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史稱永樂盛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06章 史稱永樂盛世

  隨後,朱棣只留下方孝孺,甚至連宮女內侍都不留,就一個鄭和陪同身邊。

  一看這架勢就知道,朱棣估計是有些話不方便讓別人聽到,想獨自問國師了。

  朱海軍這邊,自然是無所謂的。

  果然,等到大殿內就剩下三個人時,就聽朱棣親切地對方孝孺說道:「方卿幫朕傳個話,朕想和國師聊一聊。」

  聽到這話,朱海軍不等方孝孺轉述,就直接說道:「是有什麼事情想問,那就問吧。」

  方孝孺一聽,便轉述給了朱棣,開始充當洪武位面朱標的工具人角色。

  朱棣聽了,便帶著一些好奇問道:「不知道朕最後結局如何?」

  這其實也算是人之常情了,知道有人可能會知道自己一生的人,很難不問問情況,比如發財沒有,做官了麼,怎麼死的,等等。

  對朱棣來說,他最關心的,自然是他怎麼死了。

  從這點來說,朱棣不如他爹。

  朱元璋就沒問過。

  此時,朱海軍聽到這話之後,看到朱棣的表情,有點期待又有點擔心的樣子,便去電腦上查了下,然後才回答道:「永樂二十二年,也就是1424年,你北征草原返師途中病死,享年六十五歲.「

  方孝孺對於朱棣的臣服,主要是因為太祖皇帝說了話。就他個人來說,對於朱棣其實真不感冒。

  但是,此時聽到朱海軍的這個話之後,知道朱棣五征蒙古而死,這也算是一種殉國了。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帝王能做到這樣的?

  因此,方孝孺心中對朱棣多了一份恭敬,當即轉述了朱海軍的話。

  朱棣聽了之後,不由得有點遺憾,沒他父皇長命啊!

  隨後,他就馬上問道:「那是什麼病?」

  提前知道的話,或許可以醫治。

  朱海軍也知道他估計是想什麼,便只好遺憾地說道:「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就只是說病死了。」

  說完之後,他想了下,又補充說道:「如今因為我的出現,影響了你那邊,因此,你未來的命運如何,就不知道了。」

  朱棣聽到這話,心中湧起和朱標一樣的念頭,這些史官是幹什麼吃的,竟然連個病因都不記下來!

  然後,他馬上笑著回答朱海軍道:「那是當然,以後在國師的幫助下,肯定會比原來更好,是吧?」

  朱海軍聽了,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那是當然,有我的幫助,你都不用五征蒙古了,回頭我就保你輕鬆剿滅蒙古韃子。」

  有洪武位面的經驗,他就有信心說這個話。

  朱棣一聽,很是高興,便又帶著好奇問道:「那朕這輩子還幹了什麼事情,你們又是如何看待朕的?」

  對於朱元璋來說,他可以不在乎身後名,只要江山穩固。但是對朱棣來說,他是從他侄子手中奪取的帝位,哪怕朱元璋已經替他正名了,他依舊還是很在乎他做的怎麼樣,後世的人又是怎麼看待的?

  聽到這個問話,方孝孺都很好奇,看著朱海軍,等他回答。

  朱海軍聽了,倒不用查電腦,馬上就回答道:「你的年號是永樂,你當皇帝的時候,史稱永樂盛世……」

  一聽這話,傳話的方孝孺都愣了下。要知道,某某盛世的話,那就是對當時的皇帝最高的讚譽了!

  他沒想到,他之前否定的皇帝,竟然能得永樂盛世的讚譽!而這個永樂盛世中,就沒有他的貢獻!

  他這一愣,朱棣看到他沒有同步傳話,卻不由得心中一緊,以為他這個皇帝沒當好。於是,他便連忙追問道:「方卿,怎麼不傳話了?」

  方孝孺聽到他說話,回過神來,便看向他,帶著敬佩中又夾雜著複雜的表情說道:「……,史稱永樂盛世!」

  朱棣一聽,頓時兩眼放光,明顯看到他一下就非常開心起來。

  只聽他連忙問道:「國師,那朕具體幹了什麼事情,故得此讚譽?」

  朱海軍看他那意思,好像是在說,來啊,快誇我啊!

  得,那就先讓伱高興高興吧!

  於是,朱海軍便給他說了起來道:「第一你當然是開疆拓土了,比如說在遼東那邊設置了奴兒干都司,使得大明朝能號令的疆域直達北冰洋,估計你不知道北冰洋是啥,就是最北方的大海。然後南邊你打下了安南,使得這塊領土重新回歸中原王朝所有。」


  朱棣聽到這話,臉上露著笑容,很是滿意。看來還行,開疆拓土之功,是無論如何都是了不起的。

  他心中如此想著,便繼續豎著耳朵聽著。

  「另外,你派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大明國威,遠到中東,甚至到了北非。我說了你估計也不知道在哪裡,總之,就是非常遠。以至於沿途的番邦小國都知道東方有個強大的大明朝,紛紛前來朝貢。」

  當朱棣聽到這話的時候,不由得看了下身邊站著的鄭和,微笑著伸出手,拍了拍鄭和的手,示意他幹的不錯。哪怕其實這個時候並沒有發生,也沒妨礙他有好心情。

  鄭和自然也是高興,連忙躬身向朱棣行禮了下,低聲說道:「還得皇爺信任,奴婢才有機會。」

  朱棣聽了,又是拍拍他的手,然後繼續聽著。

  「你五征蒙古,打得蒙古韃子不敢南下,保了十幾年北方疆域的太平。是歷史上大一統皇帝中唯一一個封狼居胥的!」

  「你還遷都北平,使得明朝的政治中心遷往北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彌合南北漢人從宋元以來的隔閡,為華夏真正統一做出了貢獻。」

  「你還下旨編撰了《永樂大典》,就是把華夏流傳下來的書籍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統一編排,為華夏文明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朱棣聽著這一件件事情,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心中想著,難怪會被後世稱之為永樂盛世,原來自己幹了這麼多,別的皇帝很難幹得出來的事情。

  朱海軍看到他很開心的樣子,便決定要打擊一下他,免得他得意忘形。

  在說的差不多之後。就話鋒一轉說道:「不過後世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看法,不知道你要不要聽一聽?」

  任何人聽到這個話都知道,接下來朱海軍如果要說的話,那就肯定不是說好話了。

  此時,朱海軍把選擇權交到朱棣手中,就看他是不是有這個心胸聽聽不同的看法。

  朱棣聽到這話,先是臉上有點愕然,然後似乎稍微想了一下,才對方孝孺說道:「請國師儘管直言!」

  朱海軍聽到這話,那就不客氣了,當即對他說道:「有不少人說,你之所以能南征北戰,開疆拓土,開創永樂盛世,其實是因為你父皇給你打下了底子。就和漢武帝之所以能輝煌,就是因為有文景之治的底子。」

  朱棣聽到這話,想了想倒也沒否認,還是微微點頭,算是承認了這一點。

  方孝儒看到之後,心中不由的對這個新皇帝又多了一份好感。

  朱海軍這邊,還在繼續說道:「你設置了奴兒干都司,但是卻沒想過怎麼樣進行有效的治理。所以在大明朝的實力一旦削弱之後,造反鬧得最凶的就是努爾干都司這邊,甚至最後滅亡明朝的部族,就是在白山黑水之間崛起的。」

  聽到這話,朱棣臉色一黑,然後連忙問道:「是哪個部族?」

  朱海軍看他這個樣子,感覺他如果告訴朱棣是哪個部族的話,說不定他可能馬上會派兵去滅了那個部族。

  心中這麼想著他,便對朱棣說道:「那都是兩百多年之後的事情了!你不會現在想派兵去滅了吧?這有什麼用?你更應該是想著怎麼治理好那一邊!」

  朱棣聽到這話,大手一揮,當即回答道:「那就聽國師的!」

  他還真是不避諱,直接就表明了,他剛才還真想這麼做!

  隨後,朱海軍又繼續說道:「你雖然把安南收回來了,但是也不會治理,導致安南那邊不斷的叛亂,然後你就只能不斷的派兵過去鎮壓。等到你孫子繼位之後,他們就覺得安南那邊如同雞肋,最終自己主動放棄了!」

  朱棣一聽,一下就無語了:不知道是哪個孫子敗家子,回頭再問問。

  「你繼位以後,也開始實施削藩,把藩王的權利全部剝奪,只給他們榮華富貴,把他們當豬養,最終大明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你這個藩王策略。」

  朱棣聽到這裡,便忍不住了,直接問道:「為什麼?」

  把大明朝滅亡的原因歸結於他,這是他沒法忍受的,所以要問個清楚。

  朱海軍聽了,便回答他道:「你自己算算吧,兩百多年之後,會有多少藩王,還有藩王下面領俸祿的其他爵位!」

  說完這話之後,他考慮到朱棣好像更多的是個武將,便提醒他道:「明朝的爵位都是世襲罔替的,皇帝生藩王,一個皇帝一群藩王,一個藩王下又一群郡王,如此等等。你自己好好想想,兩百多年之後,會有多少?」


  朱棣聽到這話,不由得用手去撓自己的後腦勺,不過手剛伸出去,碰到帽子的時候,他才想起來自己已經是皇帝了,便又放下了手。

  就見他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然後再偷偷用眼看看鄭和,很明顯,這傢伙算不出來。

  鄭和見了,便只好湊近朱棣,低聲說道:「按照國師如此算法,可能會有百萬以上。」

  朱棣聽了,想了想,還是再低聲問道:「會很嚴重嗎?」

  鄭和剛站直身體,聽到他又問,便只好又湊過去,然後再低聲回道:「奴婢想來,那麼多藩王宗室的俸祿加起來,可能國庫收入都不夠付。」

  如果說數字難以理解的話,國庫收入都不夠付的結果,任何人都知道是非常嚴重的了。

  這不,朱棣聽到這話,嘴角都不由得抽了抽,真到了那一天,大明亡國的話,還真的要背鍋了!

  隨後,他抬起頭來,看向方孝儒,正要想說話時,忽然又站了起來,然後向方孝儒這裡抱拳一禮道:「朕可能有些事情做得不好,還請國師指點一二。」

  很顯然,他這抱拳一禮,是給朱海軍的,而不是給方孝儒的。

  朱海軍聽到這話,便回答道:「我能跟你說這麼多,當然是想幫你的,你現在要聽,那我可以給你點評一下你的這些國策。」

  做完之後,他就開始說了起來。

  「藩王之策,你父皇和大哥已經說過了,那就不用再說了,分封海外建國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朱棣聽了點點頭,然後繼續用心的聽著。

  「還有開疆拓土這些,這也和藩王海外封建建國聯繫起來,如果是要收為本土疆域的話,那就要學你父皇當年收服雲南、大理那樣,必須使用我們華夏的文字語言,然後把當地人遷出來,把我們大明的百姓遷進去,這樣才能成為永久的大明領土。」

  朱海軍說到這裡,又補充說道:「比如說安南,就不宜分給藩王,可以用這個政策。」

  聽到這話,朱棣點點頭,然後又請教道:「那遼東那邊的努爾干都司呢,也是要遷移嗎?」

  朱海軍聽了,稍微想了一下,才回答他道:「那裡就目前來說,地廣人稀,不是很適合人類居住,但是你要發展交通,使得那邊和關內來往方便,再去開發那邊,同化那邊。我就和你說吧,那裡的平原都是肥沃的土壤。等到了我這個時候,那裡就是天下糧倉。」

  朱棣聽得非常詫異,在他想來,遼東那樣的苦寒之地,還能成為天下糧倉?要不是這話是國師說的,他絕對不信。

  此時,朱海軍這邊,接著繼續說道:「另外,我建議不用遷都北平。因為以後的大明朝是世界的中心,要管轄更大的疆域,必須要有便利的交通。長江邊的都城,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原本歷史上朱棣遷都,有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因為北平是朱棣的老巢,他在那裡當皇帝更安心。在他死後,他兒子就想把都城遷回來,但是短命,沒來得及遷就死了,最終沒遷成。

  但是,在這個位面上,因為有時空通訊的原因,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朱棣都沒想過遷都,自然也不會堅持了。

  朱海軍看到他每說一方面,朱棣都贊同,他也就說的舒服,便對朱棣說道:「至於其他,你大哥都給你說過,他那些舉措,大都是我給他建議的,你照著做就可以。就是還有一個事情,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發展,你會設立內閣制度,我建議你完善一下,變成這樣……」

  他就把向朱元璋建議,但是朱元璋一直沒有實行的那個內閣制度給朱棣說了一遍。這個朱棣,果然和他父皇不同,聽到這個制度的好處之後,他就連連點頭。

  就連當傳話工具人的方孝儒,聽到這個內閣制度之後,那眼睛也是真的賊大。很明顯,這是給文官的權利,利好文官的。

  朱海軍也不想重複說朱標說過的那些政策革新,免得被朱棣誤會,以為他顧著顯擺,就最後說道:「你先把你大哥說的,和我補充的這些都理一理,回頭我和你大哥,還有你父皇商量一下,再把他們那邊已經在做的一些東西傳給你這邊。就比如說科學學問.」

  朱棣聽到這話就有些驚訝了,當即問道:「我父皇和大哥不是在天上嗎?他們也要學科學學問?」

  朱海軍聽了,想了一下,如實說道:「在你那個世界,你父皇和大哥是已經死了的。你看到的父皇和大哥,是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就好比你們對我來說,其實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我通過時空通訊和你們聯繫上了。同樣的道理,我也通過時空通訊,和洪武年間的你大哥和你父皇聯繫上了,你能想明白嗎?」


  不要說朱棣了,就連方孝儒聽了都懵。

  從來不知道時空概念的,這是真沒法理解的。

  朱海軍沒辦法,就把當初給朱標和朱元璋解釋的時空理念,又和朱棣這邊說了一遍。

  但是最終,不管是朱棣還是方孝儒,還是有點懵。

  不過朱棣有他自己的邏輯,就見他看了下方孝儒,然後說道:「不管是來自哪個位面,他們都是我父皇和大哥,別的不用多想,就這麼簡單!」

  他是咬死了那是他父皇和大哥。這樣的話,通過投影儀說的那些話,就有效果;否定投影儀播放出來的朱元璋和朱標,那就是否定他自己皇位繼承的正當性,他顯然不傻!

  朱棣這個話,其實也是說給方孝儒聽的。

  他看到方孝儒並沒有反對他這話,心裡就放心了。因為他知道,他以後這個皇帝當的怎麼樣,方孝儒就變得非常關鍵!

  他只有得到方孝儒的擁戴,全力配合,他才能得到國師的幫助。

  朱棣覺得方孝儒沒有問題之後,便開始搞定朱海軍了。

  就聽他用非常誠懇的語氣問道:「雖然朕稱你為國師,但是事實上,朕沒有一點好處給你,朕對此很愧疚,不知道國師想要什麼,請儘管直言!」

  此時的他已經知道,肯定不是燒香塑金身之類了。但是他又想不出來,該怎麼拉攏朱海軍。

  (本章完)

章節目錄