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既古籍早有記載,想必前人已有所研造,為何未傳於後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綾雪一邊畫圖,一邊繼續說道:「又歷數十載春秋後,世間出現了一種新的火器,名曰火繩槍。此槍以燃點火繩為引,觸之火藥,從而發射子彈。」

  「然而,火繩槍亦有其隱憂,兵士於疆場之上,需萬般謹慎的保護火繩,以確保它一直處於點燃狀態,不被熄滅。」

  「再往後,又過了七十餘載,燧發槍問世。」

  「燧發槍誠為兵家一大變革,它通過擊打燧石產生火星,來引燃火藥,此種點火方式大為提升了點火的可靠性!」

  「因為較之火繩槍,燧發槍無需時刻維持火繩的點燃狀態,而且點火速度更快,於戰陣之中,這可是非常關鍵的優勢。」

  啊?

  這還用到了燧石取火之術啊!

  陳廷、黃庭靖、公輸良等人全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燧石取火可是他們華夏一族流傳久遠的技藝,此術歷經歲月磨礪,到如今已經相當成熟,非但可助百姓生火烹飪、抵禦嚴寒,更在祭祀天地、敬奉先祖,乃至軍中亦有其用武之地。

  畢竟,只需利用燧石與鐵器相擊產生的火星,點燃易燃之物,就能獲取火種。

  顧綾雪在黑板上畫出燧發槍的結構圖後,想了想,又畫了一個秦軍手持火槍的示範圖。

  畫完後,顧綾雪這才放下粉筆,拍了拍手上的粉筆灰,微笑著繼續說道:「當然,根據一些線索推測,後面還有更為厲害的槍械,但是後部分的古籍似乎還沒挖掘出來,故而我知曉的也不多,等日後有機緣或許能得一見吧。」

  知曉的也不多……

  好吧。

  在場的所有人,除了冒頓等人之外,其餘人基本上已經相當習慣她這套說辭了。

  顧綾雪手指著黑板上的秦兵,「我等爭取用十到二十年的時間做到能用上燧發槍吧,而眼下,還是先腳踏實地的造制一批突火槍練練手吧。」

  「畢竟突火槍製法相對簡易,技藝要求亦不甚高,無需繁複的機械加工,槍管的製造,可以通過手工鍛造、鑽孔即可完成。」

  「彈丸的話,只要適合的槍管大小,不僅可以使用陶土或鉛,石頭也行。」

  「至於點火,先用火繩或引火棒吧。」

  「待日後技藝更為精進,對射程、威力、射速皆有更高要求之時,再行過渡,大規模製火繩槍,可好?」

  「畢竟現今我們的對手,皆只是一些持刀劍弓箭之輩,即便是這種簡陋的突火槍,亦是降維之擊也。」

  先生產一批突火槍練手?

  在大規模生產火繩槍??

  眾人看著黑板上的結構圖,又看著秦兵手中拿著的燧發槍,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

  他們還是更想要這個更為厲害的燧發槍啊!

  畢竟,這看起來也不是非常難的樣子啊?

  十年二十年才能用上什麼的,他們倒是覺得,或無需如此之久?

  黃庭靖、公輸良、陳廷幾個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想法,他們並非盲目自大之人,只是基於自身技藝的精湛,認為只要刻苦鑽研下去,定能突破一些時限之束。

  就在這時,公子端衡起身站了起來,恭敬地向顧綾雪行了一禮,然後疑惑的開口問道:「先生,您方才所說的先造制一批突火槍練手,是指竹製的,亦或是銅火銃嗎?那火箭呢?」

  顧綾雪抬眼看向他,笑著解釋道:「沒錯,先做竹製的,再過渡到銅製的,然後再順帶著研製火繩槍。」

  「至於火箭的話。」顧綾雪微微有些汗顏,「差點忘了,這個朝廷想做的也可以做,這個主要就是由箭頭、箭杆、火藥筒和尾翼組成,原理是利用火藥燃燒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箭體飛行,箭頭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用途進行設計,如殺傷性的箭頭、燃燒性的箭頭等。」

  汝聽?

  差點忘了!?

  不,你不是忘了,您這是完全沒看上,沒放在眼裡吧?

  教室內的所有人都有些不知道該露出什麼表情了。

  雖說火箭與火槍各有其用,但火箭的威力也不容小覷啊!

  至少在攻擊範圍這個方面,火箭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如果帶有可燃燒性的箭頭,那麼或許不需要像火槍那樣精確的瞄準,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覆蓋射擊!


  可以對敵方的陣營、糧草等造成大面積的破壞!

  而這種大面積殺傷和威懾力,是火槍難以替代的吧?

  但若能合理調配火箭以及火槍的使用,那必能大大增強我軍的戰鬥力啊!

  一想到這個,在場的不管是武人,還是文人,全都熱血沸騰了起來。

  就在顧綾雪準備繼續下一個火炮話題的時候,她看見了不遠處的恢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恢,我看你似乎有話想說,不妨直言。」顧綾雪含笑對他說道。

  恢聽此,像是得到了鼓舞,深呼一口氣,詢問道:「師長大人,既然古籍之中載有火箭、火槍及望遠鏡諸般兵器之事,想必前人已有所研造,卻何以未傳於後世呢?」

  這話一出,在座的眾人神色各異,有一些人點頭表示贊同,而有一些人從一開始就聽過課的人都似乎猜到了什麼。

  顧綾雪環視了一圈眾人,然後看向贏陰嫚,笑呵呵的問道:「陰嫚公主,你向來聰慧,不如說說你的看法?」

  被點到名的贏陰嫚看著顧綾雪眼中那鼓勵的光芒,略作思索了一下,便試探性的開口說道:「先生,我想,這或許與地球上曾歷經的五次大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編撰這些古籍的古代文明或許正是在這五次大滅絕的浩劫中,或遭毀滅,或遭重創,以至於諸多精妙技藝,未能得以完整傳承。」

  顧綾雪笑著點了點頭,示意她繼續說道。

  贏陰嫚若有所思道:「畢竟,在那等天地翻覆、萬民罹難之際,縱是有再高明的火器技藝,又豈能御自然的力量?那些珍貴的典籍、圖譜,恐都會隨文明的消逝,同埋於黃土之下。」

  「再者,即便有部分文明得以倖存,然於災後,眾人首要考慮的,往往是存活延續,而非那些需巨資重勞以研製的繁複技藝,因而那些高科技才會逐漸失傳?」

  顧綾雪面上浮現讚許之色,「嗯,確實,大滅絕事件對於文明的傳承是巨大的打擊,當整個生態系統都遭受重創時,人類的文明成果往往難以保全,這是一種可能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