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行事詭譎,各方準備!(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7章 行事詭譎,各方準備!(求月票)

  屏幕前,張偉暫時鬆開了對張旺川的操作。

  只是靜靜地思索著些什麼。

  內心深處,某一份計劃正在被逐漸完善。

  卻實能夠聽到。

  一旁的喇叭,開始逐漸傳出嘈雜的聲音。

  悉悉索索的。

  腳步聲,夾雜著竊竊私語。

  時不時還有幾句低聲的問候。

  張偉轉頭看向屏幕。

  屏幕中,一個個官員的身影已經是出現在了視線中。

  車馬身側,也有不少馬車依次停下。

  似乎是見到了含有獨特的張家標誌的車馬。

  不少人面露敬畏,亦是有不少人湊上前。

  無論張家之於朝臣的態度如何。

  還是有不少人想巴結張家的。

  張偉一一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態度依舊是不咸不淡。

  話說,他張家之於朝臣,從來都只是以井水不犯河水為主。

  既不特意交好,也不特意交惡。

  總而言之。

  張家,從始至終,奉行的都是與朝臣互不影響。

  堅決不去觸碰拉幫結派的邊線。

  不只是張偉不希望張家摻和太多朝堂之事。

  更是張家需要表達出一個態度,一個不結黨營私、不拉幫結派的清廉的態度。

  否則,陛下憑什麼信任你?

  憑什麼讓你張家發展?

  當然。

  眼下,張家身為主戰派的主導者。

  至少明面上,張家,還是需要跟一部分朝臣搞好關係的。

  就比如眼前這個有些手足無措的王恢。

  「王行令,走吧,今日吾等共同上朝。依照我之所想,有王行令手中的信件,有如此巧妙的安排,陛下勢必能答應我等的提議!」

  張偉操縱著張旺川自信滿滿地開口道。

  當然,這個安排,是經過張偉改編之後的。

  莫名的。

  原本有些焦躁的王恢逐漸平靜了下來。

  甚至對於周邊的一些異樣的目光,他都不再關注。

  只是,腦海中思索著張偉的「安排」。

  說實話,一直以來,王恢都是身為一個較為古板、不近人情的朝臣。

  他與其他朝臣的相處方式,甚至比張家還要「與世隔絕」。

  對外,他的態度無比強硬,尤其是與匈奴交涉,堪稱妙語連珠,經常懟得匈奴啞口無言。

  對內,他更是一副清廉守舊的姿態。

  從他很少與朝臣交往就看得出來。

  之前,張偉誠摯地邀請他上馬車。

  但凡是一般的朝臣,早就順勢屁顛屁顛地湊上來。

  畢竟,張家這棵大樹,可不是想攀上就能夠攀上的。

  也只有王恢,再三猶豫。

  猶豫什麼?

  猶豫的是影響,不只是對他自己的聲譽,亦是對張家的聲譽。

  如此,足可看出王恢之人。

  值得交好。

  眼下,在張偉的一番安撫或者說是勸慰之下。

  尤其是張偉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計劃中的弊病。

  甚至是,間接性的幫他躲開了一場彌天大禍患。

  感恩的同時,王恢對於張偉亦是更為信任。

  至於張家。

  至於張家家主張旺川,王恢是無比的敬佩。

  並且,儘管張家勢大,但從不仗勢欺人。

  王恢自恃。

  要是自己的家族有如此地位。

  內部的混亂就足夠讓他焦頭爛額了。


  還有就是,張家,貌似也如他一般。

  從不結黨營私,從來都是忠於陛下,忠於大漢、忠於天下社稷。

  這更增添了幾分好感。

  再者。

  身為主戰派,他們先天性的就是立場統一的。

  用現代的話來說。

  一個戰壕的人。

  還救過你的命。

  此時,王恢放下了最後一絲戒備。

  「張尚書,您放心,我王恢無論如何,勢必不會拖您的後腿。朝堂上,您只需暢所欲言,我必然是無條件支持,即便是計劃不是那麼成熟,再等一段時間也,我等也是等得起。如今,我等一定要想出一道萬全之策,方可對匈奴動手。」

  「畢竟,此事關乎我大漢天下,關乎我大漢之國運!」

  聽著身後王恢的慷慨激昂

  出奇的,張偉並沒有感覺到不奈。

  身為一個現代人。

  其實,張偉對古人的很多的言語、做法都是嗤之以鼻的。

  但。

  王恢表達出來的忠誠,他的赤膽忠心,卻是讓張偉無比的敬佩。

  一個外交官,在面對咄咄逼人的匈奴時,態度強硬。

  並且,面對朝內勢力強大的反對派,據理力爭。

  即便是自己承擔了巨大的壓力,也要陳述利弊。

  他是真正為大漢著想。

  儘管,漢武帝劉徹才是最終主導一切的根本。

  但,王恢作為這個出頭鳥,從頭到尾都承擔了一個很重要的拋磚引玉的角色。

  或許,很多人只看到了計劃的失敗,看到了王恢的黯然落幕。

  但,張偉卻是看到了更多的難能可貴之處。

  如此忠臣。

  張家該出手。

  「王行令,還請放心,朝堂之上,一切有我。」

  張偉自信滿滿。

  一邊說著。

  順著人流,眼前的宮門已然在望。

  張偉與王恢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身為大漢的尚書令,張偉自然是站在隊伍的最靠前幾列。

  身邊之人,無不是身兼要職。

  經過時。

  張偉淡淡地與幾位交好的朝臣點了點頭。

  眼神一掃而過。

  似乎是交流了什麼。

  但又悄無聲息。

  只有屏幕前的張偉清楚。

  之前劉徹的到來和交流。

  他張家已經是再起布局。

  至少,這一次的朝會,即便是沒有王恢的消息。

  他張偉亦是會發難。

  無論如何。

  眼下的時機,至少在張偉眼中,已經是再好不過。

  大漢取信於匈奴。

  雙方關係飛速上升。

  更兼匈奴內部有人裡應外合。

  如此……

  思索間。

  張偉走到隊伍左側的前列。

  「家主。」

  身前傳來了張旺景的身影。

  張偉湊上前,壓低聲音。

  「旺景,眼下,萬事俱備,東風已達!我已經聯繫好了其他主戰派的朝臣,今日朝會,還需要伱主動提議,其他的交給我就好。」

  面前的張旺景鄭重點頭。

  「家主放心。」

  僅僅是三句話的交流。

  足夠透出張家子弟相互之間的信任。

  要知道,如此大事。

  僅僅是提議,就有可能讓張家承擔極大的壓力。

  可以預想,張旺景但凡提出這句話,他張家但凡是舊事重提。

  在朝堂上,勢必會成為投降派的眾矢之的。


  話又說回來,為何主戰派一致推選他張家擔任頭領?

  除開張家與劉徹的關係,也就是張家在朝內的影響力足夠,也只有張家敢於做這個出頭鳥。

  身為與皇室頗為親厚的家族,也只有他們在聆聽聖意之後,敢於提出如此的決策。

  朝堂上的投降派可不是吃素的。

  張偉自己就感受過這鋪天蓋地一般的壓力。

  也就只有他們張家有能力能承擔得住。

  其實,原本歷史上的這一份角色是由王恢當仁不讓的。

  但,這也是他在朝堂上多次據理力爭,並且拿出了無可爭辯的理由,才勉強通過。

  然而,

  通過上一次的朝會。

  張家已經是四處聯合了多個主戰派提議。

  甚至連劉徹都頗為動心。

  之所以失敗,差的只是一股東風,只是一個能夠說服他人的理由。

  只差臨門一腳。

  不少朝臣亦是見到了成功的曙光。

  故而,張家擔任主任派,當仁不讓。

  當然。

  不少投降派亦是認識到了這一點。

  張家勢大。

  主戰派逐漸起勢。

  之前的成功,是有著僥倖的因素的。

  他們能夠一次壓下張家,壓下這一群主戰派。

  但是,兩次呢?三次呢?

  當張家亦或是這群主戰派真正有了充足的理由呢?

  到時候,他們有什麼理由阻止張家?

  他們能有把握能夠說服劉徹嗎?

  答案是否定的。

  眼下的投降派,無非就是強撐。

  儘管在朝堂上依舊占據著不小的勢力。

  但。

  大漢,說到底是劉徹的大漢。

  天下,說到底都是由劉徹一言而決的天下。

  眼下,劉徹願意聆聽朝臣的意思,是給他們面子。

  眼下,投降派能夠占據上風,是因為他們還缺乏一個完美的契機。

  而經過長達兩年的苦心經營和忍辱負重,張家,終於迎來了這麼一份關鍵的契機!

  王恢的信件,只能說是給張偉提供了一個更為巧妙的思路。、

  也將會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將思緒甩出腦後。

  張偉等人在幾個公公的引領下,依次向著朝堂內走去。

  鴉雀無聲。

  只有沙沙的腳步。

  張偉跟在身後,亦步亦趨。

  時不時看向面前不遠的張旺景。

  小聲地將大致的計劃給張旺景描述了一遍。

  信任是一回事。

  但,眼下他張家必須攥緊拳頭,必須眾志成城。

  必須是能夠齊心合力,才能在朝堂上發難。

  故而,張望景身為大漢的宰相,了解他們的計劃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旺景……就在剛才參加朝會以前,王恢又找到我,給了我一封信件……儘管我們沒有辦法保證匈奴一定能踏進包圍圈,但是,我張家完全可以為此寄加上一層保險,極大地增加此機會的成功率……如此,我想,我等的謀劃完全可以成功!」

  「有如此謀劃打底,加之我大漢國力蒸蒸日上,即便是拖入持久戰,我亦是有必勝的決心……」

  越是向後聽。

  屏幕前的張偉越是能清晰地感覺到張旺景流露出的激動。

  甚至是……

  一股莫名的,如釋重負的感覺。

  其實,這段時間,張家身為朝堂主戰派的領導者,亦是承擔了不少壓力的。

  投降派毫不掩飾地針對,還有自己內部某些主戰派的若有若無的壓力。

  都如同一座大山一般鋪天蓋地的壓來。


  能夠成為主戰派,在座的朝臣,無一不是希望對匈奴立即開戰的。

  他們可不像張偉一般運籌帷幄,願意為了一個機會有耐心的等待。

  某些火爆性子的朝臣早就是迫不及待了。

  而之所以選擇張家,無非就是張家有能力、有實力能夠帶領他們。

  但,我們相信你。

  你張家也得做出點行動來。

  這遲遲沒有反應算什麼?

  甚至,這一沒反應,直接就是綿延了將近兩年之久。

  在這期間。

  張家不僅一句話不說。

  反倒是在劉徹的示意下開始準備互市,開始與匈奴加深交易。

  這群朝臣哪裡看得到邊關的發展,哪裡親身體會過張家做出的諸多布局。

  再者。

  張家在匈奴聯繫閼氏等一眾大事,只是在小範圍內傳播。

  幾乎算得上是大漢的最高機密。

  莫說是這群高官厚祿之人不了解,這天底下,就只有劉徹、他張家,最多再加上個董仲舒,能夠知曉事情的大概。

  如此,放置在一眾朝臣眼中的,就是張家的不作為乃至於對匈奴的縱容、包庇。

  似乎是轉眼間就從一個堅定的主戰派變成了投降派。

  不用說。

  張偉承擔了很多。

  張家亦是承擔了很多。

  當然。

  一直以來,張家都是旗幟鮮明地表示要與匈奴一戰,這才是他們能夠得到絕大多數人支持的根基。

  只是,眼下大漢的朝堂,越發的焦躁,不少主戰派已經是逐漸壓制不住內心的火氣。

  大漢與匈奴的交易,每多一天,在這群朝臣眼中,他們大漢的損失就會多一分。

  以身飼虎這個形容詞其實還是很貼切的。

  他們可看不出張家的不得已的苦衷。

  實際上,張家所做的這一切,在他們眼中就是赤裸裸的叛國!

  只是,張家的影響力畢竟還是太大了。

  只是,劉徹依舊是對張家聖恩眷顧。

  再有就是,張家一直秉承著主戰的姿態,朝堂之上,對匈奴的限制也是多有發言。

  如此,這才暫時讓他們壓抑住了火氣。

  然而,

  火山,遲早有爆發的一天。

  隨著時間的流逝。

  朝堂越是平靜,張偉越是感覺到,朝堂私下的火藥味是越來越濃。

  矛盾始終都集中在匈奴一事上。

  投降派自然不必多說,他們是最不希望戰火綿延到大漢、綿延到他們頭上的。

  戰爭,只會影響到他們自身的利益。

  而只有平靜,才能夠讓他們發展。

  有這樣的認知,他們自然是會不遺餘力地去阻止。

  至於主戰派,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他們每個人都是積攢了不少的火氣。

  尤其是匈奴一事。

  不少人已經是憋了一肚子火。

  本來說好的與之一戰,此時卻陷落在與匈奴交易上。

  張家,莫不是真的叛變了?

  ……

  Ps:跪求推薦票,跪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