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魏王往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07章 魏王往事

  上元節還未至,天氣依舊酷寒,冷風吹過時讓山上的松林晃了晃,抖落了些許積雪。

  李泰走過一段上山的石階,又走了一段泥濘的山路,直到登上半山腰,李泰來到一個墓碑邊上,長出了一口氣。

  王珪老先生的墓碑就在這裡,李泰站在石碑下的石板上,親手擦拭著石碑,擦洗乾淨之後,這才坐下來。

  坐在墓碑邊,李泰順著墓碑的方向看去,坐在山腰上,放眼望去是一片白雪皚皚的關中,積雪還未完全融化,也看不到走獸與飛鳥,只有遠處的村落還有些許的炊煙升起來。

  李泰又在墓碑前將書信燒了,低聲道:「當年,老先生的教導青雀依舊記得,老先生不在之後,青雀依舊在專心編寫。」

  「括地誌藉由歷代典籍記錄,包括漢書與各代地誌,歷經五任編撰,直到如今蘇勖主持修撰,歷二十二年,共計五百六十七卷,得以成書。」

  李泰的話語聲繼續道:「按照天下十道,共三百餘州,青雀不敢有疏漏,只是書籍編撰沒有盡頭,今青雀成書括地誌,待後人再行補充,但在此書編撰上,定有老先生之名。」

  言罷,李泰面對石碑跪拜行禮。

  王珪本就是魏王的老師,如此拜禮倒也沒什麼。

  又是一陣風吹過,李泰站起身還顯得有些發福的身體,看了看四下,讓人將一些吃食放下,便離開了。

  走在下山的山道上,李泰默不作聲地擦了擦眼淚。

  「稟魏王,已安排好住處。」

  看著天邊依舊是一片晚霞,風也變得冷了許多。

  白天裡好不容易感覺到些許暖意,臨近入夜,寒風就將白天積攢的溫暖被消滅殆盡,很快就會變得更冷。

  李泰在一處官衙休息了一夜,翌日再一次啟程回了長安城。

  去過終南山的第二天的中午,這個時候感覺關中大地溫暖了許多。

  至少在白天會讓人覺得寒冬正在一步步地離開,見到魏王的車駕回來了,蘇勖趕忙上前道:「魏王,書卷都準備好了。」

  李泰依舊坐在車駕內,看著熱鬧的春明門,又見到一群學子正在出城,便問道:「他們這是去做什麼?」

  蘇勖道:「說是去支教的。」

  李泰側目看著,眼神落在這群學子中的其中兩人,問道:「那是姚崇與蘇味道嗎?」

  蘇勖回道:「正是他們。」

  「他們也去支教?」

  蘇勖頷首道:「今年去支教的學子不少,回長安城的學子也多,當年文學館的李嶠如今也支教兩年,回來了。」

  李嶠亦是一個近年來頗有才名的少年才子,當初就在文學館任職,再之後就去了崇文館參與支教,如今歷時兩年才回來。

  李泰道:「他今年是要來科舉嗎?」

  「多半是的,這個李嶠昨天回來還想拜謁魏王,只是魏王去告祭王老先生了。」

  李泰道:「近來本王會很忙,就不見他了。」

  蘇勖道:「喏。」

  魏王車駕一路進了城門。

  之後,這位名叫李嶠幾次去拜謁魏王,但都被拒之門外了。

  而傳聞中,魏王李泰一直都在忙著整理括地誌。

  括地誌的編撰進行到了最後的階段,坊間朝野很快有了傳聞,括地誌成書就在這些天了。

  不論崇文館,弘文館,西方館或者是文林館的學子都在打聽著括地誌的事。

  而這些天文學館一直都關著門,就連訪客也不接見。

  上元節前夜,皇帝下達了旨意,長安城解除宵禁慶賀。

  歡慶一片的長安城中,李承乾看到了括地誌的第一卷書。

  一邊看著,李承乾又問道:「青雀不親自送來嗎?」

  蘇勖道:「魏王還在整理,待成書之後交由陛下,這是其中一卷。」

  括地誌一共有五百餘卷,堆放起來可以放滿好幾駕車,但凡刊印都是十分繁重的事,甚至可以放滿一個書庫,整個書庫都是括地誌的書卷。

  李承乾道:「朕會讓人安排一個學館,存放天下書籍,讓天下學子可以閱讀。」


  蘇勖行禮道:「陛下聖明。」

  聖明二字被說久了,李承乾已沒有什麼感覺,看著如今繁華的長安城,一切都是這麼安寧,這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也是擁有人口最多的大城。

  而依靠這座城為生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如今的長安依舊在不斷吸納人口,需要更多的人來勞作,以供這座城市運作。

  同樣站在陛下身邊的于志寧遞上一卷書,道:「陛下,這是洛陽送來的。」

  李承乾拿過書卷看了一眼,笑道:「李義府又殺了不少人,恐怕上元節之後的早朝又有不少人要彈劾了。」

  蘇勖一心都撲在括地誌的編撰上,朝中的事他不想參與,也從未過問,聽陛下這麼說,蘇勖一時也插不上話。

  馬周笑道:「陛下,御史台本就是彈劾朝臣的,恐怕此番御史台內部也會亂起來。」

  李承乾道:「那這就要好好問問上官儀了。」

  幾人又笑了起來。

  上官儀不在這裡,但陛下笑了,眾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蘇勖感覺有些融不入此刻的氛圍中,便躬身告退。

  夜色,文學館內,李泰坐在燭台邊,還在翻看著書卷。

  蘇勖走路屋內,行禮道:「魏王,臣去稟報過陛下了。」

  李泰只是點頭。

  蘇勖又看向文學館內的眾多編撰,也開始整理書卷。

  直到夜深了,一眾編撰都睡在了文學館內,李泰獨自一人手拿著一卷書,燭台火光的照映下,掛在牆上的八駿圖依舊還在。

  想起當年父皇將八駿圖賜給自己的場面,李泰重新坐下來,再看這八駿圖卻有另一種感受。

  李泰覺得自己早已褪去了當年意氣風發,如今回首再看去,忽然間明白其實當年與自己同樣年少的皇兄,早已看明白了這些。

  獨坐在燭台下,李泰還看著八駿圖,又想起了當年王珪老先生說過的話語,「做善事,行善道,是最快樂的。」

  這是老先生教導時所言,當年漢時東平王劉蒼的話語。

  東平王劉蒼也是一個文采出眾的人。

  想到此人,李泰忽然失笑,心中自是明白了老先生的深意。

  一生風光的漢時東平王劉蒼一度位列三公之上,甚至獨攬輔政大權,直到後來幫助皇帝,自始至終都在輔佐皇帝。

  生前殊榮不斷,死後依舊頗有榮寵。

  李泰還記得,自己是父皇最寵愛的孩子,那時候王珪或許就希望自己能夠像劉蒼那樣,生前有無盡的殊榮,死後也有恩寵。

  只因一生都恪守本分,正如劉蒼那般,不以殊榮自喜,安心輔佐皇帝,得以善終,得以人們傳頌。

  「老師是希望青雀能夠如東平王劉蒼那般……」

  李泰低語了一句。

  文學館內,只有因疲憊正在睡著的編撰們,沒人回應魏王的話語。

  老先生是用心良苦的,這些道理李泰早就明白了,只是老先生時常說起,時常教導。

  一夜過去,李泰看著八駿圖出了神,也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翌日,當些許陽光從文學館的窗戶照入,李泰便睡醒了。

  蘇亶正在為括地誌做著最後的準備,一卷卷的書開始裝車,而今天文學館門外站著不少人,正在等著文學館的括地誌成書的這一天。

  駱賓王站在文學館門外,等著那扇關了多年的大門重新打開。

  楊炯坐在一旁吃著餅,道:「今年你不打算去支教嗎?」

  駱賓王道:「我要去吐蕃支教,等崇文館在吐蕃支教的名額。」

  「這些塞外邊遠之地,也如此緊張嗎?」

  駱賓王道:「西域的崇文館都滿人了,今年的名額沒了,不過我今年先去軍中,蘇主事說就算不支教,今年入夏之後,我就可以去吐蕃了。」

  楊炯道:「聽說現在吐蕃還有反賊。」

  「無妨,殺了就好。」

  兩個年輕人說著話,等在這裡的人越來越多,似乎很多人都提前得到了消息,今天括地誌一定可以面世。

  眾人還在等著,卻見一隊官兵正在朝著文學館而來。


  楊炯道:「聽聞這個括地誌集六朝古書,閱盡天下群山,寫盡歷代山川地勢,此生若能一見括地誌,此生足矣。」

  駱賓王已習慣了楊炯的講話方式,總是三言兩語就會說得慷慨激昂,又帶著一些詩意。

  大抵,楊炯覺得這世上沒有比括地誌更集大成的書。

  來文學館的官兵越來越多,原本圍在門口的坊民被驅散,官兵站在門口,還有內侍正在高聲念著旨意。

  皇帝給了魏王許多賞賜,甚至一度給了最高學士的稱號。

  文學館的大門打開,眾人紛紛翹首望去,見到了一駕駕裝滿了書卷的馬車,這些馬車在兵士的護衛下,運出了文學館,送去了宮裡。

  眾人的目光跟隨著這些書卷離開。

  運了半個時辰,當所有的書卷都運出了文學館。

  李泰又讓人關上了門,道:「今日,文學館關門。」

  在文學館大門就要關上的一剎那,駱賓王見到了門中的一眼光景,他看到了正在陽光下喝著茶水的魏王。

  雖說只是匆匆一眼,駱賓王分明看到了魏王的笑臉。

  文學館內,十餘個編撰坐在院內,此刻各自找了地方休息,嗮著太陽,神色都有些木然。

  文學館起起伏伏,括地誌一直在編撰,有時候人手很多,多則近百人,有時候人手很少,就像是現在這樣,只有十餘人。

  如今什麼事都做完了,蘇勖靠著牆席地而坐,享受著這個時辰的陽光照在身上,抬頭閉著眼,感受此刻的溫暖。

  在這裡諸多編撰也都是這樣,有幾人身上臭烘烘的,也有數日沒有休息了,還有些神色依舊疲憊,現在睡在陽光下已睡著了。

  括地誌成書了,誰也不想去管人們對括地誌的評價如何,現在就想好好歇著。

  李泰喝了一口茶水,坐在搖椅上,一旁的桌上放著皇兄讓人送來的旨意,李唐一朝最高的學士。

  李泰忽然又想到了王珪老先生。

  傳旨的內侍問道:「魏王殿下,括地誌的編撰名單是否還要再做改動?」

  李泰道:「不用做改動了,該有的名字都在了。」

  內侍收好名冊,行禮道;「陛下有吩咐,讓朝中開闢地誌監,位於司農寺管轄,是設立在長安的一處官邸,地誌監的監正人選由魏王擇定。」

  李泰道:「給蘇勖吧。」

  聽魏王如此輕描淡寫的話語,內侍想要多問兩句,但又覺得話不知從何說起,又只好將名冊上那蘇勖的名字圈起來。

  「不知魏王可還有吩咐的,陛下有言,魏王所需一應皆允。」

  李泰搖頭道:「告訴皇兄,青雀如今什麼都不缺,青雀想要的已都有了。」

  內侍又是點頭,帶著人走出文學館,見到館外還站著不少人,他又幫著將門關好。

  新殿,李承乾看著括地誌編撰的名冊,聽著內侍的回稟,道:「青雀當真這麼說的?」

  內侍回道:「魏王親口所言,什麼都不缺。」

  李承乾吩咐道:「告訴工部,建設地誌監後將編撰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往後加強崇文館的學科,括地誌也要成為學子晉升必考的學識。」

  在括地誌編撰的名冊上,第一個便是李泰,第二個主編撰就是王珪,再之後就是蘇勖,謝偃,李淳風,但凡有參與編撰的人,都被記錄在案。

  這是當初編撰括地誌之初就許諾的。

  這世上能夠刊印括地誌這種龐大書卷的作坊也只有能夠使用活字印刷的涇陽作坊了。

  括地誌太龐雜,五百餘卷書的工程量恐怕要另外設立一個作坊,專用括地誌的刊印才行。

  「陛下,近日來魏王一直閉門謝客,也不設宴慶賀。」

  李承乾道:「無妨。」

  陛下回得很快,內侍會意退到一旁。

  其實不用也不用別人去猜,很多事早就在新年伊始的那場火鍋宴就定下了,今天青雀會將括地誌拿出來,也是那時候定下來的,早就約定好的事。

  至於旁人如何去想,兄弟三人並不在意。

  今年,還要等李恪的事有了結果,兄弟三人才能再聚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