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學習航運的機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5章 學習航運的機會

  劉志成在北上之前,就在香江作了大量準備,充分研究了內地Z策。

  現在旗下企業哪些項目有可能落地內地,用什麼方爭取最大利益,先人一步搶占內地市場。

  劉志成笑道:「第一個是摩托車項目,我希望旗下志高摩托車能夠落戶內地,最好是粵省,希望得到京城的支持。」

  「第二個項目我想把我旗下的遊戲機、隨身聽的生產放到鵬城,希望內地能夠建一些配套工廠。」

  「第三個項目便想在內地成立研發中心,研究最前沿的科技技術,希望得到內地支持。」

  陳局長很高興,終於聽到了投資二字,而且有幾個都是劉志成旗下的核心電子產品。

  「劉生,第一個項目不是我分管,只能是轉達,至於第二個項目我是歡迎的,表示支持,只是想問一下,年產值有多少?」

  「陳局長,我也不隱瞞什麼?產業肯定得分批轉移,最終年產值達十億港幣沒有一點問題。」

  「十億?」陳局長是經濟幹部,知道這只是產值,但他可以帶動幾十億港幣的經濟。

  首先是就就業,有了就業人口必須會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其次就配套工廠的外匯創收。

  因為桔子科技在內地的一切開支,都得用外匯支付。

  「劉生,這個項目我會立馬上報,至於第三項目,劉生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支持?」

  「人才!我需要計算機人才,電子人才,可以告訴你,我對於他們工資水可以比肩香江的工資水平。」劉志成說道。

  現在內地招聘找人才是一個難題,主要是大學生都是寶貝,人才們端著金飯碗,肯定不願意到私企打工。

  當然,劉志成說的工資水平,肯定也是香江工人水平,但對於內地來說,也是相當高。

  總產值高達數億美刀的大型電子工廠,未來每年能夠為國家帶來至少上億美刀的外匯。

  還有摩托車工廠、電子科技研發中心,這些都可以帶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還能帶動就業,發展第三產業,一舉數得。

  雖然在國內投資都是一回事,但投資放在哪裡又是一回事,能夠創匯的企業,特別是這種大規模的創匯企業,到哪裡都受歡迎。

  「劉生能不能把這些企業都沒在京城附近?」

  「陳局長,這個電子產業,放到京城有些困難,因為這涉及到很多配件國內無法生產。但研究中心倒是可以。」劉志成委婉拒絕道。

  「行,我會把劉先生的項目都報上去。」

  陳局長雖然沒能說服劉志成將這些產業放在京城,但顯然對今天的收穫比較滿意。

  劉志成也很滿意,雖然沒有結果,至少打動了高層領導的心。

  他們聊天的過程中,但各種美味都已經送了上來,招待會的菜式非常精緻漂亮,味道也不錯,只是大家都是淺嘗即止。

  現階段,內地的大才主要集中在京城與上滬,哪怕是改開的前沿鵬城,有著國內的鼎力支持,派遣了大量大學生支援。

  但要形成技術實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劉志成打算在京城成立研發中心,就近吸引人才。

  鵬城還有就是工廠配套這塊,要趕上京城與上滬,那真不是一時半會可解決。

  所以,劉志成到時候會鼓勵香江的配套企業遷一部分過去,如果要實現配件內地化,仍然需要內地的鼎力支持。

  劉志成同意在京城合資建設工廠,還有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形成一南一北的布局。

  同時,也會把一部分隨身聽訂單發往北方廠,然後,一家主打出口,一家主打搶占國內市場。

  畢竟,新時代的內地各種電子消費品市場是無窮大。

  在宴會上,劉志成也只能決定投與不投,因為現在內地存在各種問題,如用工招聘問題等。

  針對這些問題,還需要一系列的商務談判,當然,這些談判會交給雙方的投資團隊。

  宴會結束之後,代表團之人被送回了賓館。

  「包生,一路上看你臉色嚴肅,發生了什麼事情?」劉志成正好與包船王回賓館的方向一樣,路上就隨口問道。

  包船王笑道:「也沒什麼,劉生,可以去我哪裡坐坐嗎?」


  劉志成也沒有猶豫,就答應前往,因為他也想聽聽船王的故事。

  剛進包船王的小樓,劉志成問道:「包生,有什麼心事需要我解?」

  「就是剛剛晚宴的時候,機械部的林局長向我透露國內的造船廠能製造5萬噸級別的貨輪,希望我能夠訂購幾艘。」

  包船王有些嘆氣的說道:「劉生你也知道,我最近一直在拋售油輪,就是不看好海運市場,正準備棄船登陸,但內地這邊的要求我又不能直接拒絕,所以讓我有些左右為難。」

  「5萬噸貨輪大概什麼價格?」劉志成對此一無所知。

  「現在行情是3500萬美刀左右,國內的報價是3000萬美刀。價格還是比較優惠,只是這個節骨眼上,令我有些頭痛。」包船王無奈的說道。

  「明白了。」劉志成點點頭說道,包船王準備棄舟登陸,自己旗下的油輪,都在以低於成本價在出售,現在再讓他購買幾艘大型貨輪,當然不願意。

  哪怕船王身價更高,他在內地投資是為賺錢,不是為了虧損,只有合作共贏,才能形成一個共同的利益鏈。

  「幾艘的話,也是過億美刀,是有點多。」

  不只是房地產行業,海輪運輸行業其實也是高槓桿運作,一艘三千萬美金的輪船,買主支付的資金可能只有三百萬美金甚至更低。

  其他的全靠銀行貸款,然後再慢慢的經營貨輪,以還得貸款本息。

  包船王拋售旗下輪船,就是為了降低旗下環球航運的負債,現在再讓他貸入上億美元,購買未來必然虧本的貨輪,這誰也不會答應。

  包船王苦笑道:「劉生認為我該怎麼做?」

  劉志成笑了笑說道:「我建議包生接下這個訂單,頂多數量少一點。」

  包船王一臉茫然看著劉志成,沒等他說話,只聽到劉志成繼續道:「雖然包生不看海運市場,但不至於全部放棄,而且以前包生主要是石油運輸。」

  「其實我覺得,包生可以布局國內貨櫃運輸市場,國內既然要發展經濟,物流運輸就少不了海運,未來肯定會很高。」劉志成。

  包船王一邊聽,一邊點頭,對於劉志成的分析比較認同,而且對於劉志成的獨道眼光,感到比較驚訝。

  「劉生分析得有道理,其實國內的想法很簡單,他們有能力造遠洋貨輪,由於沒有知名度,就沒有海運企業下訂單。」

  「他們為了打破這個僵局,就希望我先來下個訂單,為他們進軍國際市場作宣傳。」包船王。

  「包生,我預測國內在未來幾年將會出現大發展,進出口肯定不會低,那肯定需要海運支持。」劉志成見包船王還有些猶豫,說道:「要不我也投一股,我們一起合營?」

  「合營?劉生這麼看好內地海運市場?」包船王驚訝的問道。

  「是看好海運市場的後市,我只是建議,包生不要有任何難做。」劉志成笑道。

  劉志成想通過包船王學習航運經驗,現在有這麼個小規模船隊,學習機會難得。

  畢竟,航運業也只是這幾年難過,到了九十年代又是暴利時代。

  包船王考慮一下,笑道:「好,我們回港後祥談。」

  看樣子包船王還需要回去和手下團隊商量,畢竟船王開始日落西山,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英雄氣概。

  ………

  第二天早上,陳局長就帶了一些資料來賓館,劉志成只好親自招侍一番。

  這是一份昨天約定關於成立合資風扇工廠的資料,裡面有很多家電工廠。

  劉志成大概看了一眼,其中夾帶有電子廠的資料,看樣子陳局長還沒有死心。

  劉志成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挑選了幾家家電工廠的資料,遞給了霍海清。

  他挑選這些,位置、規模都不錯,這些東西屬於技術類,需要專業人才去查看,交給霍海清去考察是錯不了的。

  收好資料後,劉志成緩緩的說道:「陳局長,合資建廠方面,涉及到的事情比較多,即使今天我定下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協商,雙方達成了協議才算成功,但請放心,我會盯著此事。」

  哪怕劉志成有『先知』金手指,知道內地的改開會越來越好,但在當下,合作也不能隨便。

  投入多少資金不重要,主要是在一些法理層面上,需要在協議上確認,免得到時候里外不是人。

  「當然,我們希望和志高國際這樣的國際企業合作。」陳局長笑著道。

  「好,我也希望早日確定合作。」劉志成也笑了笑道:「昨天我和陳局長說的研發中心的事,什麼時候會有信。」

  「這個劉生放心,我已經上報了,但他們可能還需要開會研究。」陳局長說道。

  「多謝陳局長了。」劉志成開心的說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