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推理陷入了死胡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開封府衙推官,葉及之?」

  擒獲賊人的當晚,包拯和公孫策就齊聚狄家,得知了最新的進展。

  看著事後補錄的案卷,兩人的神情各異,都陷入思索之中。

  狄進耐心等待,足足一刻鐘後,才開口道:「如何?」

  公孫策率先道:「我怎麼覺得,這個人關心仕途,更甚於『組織』呢?若真是如此,『組織』滅了,對他是好事啊,在京師晉升,到地方任知州,不比做這些見不得人的隱秘勾當來得好?」

  包拯緩緩點頭:「他的功利心,不合『司命』所需!」

  「不錯!」

  狄進露出微笑,三人總是所見略同,毫無溝通的障礙:「我在發現葉及之滿足篩選的條件後,

  最大的一點疑惑就是,這麼一個人,真的能接替『司命』的位置,成為『組織』的下一任領袖麼?」

  「要知道『司命』這個位置,要求其實極高,他之所以是精神領袖,恰恰是因為此人超脫於世俗之外!」

  「無論是三代『司命」,那位看起來閒雲野鶴的孫老神醫,還是如今的四代『司命』王從善,

  他們的能力都不俗,入朝為官其實也有一定的發展!」

  「但『司命』顯然更加貪婪,妄圖通過長生,掌握著人世間獨一無二的權勢,凌駕於皇權之上!」

  公孫策聽到這裡,笑道:「白日做夢!」

  包拯則道:「歷朝歷代,都有這等痴妄之人,但『組織』的執念似乎更深———」

  「因為有一部前朝秘典《司命》,吊著他們的胃口,前人的成功傳說增加了他們的信心,總比迷茫的追索要強!」

  狄進談完核心的「司命」,開始著眼於現在的犯人:「我對於葉及之最大的懷疑,便是出於對『司命』的了解,理由有兩點。」

  「第一,葉及之的選拔,其實是通過『諾皋』進行的,他在神童試後被人份子擄走,得『諾皋」所救,然後進行了一次篩選,最後送入「司命」身邊,看似是王從善挑選,實則是從「諾皋」挑中的人裡面選了一位。」

  「第二,『司命』的存在,其實要超然於世俗之外,而葉及之在仕途上陷得越深,越不得自由,試問他來日繼承『司命』之位,明面上是個朝廷命官,要坐職當衙,該怎麼行走天下,與各地的稱號人員對接呢?」

  公孫策和包拯齊齊點頭:「有這兩點就夠了!」

  狄進道:「所以我準備結案。」

  「是該結案!」

  公孫策笑了:「讓牢內的『司命」鬆一口氣,認為我們抓住了真正的『司靈」,『組織』的抓捕徹底告一段落!」

  「但事實上,葉及之不是『司靈」!」

  「亦或者,王從善的傳人不止一位,『司靈」不止一人,葉及之認為自己是繼承者,事實上他不過是一顆明面上的棋子罷了!」

  「『金剛會』的寶神奴都有兩個傳人,分別繼承『宿住』和『無漏』之名,『組織』那時剛剛經歷過背叛,選擇兩個繼承人,萬一其中一位出了事,還有備用選擇,這才是穩妥之舉!」

  「那麼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真正能夠繼承『組織』的那一位『司靈」,徹底結束這個陰影里的勢力!」

  「至於線索.」

  「有一個現成的!」

  三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道:「『都君」!」

  「我們各說一個關於『都君』的疑點,如何?」

  公孫策興致勃勃:「希仁,你最先接到『都君』的傳信,你先來吧!『

  包拯語氣平和地道:「我的疑點是,『都君』信中所言,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如今看來,確實指的是開封府衙推官葉及之,為何不直接指向名字,而是要通過打啞謎的方式?」

  狄進道:「我覺得,通過啞謎而非直接指明目標的方式,一來可以減輕讀信之人的懷疑,畢竟旁敲側擊的線索,比起指名道姓的指責,更容易讓人接受,二者由我們親自查出嫌疑人,也會更加相信這個結果!」

  「對!我與仕林所想一樣,接下來到我了!」

  公孫策道:「我的疑點是,以『都君』的性情,既然知道『司靈」的身份,為啥不殺?」

  「好問題!」

  狄進道:「這位當年背叛,屠戮了『組織』的大名縣據點,殺光了所有與之相關的聯絡者,焚毀「記冊」,從此不見蹤跡!此人能夠識破葉及之的真面目,是有可能的,但以此人心狠手辣的性情,在發現『司靈」後,最該做的就是悄無聲息地將之殺死,如今卻借著朝廷的手對付『司靈」,


  確實令人不解,除非———.」

  包拯接上:「除非傳信者希望,朝廷認定葉及之正是『司靈」,並就此結案。」

  「這確實是一個合理的解釋,當然也不排除還有其他可能!」

  狄進點了點頭,繼續話題:「我的疑點是,『都君」最初的消息,是由『金剛會』的寶神奴透露的,寶神奴為何知道『組織』的醜聞?」

  頓了頓,狄進補充道:「我當時聽寶神奴描述,並不覺得有什麼異常,但後來漸漸發現,寶神奴所得知的大部分消息,都是『組織」給出的假消息,偏偏『都君」叛逃的情況,他掌握得十分清晰·..!

  「是了!」

  公孫策立刻應聲:「有這麼一個叛徒大搖大擺地離開,『組織」卻奈何不得,對於威望的打擊是十分嚴重的,這種醜事,應該秘而不宣,可寶神奴一個外人居然都了解得這麼清楚,為什麼?」

  包拯道:「這確實不正常。」

  「現在三個疑問,都指向『都君」!」

  公孫策露出燦爛的笑容,開始了一貫的大膽推測:「你們說,『都君」當年把相關的聯絡人員殺得一個不留,是不是也意味著,實際上沒有人真正見過這個『組織』里最年輕的稱號人員?」

  「那我完全可以認為,『都君』是一個只存在於口口相傳中的人物!」

  「偏偏『錦夜』要追殺,『司命」和『司伐」又壓著他,不讓這個極為敏銳的鋤奸人,去查這個最大叛徒的下落!」

  說到這裡,公孫策特意頓了頓,才沉聲道:「我覺得,這個『都君」,就是一個虛構出來的稱號成員!」

  如果「錦夜」在這裡,這句話一出,保證要炸了。

  他耿耿於懷這麼久,一直想要追查的最大叛徒,本身不存在?

  但書房內的狄進和包拯,卻神色平常,毫無動容之色,顯然早就考慮過了這種可能。

  而狄進還開口,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都君』之稱,讓我想到了三皇五帝里的舜帝,舜帝品德高尚,天下歸心,就帝位之前,大家都願意居住在舜的周圍,以至於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故也有人因此,稱舜帝為『都君』!」

  「『組織』的成員,起稱號的過程中,必然是涉及到了自己的一些願景,因而求長生的寓意很多,『長青』『長春』『金玉』『祿和』皆是此類。」

  「那麼『都君』這個稱呼,是不是代表著『司命』那君權神授的思想里,下意識將『都君』列於自己這位『司命」之下?」

  聽完這兩位的話語,包拯沒有震驚,但也沒有被完全說服,只是眉頭皺起,緩緩問道:「動機呢?」

  公孫策道:「『都君』是叛徒,又曾是「組織」的核心成員,這樣的人如果與朝廷接觸,會得到信任吧,『司命」不是一直認為,那半部秘典與朝廷有關麼,是不是想要借這個身份,去尋找那半部秘典?」

  包拯道:「此事發生過麼?」

  狄進道:「從皇城司的案錄來看,並沒有相關記載,不過此事若極為隱秘,不為我們所知,倒也卻有可能·—.」

  「事實上,還有另一種動機,『都君』的存在,是給『司靈」套的一層巧妙偽裝!」

  公孫策再提出一個假設:「你們看啊,彌勒教的『世尊」是『司伐」,這點之前是萬萬想不到的,但也發生了,由此可見,『組織』在經歷內亂後,稱號的意義已經有了一定的改變,它不僅代表著個人,更具備了一定的迷惑作用!」

  說到這裡,他乾脆從桌案上取了一方硯台,一支筆和一枚印章,分別列舉:「這個硯台是『司伐」,真實身份卻是彌勒教『世尊」替代,由此開了先河!」

  「這支筆是葉及之,他認為自己是『司靈」,『組織』的下一代繼承者!」

  「這枚印章是『都君』,表面上此人是『組織』的叛徒,游離於『組織』之外,事實上他才是真正的繼承者,萬一『組織』再發生動亂,或者為外部所剿滅,此人能在關鍵時刻回歸,證實身份,獲得認可,搖身一變成為真正的『司靈」,繼而成為第五任『司命』!」

  狄進微微頷首:「根據『錦夜』的說法,『都君』會絕滅一擊,那本是『司命』一脈的不傳之秘,『組織」裡面只有此人得傳,如果真是這樣,倒也是一個佐證。」

  包拯皺眉:「可這個分析,無法解釋一點,如果『都君』是更隱秘的繼承者,此人為何要現在出面,揭破葉及之的身份呢?只為了速速結案?那未免太過愚蠢!」


  「這———」

  公孫策聞言皺起眉頭,思索片刻,語氣里也透出不解:「希仁這一問倒是把我難住了,如果真是這樣,『都君』何必要多此一舉呢?」

  「我們之前篩選的線索,兒時參加神童試,外出遊學多年,無法確定行蹤,天聖六年曹樞密被罷官,到天聖七年對夏用兵的這段時日地處京師,由此能指揮『組織』,及時回應宗室的聯絡,這些條件都是葉及之完美符合.」

  「哪怕我們沒有關注到身邊查案的官吏,被葉及之矇混過關了,那後續也是我們和葉及之的爭鬥,與此人何干?」

  屋內安靜下來。

  三人默然,同時陷入沉吟之中。

  推理到了這裡,陷入了一個自相予盾的死胡同。

  如果「都君」是他們所推測的那般複雜,那之前的出現就沒必要。

  如果「都君」僅僅是一個叛逃者,在暗中觀察,識破了「司靈」葉及之的真實身份,借官府的手除去,許多疑點又難以解釋····

  就在此時,狄進的耳中傳來很輕但又略顯急促的腳步聲,從遠處直往書房奔來。

  到了屋外,來者迫不及待地敲了敲門,遷哥兒略帶有喘息,卻十分喜悅的聲音傳了進來:「公子,雄州急遞,遼人內亂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