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

  杜荷沉默不語,一副不打算答應,也不打算給回話的作派,寧可此刻看著遠處的風景,就當沒聽到這話。

  李慎也道:「皇兄很厲害的!」

  李治抬首道:「那是自然。」

  回應他們的依舊是杜荷的沉默。

  「勝了!勝了!」張柬之快步跑來,他一路大喊道:「晉王殿下,紀王殿下,勝了!」

  這麼關鍵的時候,被張柬之給打斷,李治的心情很不好,一張胖臉上殺氣沉沉。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八字犯沖一說。

  李慎感覺張柬之每一次出現都是以皇兄最討厭的方式。

  常常在最不關鍵的時候,用最不合適的姿勢,出現在晉王面前。

  尤其是眼下,杜荷公子還沒給出承諾,皇兄打算說服他,就在這個時候,偏偏張柬之來了,還大呼小叫的。

  李治雙手握著拳,鼻孔出著重氣。

  張柬之來到近前,舉著一張紙道:「唐軍在白道川一戰大勝,真珠可汗死了,他的兒子也是一個死,一個北逃,英公率六千人大破漠北騎兵,斬首三千餘人,俘獲五萬人,馬匹三萬!」

  杜荷已重新坐上了馬車,繼續前往涇陽。

  不多時,身後就傳來了孩子的打鬧聲,是張柬之又被晉王揍了。

  杜荷眼神中帶著笑意,他是絕對不會答應晉王所言的任何事,哪怕晉王說的東西有再好。

  捷報已傳遍了長安城各個坊市,當英公破漠北前軍時只用了三千人,此番破漠北大軍也才只用了六千人。

  英公用六千人破了漠北五萬大軍,這個極為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了長安。

  這幾乎是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六千破五萬大軍,這等勝利是先前想都不敢想的。

  唐軍是驍勇的,唐人也習慣了以少勝多的大勝,不論是松州一戰,還是高昌一戰,唐軍都是以少勝多的。

  一隊輕騎可敵萬人,上萬大軍可敵數萬人。

  人們沉浸在這一次的大勝中,有人舉杯慶賀,有人高歌。

  自當年渭水之盟,到現在貞觀十六年,唐軍掃平了天山與漠北,自此唐軍以西以北,再無外敵敢欺。

  皇城內,李承乾收到了捷報,便召見了老師與舅舅。

  朝中收到的消息更詳盡,李承乾看完了軍報還拿在手中,這一戰先有白道川一戰,唐軍破了大度設的前軍,並且俘獲了他們的馬匹與輜重,其實在那一戰之後,英公並沒有帶兵深追。

  事後,才有消息送來,白道川一戰之後,逃亡的突厥人在寒冬中凍死的人有九成以上。

  那一戰之後,漠北折損了眾多善戰的壯年男子,而後在李績與李大亮的夾擊下,漠北屢屢後撤。

  之後就有了英公率六千騎,大破漠北人的大軍。

  不過軍報中還說了另一件事,父皇終究是沒有聽勸告,出了朔方去了陰山。

  好在英公一戰贏得快,不然恐怕父皇真的會披甲上戰場。

  天可汗督戰,眾將領怎敢鬆懈。

  所以呀,人上了年紀,恐怕真的是越活越上頭的。

  李承乾面對老師與舅舅,道:「好在現在父皇是在回來的路上了,六月之前應該就能到長安。」

  陛下一走就是一年,這一年都是太子在主持朝中事宜。

  皇帝不在,朝中平穩運作,關中的形勢也更好了,除了因一個玄奘有點鬧心之外,一切都好。

  老師與舅舅一同看著地圖,正在討論著接下來的治理方略。

  李承乾希望大唐的北面疆域可以一直推到貝加爾湖,聽到老師與舅舅商議要在北面建設都護府。

  「孤還想西域建設焉耆都護府,龜茲都護府,伊犁都護府由安西都護府統管。」

  見太子又說起了西域的事,房玄齡遲疑道:「都護府多了花費也就多了。」

  「嗯,但治理必須精細,安西都護府大包大攬終究是不夠的。」

  正說著話,一個孩子邁著短腿晃悠悠跑來。

  這個小娃娃正是小於菟,在皇宮能夠如此放肆走動的,除了這個孩子也沒有別人了。


  東陽無奈地追來,卻見皇兄已抱起了孩子。

  李承乾抱著兒子道:「來,叫師公,叫舅爺!」

  小於菟先是看了看自己的爹,而後又看向一旁兩人。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的目光都看著這個孩子,面帶和善的笑容。

  稍稍看了片刻,小於菟小嘴一噘,抱著爹爹的脖子不願意認人。

  李承乾道:「這孩子就是怕生。」

  跟著而來的太監眼淚都快出來了,這個小祖宗還怕生!他就差沒把宮裡的太監折磨死了。

  李承乾又將孩子交給東陽抱著,繼續商談著事宜。

  東陽抱著小於菟道:「回去睡覺了,好不好?」

  小於菟嬉笑著點頭,這孩子點頭的動作有些笨拙,還有些僵硬,總是先將下巴抬起,然後重重點頭。

  李承乾道:「這孩子早晚要被慣壞了。」

  長孫無忌道:「如今教導孩子還尚早。」

  房玄齡道:「是呀,若再長大一些就需要老師了。」

  「房相年事已高注意休養。」

  「輔機既要處理吏部事宜,還要過問中書省之事,也是不容易。」

  長孫無忌道:「不妨事,老夫還有心力能夠應付的。」

  兩人皆是一臉的笑容,李承乾開始批覆著眼前的奏章,再抬頭看去的時候,老師與舅舅也都已離開。

  現在父皇要回來了,只要中途不要變卦或者沒有別的問題,朝中的人心也該安定。

  在絕大多數人的心中,只有皇帝活在皇宮中,他們的心才能平靜。

  除非……是吧。

  太監腳步匆匆而來,道:「殿下,李思文求見。」

  「李思文?」

  太監解釋道:「是英公家的次子,先前跟隨英公出征漠北,如今送軍報而來的正是他。」

  李承乾擱下手中的筆,道:「讓他過來。」

  「喏。」

  這是第一次見到李思文,他看起來只有二十歲左右,比之早已成家的李震年少許多,眉眼間有著多數年輕人都該有的緊張與緊迫。

  李承乾見過的關中絕大多數勛貴子弟都是這般,在面對孤這個太子時,都會有如此神色。

  「思文?」

  「末將在。」

  李承乾坐在椅子上,揣著手看著他道:「坐下說吧。」

  李思文道:「末將不敢。」

  隨即他雙手遞上一封書信,又道:「這是家父讓末將遞交給殿下。」

  一旁的太監接過信件,交到了太子手中。

  李承乾揭開信件上的封蠟,還未看就先問道:「可還有別的話語囑咐?」

  「回殿下,沒有了,只是讓末將將書信送來。」

  李承乾頷首,「此番出征漠北,可願在朝中領個軍職?」

  李思文先是有些猶豫,而後又有些扭捏道;「末將不想在軍中任職。」

  「嗯……閒散餘生也好。」

  「不。」李思文又道:「末將喜看書,若是能做個文吏一直能夠看書,最好不過。」

  「孤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喏。」

  李思文悄悄看了一眼殿下,見到了銳利的眼神,鋒芒畢露的氣場比之當年宴席上的太子更加嚇人了。

  難怪這麼多人都不敢在外面輕易地提太子。

  李思文忙作揖行禮,快步離開。

  一直快步跑到了朱雀門外,李崇義剛下值班,見到了他好奇道:「怎了?一路跑這麼快。」

  李思文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道:「我見到太子了。」

  李崇義道:「是嗎?」

  李思文安撫著受了驚嚇的心靈,一路走回家,又道:「嚇死我了,盛名之下的太子,果然不像個人,太嚇人了。」

  李崇義又是錯愕一笑。

  要說李思文還太年輕也好,又或者說他膽小也罷。

  總歸來說,他確實不如李震。


  皇宮,興慶殿內,李承乾看著英公送來的書信,信上說的是英公從漠北一戰回來之後的事。

  當英公寫這封信時,是在回來的路上。

  從朔方要回朝時候,張玄弼幾次說了關於遼東的事,英公在書信中說起了父皇似乎也有東征的想法,並且如今漠北已平定。

  青海已在大唐的控制之中,天山已掃平,漠北一戰又消耗了不少突厥騎兵,現如今的突厥也已一蹶不振了,再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近兩年是東征的最好時機,英公甚至擔憂父皇有親征遼東的意思。

  見太子剛看完了書信神色凝重,一旁的太監低聲道:「殿下,刑部尚書劉德威來了。」

  李承乾放下書信,道:「嗯。」

  劉德威走入殿內,行禮道:「殿下都已整理好了。」

  兩份奏章放在眼前,分別是滕王李元嬰與江王李元祥的罪狀,這兩人的案子從去年的冬天一直查到了如今的春季。

  刑部與大理寺,御史台用了五個月的時間,查出的罪證都已寫在了奏章,其中不乏用囚禁威脅地方官吏,害死鄉民,劫掠地方。

  他們是李唐家的親眷,也都是一路的王侯,不是所有的叔叔都是聽話的,這兩位叔叔就是反面的典型,他們掠奪著能夠得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並且將其占為己有之後,再殘忍地將它們毀了。

  最後只剩下了一地狼藉,以及毀去的那些美好再也不回來了。

  滕王閣還矗立著,埋在滕王閣的屍骨一日不得昭雪,地方的民心就一日不會平定。

  這個帝國的權威也在這種情形的反覆下,會慢慢地喪失。

  劉德威道:「去年斬首三十餘人,今年還要斬首八十五人,其中有不少是地方名仕,其中還有門閥子弟與士族。」

  李承乾頷首道:「等御史台核對無誤之後,就殺了吧。」

  劉德威接著道:「殿下,臣還有顧慮。」

  「什麼顧慮。」

  「江王與滕王,如今宗室中人還有不少期盼著陛下回來,臣擔心陛下回來之後會動惻隱之心,從而放過了他們。」

  李承乾想起了,當初滕王李元嬰出事之前送來的一幅畫,那是一幅十分漂亮的蝶畫。

  他能夠畫出如此美好的畫作,卻在現實中做了如此殘忍的事。

  人們看到了畫作中的美好,卻沒有看到滕王建設滕王閣讓地方民怨四起。

  恐怕父皇比朝中更早就知道了這些事,這才會出遊巡視各地,此番出遊既是為了平定人心,也是為了安撫地方?

  劉德威又道:「滕王一應承認了他的罪行,並且希望處置時能夠不要砍去他的雙手,他還想畫畫。」

  李承乾忽然一笑。

  見太子笑了,劉德威神色疑惑。

  李承乾低聲道:「原來他送畫是這個意思。」

  「殿下何出此言。」

  李承乾將奏章放在一旁,道:「沒什麼。」

  劉德威朗聲道:「殿下,當斷則斷,就算是事後陛下要追究,臣定當勸諫,若陛下因此對東宮有不滿,臣就算是人頭落地,也會站在殿下這一邊,律法不嚴何以立國,律法不明何以安民,臣請命處置江王與滕王。」

  「……」

  「陛下當初有旨意,交由太子殿下處置,還請殿下不要再猶豫了!」

  他的話語聲再次傳來。

  李承乾飲下一口茶水,目視前方,朗聲道:「江王李元祥荼毒地方,貶為庶人,流放嶺南,遇赦不赦。」

  「喏!」

  「滕王李元嬰押送西域,修建城廓,無旨意不得入關,貶為庶人,遇赦不赦。」

  話語頓了頓,李承乾又道:「其餘同犯諸人,全部斬首,從此凡有人與宗室親王勾連,罪加一等,宗室親王犯罪,罪加三等。」

  劉德威朗聲道:「臣領命!」

  貞觀十六年,穀雨時節剛過去,立夏這一天太子下令,有八十餘顆人頭落地。

  當李元昌就要趕到長安,他聽到了這個消息,嚇得膽寒,就逃命一般地離開了。

  這是李唐宗室昏暗的一天,東宮太子下令,往後但凡與宗室有勾連的人一律罪加一等處置,宗室親王犯罪,罪加三等。

  太子還未登基,還未成為皇帝。

  人們都已明白,將來這位儲君一定是個極為嚴苛的皇帝。

  被流放的江王李元祥走出長安十里地,他忽然劇烈咳嗽了起來,咳嗽越來越劇烈,直到咳血。

  押送的官兵站在他身後,低聲道:「你死有餘辜。」

  李元祥伸手想要人來扶,還在咳嗽著,但沒有手伸向他。

  他抬頭看去,又覺得這個官兵的臉很熟悉。

  這個官兵提著此刻孱弱的李元祥,道:「你害死了我的爹娘,我不會讓你走到嶺南的,在那邊有一群人想要剮了你的肉,他們等很久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