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回去瀾朝(十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艷羨的看著宋謙賢和杜語安回到座位上,感嘆風向真的變了,想想他們這樣也挺好的,夫妻恩愛,琴瑟和鳴,雖遠在南地,但也遠離了風波。

  現在看著燕王勝算最大,但陛下還在呢,定王和壽王也不是吃素的,十皇子還有太后的支持,最後結局如何還真不一定。

  皇子大臣們送完禮,接著就輪到了外邦,畢竟是千秋宴,現在也沒有戰爭,所以周邊各國都願意給皇帝面子,紛紛派了使臣前來。

  「金石國沒來人嗎?」皇帝蹙著眉頭,周邊各國,就金石國與瀾朝實力相當,不外乎他在意。

  知道內情的你看我我看你,具不敢道出實情,鴻臚寺的李大人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出來,他記得他是上奏了的,陛下竟然還不知嗎?

  他內心倒吸一口涼氣,劉貴妃和燕王的手已經插這麼遠了?他若是現在說出來,劉貴妃和燕王不得記恨他?

  可是不說更不行,陛下還在呢,就以燕王為主,而且知道這事的人還不少,萬一被陛下知曉,他就是欺君之罪。

  「回稟陛下,金石國的使臣三日前就到了京城,只是……」

  「只是什麼?猶猶豫豫的還不快說。」

  李大人看了一眼劉貴妃和燕王,覺得他們還真淡定啊,到了此時還不變臉色,他卻不知劉貴妃和燕王對此時全然不知情,這事壓根沒人往他們跟前說,就連劉家的人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只是前日金石國的兩位使臣與伯爵府的公子發生了衝突,伯爵府的劉公子生生給兩位使臣給氣走了,兩位使臣臨走前還說……」

  「還說什麼?吞吞吐吐的,有屁快放。」皇帝今日本就對劉貴妃不滿,此時聽說貴妃的娘家人氣走了使臣,勃然大怒。

  劉貴妃和燕王齊刷刷變了臉色,為什麼這件事他們全然不知?他們瞪向劉家人的方向,劉家人這才開始知道害怕。

  「當時劉公子說若是兩位使臣不讓步,便讓他們想走都走不了,微臣真的是無論如何都勸不住啊,兩位使臣臨走前說咱們不想何談,是否想用另外一種方式交流。」

  「這事你什麼不早上報?那兩位使臣人呢?」皇帝拍案而起,李大人伏在地上不敢動。

  他大喊冤枉:「陛下,臣當天就上奏了,兩位使臣也攔了,微臣實在攔不住啊!」

  「放肆!」這話一說,所以人都立即跪下,因為他們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朝中大臣的緊急奏摺,竟然沒送到陛下的案頭,這必然是有人截下,而有這個本事的,還有這個理由的,那就只有……

  「老二,這事你怎麼看?」皇帝似笑非笑,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盛怒至極,今日可是他期待好久的千秋宴,結果竟出了這些事,便是一分憤怒,此時也要多加兩分,更何況攔截奏摺,是真的觸碰到了皇帝的逆鱗。

  他從前忌憚、惱恨宋謙賢,便是因為宋謙賢能力強,民間太子賢明的名聲已經隱隱約約超越了他這個皇帝,如今燕王更是過分,直接插手政務,只覺得心頭閃過一股熱流。

  「父皇,兒臣不知啊!」燕王喊冤,他是真的不知,不管他平日裡如何結交大臣,也不敢如此膽大包天的攔截奏摺啊!

  「父皇,兒臣冤枉。」燕王是真冤枉,但不覺得是有人陷害他,只覺得是有人想要巴結他這樣做的。

  他心裡升起一股怒氣,蠢貨,大大的蠢貨,巴結是這樣巴結的嗎?攔截奏摺多大的罪?

  還有劉家也是,平日裡招搖些也就罷了,怎麼千秋宴附近還如此不知分寸?

  「陛下,盛兒他平日裡最敬重您,哪會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今日是你的生辰,彆氣著自己,改日讓大理寺好好查查,到底是誰敢擅自處理,若真是盛兒做的,我這個做母妃的第一個不放過他。」劉貴妃義正言辭道。

  接著又小聲勸說,「陛下,還有外臣在呢,別讓這下番邦小國看笑話,而且金石國說走就走,說明根本沒將陛下您放在眼中,這不過是一個發起戰爭的藉口罷了,就算打起來,咱們還怕他們不成?」

  劉貴妃輕言細語,皇帝的怒氣還真的平息下來,他轉念一想,若是為了兩個區區使臣而開罪自己的皇子,豈不是讓人看輕?

  不過攔截奏摺這事著實可惡,還有劉家人也確實囂張,且等過了今夜再說。

  「李敬辦事不力,即日收回官職,發配原籍。」他沒處置燕王,也沒處置劉家等一眾人,倒是將上奏的李大人革了職,行事讓人大跌眼鏡。

  宋謙賢等暗自冷笑一聲,又看了看鬆口氣的劉家人,以為這就過關了?太天真,就是可惜了李大人,不過等他繼位,李大人便能官復原職,暫且先委屈一下。

  李大人早知是這種結果,甚至只革職發配原籍比他想像中的還要好,至少命還在不是嗎?如今劉貴妃燕王母子當道,他繼續做這個官也沒意思。

  他面無表情的被拉下去,而圍觀了這一場鬧劇的其餘大臣則是更心冷,之前被宋謙賢和宋謙明聯繫過的,此時越發堅定跟隨的步伐。

  而跟隨燕王的則是沾沾自喜,如此大錯陛下說揭過就揭過,看來選擇是真沒錯。

  千秋宴繼續進行,但大臣們的心思卻是風起雲湧,好歹平安無事的過了這一夜。

  然而一大早,聽說就有人敲響了鳴冤鼓,狀告劉家人草菅人命、霸占家產。

  「一大早的吵什麼?」皇帝在宮人的服侍下起床,因為昨天千秋宴熱鬧到半夜,所以精神不是很好,「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報的太監小聲回答:「陛下,是有人敲響了鳴冤鼓,留下伸冤書後還一頭撞死在上面。」

  「什麼?」皇帝一聽驚了,自古宮門前的鳴冤鼓就鮮有人敲響,畢竟敲響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如今這人直接一頭撞死,冤情是有多大?

  皇帝好大喜功,如今發生這種事,對他的名聲影響非常之大,將來史書上都是要記錄一筆的,這讓他如何不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