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您要北上?陛下的意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偉看著一臉著急的張興民。

  把劉弗陵的話一五一十的和他複述了一遍。

  「什麼!」

  張興民在聽完張偉的話後,整個人都不淡定了。

  他從坐位之上站了起來,滿臉擔憂的看著張偉。

  「兄長,要不咱們再想想辦法?」

  「連大司馬都沒辦法解決的事情,咱們又有什麼能力解決?」

  「要是我沒記錯,大司馬好像將朝中的七成兵力帶去了北方,如今大漢國力空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北方之亂。」

  張興民確實有點慌。

  連大司馬都沒辦法對付得了。

  他兄長如何能對付得了這件事情?

  又如何平定北方之亂?

  這不是瞎搞嗎?

  「不行!」

  張興民越想越覺得不行。

  他衝著張偉說道:「兄長,小弟這就去皇城一趟,和陛下說清楚,這是我們張家解決不了。」

  「站住!」

  自從張偉成為張家的掌舵者之後。

  張興民直接放飛自我。

  整個人都變得跳脫了很多。

  做事情也毫無章法,橫行無忌。

  完全沒有之前的沉穩冷靜。

  現在,陛下都已經下發了詔令,這傢伙竟然還想去皇城,和陛下討說法,這不等於違抗指令嗎?

  現在抗令。

  那可是要命的存在。

  這不是扯嗎?

  張興民邁出去的腿瞬間僵硬在了原地。

  他扭頭,有些不解的看著張偉。

  「兄長,您是有什麼吩咐嗎?」

  張興民擔憂的看著張偉。

  張偉是他在這個世上最親密的人。

  當然,除了他的兒子。

  可他的那些兒子,都在張偉的庇護之下成長的很好。

  這些人現在已經開始步入學堂。

  甚至有人進入太學之中。

  總之,這些人都被張偉派來的人教養的很好。

  所有人都進退有禮。

  且個個都已經有了國之棟樑的雛形。

  這些都是張偉的功勞。

  張偉甚至在他們的祖地之中,建立了一家屬於他們張家獨立的書院。

  凡是張家的人。

  凡是張家的族人。

  只要有後輩者,都可入學堂讀書。

  甚至男女不限。

  但凡是張家的人,只要姓張,這可以免費入學。

  當然,當他們的學問達到一定水平後,還是要去官學讀書的。

  畢竟,官學和太學可都是武帝手建立的,而且是最好的捷徑之一。

  只要進入太學。

  然後再做出一些有利於民的事。

  讓自己的名聲大一些,便有可能被當地官員舉薦,然後直接平步青雲,入朝為官。

  因此,張偉很早之前就已經下了命令。

  但凡是張家的人。

  但凡是上了張家族譜的人。

  只要是有後人,無論男女,皆得入學讀書。

  這是對當下之人的一種恩賜。

  也是對張家的人的一種恩賜。

  當張家的人得知張偉這一決定之後,自然喜不自勝,然後馬不停蹄的將自己家族的後輩送入到族學之中。

  不僅如此。

  在距離張家族學不遠的城鎮。

  甚至是郡縣。

  但凡有才能者。

  都可前來免費就讀。

  不過,只要加入張家族學的人,都必須和張家的人綁在一起。

  可能是礙於這個設定。


  除了寒門之人以外,其他人根本不屑進入張家族學,畢竟,他們還是以入太學為榮。

  張興民見張偉將張家發展的這麼好,自然也停下了想要和張偉爭奪的心思。

  張偉這些年在朝堂之上。

  也替自己打點了很多。

  甚至幫他斷了很多次後路。

  要不是張偉在朝堂之上,以他這辦事的效率和他做事的風格,可能早就已經被人拿捏住了把柄。

  因此。

  在聽說張偉想要帶兵北上的時候,張興民這才如此擔憂。

  張偉看著張興民臉上的擔憂。

  他無奈的搖了搖頭。

  和張興民解釋道:「你現在入皇城,到陛下面前,你能說什麼?」

  「陛下都已經把詔令下發了。」

  「為兄已經接下了陛下的指令,明日便會前去點兵,後日便立刻啟程北上。」

  「要是你現在入皇城,在陛下面前,讓陛下收回成命,你覺得,陛下會如何對付你,又會如何對張家?」

  「可是……」

  可是張偉的命也很珍貴。

  張偉對張家來說也很重要。

  張偉現在就是他們整個家族的定海神針。

  要是張偉出什麼問題,張家將會後繼無人?

  甚至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

  正是因為如此,張興民才會如此擔憂。

  甚至不想讓張偉去往北方。

  「兄長,您真的已經決定了嗎?」

  張興民見張偉心意已決,幽幽的問了一句。

  「可您要是去了北方,張家的事情又該誰來處理?難道要讓小弟來處理這些瑣事嗎?」

  張興民開口說道。

  因為張家有規定。

  一代人裡面只有一個人能成為家主。

  無論是分支還是主脈。

  但凡成為家主之人,就必須得肩負起發揚張家的責任。

  而且還得執行上任家主留下來的指令。

  不能有任何分差。

  這是一個很大的責任。

  他之前一直以為,自己會成為張家的掌舵者。

  所以把自己逼得很狠。

  還讓自己變得沉穩冷靜。

  讓自己看起來就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

  可當他發現自己的兄長比他還要厲害的時候,他果斷放棄了手中的權力。

  有人在前面給他頂著,他完全可以放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再將張家交託到張偉手中之後,他直接進入大司農。

  如今。

  他不僅是輔政大臣。

  還兼任大司農一職。

  同時是輔政大臣,又是九卿之一的很是少見。

  哪怕是張偉,在成為輔政大臣之後,他那光祿勛的位置已經讓了出去。

  至少沒有在阻礙別人前進的路。

  張偉現在要是離開京都。

  那張家的事情又該如何處理?

  總不能讓他暫時當張家的掌舵者吧。

  張家既然要成為千年世家,秘密自然相當不少。

  他要是臨時成為張家的東家,那事情可就大發了。

  等張偉回來之後,萬一有人投靠自己贏,甚至想要挑撥他們兩兄弟的關係,他又該如何應對?

  在財權面前。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抵禦誘惑。

  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守本心。

  「無妨。」

  張偉明白張興民的憂慮。

  他也知道張家的規定。

  他帶兵北上和掌管張家這兩件事情並不衝突。

  「這邊的事情我已經處理妥當。」

  「張家的事情我已經安排人前去處理,且各個地方都已平定,不會有任何亂子發生。」


  「你只需要在京都替我穩住局勢,別讓人貿然行動,盯緊丞相和御史大夫。」

  「還有就是前任丞相的後裔。」

  「公孫賀的族人雖然被剿滅的差不多了,可還是有存活之人。」

  「要是你閒的無事,可以幫我找找這些人,一旦發現他們的蹤跡,立刻將其斬殺,絕對不能留下一人。」

  張興民被張偉的血腥手段震驚到了。

  要讓公孫賀的族人一個不留。

  這是不是有些太狠了?

  現下,有不少人迫於朝廷壓力,早已經給他們留了後手。

  他們可能早知道自己會走上不歸之路。

  所以在京都之外給他們置辦了宅院。

  甚至還有些藏匿在京城之中。

  他們分明已經有家室,但卻不安於室,在外面還有外室。

  這些人為他們生兒育女。

  也是他們血脈的延續。

  他們把這些人保護的很好。

  就是了有朝一日,發生重大事情之時,可以延續他們的血脈,不至於讓他們自己這一脈血脈斷絕。

  公孫賀乃是上任丞相。

  且是皇后連襟。

  本就和皇族沾親帶故。

  武帝雖然對公孫賀很是痛恨,但也只是抄滅了其三族而已。

  自然還有不少人存活於世。

  可張偉現在竟然讓他斬草除根,只有發現公孫賀的後人,立刻將其誅殺,一個不留。

  張興民權衡了一下利弊。

  也知道張偉在擔憂什麼。

  他想了一會兒,衝著張偉重重的點了點頭。

  「喏!」

  張偉見張興民點頭之後,從旁邊的一個木匣子裡拿出了一塊令牌,鄭重的放到張興民的手中。

  「這是為兄的一塊令牌,可以號令三百甲衛。」

  「他們都是父親遺留下來的東西之一,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使用。」

  「可一旦使用,就必須抹除所有痕跡,不能讓外人發覺,懂嗎?」

  張興民看著手中的月牙令牌。

  然後點了點頭。

  他也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

  更知道這件事情涉及會有多廣。

  張偉既然已經把這件事情交給他,那他只能將這件事情做穩妥一些。

  絕對不能讓兄長牽扯到這件事情之中。

  「為兄把這件事情交給你,自然是放心的!」

  「為兄這段時間將不會在京都之中,望自珍重!」

  張偉和張興民說了很多。

  直到月上中天之後。

  張偉這才讓身邊的人把張興民送了出去。

  當張興民離開之後,張偉衝著陰暗的房間裡說道:「幫著張興民一點。」

  「一旦發現什麼線索,立刻將其斬斷,別給別人留下把柄,更不要讓公孫賀的人發現。」

  「還有,屬國那邊烈監管的嚴一些,一旦有任何異動,立刻來報。」

  「至於宗親,把人盯著就行,不用跟得太近,別亂了他們的事情。」

  「喏!」

  張偉的話音落下。

  房間中響起了一道悶聲之聲。

  這些資源在他沒有成為張家家主之前,他是從未動用過的。

  在他成為名正言順的家主之後,他才把這些力量全部都給調動了起來,讓他們遊走於京都之中。

  雖然幾十年過去了。

  可這些人都是一代一代發展起來的。

  他們不會消失,只會藏匿於人群之中。

  且在沒有任務的時候,他們都是平凡至極的普通人。

  不會有任何人懷疑他們的身份。

  也不會有任何人從他們身上察覺到自己的蹤跡。

  用這些人張偉自然是放心的。


  等這些人全部都消失之後,張偉這才從案幾之上站了起來,然後走到窗前,推開窗戶,看著天上的明月,陷入沉思。

  北方的事情比他想像中的要嚴峻很多。

  烏桓現在已經加入對抗大漢的行列之中。

  而且這個部族和匈奴本來就是有仇的。

  對方的單于還是被匈奴之人斬殺。

  連他們的部落之地都已經被匈奴占領。

  匈奴落馬之後,這些人直接臣服於大漢,甚至向大漢俯首稱臣,每年都會向大漢上供大量的牛羊和獸皮。

  可隨著匈奴的重新復起。

  這些人好像又看到了戰亂的影子。

  他們這些部族。

  要是不發生戰亂,他們不可能改變局勢。

  甚至要一直臣服於大漢的陰影之下。

  可這些人都是能征善戰之輩。

  他們不可能永久的屈居人下。

  一旦讓他們找到機會,他們肯定會反抗大漢,這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匈奴入侵大漢,就是他們最好的機會。

  只要他們抓住時機,他們確實可以做到他們想做的事情。

  不得不說,這些人還挺有頭腦的。

  張偉想了一下烏桓和匈奴之間的關係,眼中浮現出一絲不一樣的色彩。

  然後又想了一下樓蘭國現在的國君。

  樓蘭國國君叫安歸。

  這人曾經在匈奴當過質子。

  因為樓蘭國的國力確實不是特別強悍,且人口特別稀少。

  在臣服於大漢的同時,他們還得臣服於匈奴。

  他們不僅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大漢為質,而且還將另外的一個兒子送到了匈奴當質子。

  直到匈奴被大漢打敗之後。

  安歸才能回到樓蘭國。

  可能他的名字也正是來源於此。

  平安歸來。

  此人成為樓蘭國國君之後,行事也十分的荒誕,而且聽信了匈奴的挑撥之言,對大漢懷恨在心。

  不僅對大漢毫無敬意,且斬殺了大漢派往樓蘭國的使臣,無疑是在挑釁大漢的權威。

  大司馬這次北上,除了要應付匈奴的事情,還有便是對付烏桓和樓蘭國。

  烏桓和樓蘭國倒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對付匈奴。

  匈奴才是大漢要正兒八經要應對強大對手。

  匈奴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便再次強盛起來。

  而且還能聯合樓蘭國和烏桓,同時對大漢發起攻擊。

  且不說烏桓和匈奴的關係,就憑他們以往的經歷,烏桓也不能在這個時候答應和匈奴合作。

  張偉現在還在想,他們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是有人故意為之,還是有人在背後推動?

  要是烏桓即將面臨一個比匈奴更為強大的敵人,他們自然會選擇和匈奴合作。

  唯一能對烏桓產生威脅的就只有匈奴和大漢。

  可他現在既然已經同意與同匈奴合作,想必,給他們帶來壓力的自然是大漢這方。(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