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以下犯上,你怎麼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嘶!」

  張興民根本就沒防備。

  直接被人打了一個正著,忍不住倒吸口涼氣,身形都往後退了一步。

  等緩過神來之後,張興民一臉懵逼的看著面前的人。

  隨後說道:「你在幹什麼?」

  他好歹也是堂堂主脈的二老爺。

  這人不過是旁支之人而已。

  還要比他們矮一輩。

  要不是張偉非要栽培,這人也不可能成為都護。

  張偉現在是把人培養出來了,沒想到,他竟然會對自己動手,張興民難以置信。

  張相齊冷冷的看著張興民,二話沒說,猛然上前,又給了他一個大比兜,之後拽著他的衣領,惡狠狠的說道。

  「將軍在戰場之上浴血奮戰,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成就,看你卻要將這一切全部都破壞掉,你到底安的是什麼心?」

  「你還是張家的人嗎?」

  「你好歹也是張家的嫡系一脈,理應和家主同進退的,怎麼能……」

  怎麼能做出這麼混帳的事情?

  張相齊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他冷冷的看著張興民。

  要不是此人和張偉一母同胞。

  他肯定會將此人徹底解決,永絕後患。

  張興民的存在太有隱患了。

  因為這人已經忘記了張家。

  忘記了將軍在北方拼殺的一切。

  還有他們張家的宿願!

  明明這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偏偏有人要和他們作對。

  無論是現在的丞相,還是遠在北方的司馬大將軍。

  這兩人都想對張家動手。

  張偉和他們都在砥礪前行,為了能讓張家安穩的紮根在這片土地之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好不容易看到張家有存活下去的希望。

  這人卻想把他們的希望給破壞掉。

  簡直豈有此理。

  張興民不聽到張偉還好。

  一聽到有人說張偉的好。

  張興民便有些忍不住,他猛的從地上爬了起來,然後將張相齊推到一邊。

  「什麼都是張偉。」

  「在你們眼中,張家就只有張偉一個人是吧?」

  「我也是大漢的首輔,我也可以成為張家的靠山。」

  「你們為何就不試著相信我一次呢?」

  張興民咆哮道。

  以前是如此,現在還是如此。

  在這些人眼中,整個張家,好像就只有張偉一個人可用。

  其他人不過是張偉的陪襯而已。

  可他也努力了這麼長時間,而且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

  還做出了這麼多有利於民的事情。

  他並不覺得自己是無能之人。

  要怪就怪這些人有眼無珠。

  張相齊聽到張興民說這話,眼中浮現出一絲震驚。

  這人沒救了。

  想到家主在去往北方和他交代過的話,張相齊眼中浮現出一絲涼薄之色。

  這人已經沒有繼續扶持下去的意義了。

  在他們這裡,張家的基業才是大於一切的。

  誰敢阻礙他們前進,誰就得下地獄。

  無論是主脈的人還是支脈的人,都知道這個規則,張興民既然已經違背規則,那就別怪他們不客氣了。

  「二老爺,您可真是糊塗至極。」

  「您在朝堂之上風生水起,也是因為家主在前面替你扛著一切重擔,要是沒有家主,你怎麼可能安穩地坐在大司農的位置之上?」

  「既然您無意為張家著想,讓他從今以後,張家的一切人脈這樣不再聽從您的調遣。」

  「您既然是憑本事上去的,那就憑自己的本事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吧。」


  張相齊說完後,失望的看了看張興民,轉身離開了府邸。

  張興民看著張相齊離開。

  神情有些恍惚。

  他能成為大司農是因為張偉的原因。

  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他明明是陛下親自任命的。

  而且在他成為大司農之後,他也沒有做對不起大漢的事情,一直都兢兢業業,誠誠懇懇,還為大漢提高了糧食產量。

  他是大漢的功臣。

  是大漢的肱骨之臣。

  他這樣的人就應該名垂千古。

  可的張偉為什麼能說出那種話?

  他做的這些不也是為了張家著想嗎?

  只要張家多出幾個名人,定然可以成為張家最堅實的靠山。

  他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張家著想。

  為何就沒有人站在他這邊?

  還要因為這件小事,讓他直接撤離了張家中心。

  還斷絕了他的張家的權利。

  他們哪有這麼大本事?

  張興民不信張相齊有這份本事。

  他好歹和張偉一母同胞,而且還是主脈的繼承人之一。

  張偉現在帶兵北上,是死是活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的還未知呢。

  可他就不一樣了。

  他在京都之中。

  一旦張偉出現什麼問題,他將是張家唯一的繼承人。

  他便可以頂替其他人,直接掌控張家的所有權利。

  他並不覺得張偉會摘取掉他的功績,讓他默默無聞。

  張興民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他看到張相齊離開之後,也沒在回臥房,而是轉身去了書房。

  他的未雨綢繆。

  總不能看到別人欺負到眼前,他才開始反抗吧。

  要真是如此,那就太晚了一些。

  張相齊在京都逗留了幾天。

  把張偉交代給他的事情做完之後,張相齊這才開始點兵,然後準備去西域都護府。

  他要去西域接管遺留下來的殘缺。

  樓蘭國自然也在其中。

  樓蘭國能在這個時候叛亂,說明其他國家肯定也已經蠢蠢欲動。

  大漢實在是太強大了。

  強大到讓他們有些喘不過氣來。

  而且大漢的經濟十分的繁盛。

  農作物也在他們之上。

  大漢現在蒸蒸日上,讓他們看到了危機。

  匈奴現在重新出現,也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要是讓大漢這樣安穩的度下去,大漢日後肯定可以超越所有國家。

  甚至能成為極為強大的存在。

  這也是他們最為擔憂的事情。

  西方各國早就已經想要反抗大漢。

  這是他們的實力不足。

  戰鬥力和武器也在大漢之下。

  在沒有人騎兵造反之前,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匈奴現在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甚至讓他們看到了對大漢動手的契機。

  反正匈奴和大漢之間早已無法調和。

  他們之間的關係永遠沒辦法緩和。

  匈奴現在恨大漢恨的要死。

  這次出現在草原之上,而且帶兵南下,肯定是為了向大漢復仇。

  大漢現在分身乏術。

  聽說大漢內部也十分混亂。

  這是他們的機會。

  可他們都很聰明。

  並沒有第一個出頭,而是把樓蘭國推了出來。

  樓蘭國之間本來就臣服於匈奴。

  只是後來被大漢打敗,樓蘭國這才轉而臣服於大漢。


  樓蘭國國君都曾經是別的國家的質子,心理狀態肯定不是特別好。

  在這種情況下,匈奴的兩句話極有可能會讓樓蘭國的國君暴怒。

  他們不過是略施小計,便讓樓蘭國國君對大漢動手,而且還斬殺了大漢的使臣,讓大漢不得不對樓蘭國動手。

  在他們聽說樓蘭國國君死在大漢將軍手中的時候。

  他們沒有太多詫異。

  反而覺得理所應當。

  也正是因為這次,他們見識了大漢對西域諸國的態度。

  大漢根本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一旦讓他們解決匈奴之患。

  可能他們就再也沒有翻身之機了。

  這次的試探,讓他們看到了大漢的實力。

  也讓他們看到了大漢的決心。

  無論如何,他們都不可能讓大漢的內亂平息。

  而張相齊便是要處理這件事情。

  這也是劉弗陵讓他去西域的原因。

  因為那邊確實很危險。

  那些國家有很多的不服從大漢的管理。

  兩方摩擦都有發生。

  只是每次都被他們強行鎮壓了而已。

  但這些人可從來沒有放棄過。

  張相齊知道自己這次去西域可能會面臨的挑戰。

  但他沒有選擇。

  把京都的事情解決好之後,張相齊便帶著願意跟隨自己的人前往西方。

  張相齊離開京城之時。

  有不少人前來相送。

  絕大部分人都是張家的人。

  這些人站在不遠的地方,看著張相齊,衝著他揮了揮手。

  在這些人群之中。

  自然還有其他人。

  比如田千秋。

  又比如張興民。

  張興民此刻正和田千秋站在一起。

  兩人臉上的神色各不一致。

  田千秋看到張相齊離開後,眼中浮現出一絲擔憂。

  他可沒比他那麼好的心態。

  西域那邊雖然有風險,但也有很大的機遇。

  且張相齊已經被陛下封為征北候,不僅如此,他現在還有了一個都護的職位。

  都護是西域都護府最高的行政長官。

  手中可是掌握著大權的。

  而且調配的人手也有很多。

  在這種情況之下,陛下讓張相齊去西域,而且還要擔任都護的位置,確實有些不太妥當。

  張相齊可是張偉一手教出來的。

  實力自然毋庸置疑。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不動才是最好的。

  偏偏陛下要讓張相齊去西域。

  這相當於把一個大好的機會送給了他們。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丞相好像有些憂慮。」

  就在田千秋擔憂的時候,張興民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田千秋聽到張興民的聲音。

  扭頭看了看面前的人。

  看著面前的張興民,田千秋忍不住唏噓。

  明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而且是一母雙生。

  還是在同一個環境下長大的。

  受的教育也是相差無幾。

  怎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張偉文武雙全,為人機智沉穩。

  不愧是張家的掌舵者。

  可張興民就不一樣了。

  張興民在年輕的時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輔政人選之一。

  為人也很正直。

  否則,他之前也不可能進入廷尉府。

  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人就變了呢。


  張興民變得很快。

  武帝去世之後,張興民和張偉好像生了嫌隙。

  兩人不再兄友弟恭。

  而且有什麼事,兩兄弟也不再商量。

  張偉一個人砥礪向前。

  這些年也做出了很多功績,甚至成為了輔政大臣之一。

  最後更是南征北戰,為大漢收復了很多失地,評定了太多叛亂。

  而張興民在朝中則顯得中規中矩。

  為人也低調沉穩了一些。

  眾人都以為一門雙傑太過於厲害,所以張興民主動選擇退讓,為了給張偉發展的空間。

  現在看來。

  他們之間的想法全部都錯了。

  張興民可沒這樣的想法。

  從始至終,張興民都想超越張偉。

  張偉這才剛剛帶兵北上,現在還沒有抵達北方呢。

  張興民就像獨斷朝綱。

  還想凌駕於眾人之上。

  甚至想獲得張家的掌控權。

  這人的野心可不比他們少多少。

  想到張興民的出身,田千秋便忍不住有些唏噓。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張偉花了這麼長時間才把張家打造成現在這個樣子。

  明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偏偏張家出了一個蠢貨。

  要再這樣下去,張偉打下來的一切可能都會被這人敗光。

  當然。

  他是不可能提醒張興民的。

  本來他也想把張家拖下水。

  張家這些年發展的太過於迅速,勢力增長的也十分迅猛。

  但凡讓張家繼續發展下去,他們這些人都得完蛋。

  他們又不是傻子。

  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事情發生。

  因此,田千秋聽到張興民說這話之後,便收回了視線。

  然後嘆了口氣,道:「怎麼能不憂慮呢?」

  「北方的戰亂還沒平定,西域那邊又出現了變故。」

  「陛下雖然已經派人過去了,可遠水解不了近渴。」

  「我怕張將軍過去之後,西域那邊的局勢已經無法控制,以張將軍帶來這點人馬,怕是無法抵禦西域眾人。」

  田千秋假模假樣的說道。

  滿臉擔憂。

  看的跟真的似的。

  張興民看了看田千秋,然後便收回了視線。

  這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嗎?

  且他們都是明眼人。

  也知道陛下這樣做的目的。

  張家在朝廷和軍中已經安插了大量的人手。

  這些人都以身居高位。

  他們幾乎掌控了大漢的大半個朝堂。

  要是讓張家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大漢將無人可用。

  一旦張家有人生的反心,大漢也將無法控制。

  劉弗陵這樣做,本來就是為了以絕後患。

  西方要是不危險,劉弗陵還不一定會讓張相齊過去呢。

  借刀殺人要是用好了,不僅可以除掉他們想要除掉的人,還能讓別人對他們感恩戴德。

  這是為君之道。

  也是帝王心術之一。

  張興民看了看周圍的人,收回了視線。

  什麼話都沒說。

  兩人都心知肚明。

  只是默默的看著張興民的行軍隊伍遠去。

  「行了,咱們回去復命吧!」張興民看到行軍隊伍消失後,這才收回視線,衝著田千秋說了一句。(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