觀,也就是晉承漢統,這直接影響了羅貫中關於《三國演義》創作的史學觀點,並在小說中予以諸多採用。

  劉備之所以能在演義里成為魅魔,背後有習鑿齒的一份功勞。

  不過這種帶著個人傾向的做法實際上並不影響《漢晉春秋》的史學價值,因為曹漢到底誰是正統,歷來都是史學家們爭議的戰場之一。

  像陳壽《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習鑿齒《漢晉春秋》以蜀漢為正統,但二者的史學價值同樣不低。

  到了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又承認了曹魏正統,南宋朱熹《通鑑綱目》又改據蜀漢紀年,以蜀漢為正統。

  等到了清朝的《四庫總目提要》,書中則更是對陳壽予以直接否定。

  可以這樣說。

  曹漢的正統之爭,就是史學中的鹹甜豆腐腦,貫穿了近兩千年的史學著作。

  接著朱祁鎮簡單介紹了郭頒與習鑿齒的信息,張瑩與王通也勉強算是對二人有了一些印象。

  你讓這對小情侶當場複述郭頒與習鑿齒的作品名稱或許有點難度,但今後要是再聽到這兩個名字,張瑩和王通多少也能記起來這兩人是比較靠譜的史學家,這也就夠了。

  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便是科普的意義所在。

  「.」

  隨後張瑩朝展櫃裡探了探腦袋,略帶好奇的對朱祁鎮問道:

  「朱先生,郭頒和習鑿齒的名字我現在算是記住了,那他們記載的內容呢?」

  「霓虹遺失的那第四世紀一百多年裡,那座島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發生了什麼啊」

  朱祁鎮聞言再次大手一揮,一本虛擬的《永樂大典》再次出現在了他的手中:

  「這說起來就複雜了.唔,我們先從霓虹的卑彌呼女王說起吧。」

  「卑彌呼女王是『邪馬台國』的國主,如果你搜索百科,會發現她的生卒年份大約是公元159年-247年。」

  「但同時期霓虹的統治者卻是應神天皇,這兩個資料看起來似乎是衝突的,無論是國內還是霓虹的史學研究者對此也都各有看法。」

  天皇。

  這是霓虹文明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個角色,從誕生之初便是霓虹最高的精神象徵。

  霓虹認為的第一位天皇是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舊曆正月初一踐祚,不過這種說法在史學上並不具備什麼說服力——因為霓虹可以找到的文史資料最早只能追溯到3世紀。

  那麼霓虹歷史上的那些天皇是怎麼來的呢?

  答案是.後世推出來的。

  在公元645年大化改新之後,當時霓虹確立了封建制度。

  為了樹立大和朝廷的封建統治正當性,才從後往前推算出645年前面幾百年的歷屆天皇。

  所以霓虹的天皇才會分成一到四系,其中二三四系還是可靠的(因為都是公元600年後的人物),第一系的33位天皇就不怎麼好說了。

  第一系後半部分的那些天皇勉強也算相對靠譜,但越往前就會越玄乎,比如說欠史八代的那幾位,人均活了120歲,個個都是天照後代

  這玩兒意可和彭祖不一樣,彭祖雖然號稱活了八百年,但後世華夏普遍將他視為了神話人物,沒幾個人會認為他真的活了那麼久。

  可霓虹人卻不一樣,他們真認為第一系的天皇個個都是一兩百歲的壽命,還全是天神血統.

  而很有意思的是。

  如果你仔細觀察第一系天皇的履歷,就會發現在不靠譜群體與靠譜群體之間有一個過渡點。

  這個過渡點叫做應神天皇,此人屬於靠譜和不靠譜中間的情況,他在位的時間是.公元270-310年。

  嗯,就是霓虹最早出現在華夏史書上的時間,這裡真可以來一句懂的都懂了

  不過另一方面。

  正如朱祁鎮所說,應神天皇這個人物和卑彌呼女王的記載存在有一定的衝突,史學家對此也是眾說紛紜。

  有些人認為霓虹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算小,保不齊就和咱們漢末一樣諸侯割據呢?

  還有學者則認為卑彌呼女王就是應神天皇,因為應神十六年的時候百濟人王仁攜帶《論語》10卷,《千字文》1捲來到霓虹,漢字始傳入霓虹,而這便是卑彌呼女王朝貢後得到的賞賜。

  「.」

  隨後朱祁鎮將手中的《永樂大典》翻到了比較靠後的一頁,說道:

  「眾所周知,邪這個字是個多音字,除了邪惡的xie之外,還有很多種讀音。」

  「例如用來表示反問的yé,譬如那首很有名的漢樂府民歌——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除此以外,邪字還可以讀作yú、xú以及yá。」

  「yá音通常是指地名,通玡。」

  說道這裡,朱祁鎮看向了王通與張瑩二人:

  「邪馬台此前一直被念做yé mǎ tái,但如果你用yá字來讀的話.」

  「yá?」

  張瑩聞言很快重複了幾遍:

  「yá mǎ táiyá mǎ táiyá mǎ tái」

  驀然。

  這姑娘毫無徵兆的瞪大了眼睛,愣愣的看向了朱祁鎮:

  「Yamato?」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